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法門寺距西安120公里,位于陜西寶雞市扶風(fēng)縣法門鎮(zhèn)。始建于東漢末年,距今已1800多年歷史,因供奉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聞名,被譽(yù)為關(guān)中塔廟始祖。又因1987年塔底地宮發(fā)掘,出土4枚佛指舍利,及2499件唐代珍寶,名聲大振,現(xiàn)已成為世界佛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法門寺分兩部分,一是新建文化景區(qū)占地1600多畝。二是原唐代風(fēng)格的舊建筑群,包括法門寺院,真身寶塔,珍寶館等。</p> <p class="ql-block">新建文化景區(qū)大門</p> <p class="ql-block">佛光大道上的十八羅漢</p> <p class="ql-block">合十舍利塔,喻以雙手合十造型供奉佛指舍利。高148米,2009年竣工,成為法門寺的新地標(biāo)。</p> <p class="ql-block">合十舍利塔供奉的釋迦牟尼佛,下面的小洞里存放著他的食指舍利</p> <p class="ql-block">釋迦牟尼佛的指舍利。是這座塔的看點(diǎn)。</p> <p class="ql-block">舊法門寺院,真身寶塔</p> <p class="ql-block">1981年8月24日凌晨,真身寶塔在連綿秋雨中,半壁轟然倒塌,佛像跌落佛經(jīng)飄散。僅存的半壁殘塔仍巍然圪立,一時(shí)成為奇觀。</p> <p class="ql-block">1986年陜西人民政府決定決定重建真身寶塔。1987年4月3日,考古工作者清理塔基時(shí),在塔中間井筒底部發(fā)現(xiàn)一塊巨大的漢白玉石板,石板中央有一尊線刻大雄師,身體半蹲,微張的巨口中銜一大鐵環(huán),當(dāng)打開這塊石板時(shí),發(fā)現(xiàn)下面是一個地宮。</p><p class="ql-block">隨著法門寺地宮佛骨舍利及兩千多件李唐王朝供佛珍寶出土,震驚了世界,被稱為第九大世界奇跡。</p> <p class="ql-block">這是1988年復(fù)建的真身寶塔。</p> <p class="ql-block">地宮出土的唐代鎏金迎真身銀花雙輪十二環(huán)錫仗。</p> <p class="ql-block">地宮出土的金銀絲織品籠子</p> <p class="ql-block">西安位于黃河中游的關(guān)中平原腹地,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中國歷史上先后有周、秦、西漢、隋、唐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公元前二世紀(jì)張騫從長安出使西域,開通了歐亞大陸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路,從西漢到隋唐的千余年間,絲綢之路得以繼承,成為最興盛時(shí)代,西安成了這路上最重要的國際都會。</p> <p class="ql-block">西安是一座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yùn)的城市,是一座承載著華夏文明基因密碼的寶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