<p class="ql-block"><b>【家校天地】尊敬的家長:東升教育集團每周五準(zhǔn)時與您相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家庭是孩子第一課堂,也是終身的學(xué)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更是終身老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父母對孩子影響力,遠大于學(xué)校、老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 ——致家長</b></p> <p class="ql-block"> 俗話說:“好馬好在腿上,好媽好在嘴上?!庇谜Z言的力量,真的可以喚醒孩子的成長潛能。在家庭中,每一句溫暖的話語、每一次耐心的回應(yīng),都在無形中塑造著孩子的性格與未來。</p><p class="ql-block"> 一位心理學(xué)家曾跟蹤研究兩組孩子:一組從小被父母用“你真笨”“這都不會”等語言打壓;另一組則頻繁聽到“你試試看”“我為你驕傲”。</p><p class="ql-block"> 十年后,第一組孩子大多自卑怯懦,第二組孩子中76%考入了重點大學(xué),且展現(xiàn)出極強的抗挫力。</p><p class="ql-block"> 語言是刀,能劃破自信;語言也是光,能照亮潛能。你嘴里的話,正在雕刻孩子的未來。</p> 1.“你只是暫時不會,不代表永遠不行” <p class="ql-block"> 作家畢淑敏講過一個故事:她朋友的兒子學(xué)騎自行車,摔了十幾次仍搖搖晃晃。父親不耐煩地吼:“笨死了!別人半小時就會!”孩子當(dāng)場扔掉車,再也沒碰過。而另一位母親,在女兒練琴屢屢彈錯時,只說:“這個音符在和你捉迷藏呢,再找三次試試?”結(jié)果孩子笑著練到深夜,最終拿下鋼琴比賽冠軍。斯坦福教授德韋克提出“成長型思維”:</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孩子聽到“暫時不會”,大腦會默認“困難可克服”;若被評價為“笨”,則會認定“努力無用”。<b>弱者用標(biāo)簽固化孩子,強者用語言激活可能。</b>下次當(dāng)孩子說“我做不到”時,請告訴他:“你只是還沒解鎖這個技能,就像游戲通關(guān)需要時間?!?lt;/p> 2.你的想法很重要,我想聽 <p class="ql-block"> 知乎上有個扎心提問:“為什么父母總在問我‘餓不餓’,卻從不問‘你開不開心’?”高贊回答一針見血:“因為他們只關(guān)心你是否活著,并不在乎你是否在活成自己。”《少年說》中,一個女孩含淚控訴:“我想學(xué)考古,你們卻說‘沒前途,必須考金融’?!备赣H冷冰冰回應(yīng):“我是為你好,你懂什么?”三年后,女孩患上抑郁癥,高考落榜,終日沉默。</p><p class="ql-block"><b> 教育最大的悲劇,是讓孩子閉嘴,還怪他不會表達。</b></p><p class="ql-block"> 猶太家庭有個傳統(tǒng):每周設(shè)“家庭議會”,孩子可暢所欲言,父母只傾聽、不評判。那些被尊重聲音的孩子,長大后決策力遠超同齡人。</p><p class="ql-block"> 從今天起,把“閉嘴”換成“你說,我在聽”,孩子自會生出披荊斬棘的底氣。</p> 3.“失敗是彩排,成功在后頭” <p class="ql-block"> 一位知名企業(yè)家在清華大學(xué)開學(xué)典禮上分享:兒子小時候?qū)W編程,第一次參賽就因代碼漏洞拿了倒數(shù)。我對他說:“你比那些不敢參賽的人強百倍,漏洞就是藏寶圖,修好它就能挖到金礦?!?lt;/p><p class="ql-block"> 如今,他的兒子不僅成為頂尖程序員,還創(chuàng)立了幫助青少年學(xué)編程的公益平臺。反觀許多家長,孩子考98分,卻盯著丟掉的2分怒吼;比賽拿銀牌,卻嘲諷“為什么不是金牌”。這類家庭走出的孩子,往往贏不起更輸不起——考砸了割腕,失業(yè)了躺平,仿佛人生只有“滿分”一條路。</p><p class="ql-block"> 神經(jīng)科學(xué)研究發(fā)現(xiàn):當(dāng)孩子被允許犯錯,大腦會分泌多巴胺,驅(qū)動他主動復(fù)盤;若因失誤遭羞辱,杏仁核會觸發(fā)“戰(zhàn)或逃”反應(yīng),徹底關(guān)閉思考能力。</p><p class="ql-block"> 高手父母把失敗當(dāng)教材,庸人把失敗當(dāng)恥辱。下次孩子跌倒時,請伸手說:“站起來,看看哪里滑,下次繞開它。”</p><p class="ql-block"><b>最后重點</b></p><p class="ql-block"> 教育學(xué)家尹建莉說:“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鏈,該說的用愛縫成鎧甲,不該說的用沉默碾成塵埃。”三句話,請刻進DNA里:</p><p class="ql-block"><b>“我永遠是你的退路”——安全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底牌;</b></p><p class="ql-block"><b>“你比上次進步了”——比較的對象應(yīng)是孩子的過去,而非“別人家孩子”;</b></p><p class="ql-block"><b>“我為你驕傲”——這句話的魔力,勝過所有物質(zhì)獎勵。</b></p><p class="ql-block"><b> </b>你的嘴里藏著孩子的命,哄好了,他就是下一個人間傳奇。</p> <p class="ql-block"> 我真誠的希望家長朋友們在每一次【家校天地】中,都能夠做到認真閱讀和思考,更好的提升自己,做合格的家長。讓我們心手相牽,同向同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