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202503 斯里蘭卡 科倫坡二

江水悠悠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科倫坡不僅是伊斯蘭卡的首都,也是南亞和僧伽羅歷史遺跡的寶庫。城市的收藏不遜色于越南、柬埔寨、緬甸、印尼等國家的首都,好像散落在城市角落中的珠寶滾滿了灰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尋覓科倫坡的風情和味道需要時間,憑著愛好和嗅覺去尋覓,在雜亂無張的民居里,在不起眼的小巷間發(fā)現(xiàn)它們,發(fā)現(xiàn)那些古老的遺址,滿足自己的驚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兩千多年的悠悠歷史墊底,又多了三個世紀的殖民遺留,讓這些瑰寶隱藏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等待著人們的尋覓和發(fā)現(xià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科倫坡的第二集從印度洋的燈塔開始,它就坐落在科倫坡頂端的礁石上。1820年由英國人修建,與印度的根尼亞古馬里隔海相望的就是這座燈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環(huán)繞著錫蘭島有無數(shù)個燈塔,它是探索城市歷史和文化的導航燈,也是城市發(fā)展的歷史見證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站燈塔下,可以欣賞印度洋清晨和黃昏的美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數(shù)百米之外就是科倫坡堡的鐘樓 Colombo Fort Clock Tower。建于1829年,由當年總督的妻子設(shè)計,時鐘由總督在 1814 年以 1,200 英鎊的價格委托英國鐘表商建造。因經(jīng)濟原因,尾款一直拖到 1857 年才付清,時鐘才得以運回錫蘭安裝在鐘樓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鐘樓高 29米,頂端帶有陽臺和方形燈籠。它同時附帶燈塔的作用,在1865年燈塔投入使用。鐘樓是在1952年停擺,運行了百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鐘樓周邊是英殖民時期修建的科倫堡老建筑,目前仍在使用中。除了政府機構(gòu)和總統(tǒng)辦公廳外,都改為各種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重要的政府機構(gòu)都有鐵絲網(wǎng)和崗樓護衛(wèi),但衛(wèi)兵很友善,容許游人隔著鐵絲網(wǎng)拍照,但拒絕與他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座英式老建筑現(xiàn)在是歷史博物館,承載了帝國的輝煌記憶。建筑與市景的交融,與窄小街道成強烈的反差,營造了獨特又老舊,卻有著優(yōu)雅的氛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些英式老建筑有著歷史的魅力,展示著當年的輝煌。漫步其間,透過石墻可以品味歷史的醇厚和歲月的沉淀;觸摸斑駁的墻面能體會城市從未褪色的驕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位于港口對面的東方大酒店(Grand Oriental Hotel)是一家殖民時代的酒店。最初是1837年修建的荷蘭醫(yī)院,后改建為豪華酒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時間已經(jīng)走過了兩個世紀,東方大酒店因破舊由五星掉落到三星。但是,內(nèi)部依然保留著當年的經(jīng)典的裝飾,散發(fā)著舊時的魅力。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酒店對面是科倫坡港務局,被嚴防在鐵網(wǎng)之內(nè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是科倫坡港的重要入口之一,建于1919年,百年之后的高架橋飛躍過上空,形成強烈對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整個港口是軍事管制區(qū),隔著鐵絲網(wǎng)可以看到軍艦和很多老式的、在童話故事書中才能看到的木質(zhì)倉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返回新加坡前居住的 Colombo C1 Hotel 酒店,位于科倫坡堡的一側(cè),在房間里拍到的 Fort 街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座精美的歷史建筑是科倫坡的標志建筑,屬于一家著名的嘉吉(Gargills) 公司,建筑也稱為嘉吉大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棟精致的紅色大樓建于1844年,用建筑的兩位擁有者的名字來命名:Cargills-Miller 。外墻采用了紅白配色,帶來視覺上的強烈對比, 嘉吉大樓也風光了一個多世紀,成為科倫坡的商業(yè)代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漂亮的白色建筑是 17 世紀荷蘭殖民者建造的醫(yī)院,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該地區(qū)的醫(yī)療服務中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醫(yī)院經(jīng)歷了多次改建和翻新,最終在二十世紀被廢棄。