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從南通出來,姊妹幾個就奔了揚(yáng)州。</p><p class="ql-block">揚(yáng)州建城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86年,2500余年的歷史。揚(yáng)州城里不光有聞名遐邇的瘦西湖路人皆知,揚(yáng)州城也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自古輩出的名人有唐代高僧鑒真,六次東渡日本傳播佛教與中華文化、有唐代詩人張若虛,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家喻戶曉、有北宋秦觀,代表作品《鵲橋仙》開創(chuàng)詞壇新境界堪稱一代詞宗。等等等等不勝枚舉。</p><p class="ql-block">而我最喜歡的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名人朱自清,他的故居就在揚(yáng)州城。</p><p class="ql-block">?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包括《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綠》等?,篇篇膾炙人口。這些散文不僅奠定朱自清"白話美文大師"的地位,更通過《背影》《荷塘月色》等篇目,深刻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審美體驗和情感表達(dá)。</p><p class="ql-block">于是,帶上姊妹四個,穿過大街小巷,七拐八拐,終于站到了朱自清的故居門前,原是一個完全不起眼的江南小院。</p> <p class="ql-block">走到朱自清的故居門口,第一眼望去,與我想象中的高墻綠瓦深宅大院完全不同,低矮的門樓通過過道,兩進(jìn)院、三間兩廂、天井院,青苔接縫,雕花屏門古樸莊重。門樓過道右手旁有一個小小的院子,朱自清的臥室就在這里。整個故居的家俱都是朱自清當(dāng)年使用過的舊物,保留著朱自清的生活痕跡和創(chuàng)作環(huán)境。記錄他用筆端訴注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p><p class="ql-block">環(huán)顧朱自清昔日故居的小院落,并無任何豪華裝飾,卻充滿了江南水鄉(xiāng)民居的氣息。一代文人簡潔樸實敦厚的凡人生活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朱自清于1948年8月12日因胃潰瘍導(dǎo)致胃穿孔在北京逝世,享年50歲。去世后,許多文人墨客前來祭拜悼念,提筆潑墨留下書畫和詩詞表達(dá)哀思和敬意!</p> <p class="ql-block">站立在小院的門樓下,突然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那文中的情景活愣愣地展現(xiàn)在眼前:夜色朦朧,月正圓,朱自清披一身月光 悄然踱步出門,站立在荷塘邊,看楊柳搖曳,波光水霧,聽蛙聲蟬鳴。孤身伴月影一路夜歌行,蒼茫月下,覺得自己是一個自由的人了。又想到江南采蓮的舊俗,妖童媛女,蕩舟萍開,文中嬉游荷塘的熱鬧景象令人向往。</p><p class="ql-block">夜深人靜 ,朱自清沿著這條小胡同回家輕叩家門,妻,早已酣睡。</p><p class="ql-block">此情此景,怎能讓人不浮想聯(lián)翩。</p> <p class="ql-block">可以延伸至荷塘的胡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