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對于廣州的早茶,我仰慕已久,有位廣州的朋友在朋友圈里發(fā)現(xiàn)了我來穗城,主動聯(lián)系了我,盛情邀請我們一行去吃個早茶,敘敘舊聊聊天,他在東湖酒樓預(yù)訂了座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對于我們湖南人來,早餐一般是一碗米粉加一個雞蛋,或一碗稀飯加兩個包子,比較簡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沒有想到廣州的早茶如此豐盛,有100多個品種,分大點中點小點,白切雞也列為早茶之內(nèi),糕點特別精美,甜品是我的最愛,我們一邊吃著,一邊聊天,朋友告訴我這樣的茶樓算是大眾化的,普通人家都可以享受的地方,要是去高檔茶樓,品種會更多更全,我不由地從內(nèi)心感嘆,廣東人真的會享受生活,為此,我特意去百度尋找早茶的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jù)歷史考究:咸豐年間(1851-1861年),廣州碼頭為工人興起的茶檔“二厘館”是早茶雛形,以木凳搭架于路邊,提供簡易茶點如糯米雞、叉燒包,茶價僅二厘(貨幣單位),滿足體力勞動者歇腳需求。其名源于低廉的茶價,設(shè)施簡陋但奠定了早茶的市井基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吃飽喝足后,我好意拒絕了朋友的陪同,工作日時間上班重要。我們一行前往陳家祠游覽。廣州陳家祠,又稱“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于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七路恩龍里34號,是嶺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裝飾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之一,被譽(yù)為“嶺南建筑藝術(shù)的明珠”。它是由清末廣東72縣陳氏宗族聯(lián)合捐資興建,倡建者包括著名外交官陳蘭彬、翰林院編修陳伯陶等48位陳姓鄉(xiāng)紳名流。籌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落成于光緒十九年(1893年)。建造目的?:主要為陳氏子弟赴省城參加科舉考試、訴訟、議事等提供臨時居所,兼具合族祠與書院功能。內(nèi)外各種精美的雕塑和鏤空的碑雕,匯集了嶺南先人的智慧結(jié)晶,讓后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沙面島游覽的途中歇息時,我在百度上尋求廣州的歷史,廣州它這個名字始于三國時期的吳國?。在東漢末年,交州治所從廣信縣(今肇慶市封開縣)遷至番禺縣。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孫權(quán)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寓“廣布恩信”之意,因把州治從廣信東遷到番禺,故稱為之廣州?!?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廣州在1684年對外設(shè)立外埠?。當(dāng)時,康熙皇帝下令有限度地開放對外貿(mào)易,指定廣州、漳州、寧波、云臺山為通商口岸,設(shè)立粵海關(guān)管理對外貿(mào)易和征收關(guān)稅的事務(w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沙面島街道兩旁,我們隨處可見到歐式風(fēng)格的建筑,它們也是域外帝國野心掠奪者留下來的物證。我在想如今的中國人民一定不會勿忘國恥,完整保留好它們也是更好地警示后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dāng)今社會流行文旅結(jié)合,有朋友建議我們?nèi)ダ鬄硡^(qū)永慶坊走走,那里有李小龍故居,有當(dāng)代粵劇表演大師紅線女的居所,有粵劇展演博物館,還有中國鐵路建設(shè)鼻祖詹天佑大師。永慶坊是由政府牽頭,萬科集團(tuán)承建打造。我們隨著密集的游客隊伍一路前行,欣賞著不同風(fēng)格店鋪,更佩服當(dāng)?shù)卣畬⒃瓉淼钠?、舊、臟、亂場所打造成如此人性化的旅游勝地,非常地接地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我們一起去花城廣場,這里的繁華,這里的氣派都令瞠目結(jié)舌,無法用語言表達(dá)?;ǔ菂R是廣州的當(dāng)今的城市名片,廣州塔、珠江建筑群匯集在一起,白天流光溢彩,夜晚光芒璀璨,廣州不愧于世界大都市之稱,來自于世界不同膚色的游客是游絡(luò)繹不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廣州三日之行,留下了幾點印象:印象之一是廣州人多。