2011年,政府啟動了修復工程,將這座歷史建筑改造為商業(yè)、餐飲和娛樂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街道的對面是科倫坡藝術(shù)中心,展示和售賣繪畫、陶藝及民間編織工藝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熱鬧的商業(yè)藝術(shù)街夜夜笙歌,在喧鬧嘈雜的街頭,歡快的小樂隊奏出的聲音吸引很多路人和街頭餐館的食客。貝斯的低吟如深海的召喚,吉他的旋律像風一樣在人群中穿梭,流行曲將每一個人都卷進了音樂的漩渦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整條街都是洋人,多數(shù)是來自歐洲的旅行者,老人占了大多數(shù),其中伴有少數(shù)的亞洲年輕人,像我這樣的獨行者很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國外幾乎每個退休者都在旅行或計劃旅行,通過旅行可以找回年輕時的激情與夢想,珍惜和把握一切美好的時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Ministry of Crab 是藝術(shù)中心內(nèi)的米其林餐廳,必須提前在網(wǎng)上預約才行,我是走進去的唯一客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為是一個人,而且剛剛開張才破例加歇。要了一只最小的螃蟹花了 11000盧比, 一盤青菜1500盧比。完全是斯里蘭卡的味道,沒有想要吸吮手指的沖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除了優(yōu)雅的環(huán)境和熱情的服務之外,主要是食材非常新鮮。海鮮端出來供客人選擇,有龍蝦、明蝦、螃蟹、魷魚…,看起來樣樣都非常誘人,但是味道一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斯友誼象征的班達拉奈克會議中心建于1973年。是一座潔白的八角形建筑,也是中國政府無償援建的第一個項目,中斯友誼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建筑由 48 根大理石柱子支撐,花格鏤空的外墻。內(nèi)部的中心是一個大劇場,圍繞著它的是一個圓形寬闊的走廊。建筑既有熱帶特色,也有錫蘭本土的亮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進入館內(nèi)的正前方矗立著一尊斯里蘭卡國父的雕像,墻壁的浮雕敘述了斯里蘭卡的歷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內(nèi)部的玻璃窗下有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塑像,以感謝中國的無私援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會議中心正在進行英國 Kingston University 的畢業(yè)典禮,現(xiàn)場一片歡慶的氣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館外的臺階坐著很多當?shù)厝?,乍一看與印度很相似,膚色相似,舉止也相似。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斯里蘭卡人比印度文明很多,禮貌很多,沒有惡習,并尊老愛幼。雖然社會條件差,但環(huán)境整理的很干凈,初見這個國家的印象就相當好,這是一個有尊嚴的民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社區(qū)鄰里間的小教堂,伊斯蘭卡獨立以來都不支持和扶持宗教。教堂近百年幾乎都處于停頓狀態(tài),幸運的是,沒有關(guān)閉和拆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20年歷史的維多利亞眼科醫(yī)院,醫(yī)院在1903年由當時錫蘭總督的妻子奠基,1905年開業(y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眼睛的專科醫(yī)院在當時的亞洲是屈指可數(shù),英國將當時最先進的技術(shù)引進到了錫蘭。醫(yī)院運營了一個多世紀,直到近年才被新醫(yī)院所取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加著黃色條紋的紅磚建筑就建在繁忙混亂的十字路口上,異常的亮眼。久不維護,老建筑破敗又滄桑。欣慰的是,它已經(jīng)進入城市歷史名錄,受到了保護。這樣的建筑很多,政府無錢維護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玫瑰圣母堂就在眼科醫(yī)院的對面,人們稱為 “圣嬰耶穌堂”。教堂規(guī)模雖小,但非常漂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嬰耶穌”雕像位于教堂的左側(cè),在入口處的穹頂上方也放置著一個類似的巨大的圣嬰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斯里蘭卡雖然破產(chǎn),但是老百姓并非很貧困,幾乎沒見過討飯的,這種破衫襤褸的人今晨是第一次看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架橋下建房屋也是科倫坡一景,各種材質(zhì)都有,很多都是小二樓,有旅行社、維修店、小飯館和旅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高架橋建成好幾年了也沒通車,下面的小生意做的紅紅火火,橋成了遮陽傘,地盤很快被占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岡嘎拉馬寺(Gangaramaya Temple)是科倫坡第一大寺廟,里面的供奉很豐富,五花八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寺廟建于 1885年,起初只是一棟房屋和一棵菩提樹。