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游盧浮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span>塞納河邊盧浮宮,</p><p class="ql-block"> 千年瑰寶匯其中。</p><p class="ql-block"> 蒙娜淺笑藏深意,</p><p class="ql-block"> 斷臂納斯展妙工。</p><p class="ql-block"> 壁畫斑斕描歲月,</p><p class="ql-block"> 浮雕精湛訴情衷。</p><p class="ql-block"> 流連未覺時光逝,</p><p class="ql-block"> 盡沐藝術(shù)古雅風。</p> <p class="ql-block"> 盧浮宮的歷史可追溯到13世紀。最初是一座皇家宮殿,后在1793年法國大革命期間改為博物館。目前,盧浮宮博物館擁有上至公元前7000年、下至19世紀中期大量的歷史文物寶藏,數(shù)量達400000件,分為許多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shù)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shù)品;有從中世紀到現(xiàn)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shù)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分別在三大展館上下五層展廳中展出。盧浮宮三大展館的命名分別取自法國歷史上三位杰出人士的姓氏:亨利四世的大臣敘利(1559-1641年)、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 (1585-1642年)、盧浮宮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德農(nóng) (1747-1825年) 。</p><p class="ql-block"> 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是世界著名的藝術(shù)殿堂,最大的藝術(shù)寶庫之一,是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于世,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筑物之一。盧浮宮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國的王宮,居住過50位法國國王和王后。盧浮宮占地面積(含草坪)約為24公頃,建筑物占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它的整體建筑呈“U”形,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于拿破侖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藝術(shù)收藏達40萬件以上,盧浮宮藏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米洛的維納斯”、“勝利女神”和“蒙娜麗莎”。</p> <p class="ql-block"> 盧浮宮整體外景</p> <p class="ql-block"> 盧浮宮走廊</p> <p class="ql-block"> 盧浮宮部分雕塑</p> <p class="ql-block"> 盧浮宮館藏部分世界名畫</p> <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正式名稱為巴黎圣母主教座堂,又名巴黎圣母院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位于法蘭西共和國巴黎市中心城區(qū),地處塞納河中央西堤島上,與巴黎市政廳和盧浮宮隔河相望,為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3月23日,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是基督教支派天主教巴黎總教區(qū)主教座堂、法國首都最悠久和最具象征意義的紀念碑之一、歐洲最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之一、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跡和世界遺產(chǎn)之一,法國及歐洲文學文化地標建筑。</p><p class="ql-block"> 巴黎圣母院建筑本體的雕刻藝術(shù)和繪畫藝術(shù)及堂內(nèi)珍藏的大量藝術(shù)珍品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是法國巴黎的象征,世界主流宗教基督教圣地。</p><p class="ql-block"> 1991年,圣母院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p class="ql-block"> 2019年4月15日,維修中的巴黎圣母院起火,大火導致三分之二的屋頂被毀。2024年12月8日,維修后的圣母院重新開放。</p> <p class="ql-block"> 重修中的圣母院</p> <p class="ql-block"> 埃菲爾鐵塔,矗立在法國巴黎市戰(zhàn)神廣場上,旁靠塞納河,為舉行1889年世界博覽會,用以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法國政府進行建筑招標,最終確立埃菲爾鐵塔。其始建于1887年1月26日,于1889年3月31日竣工,并成為當時世界最高建筑。</p><p class="ql-block"> 埃菲爾鐵塔初始高度312米,現(xiàn)高330米。一樓高57米,占地4415平方米,二樓高115米,占地1430平方米,三樓高276米,占地250平方米。從廣場到二樓有五部電梯,從二樓到頂層有兩部雙人電梯。鐵塔設有廣場、一樓、二樓、頂層、花園五個區(qū)域,每年接待游客700萬人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凱旋門位于法蘭西共和國首都巴黎市中心城區(qū)香榭麗舍大街,地處巴黎戴高樂星形廣場中央,是為頌揚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勝利,由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主持修建的一座紀念性建筑,是法國國家象征之一、法國四大代表建筑之一、巴黎市地標紀念碑。</p><p class="ql-block"> 凱旋門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戰(zhàn)的軍隊凱旋的大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