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不一樣的見聞,不一樣的感受 ?——澳洲深度游(精編版)

果粒兒??

<p class="ql-block">  在朋友圈里看到希臘旅游同行的大姐發(fā)的見聞,覺得澳洲的這個行程相當(dāng)不錯,就馬上報了凱撒的團(tuán)。于是有了2025年3月8日開始的澳洲一地17天的深度游,在夏末秋初南半球最好的時候。回來后老習(xí)慣,復(fù)盤做美篇。本來覺得澳洲歷史不長,美篇會比較容易做。沒想到一旦做起來才發(fā)現(xiàn),其實澳洲的歷史同樣豐富多彩,美景美食更是精彩紛呈,就像一棵樹,雖然不高,但樹冠不小。因為是深度游,有些地方即使去過澳洲的朋友也不一定到過,所以精彩和重要的景點盡量采用了視頻,這樣感受會更直觀,就像也在那里一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這次旅游近切地了解了澳洲和英國的歷史淵源以及現(xiàn)實中的密切聯(lián)系,而要說起兩國的關(guān)系,那第一個就要提到庫克船長。雖然西班牙人、荷蘭人17世紀(jì)也曾航行到此,但只有庫克船長于1770年在這塊大陸上升起了英國國旗。為了紀(jì)念這位對澳洲有著重要意義的人物,澳洲人把庫克船長在英國約克郡居住的小屋買下來拆開編號,裝進(jìn)253個箱子(總重量150噸)海運到墨爾本,再照原樣組建起來供后人參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墨爾本維多利亞藝術(shù)中心的美術(shù)館值得一看。館內(nèi)有25000件藏品,是澳洲最大的美術(shù)館。三幅油畫是鎮(zhèn)館之寶,而其中以羊為主題的這幅作品無價。畫中的羊媽媽在烏鴉的包圍和等待中守護(hù)著夭折的小羊不愿離去,悲憫的表情令人動容。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是世界上放養(yǎng)綿羊數(shù)量(1.5億只)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乘坐有著百年歷史的森林蒸汽列車穿越丹尼農(nóng)山國家森林公園,把腿搭在車外,隨著列車“哐當(dāng)哐當(dāng)”的行進(jìn),伴著汽笛“嗚嗚嗚嗚”的鳴響,一條運送木材的小路彎彎曲曲伸向前方。車頭一位穿著工裝的小伙子在列車轉(zhuǎn)彎時會蹲下來,起的是配重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洋路是澳大利亞極富盛名的一條公路,也是世界最美公路之一。這條路常常一邊是洶涌的南太平洋波濤,一邊是筆直的峭壁,有世界級的沖浪海灘、棲息著考拉的森林、迷人的海邊小鎮(zhèn)以及廣袤的牧場和荒野,其海岸風(fēng)光之壯麗、自然景觀之獨特、信息變化之豐富都為全球所罕見。經(jīng)常轉(zhuǎn)過一個彎就和迷人的風(fēng)景撞個滿懷,無論自駕、騎行還是徒步,都會是極大的視覺享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坎貝爾國家公園里的十二門徒巖是大洋路上最著名的景點,沒有游客會不到這里。但即使從懸崖頂部的觀景臺上看,也只能看到7個門徒。這些聳立的海蝕柱最早曾被匪夷所思地稱為“母豬和小豬”。2005年7月,其中一座70米高的“門徒”轟然倒塌掉入大洋,現(xiàn)在連7個都是不完整的了。總有一天這些“門徒”會全部消失,旅游要趁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沉船灣又叫“沉船海岸”,是帆船時代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從18世紀(jì)30年代到20世紀(jì)30年代,有200多艘船在這里四分五裂沉入大洋,其中最著名的是鐵殼帆船洛克阿德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245噸的洛克阿德號在長途航行的最后一夜觸礁沉沒。不會游泳的伊娃·卡邁克爾死死抓住一塊殘骸被沖進(jìn)一個峽谷,這個峽谷后來被命名為“洛克阿德峽谷”。實習(xí)警官湯姆·皮爾斯在那里救了她,其余的人全部遇難。