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1日星期三,小滿,鄭州及鞏義氣溫39度。龍子湖退休一支部26名黨員同志頂著烈日炎炎,參觀學習了位于鞏義市的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和新密豫西抗日紀念園。年齡最大90歲,最小剛退休。大家精神飽滿,熱情高漲,高溫絲毫沒有影響到大家的學習興趣。通過參觀學習革命歷史,黨員同志們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在參觀學習過程中,對柏茂莊園的歷史沿變和建筑風格有了一定了解。</p> <p class="ql-block"> 1944年4月,日軍發(fā)動河南戰(zhàn)役,蔣介石嫡系湯恩伯部隊一觸即潰,37天內丟失河南38座縣城。</p><p class="ql-block"> 7月25日,中共中央發(fā)出了向河南進軍的命令,指示華北、華中八路軍、新四軍各部派兵出師河南。中共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決定從太行山根據地抽調一部分兵力成立豫西抗日先遣支隊,迅速向河南進軍。</p><p class="ql-block"> 先遣支隊迅速組成,由皮定均任司令員,徐子榮任政委,方升普任副司令員,郭林祥任政治部主任,熊心樂任參謀長。先遣支隊下轄兩個團,三團團長鐘發(fā)生、政委陳行庚、參謀長沈甸之,三十五團團長王誠漢、政委馬毅之、參謀長張介民。同時成立中共豫西地委,徐子榮任地委書記,史向生任組織部部長,孔祥禎任宣傳部部長,皮定均、方升普、郭林祥為地委常委。又從太行區(qū)各地委抽調家在豫西的縣區(qū)干部30多人,隨軍進入豫西開展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4年10月,部隊進駐鞏縣,司令部設在今鞏義市新中鎮(zhèn)茶店村,1945年春移駐涉村鎮(zhèn)上莊村。經過近一年浴血奮戰(zhàn),皮定均率領部隊進行了200多場戰(zhàn)斗,殲敵3500余人。先遣支隊由1500余人發(fā)展到7000余人,建立了嵩山和箕山2個專署和鞏縣、伊川、臨汝、登封、廣武等8個縣級抗日民主政府及伊洛等2個辦事處,鞏固和擴大了擁有2萬多平方公里的豫西抗日根據地。(展板內容摘編)</p> <p class="ql-block"> 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簡介:坐落于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新中鎮(zhèn)柏茂莊園內,總展覽面積2000余平方米,現存窯洞86孔、瓦房217間及13個院落。該館是國內唯一全面反映豫西抗戰(zhàn)歷史的專題紀念館,兼具宣教、收藏、研究和旅游功能,2015年被列為省級黨史教育基地。紀念館近500張歷史照片、200余件文物及場景復原,再現了黑石關戰(zhàn)役、倉西慘案等重大歷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主題展區(qū)?:分設《山河破碎》《砥柱中流》《血灑豫西》《名垂青史》四大展廳,揭露日軍轟炸、毒氣戰(zhàn)等罪行。</p><p class="ql-block">? 軍事遺跡?:保留八路軍練兵臺、彈孔墻等原址,設置國防教育仿真迫擊炮、紅纓槍刺殺術等體驗項目。</p> <p class="ql-block"> 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與柏茂莊園:1944年9月,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在皮定均、徐子榮率領下進駐鞏義,將柏茂莊園作為豫西抗日行政公署和八路軍三團司令部駐地。該區(qū)域曾設立被服廠、野戰(zhàn)醫(yī)院等后勤機構,成為豫西抗日斗爭的核心基地。(展板內容摘編)</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柏茂莊園曾是豫西八路軍一支隊司令部和豫西行政專員公署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柏茂莊園又稱張祜莊園,位于鞏義市東25公里處的新中村,占地面積約100余畝,是河南三大莊園之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柏茂莊園現有院落有十三處,房屋86間,窯洞90余孔,其中5、6、7號院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建筑風格中西結合、豪華氣派,且又不失于典型的北方民居依山筑窯洞,臨街蓋樓房的建筑特點。整座莊園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古樸典雅,雄渾莊重,是一座縱跨明、清、民國三個時期的大型封建資本家莊園。(網絡資料摘編)</p> <p class="ql-block">1、2號院為兩進式四合院,主體建筑為三座廡頂式樓房,磚木結構,歇山抹角,四坡七脊,筒瓦蓋頂。中間樓房共用,其前后墻壁有門有窗,其東南西北四面暢通無阻。每座樓西側依山面東建三層窯樓,每層窯樓磚券三孔窯洞,第一層樓房和窯洞均出檐2米,檐下置石柱,石柱上刻有文字、花卉和人物圖。第二、三層窯洞為安置陽臺,均依次后退3米。三層窯洞間有磚砌耳道相通,上下窯洞間有磚砌臺階相連,迂回曲折。三院、四院各有窯樓3層,共有窯洞13孔。莊園西南角建有“看家樓”,方形,四層,平頂,壯觀至極。(景區(qū)簡介摘編)</p> <p class="ql-block"> 柏茂莊園,因樹得名。明朝洪武初年(約1368年),柏茂先祖避兵亂從安徽鳳陽移民到鞏縣,后定居縣城東街,嘉靖癸丑(1553年)縣城被水淹,柏茂這一家族又來到缸窯溝,后改琉璃廟溝(現稱新中村)。從此,柏茂家族已在鞏縣繁衍生存,一代扎根這里。清朝道光年間(約1835年前后),十六世張輝明和叔叔張宏道開錢莊,看到自家窯頭古柏樹蒼勁挺拔、枝葉繁茂,取“柏茂”作為錢莊字號,百姓俗呼“柏茂家”。(網絡資料摘編)</p> <p class="ql-block"> 新密中原豫西抗日紀念園位于新密市西北部伏羲山腹地的革命老區(qū)田種灣村,曾是八路軍豫西抗日的重要戰(zhàn)場。1944年皮定鈞將軍在此建立了密北抗日民主政府和獨立團,廣泛發(fā)動群眾開展游擊戰(zhàn)爭,為抗擊日軍立下赫赫戰(zhàn)功。</p> <p class="ql-block"> 田種灣村位居新密、登封、鞏義、滎陽四縣交界,具有重要戰(zhàn)略地位,進可攻、退可守,有良田,可供持久戰(zhàn)。</p> <p class="ql-block"> 園區(qū)以皮定均工作舊址為中心,根據遺址遺存和史料恢復修建了密北抗日民主政府、豫西抗日先遣隊司令部、特務連、密北抗日獨立團、戰(zhàn)地醫(yī)院、軍事訓練場等設施;通過展板、實物展示、游客體驗等方式,全方位再現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浴血抗戰(zhàn)的歷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