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廣西壯族自治區(q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防城港市中級人民法院行 政 判 決 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桂06行終69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訴人(原審被告)東興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地址東興市。</p><p class="ql-block">法定代表人:(略)。</p><p class="ql-block">委托訴訟代理人:(略)。</p><p class="ql-block">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孫杰,廣西云鴻律師事務所律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東興市某某食品有限公司,地址東興市。</p><p class="ql-block">法定代表人邱某。</p><p class="ql-block">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尚博,廣西潤桂律師事務所律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訴人東興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東興市監(jiān)局)因東興市某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某園公司)訴東興市監(jiān)局行政處罰一案,不服東興市人民法院(2023)桂0681行初19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東興市監(jiān)局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某慧、楊孫杰,被上訴人某某園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吳尚博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審查明,某某園公司于2021年3月3日成立,某某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法定代表人為邱某,經營范圍為食品生產、食品銷售、貨物進出口等,經營場所為東興市北侖河小區(qū)G棟一樓13-16號商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2月20日,某某園公司從越南某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處購買燕皇椰子糖,從東興口岸正關進口燕皇椰子糖(牛奶口味、200克/包、50包/箱)共350件,進貨價格98元/件,進口的20230218批貨的椰子糖于2023年5月30日以101元/件銷售完畢,銷售所得35350元。某某園公司進貨時已向供貨商索取銷貨單,查驗供貨商的經營主體憑證,履行了進貨查驗義務。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東興海關出具《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載明:生產批次20230218的椰子糖經檢驗檢疫合格評定,予以通關放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18日,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委托承檢機構河南省產品質量檢驗技術研究院工作人員至河南省淮陽縣某某商貿有限公司進行椰子糖監(jiān)督抽檢,其中隨機抽取進口商名稱為:東興市某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批次為20230218椰子糖10袋,200g/袋,單價為6.9元/袋,抽樣基數15袋,抽樣單編號為SBJ23410000440337784ZX。</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14日,河南省產品質量檢驗技術研究院對該批次椰子糖出具檢驗報告(N0:某2023028607),檢驗結論為:經抽樣檢驗,二氧化硫殘留量項目不符合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27日,東興市監(jiān)局將椰子糖監(jiān)督抽檢不合格檢驗報告送達給某某園公司,并告知某某園公司如對檢驗結論有異議,可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向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提出書面復檢申請,同時經東興東興市監(jiān)局執(zhí)法人員對某某園公司現場檢查,發(fā)現已無該批次椰子糖在銷售。某某園公司收到上述檢驗報告后立即啟動召回,但未能成功召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某某園公司向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提出復檢申請,復檢機構河南省食品和鹽業(yè)檢驗技術研究院于2023年7月24日出具復檢檢驗報告(N0:FJ2023000039),檢驗結論為:經檢驗,二氧化硫殘留量項目不符合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2023年7月27日,東興市監(jiān)局向某某園公司送達上述復檢檢驗報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經東興市監(jiān)局調查,于2023年7月28日對某某園公司涉嫌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一案進行立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20日,東興市監(jiān)局向某某園公司送達東市監(jiān)行告[2023]15-5號行政處罰告知書,告知某某園公司涉嫌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一案已調查終結,擬對某某園公司作出行政處罰的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同時告知某某園公司自收到本告知書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有權進行陳述、申辯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25日,某某園公司向東興市監(jiān)局提交書面申請,以規(guī)范進化查驗制度,履行審核查驗義務,如實說明進化來源,經濟不景氣、電商市場沖擊實體經濟為由向東興市監(jiān)局提出不予行政處罰的申請。經東興市監(jiān)局復核,某某園公司提出的意見不符合不予行政處罰范疇,不予采納。并于2023年11月3日向某某園公司送達東市監(jiān)處罰〔2023〕166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該決定書“本局認為”部分載明:當事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第(四)項“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的規(guī)定,構成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的行為。鑒于當事人積極配合調查,并主動提供證據材料,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并非自身原因造成,對于涉嫌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并無主觀惡意,對購進的椰子糖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并不知情,而且能如實說明進貨來源。當事人也在收到檢驗不合格報告后,積極作出整改措施,立即發(fā)通知召回該批次椰子糖。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食品經營者履行了本法規(guī)定的進貨查驗等義務,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所采購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并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可以免予處罰,但應當依法沒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钡囊?guī)定。