伊娃很快回到愛爾蘭,他們再也沒有相見。這塊突兀的巨石就像一艘船停靠在岸邊,紀(jì)念著那些沒能實現(xiàn)淘金夢就葬身在這里的人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洛克阿德峽谷,有幾條路可以到達(dá)他們曾經(jīng)避難的洞穴,洞穴附近還有一個墓地和一片起伏不平的海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陸伸向海洋的狹長巖層被海浪沖刷出兩個圓洞,就像一座雙孔拱橋,因為和倫敦橋很像被稱為“倫敦橋”。1990年1月15日一個圓洞坍塌,只剩了一個洞,故被稱為“倫敦斷橋”,也是大洋路上的著名景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火焰灣顧名思義應(yīng)該是紅色的吧,但其實是橘黃色的。這種生長極快的苔蘚,使岸邊的巖石看起來像紅色的,尤其在陽光的照射下,再有蔚藍(lán)色海水為襯。最早的探險者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些苔蘚,以為是土著民沿著海岸升起的火焰,才以此為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塔斯馬尼亞有19個國家公園,費欣納國家公園是其中之一,酒杯灣就在這個公園里。這里的海灘是世界上最棒的十個海灘之一,有完美的天穹和云母沙。但想看到酒杯灣類似酒杯的形狀要從高空俯瞰,要欣賞美麗的海灘要花30分鐘走到水邊。我們和每年到此旅游的25萬游客一樣,只走到海灣的觀景臺,沒有獲得最佳觀賞體驗,覺得有點對不起砂石路上的600級臺階(《孤獨星球》說800級)和往返3公里難走的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羅斯小鎮(zhèn)建于1812年,原來是軍事基地,保護(hù)來往于朗塞斯頓和霍巴特之間的游客不被土匪搶劫。之后小鎮(zhèn)很快發(fā)展成重要的長途貨運中轉(zhuǎn)站,因貨物以羊毛為主,又被稱為“羊毛小鎮(zhèn)”。我們到達(dá)小鎮(zhèn)已是傍晚6點,夕陽西下,陽光透過樹葉撒在路上,不足300人常住人口的小鎮(zhèn)沒看見一個人。綠樹成蔭的街道顯露著殖民地時期的痕跡,一種不動聲色的風(fēng)情穿越了歲月。以小廣場為圓心的十字路口,有通向東南西北4個方向的四角街,街頭的4種建筑分別有著不同的寓意:男人的旅館代表誘惑,教堂代表救贖,市政廳代表娛樂,監(jiān)獄代表天譴。小鎮(zhèn)保留了19世紀(jì)的米色墻壁,綠色尖頂?shù)拿窬哟钆渲饦?、榆樹和花園,典型的英國田園景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羅斯橋建于1821年,坍塌后于1836年重建,修建者是女囚。羅斯小鎮(zhèn)有全澳第一座女子監(jiān)獄,這座監(jiān)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女子工坊”。這座全澳第三大古老的石雕橋橫跨麥考瑞河,優(yōu)美的拱形橋洞由殖民地建筑師設(shè)計,后由兩名服刑的石匠修建而成。其中一名石匠鑿刻了186個不同的形象裝飾拱形橋,有凱爾特符號、動物和貴族頭像。這些浮雕藝術(shù)被視為囚犯藝術(shù)的代表,兩名石匠在橋完工后獲得自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亞瑟港監(jiān)獄是此行的重點之一。19世紀(jì)初,英國殖民者把亞瑟港開辟為伐木場。1830年,政府開始將囚犯作為勞動力使用。從1833年起亞瑟港開始關(guān)押來自英國殖民地(主要來自英國本土)的重刑犯,至1840年已關(guān)押了2000多名。政府依靠這些囚犯生產(chǎn)了石料、磚、家具、服裝和船只。1853年開始,囚犯不再被押送至此,亞瑟港成為老年以及患有精神和身體疾病的囚犯的居住地。至1877年監(jiān)獄關(guān)閉為止,40多年的時間里這里共關(guān)押過12700名罪犯。1895年和1897年的兩場大火使亞瑟港監(jiān)獄成為廢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囚禁犯人的大監(jiān)獄樓四層高,足夠同時監(jiān)禁500人,下面兩層的136間牢房用來關(guān)押罪行嚴(yán)重的犯人。