隨著時間的推移,寺廟越擴越大,成為匯聚多種風格的佛門重地。融合了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和中國等多國特色,廟門口還有個關(guān)公耍大刀的雕像,聽說都很有歷史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寺內(nèi)最珍貴的是一撮佛陀的頭發(fā),被鎖于佛像下的保險箱中,一般人無緣得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主殿里有一個博物館,收藏有數(shù)尊高大的佛像和巨大的象牙,還有羅漢舍利、珠寶、純金和象牙法器…,還有來自日本、泰國、中國等地的精美佛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尊木刻是該寺的祖師的雕像,水米不進之后依然活了二十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尊菩提樹下的石菩薩據(jù)說已經(jīng)存在數(shù)百年了,在岡嘎拉馬寺廟之前就已經(jīng)香火不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岡嘎拉馬寺現(xiàn)在包含了寶塔、僧舍、菩提樹、佛學院、博物館和冥想中心等多個建筑,水上寺廟也是它的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安東尼天主教堂初建于1806年,荷蘭殖民初期,供奉一位叫做帕多瓦-圣安東尼的神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入口處墻壁上的浮雕呈現(xiàn)了圣安東尼的一生軌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年安東尼奧神父來到錫蘭向漁村的民眾布道,在海灘上立起十字架,祈禱海水和疾病不要侵害村民,深受漁民的愛戴,很多人皈依天主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荷蘭當局分配給他一片土地,修建了一座泥磚教堂,安東尼奧神父去世后就葬在教堂內(nèi)。1828年在原址上重建了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新教堂,就是現(xiàn)在的樣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圣安東尼奧的圣骨就保存著一個特殊的圣物盒中,與他的雕像一起安放在教堂入口處的玻璃柜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是我在科倫坡第一次看到實槍核彈的士兵,后來發(fā)現(xiàn)重要的宗教場所都有,是為防止 2019年4月21日復活節(jié)的暴亂再次發(fā)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斯里蘭卡并不是我所看到的平靜,它三十年內(nèi)戰(zhàn)(種族間)才剛剛結(jié)束,就迎來了三年疫情,腐敗的政府被徹底拖垮,宣布了斯里蘭卡的破產(chǎ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教堂極富異國情調(diào),在圓錐形的中央尖頂周圍環(huán)繞著 7個拜占庭風格的小圓頂。設(shè)計融合了東南亞的氣候特點,走出了西式教堂的傳統(tǒng)建筑風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0 年 6 月 13 日,斯里蘭卡政府發(fā)行了面值 5 盧比的郵票,紀念該教會成立 175 周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斯里蘭卡的二十天幾乎每天都與嘟嘟車司機打交道,從沒經(jīng)驗亂砍價到接受現(xiàn)實學會放下。司機有好有壞,好代表著老實巴交,壞代表著花言巧語。現(xiàn)在想想,無論哪一種都是為兒為女,為了生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斯里蘭卡人的工資水平每月 5萬盧比,折合人民幣大約是一千元,合新幣才兩百元,周邊城市的工資更低。想一想,我們可以把討價還價當成旅行中的趣事,他們卻是掙扎中一把子心酸的序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市內(nèi)游走我從不包車,點對點臨時叫車就好,很多時候都是依靠兩條腿完成的,輕松又自在。今天的凱拉尼亞寺距離市內(nèi)約10多公里,叫了一個打表的嘟嘟車,才70盧比。于是就和司機說好,回去還是這臺車,往返150盧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凱拉尼亞是科倫坡郊外一個因佛教而聞名的小鎮(zhèn),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著名的凱拉尼亞大學也在這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凱拉尼亞寺位于一座小山丘上,兩座白色的僧伽羅式牌樓給人一種寧靜安詳?shù)母杏X。自古以來斯里蘭卡人都將這座 “皇家大佛寺” 視為圣地,佛祖釋迦牟尼曾三次親臨這里,在佛教歷史上擁有極高的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爬一段坡陡的臺階就登上露臺。正前方是黃色的正殿,右邊是白色的佛塔,左邊是蔥郁的菩提樹。祈福的人群插肩接踵地坐在地上,或匯聚在菩提樹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菩提樹的四周有金色欄桿圍繞,一尊素雅的石雕佛像立在樹下,為前來進獻的香客提供一片綠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寺廟的歷史最早追溯到公元前,在佛陀宣講教義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寺院。