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一行人從成都到達昆明</p> <p class="ql-block">云南昆明石林景區(qū)簡介</p> <p class="ql-block">昆明市石林風景區(qū),又稱為云南石林,是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的國家級5A級景區(qū)。石林喀斯特地貌面積達1100多平方公里,保護區(qū)面積35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屬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具有四季如春、干濕分明的特點。</p><p class="ql-block">地區(qū)內主要河流是巴江,具有長湖、月湖等80多個天然湖泊;已探明的地下暗河9條。</p><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有蕨類植物21科41屬87種,種子植物有51科574屬990種。有脊椎動物185種,獸類42種,地區(qū)是IUCN1988年公布的世界瀕危物種——白腹錦雞的主要產區(qū)之一。</p><p class="ql-block">景區(qū)建設最早始于明朝萬歷年間知州汪良開發(fā)芝云洞。</p><p class="ql-block">民國28年(1939年) 路南縣政府頒布《保護石林風景名勝辦法》,首次用行政法規(guī)進行石林景觀的保護。</p><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后,1978年4月1日石林景區(qū)進入景區(qū)旅游服務行業(yè)。</p><p class="ql-block">著名景點有大小石林、長湖、大疊水瀑布、圭山國家森林公園、乃古石林等。</p><p class="ql-block">石林風景區(qū)以雄、奇、險、秀、幽的景觀特點聞名于世,有“天下第一奇觀”的美譽。是世界最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游覽勝地,被國際喀斯特研究專家們稱之為“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b>歷代文人對石林的贊美詩句</b></p> <p class="ql-block"><b>1、“高山為谷谷為陵,三億年前海底行;可惜前人文罕記,石林異境晚知名?!?</b></p><p class="ql-block"><b>?2、“石林聳立天地間,奇峰怪石展風光?!?</b></p><p class="ql-block"><b>?3、“石林奇觀甲天下,鬼斧神工勝仙源。”?</b></p><p class="ql-block"><b>?4、“巖壁如劍立,石林傲蒼穹?!?</b></p><p class="ql-block"><b>5、“石林風光如詩境,奇石奇觀賞絕美?!?</b></p><p class="ql-block"><b>6、“億萬長河語也蒼,精雕想象太微茫?!?</b></p><p class="ql-block"><b>7、“石林嘯風起,霸氣震乾坤。”?</b></p><p class="ql-block"><b>8、“千峰競秀,萬壑爭流?!?</b></p> <p class="ql-block">云南石林景點一</p> <p class="ql-block">石林大門</p> <p class="ql-block">國家重點景區(qū)保護處石碑</p> <p class="ql-block">望峰亭</p> <p class="ql-block">云南石林景點二</p> <p class="ql-block">昆明滇池</p> <p class="ql-block">滇池,亦稱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澤、滇海。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有盤龍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積330平方千米,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稱。平均水深5米,最深11米。湖水在西南??跊?,稱螳螂川,為長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p><p class="ql-block">滇池風光秀麗,為中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館、西山華亭寺、太華寺、三清閣、龍門、筇竹寺、大觀樓及晉寧盤龍寺、鄭和公園等風景區(qū)。度假區(qū)占地面積18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昆明西山龍門石窟</p> <p class="ql-block">昆明西山龍門石窟,現(xiàn)在稱龍門勝境,它位于三清閣南面的景點,包括北由三清閣“別有洞天”,石洞門起,南至達天閣止的整個在千仞峭壁上的石雕工程。在羅漢山與掛榜山之間,峭壁上由北向南原有四個巖洞,明嘉靖年間,北面*三清閣的一個巖洞已開發(fā),建了“穴石小樓”,當年登這個洞需攀鐵索過棧道危蹬。</p> <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p> <p class="ql-block">碧波映月</p> <p class="ql-block">龍門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龍門勝境牌坊</p> <p class="ql-block">旭光亭</p> <p class="ql-block">蒼崖萬丈牌坊</p> <p class="ql-block">羅漢崖</p> <p class="ql-block">玉皇閣</p> <p class="ql-block">三清閣</p> <p class="ql-block">普陀勝境</p> <p class="ql-block">天臺</p> <p class="ql-block">昆明龍門勝景二</p> <p class="ql-block">云南民族村</p> <p class="ql-block">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郊的滇池之畔,占地面積89公頃,是反映和展示云南二十六個民族社會文化風情的窗口,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云南民族村自1992年2月建成開放以來,以生動鮮活的形態(tài),展示了云南各民族的建筑藝術、歌舞服飾、文化風情、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展示的國家級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節(jié)慶活動如火把節(jié)、潑水節(jié)、目瑙縱歌節(jié)等10余項;木鼓舞、鍋莊舞、傈僳族民歌、彝族海菜腔等國家級、省級、民間音樂及歌舞類非物質文化遺產30余項;戶撒刀制作技藝、劍川木雕技藝、彝族刺繡技藝等國家級、省級、市級傳統(tǒng)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0余項。