走進(jìn)監(jiān)獄樓廢墟,只見一間間獄舍狹小逼仄,每個單間兩三平米。犯人睡的是吊床,床上僅有一床蓋毯,沒有褥子。犯人犯錯后輕則鞭打或精神懲罰,重則嚴(yán)刑侍候。常用的精神懲罰就是讓犯人帶上面具和眼罩,關(guān)在密不透風(fēng)漆黑無聲的小屋里,少則三兩天多則個把月,很多囚犯因此精神錯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被關(guān)進(jìn)來的罪犯大部分并非犯有彌天大罪,很多人無非干了點類似小偷小摸這樣的不法之事。一個不滿17歲的少年,同他的哥哥和朋友合伙在倫敦街頭偷竊,失手后幾人逃竄,只他一人被抓并被發(fā)配到這里。有的僅僅是偷了幾塊手絹、幾根蠟燭或幾塊面包。這里最小的犯人9歲入獄,直到43歲才獲釋。曾任澳大利亞總理的陸克文的祖母11歲時因搶了一個8歲女孩的裙子被判死刑,后被減刑流放。類似的個案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品嘗美食是此行的重要內(nèi)容,前兩天吃了安格斯牛肉,接下來就是生蠔了。其實在上布魯尼島之前,已經(jīng)在費欣納海鮮農(nóng)莊嘗了鮮,但布魯尼島的生蠔更加嫩滑,不愧是全澳第一。這次品嘗無論生熟一人只能吃三只,我選的是生蠔,其實作為國宴菜品的培根蒸生蠔也好吃。世界頂級生蠔以法、澳、新的產(chǎn)地為最,此行賞到了頂級的南太平洋蠔,味蕾得到了極大的滿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連接布魯尼島南部和北部的一條窄沙灘被稱為“一線天”。走過一線天看到了最后一位女性土著人楚格尼尼的紀(jì)念碑。楚格尼尼1812年生于布魯尼島,是布魯尼島酋長曼加納之女。她的母親被捕鯨人殺害,姐妹被販為奴,未婚夫因救她喪生。1829年楚格尼尼與伍瑞迪結(jié)婚?。受英國殖民政策影響,楚格尼尼1824年后被迫參與喬治·亞瑟的“懷柔”計劃,后成為原住民保護(hù)官羅賓遜的向?qū)?。臨終前她請求“勿解剖、勿展覽”,但遺體仍被解剖并公開展示,直至1976年才火化?。楚格尼尼的死亡標(biāo)志著塔斯馬尼亞原住民種族的滅絕,她的一生是殖民暴行的縮影,揭示了英國殖民對原住民文化的毀滅性影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威靈頓山海拔1270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霍巴特西20公里處。</span>登上山頂?shù)呐思{克爾觀景臺,整個霍巴特盡收眼底,可見德文特河的入海口以及山周圍的自然景色。第一位登上惠靈頓頂峰的人是歐洲探險家布什-巴斯, 他在1789年最早來到澳洲大陸與塔斯馬尼亞島相隔的海峽,這個海峽后來被命名為“巴斯海峽”。山頂上的溫度常年在4度左右,風(fēng)大得能刮跑人。躲進(jìn)室內(nèi)觀景臺再看霍巴特會好很多,室內(nèi)有霍巴特歷史、地理的介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里士滿小鎮(zhèn)是塔斯馬尼亞州最早的殖民定居點之一,1820年代作為谷物集散地發(fā)展起來,曾為悉尼和墨爾本供應(yīng)小麥,歷史厚重,英倫風(fēng)情。小鎮(zhèn)保留了約50棟19世紀(jì)的建筑,主街兩側(cè)多為英國喬治王朝或維多利亞風(fēng)格的建筑,包括圣約翰天主教堂、早于亞瑟港監(jiān)獄的里士滿監(jiān)獄、郵局、百年老店等。周邊有農(nóng)場、酒莊和手工藝品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里士滿橋?是澳大利亞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拱橋,1823年12月11日奠基,1825年竣工。<span style="font-size:18px;">造橋的原料是布徹斯山采石場的沙巖,由囚犯用手推車運到工地。