該決定書“處理意見及依據”部分載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違反本法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并可以沒收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并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許可證:(三)生產經營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及第一百三十六條:“食品經營者履行了本法規(guī)定的進貨查驗等義務,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所采購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并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可以免予處罰,但應當依法沒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钡囊?guī)定,決定對某某園公司作出如下處罰:沒收違法所得35350元。以上沒收違法所得款合計35350元,上繳國庫。該決定書同時告知某某園公司如不服本處罰決定,可在收到本處罰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直接向本院提起訴訟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21日,某某園公司提起本案訴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審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在于某某園公司請求撤銷東市監(jiān)處罰〔2023〕166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是否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的問題。東興市監(jiān)局是否具有相應法定職權的問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東興市監(jiān)局作為行使市場監(jiān)督管理職權的職能部門,具有對東興市域內的銷售經營活動進行監(jiān)督管理的法定職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涉案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的問題。結合詢問筆錄、現場筆錄、庭審筆錄等證據可知,原告承認其于2023年2月20日進口燕皇椰子糖,并銷售給河南省淮陽縣某某商貿有限公司,銷售所得35350元;后河南省產品質量檢驗技術研究院對該批椰子糖出具檢驗報告,結論為不合格,東興市監(jiān)局執(zhí)法人員將檢驗報告送達給某某園公司,并告知某某園公司如對檢驗不服可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向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提出書面復檢申請,某某園公司遂提出復檢申請,后復檢機構河南省食品和鹽業(yè)檢驗技術研究院得出檢驗結論仍為不合格;同時東興市監(jiān)局執(zhí)法人員對某某園公司進行檢查,發(fā)現已無該批次椰子糖在售;另經東興市監(jiān)局查明,某某園公司進貨時已向供貨商索取銷貨單,查驗供貨商的經營主體憑證,履行了進貨查驗義務。涉案違法行為事實清楚、證據充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涉案行政處罰決定作出程序是否合法正當的問題。東興市監(jiān)局收到河南省產品質量檢驗技術研究院對該批椰子糖出具的檢驗報告后,將檢驗報告送達給某某園公司,并告知如對檢驗不服可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向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提出書面復檢申請;在東興市監(jiān)局收到復檢檢驗報告后,其發(fā)現某某園公司有涉嫌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對某某園公司進行詢問,并將相關材料送達給某某園公司;調查終結后,東興市監(jiān)局告知某某園公司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及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權利后,原告在法定期限內提出陳述申辯,經東興市監(jiān)局復核認為,某某園公司提出的意見不符合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便作出涉案行政處罰決定,并依法送達給原告,同時并告知提起訴訟的期限等。涉案行政處罰決定作出的整個過程體現東興市**公司有陳述、申辯權利,而沒有告知聽證權利,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四條“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要求聽證等權利?!钡囊?guī)定,屬違反法定程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涉案行政處罰決定適用法律法規(guī)是否正確的問題。一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食品經營者履行了本法規(guī)定的進貨查驗等義務,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所采購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并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可以免予處罰,但應當依法沒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钡囊?guī)定,因上述法律規(guī)定對案涉違法行為只規(guī)定了沒收食品,未規(guī)定沒收違法所得,東興市監(jiān)局已認定某某園公司履行了進貨查驗義務,并有充分證據證明某某園公司不知道所采購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并如實說明進貨來源,可以免于處罰,東興市監(jiān)局依據上述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認定對某某園公司免于處罰正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是參考執(zhí)法稽查局2023年12月4日作出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guī)定的符合條件免于處罰,應當理解為不沒收違法所得、不罰款。但是,如果食品經營者還有未銷售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jiān)管部門應積極控制食品安全風險,依法沒收不合格食品。沒收食品經營者的不合格食品應當立案,出具處罰決定,處罰決定應當寫明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guī)定免于處罰,但是沒收庫存不合格食品”的回復精神,亦明確了免于處罰應當理解為不沒收違法所得、不罰款,故東興市監(jiān)局在認定給予某某園公司免予處罰情況下,不應沒收違法所得。東興市監(jiān)局作出的涉案行政處罰決定,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程序違法,適用法律法規(guī)錯誤。某某園公司訴請撤銷東市監(jiān)處罰〔2023〕166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予以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撤銷被告東興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作出的東市監(jiān)處罰〔2023〕166號行政處罰決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訴人東興市監(jiān)局上訴稱,上訴請求:1.判令撤銷原判,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一審訴請;2.一、二審的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一、涉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程序合法正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四十四條“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事實、理由、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要求聽證等權利?!