</p> <p class="ql-block">雲(yún)南</p><p class="ql-block">傣族潑水節(jié)的現(xiàn)埸實況(視頻)</p> <p class="ql-block">昆明金殿</p> <p class="ql-block">昆明金殿名勝區(qū),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穿金路771號。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云南巡撫陳用賓在鳴鳳山創(chuàng)建呂仙祠、太和宮、三元官3組道觀建筑群,占地面積1773畝。</p><p class="ql-block">昆明金殿名勝區(qū),擁有太和宮金殿、明清古建筑群等及茶花園、杜鵑園、木蘭園、旅類園、水景園、薔薇園、珍稀瀕危植物園等12個植物專類園。</p><p class="ql-block">金殿在歷史上曾歷經多次損毀和重建。其中,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吳三桂在原有基礎上重建了金殿,并拓展了近三分之一的面積。新建的金殿氣勢恢宏,整體為仿木結構的重檐歇山頂式,所有構件和配套物品均為全銅鍛、鑄。</p> <p class="ql-block">雲(yún)南昆明市</p><p class="ql-block">?金殿和鳴凰晨鍾,金殿大門,均是銅鑄造的。原以為是吳三桂造反時建的金殿,也有人說是吳的金殿,眾說不一。在該景點里,有吳三桂的圖像和陳圓圓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金殿導游</p> <p class="ql-block">金殿又名太和宮</p> <p class="ql-block">太和宮</p> <p class="ql-block">金殿朝暉</p> <p class="ql-block">金殿</p> <p class="ql-block">金殿門雕刻</p> <p class="ql-block">鳴鳳晨鐘</p> <p class="ql-block">鐘樓</p> <p class="ql-block">魁星樓</p> <p class="ql-block">吳三桂</p> <p class="ql-block">陳園園塑像</p> <p class="ql-block">寂靜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鳴鳳山上穿金路金殿風景名勝區(qū)內,而寂靜亭作為該景區(qū)的一部分,可能也承載著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為游客提供了一個靜謐的觀賞和休息場所。</p> <p class="ql-block">昆明市</p><p class="ql-block">市容的最大特色,馬路二旁是紫云樹,滿樹紫色花,將城市的一些街道點璨的分外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昆明植物園花市場</p> <p class="ql-block">昆明市翠湖</p> <p class="ql-block">翠湖,原稱“菜海子”,因湖東北有“九泉所出,匯而成池”,故又名“九龍池”。</p><p class="ql-block">清康熙年間云貴總督范承勛、巡撫王繼文于湖中建碧漪亭(俗稱海心亭),水光瀲滟,綠樹成蔭。</p><p class="ql-block">阮元、唐繼堯時在湖中筑有南北堤和東西堤,把湖一分為四,湖中有海心亭,西側有觀魚堂,東南有水月軒。</p><p class="ql-block">翠湖堤畔舊有“十畝荷花魚世界,半城楊柳撫樓臺”之聯(lián),被譽為“城中碧玉”。</p> <p class="ql-block">金馬牌坊</p> <p class="ql-block">金馬牌坊?,又稱金馬碧雞坊,位于昆明市中心的三市街與金碧路交匯處,是昆明市的標志性建筑之一。金馬牌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間,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東坊臨金馬山而得名金馬坊,西坊靠碧雞山而得名碧雞坊?。</p><p class="ql-block">金馬牌坊的設計精美絕倫,雕梁畫棟,體現(xiàn)了古代云南人在數(shù)學、天文學和建筑學方面的造詣。當太陽將落時,余暉從西邊照射碧雞坊,其倒影投到東面街上;同時,月亮從東方升起,銀色的光芒照射金馬坊,將倒影投到西邊街面上。兩個牌坊的影子漸移漸近,最后互相交接,形成“金碧交輝”的奇觀,雖然這一景象60年才會出現(xiàn)一次,但僅僅站在這里,也能感受到那份歷史的厚重與神秘?。</p> <p class="ql-block">昆明金馬碧雞坊(里邊)</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六人,四月二十四日出發(fā)乘車到貴陽,后前往重慶,再到成都、昆明,屈指算來已近一個月了,游玩昆明大家都想回家了,二十一日乘車回家,途中在武漢下車,打算在武漢再游覽二天。</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游覽了黃鶴樓景點,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它位于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嶺之上,樓高五層,為國家5A級景區(qū),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之稱。我登石級由梯坡而上,入黃鶴樓西門而進,再繼而登上黃鶴樓頂層,隨接又拍下照片,室內壁畫、樓層建筑和樓外風光以及黃鶴樓的北首后影;樓下,京廣線上時有火車呼嘯而過,無形中給黃鶴樓增添了一點新意。天酷熱汗直淌,偶爾微風陣陣吹來,頗有點點涼爽之感,頓覺乏味盡消、玩興大好。</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地處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為武漢市地標建筑;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223年),歷代屢加重修,現(xiàn)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詩人崔顥登樓所題《黃鶴樓》一詩而名揚四海。自古有“天下絕景”之美譽,與晴川閣、古琴臺并稱為“武漢三大名勝”,與湖南岳陽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武漢十大景”之首、“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世稱"天下江山第一樓"。</p> <p class="ql-block">從黃鶴樓上看長江</p> <p class="ql-block">武漢街市夜景(視頻)</p> <p class="ql-block">江輪夜游長江(武漢長江段)</p> <p class="ql-block">江輪夜游視頻</p> <p class="ql-block">攝片曉天 編輯tgf</p><p class="ql-block">2025.5.24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