</span>2005年11月25日,里士滿橋被認(rèn)定為重要的歷史遺跡,列入澳大利亞遺產(chǎn)列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里士滿監(jiān)獄建于1825年,是澳大利亞現(xiàn)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殖民地監(jiān)獄。從大門走進(jìn)去是一間小接待室,左邊的大門緊閉不得入內(nèi),靜悄悄的氛圍中透出一絲陰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卡斯科特啤酒廠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釀酒廠,始建于1824年。啤酒廠建筑獨特,從遠(yuǎn)處看像一個巨大的法國城堡偎依在威靈頓山的懷抱中。該廠至今用的仍然是威靈頓山的清甜山泉,原料是塔斯馬尼亞生產(chǎn)的啤酒花和大麥,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釀制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塔斯馬尼亞博物館是導(dǎo)游小寇贈送的項目,在博物館里看到了好多動物標(biāo)本,以上三個分別是塔斯馬尼亞惡魔袋獾、已經(jīng)絕種了八、九十年的袋狼和澳大利亞珍稀動物針鼴。這個贈送的項目含金量太高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二樓是有關(guān)塔斯馬尼亞土著人的介紹。至少40000年來,土著人一直生活在盧特魯維塔。19世紀(jì)20年代,暴力和恐懼席卷了這里,英國殖民者剝奪了原住民的土地和生活方式。黑線戰(zhàn)爭試圖將所有原住民趕入塔斯曼半島的自然監(jiān)獄?;绽v述了土著人被入侵后的經(jīng)歷?!?835年,英國殖民者與塔斯馬尼亞澳大利亞原住民之間的黑色戰(zhàn)爭落下帷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結(jié)束塔斯馬尼亞的行程返回墨爾本,第二天早上5:30發(fā)車,乘飛機前往艾爾斯巖,下飛機就去了國家公園。驅(qū)車進(jìn)入紅土世界,劃過車窗的是紅色基調(diào)下廣袤無垠的荒原。紅土,黃草,綠樹,幾種簡單色彩下的艷麗竟有幾分猙獰,讓人想到梵高的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烏盧魯和卡塔丘塔是兩個地方,離的不遠(yuǎn),都在一個國家公園里,我們先去的是卡塔丘塔。卡塔丘塔由36塊靠在一起的圓頂巖石組成,這些石丘一字排開,形成了幾條深谷和陡峭的峽谷,瓦帕峽谷就是其中的一條。卡塔丘塔最高的奧爾加山比烏盧魯高出200米,卡塔丘塔的意思就是“多頭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進(jìn)入峽谷時看到兩條重要提醒,一條是:“瓦帕峽谷 · 阿南古老傳統(tǒng)的所有者歡迎您。瓦帕峽谷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水源。稀有的植物和本土動物在這個潮濕的峽谷中尋求庇護(hù)。”另一條是“卡塔丘塔對阿南古男子來說是神圣的。我們的人民在參觀這個特殊的地方時總是表現(xiàn)出尊重。他們會在一小段距離外露營,然后悄悄走進(jìn)去。他們不會在水中游泳。女性也會進(jìn)入這個區(qū)域收集食物和水,但總是表現(xiàn)得得體?,F(xiàn)在也一樣,對你來說也一樣。在心中記住,這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安靜地走,輕輕地踩。保持在道路上。享受這個地方本來的樣子。——卡魯瞭望臺”這些文字突顯了卡塔丘塔在阿南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午乘直升機去看艾爾斯巖。艾爾斯巖長約3000米,周長約9.4公里,比周圍的沙質(zhì)灌木叢高出348米,比海平面高出867米,而這只是世界上最大單體巨石的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部分還埋在沙地之下6公里的深處。因地處整個澳大利亞大陸的中央位置,艾爾斯巖被稱為“澳大利亞的紅色心臟”,“烏魯魯”是當(dāng)?shù)厝藢Π瑺査箮r的稱呼。