迸c第六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行政機關擬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二)沒收較大數額違法所得、沒收較大價值非法財物;”的規(guī)定,東興市監(jiān)局向被上訴人送達行政告知書,履行告知被上訴人享有陳述、申辯的權利,并沒有告知其享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綜合考慮因素有三:一是國家對上述“較大數額違法所得”的數額多少沒有權威的法定標準,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尚未出臺此類規(guī)定,執(zhí)法人員只能依據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的部門規(guī)章來執(zhí)行;二是依據《市場監(jiān)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2021年修正)》第五條第三、四項“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擬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三)對自然人處以一萬元以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十萬元以上罰款;(四)對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價值總額達到第三項所列數額的行政處罰;”的規(guī)定,認定被上訴人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一案的“違法所得”35350元,未達到上述“十萬以上”的數額,所以勿須告知其享有要求聽證的權利。三是執(zhí)行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的規(guī)章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并不矛盾。二、涉案行政處罰作出沒收違法所得的法律依據是正確的,既支持國家邊境貿易政策,亦符合適用法律法規(guī)的立法精神與行政執(zhí)法的執(zhí)法宗旨。一是行政處罰的法律依據正確。被上訴人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的違法行為,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的規(guī)定,構成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guī)定,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35350元的處罰決定。而東興市人民法院則僅依據上述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guī)定,認定東興市監(jiān)局依據上述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guī)定作出沒收違法所得是錯誤的。但是,東興市人民法院忽視了上述第一百三十六條表述內容“可以免于處罰”的“可以”兩字,“可以”的表述沒有絕對的定義一一法律內涵在于“可以免于處罰”的表述規(guī)定是可以處罰的,也可以不處罰的。正是這樣去理解執(zhí)行,東興市監(jiān)局可以依據上述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guī)定,作出沒收違法所得35350元的法律依據是正確的,同時沒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guī)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上訴人某某園公司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以維持。東興市監(jiān)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適用法律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和第一百三十六條應是選擇性的適用,而不能合并適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審審理過程中,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供新的證據。本院經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院認為,一、關于案涉行政處罰決定適用法律是否正確的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九條第二款規(guī)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該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當事人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的,不予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guī)定,食品經營者履行了本法規(guī)定的進貨查驗等義務,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所采購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并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可以免予處罰,但應當依法沒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據此可知,沒收違法所得作為行政處罰的種類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并沒有規(guī)定免于處罰但要沒收違法所得,故而此處的免于處罰應當包括免于沒收違法所得。本案中,某某園公司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東興市監(jiān)局一方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guī)定對某某園公司決定免于處罰,另一方面又依據該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對某某園公司作出沒收違法所得的處罰,適用法律之間存在相互矛盾,屬于適用法律錯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關于涉案行政處罰決定作出程序是否合法的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擬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二)沒收較大數額違法所得、沒收較大價值非法財物。《市場監(jiān)督管理行政處罰聽證辦法》第五條第三項、第四項規(guī)定,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擬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三)對自然人處以一萬元以上、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十萬元以上罰款;(四)對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價值總額達到第三項所列數額的行政處罰。本案案涉行政處罰決定作出的沒收違法所得35350元,未達到上述規(guī)定“十萬元以上”的數額。據此,東興市監(jiān)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未告知某某園公司享有聽證的權利并無不當,一審判決認定東興市監(jiān)局程序違法,本院予以糾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綜上,東興市監(jiān)局作出的東市監(jiān)處罰〔2023〕166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適用法律錯誤,不予支持。一審認定事實清楚,實體處理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二項、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駁回上訴,維持原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東興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負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判決為終審判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二〇二四年八月十九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