據(jù)官方報告:2024年總?cè)丝跒?890多萬,應(yīng)該沒有包括流動人口數(shù)在內(nèi),每天在高峰期出行的時候,主道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輔道上人行道也是人擠人,還有騎單車的和電動摩托車混雜在人流隊伍中,讓我無法適從。友人說人多的地方就會有商機(jī),有發(fā)展的空間,適合年輕人來這里挑戰(zhàn)。但對于我們老年人來說,還是悠靜一點地方好,適合于養(yǎng)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象之二是廣州建筑,那鋼筋水泥筑起來的高樓大廈如此之高,我站在樓底下昂起脖子往上仰望,望著頭暈?zāi)垦R部床坏巾敳渴鞘裁礃幼?,那玻璃幕墻閃耀的光?;蔚梦已劬Χ急牪婚_,留下一條縫地瞇視它,據(jù)說這里最貴的房價達(dá)10萬一平米,這是人住的地方嗎?我仿佛是當(dāng)今的《陳喚生進(jìn)城》,什么都找不著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印象之三是廣州的交通。廣州交通形成了立體交通,機(jī)場有白云國際機(jī)場、花都國際機(jī)場、南沙國際貿(mào)易機(jī)場、佛山機(jī)場,地鐵交叉叢模象一張網(wǎng),環(huán)市路三層立交橋隨處可見,上兩層跑汽車,底層跑火車輕軌,水中高大上的豪華的游輪,出行的空間和方式任游客選擇,我想這樣多的交通方式原神仙也未必想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選擇乘坐當(dāng)今的綠皮火車回家,當(dāng)我們踏上回家的列車時感覺真好,他鄉(xiāng)雖美,卻沒有我的容身之地,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我愛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這里才是我靈魂靜養(yǎng)的地方,粗茶淡飯才適合我的胃口,讓我的心扉不再浮躁,心靈不再擺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見吧,廣州!感謝你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祝福羊城更加美麗、再創(chuàng)輝煌! </p> <p class="ql-block">花城廣場|FC象一把巨劍,矗立在珠江旁邊,告訴世界,這就是二十一世紀(jì)初的中國廣州!</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嘗食過的部分早茶食點,精美的糕點讓人心情愉悅,精神和胃覺都得到了滿足。</p> <p class="ql-block">花城廣場的一角,是廣州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越秀區(qū)的北園早茶和美食,象環(huán)境一樣精致。</p> <p class="ql-block">永慶坊,舊城區(qū)改造從這里開始。</p> <p class="ql-block">這棵古樟,見證了沙面島歷史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陳家祠,歲月和歷史留存的印記。</p> <p class="ql-block">這是當(dāng)今現(xiàn)代綠皮火車。G字開頭的列車為300至350/小時為高鐵,D字開頭的列車200至250/小時為動車,Z字開頭的列車160/小時,丅字開頭的列車140/小時,K字開頭的列車120/小時,這是目前中國客運列車的型號標(biāo)志。</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K字型開頭臥鋪車上,在編碼著自己喜歡的文字,悠哉悠哉!</p> <p class="ql-block">先人雕刻藝術(shù)就濃縮在作品中,中華瑰寶無處不在,以各種方式展示在世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名錄庫里!</p> <p class="ql-block">李小龍,他用短暫的生命向世界展現(xiàn)中華武功博大精深,讓世界震驚!</p> <p class="ql-block">我們也在永慶坊街道上留存美好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沙面島街道這棵古榕的歲月標(biāo)記全在根上,我倆也在此留影,告訴古榕樹,我們曾經(jīng)來過!</p> <p class="ql-block">陳氏書院隨處可見的文化瑰寶,濃縮著中華民旅的文化底蘊(yù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