土著居民經(jīng)常在這里舉行各種原始的宗教儀式,稱它為“圣山”。斗轉(zhuǎn)星移還是上億年的原始地表,星球上獨一無二的地質(zhì)奇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5:30出發(fā),30分鐘從度假村到觀景臺,天還黑著。說是看日出,其實是看日出時的艾爾斯巖??刺柭蛄聊菈K星球上最大的石頭,看它在陽光下光影的變化,那些皺褶,那些明暗,那些立體的線條,明信片上的烏盧魯就在眼前。到澳大利亞的旅游團(tuán)十之八九不到烏盧魯,而即使到了烏盧魯,也會因天氣陰晴不定而很難保證看到日落日出。昨天陰天,游客根本看不到巨石的紅,更別說上面光影的變化了,過兩天又是43度高溫。我們這兩天剛好趕上涼爽天氣,無論觀景還是徒步都非常舒服,感恩之心頓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徒步一公里參觀馬拉文化遺存。阿南古族是世代居住在烏盧魯?shù)脑∶?,視烏盧魯為其祖先回歸之地。巖石上的壁畫和洞穴里的符號有的距今已萬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記錄著其祖先的傳說和宗教儀式。</span>烏盧魯1873年被歐洲探險家記錄,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chǎn),2019年很多地方永久關(guān)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從艾爾斯巖飛到凱恩斯趕上大晴天,行程立刻被調(diào)整,馬上去看大堡礁。乘坐直升機30分鐘俯瞰大堡礁,是十天來最美的享受。實在沒看夠啊,眼睛分分鐘都不愿離開。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縱貫澳大利亞東北沿海的昆士蘭州,綿延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有大大小小2900個珊瑚礁島,世界自然遺產(chǎn)。2017年3月,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大堡礁最原始的北部大部分珊瑚礁已于2016年被過熱的海水殺死,中部的珊瑚礁也在白化,這是另一場大規(guī)模死亡的信號。作為世界七大自然奇跡之一的大堡礁已是全球十大瀕危景點,旅游要趁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凱恩斯代表著大堡礁和雨林兩個地方,兩個地方都是世界自然遺產(chǎn),乘坐世界上最長的單軌雨林索道纜車,90分鐘的停留時間里俯瞰了整個熱帶雨林。這里的熱帶雨林比亞馬遜的要早幾千萬年,電影《阿凡達(dá)》雨林星球的靈感就來自這里。乘纜車時有團(tuán)友驚叫“藍(lán)蝴蝶”,遠(yuǎn)遠(yuǎn)看去,一個靚麗的小藍(lán)點在移動,很快隱入雨林深處。突然覺得自己就像那只藍(lán)蝴蝶,被奇妙地定格在億萬年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和雨林中所有的生命同處,穿越的感覺夢幻又虛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25米的巴龍瀑布從河面斷崖式傾瀉而下,穿過陡峭的階梯懸崖,穿過茂盛的熱帶雨林,聲震天宇,氣勢如虹。是前幾天一直下雨,昨天又下了一場大雨,才會有這么充沛的水量,不然即使在雨季(12月至4月)也很難看到這么壯觀的一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野生動物園里看到了在塔島都沒看到的塔斯馬尼亞惡魔袋獾。袋獾是袋獾屬中唯一沒有滅絕的成員,身形與一只小狗差不多,肌肉發(fā)達(dá),十分壯碩。由于人類的獵殺和疾病,袋獾數(shù)量急劇下降,已于2008年被列入瀕危物種名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乘坐魔幻麗礁號去遠(yuǎn)海菲茨羅伊島看珊瑚。上午乘坐玻璃底船看了一次,午餐后,又乘坐半潛艇下去了。這次更深,看到的也更多。淡綠色的海水中各種形態(tài)的珊瑚無不淺吟低唱輕舞飛揚,像極了樹在微風(fēng)中的姿態(tài)。