后來,寺院絕大部分建筑被印度侵入者和葡萄牙殖民者破壞,直到荷蘭殖民時期才得以重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盡管寺院擁有兩千多年的悠悠歷史,但現(xiàn)存建筑卻是 19 世紀才開始修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進入內(nèi)殿,進入眼簾的是滿滿的壁畫,房間四面及天花板都是美麗的彩繪,沒有一丁點兒突兀的感覺。上部是佛像,中下部描繪了宮廷和僧侶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金屬絲網(wǎng)隔開了一尊巨大的臥佛,依墻的地上坐滿了朝拜的人們。佛祖安詳?shù)奶芍?,周圍是一片合十的祈禱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繪畫沒有保護措施,訪客可以觸摸墻上的壁畫。壁畫中的故事大多是虛構(gòu)的,即便在印度歷史上實有,也都被夸張和神化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些故事在各種佛經(jīng)中的記述都互不相同,因教派、國家、民族、時代的不同,社會生活、思想感情和審美風尚的不同,讓故事發(fā)生了不同的變化。而繪畫的流派及畫家的風格也會影響和復雜了佛教題材的真實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細膩的壁畫主要講述佛祖的生活和寺院的歷史,還有佛祖第一次圣臨斯里蘭卡的情景,以及佛牙舍利到達此地的盛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顆舍利現(xiàn)就保存在康提的佛牙寺內(nè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整座寺廟的非凡繪畫要感謝一位西方的朝圣者——亨利·斯圖爾克特。 1880年,他來這里朝圣并為重建寺廟捐款,同時邀請了當?shù)刂囆g(shù)家繪制了壁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正門口走廊兩側(cè)的象頭柱,形象充滿童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凱拉尼亞寺的命運也折射出斯里蘭卡的命運。民間有一個說法:凱拉尼亞寺興,斯里蘭卡則興;凱拉尼亞寺衰,斯里蘭卡就命途多舛。似乎它映射著斯里蘭卡的興衰,帶動著斯里蘭卡的命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位于科倫堡(Fort)的中央火車站,1905年投入使用,是錫蘭最早的火車站,也是當年亞洲最早的大火車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車站仿照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火車站,與曼徹斯特、伯明翰線上的老車站極為相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老舊的火車站完全融化到科倫坡人的生活里,好像家中的廳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英倫漂亮的外表下是混亂的進出人群,小小的購票窗口人頭傳動。出入的鐵柵欄有一人看守,進進出出都要經(jīng)過此門,但并無檢票功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斯里蘭卡的鐵路乘車管理與英國相同,并一直沿用至今。車站自由進出,火車自由上下,座位自由選擇(一等箱除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始發(fā)站外,沒有擁擠搶座的混亂,黑色的皮膚下流著一半文明的血。百多年的英國統(tǒng)治,讓錫蘭最受宜的就是他們帶來的文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車站內(nèi)燈光昏暗,一座高架鐵制樓梯橫跨了三道鐵路線。如果你攜帶沉重的行李,很難登上這座百年的樓梯,還好有很多熱心人愿意幫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每日從這里出發(fā)的火車很多,車資也極便宜,是當?shù)匕傩粘鲂械氖走x。通常乘客多的車次會安排在第一月臺,而觀光火車都安排在第三月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每個月臺都有一兩個小賣店,賣些簡單的火車零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在這里暫別了科倫坡,跟著火車奔向加勒,那里更精彩!后來的十幾天里火車成為我的主要交通工具,留下了很多與其相關(guān)的照片,感觸極為深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從科倫坡電視塔看到的風景中沒有林立的高樓,遍地都是破敗的民居和鐵銹斑斑的鐵路,塔下那片紅的屋頂就是英殖民時期的科倫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在街上看到的都是黑炭一樣的男女,跑的是破舊不堪的公交車和滿街的嘟嘟車。偶爾跑過的現(xiàn)代大巴車載的都是外來客,沒有招牌的出租汽車都停在高端酒店的門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就是科倫坡。但是,停頓了一個世紀腳步的城市依然保留著古老的優(yōu)雅,英殖民時期的文明體現(xiàn)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里??苽惼鲁尸F(xiàn)給你的是十九世紀的老城風貌,而潛在的文明和二十世紀的風采同時在城市中開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