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打鳥札記</p><p class="ql-block"> 草長鶯飛四月天。應好友之約赴白沙河公園的麥田,拍攝打鳥圈近期發(fā)現并通告的藍喉歌鴝,頭頂烈日,懷揣希望,尋游在滾滾麥浪之中,始終未見其蹤影。失望之際,發(fā)現幾只棕頭鴉雀在麥穗上起起落落……于是,擺開架式,守候抓拍,不知不覺競拍了500多張。一天的辛苦總算有點回報與收獲。</p><p class="ql-block"> 回家從相機到出片子,在電腦前看片選片,居然沒有一張滿意的。反復觀察分析,多而不精,多而無用的原因主要是用光、背景和距離這三個關鍵要素把控不太好,所以不可能拍出既生動又養(yǎng)眼的片子。</p><p class="ql-block">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二天一大早再次奔赴現場,按照三要素優(yōu)先的原則,選定機位,調整參數,靜候主角出場。棕頭鴉雀十分給力,頻頻出鏡,并心有靈犀地立于預設畫面的最佳位置……今天呈現給大家分享的片子,就是第二次拍攝的實際效果。</p><p class="ql-block"> 守望麥田拍攝行動雖然未與藍喉歌鴝謀面,留有遺憾。但是,對如何拍出有畫面美感、有情趣價值的片子,收獲了新的感悟,其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打鳥也同樣如此;其二,把控好用光、背景和距離,菜鳥也可以拍出賞心悅目的佳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