有小魚不時穿梭其間,又像極了鳥兒在天空中飛翔。肉眼看到的更漂亮,索性不再拍攝,全身心感受眼前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游船上看悉尼港大橋。悉尼人管悉尼港大橋叫“衣架”,他們對這座橋的喜愛不亞于對悉尼歌劇院。這真是一個大的驚人的工程,1857年設(shè)計,1924年破土,1932年3月19日竣工通車,歷時8年有余。這座橋高134米、長1149米、寬49米,用鋼量5.28萬噸、鉚釘600萬個(最大鉚釘重3.5公斤),用水泥9.5萬立方米,橋塔、橋墩用花崗石1.7萬立方米,使用油漆27.2萬升……30年代在大海上凌空架橋,悉尼人創(chuàng)造了奇跡。坐車通過這座大橋,近距離看到了它的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圣瑪麗大教堂建于悉尼第一個天主教堂的舊址,是澳大利亞規(guī)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筑,悉尼大主教所在地。大教堂始建于1821年,1865年修建中毀于大火。重建工程于1865年開始,耗時60多年,于1928年完工,1998年至2000年加蓋了尖塔。圣瑪麗大教堂不僅是寶貴的文化宗教遺產(chǎn),也是澳大利亞現(xiàn)代城市、國家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進(jìn)入教堂就被莊嚴(yán)肅穆的氣氛感染,連對面的海德公園都沒去,靜靜坐到集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晨下雨,行程的最后一天,濕潤的空氣中參觀悉尼大學(xué)。悉尼大學(xué)成立于1850年,擁有好幾個第一:大洋洲和南半球第一所大學(xué)、世界上最早根據(jù)學(xué)術(shù)成績錄取學(xué)生的大學(xué)、世界上最早招收女生的大學(xué)、也是大英帝國最早成立的公立大學(xué)之一,擁有悉尼大學(xué)商學(xué)院、法學(xué)院、醫(yī)學(xué)院、音樂學(xué)院等著名學(xué)術(shù)機構(gòu)。悉尼大學(xué)有著培養(yǎng)了7位諾貝爾獎和克拉福德獎得主、8位澳大利亞總理、23位最高法院大法官、101位羅德學(xué)者等多項傲人的成就。古老的校舍,濕漉漉的草坪,稀稀拉拉的游客,靜謐的氛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悉尼海鮮市場的龍蝦,是旅游接近尾聲時最大的誘惑。跟著導(dǎo)游擠進(jìn)摩肩接踵的食客走到一家攤位前,排隊挑了一只最小的龍蝦,那也兩斤多呢,又點了一只青邊小鮑魚。本想跟華人老板聊幾句,但人家忙的頭都沒抬。給澳元不收,直接微信或支付寶,一共200多一點人民幣,這個價錢在國內(nèi)想吃澳洲龍蝦想都別想。避開人聲鼎沸上二樓,一邊居高臨下地欣賞悉尼海鮮市場的全景,一邊等著美味上桌,直到大快朵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悉尼歌劇院入內(nèi)參觀是此行的收官項目,早早等候在港灣,融入休閑的節(jié)奏。悉尼歌劇院是太多地球人知道的地方,即使沒去過,也會對海邊的大貝殼印象深刻,就不過多介紹這個全球驚艷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了。坐在歌劇院正面的觀眾席上,心里想的是,什么時候能真正作為觀眾而不是游客坐在這里看一次歌劇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次澳洲深度游之所以可以打高分,首先要感謝天公作美,不然不會有這么完美的感受和體驗。無論美景還是美食,無論視覺還是味覺,無論艾爾斯巖還是大堡礁還是熱帶雨林中的巴龍瀑布,都讓我們在最好的時候遇到了最美的景色,一次色香味俱全的旅游已永久保留在記憶的寶庫。還是那句話,沒有花錢的不是。還有一句話,旅游要趁早。再多說一句話,如果對作者此行的更多內(nèi)容有興趣,請過兩天移步到完整版瀏覽吧。但敝帚自珍,篇幅會有些長哦。</p><p class="ql-block"> 謝謝各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