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瑯勃拉邦</b></p><p class="ql-block"> 離開萬榮市,乘坐中老鐵路客車前往瑯勃拉邦。</p><p class="ql-block"> 瑯勃拉邦是一個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小山城,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環(huán)抱的谷地,是老撾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一個城鎮(zhèn),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這個美麗的小城,擁有神奇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它曾是瀾滄國、瀾滄王國、瑯勃拉邦瀾滄王國、老撾王國的國都。面積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城擁有679座有保存價值的古老建筑物。這些建筑物完好地保存了東南亞傳統(tǒng)建筑和殖民時期法國建筑的風(fēng)格。</p><p class="ql-block"> 瑯勃拉邦也是老撾的佛教中心,寺廟、佛塔林立,僅市區(qū)內(nèi)就有30多座寺廟,居民篤信佛教,是名副其實的佛都。</p><p class="ql-block"> 瑯勃拉邦整個城市被群山環(huán)繞,湄公河、南康河在它身旁靜靜地流淌,將它擁入自己的懷抱。城市中郁郁蔥蔥的樹木依稀掩映著輝煌的寺廟、佛塔和那些平凡的住家,這一切都使瑯勃拉邦的空氣中充滿了平和而又迷人的氣息。 </p><p class="ql-block"> 1995年12月,瑯勃拉邦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chǎn)城市,成為老撾歷史與文化的象征。</p> 以上圖片摘自網(wǎng)絡(luò)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光西瀑布 </b></p><p class="ql-block"> 光西瀑布位于瑯勃拉邦市西南約28.5公里處,是老撾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p><p class="ql-block"> 光西瀑布在不同的季節(jié)擁有不同的美麗。旱季的時候纖細(xì)秀雅精致,雨季的時候則氣勢磅礴壯觀無比。</p><p class="ql-block"> 整個瀑布群由一個大瀑布和六七個小瀑布組成。主瀑布呈三角形,從200多米高的山峰熱帶叢林中傾瀉而下,泛過層層疊疊的石灰?guī)r飛流直下并順著地勢往低處奔流,形成多個小瀑布和藍(lán)綠色的水潭。陽光照射下,水潭泛起夢幻般的光澤,宛如仙境。?這里以其原始純真的自然風(fēng)光和可親密接觸的水景吸引著大量游客。</p><p class="ql-block"> 順著原始森林掩映下的道路,我來到了瀑布前。</p><p class="ql-block"> 這次來老撾正值旱季,站在瀑布前,只見細(xì)薄的水簾沿著灰褐的石灰山巖奔淌而下,在叢林中展現(xiàn)出靜謐之美,宛如流動的人間天堂。我被它的秀美所懾服,當(dāng)清涼的水珠撲面而來時,我的心靈仿佛也受到了圣潔的蕩滌。</p><p class="ql-block"> 沿著瀑布一側(cè)的土路小徑順流漫步而下,瀑布水流隨著山勢的演繹變化,忽而奔涌,忽而跌宕,忽而平靜 。喀斯特地貌特有的藍(lán)色石灰華伴著絢麗的綠樹花草如大自然造就的藝術(shù)品,靜靜地講述著時間的故事。我聽著潺潺的水聲,戲水者的歡笑聲,感受著自然的呼吸,享受著大山深處的這份寧靜與祥和,仿佛自己已置身于世外桃源,內(nèi)心再次被造物主的神奇與偉大所感動······</p> <p class="ql-block"><b>去瀑布路上</b></p> <p class="ql-block"><b>甜甜的笑(去瀑布路上遇到)</b></p> <p class="ql-block"><b>瀑布跌宕而下</b></p> <p class="ql-block"><b>近些,看得更真切</b></p> <p class="ql-block"><b>水流順山勢而下,形成梯級小瀑布</b></p> <p class="ql-block"><b>她是不是想擁抱這美麗的一切</b></p> <p class="ql-block"><b>清流與暖陽的交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游香通寺</b></p><p class="ql-block"> 湄公河畔的香通寺,是瑯勃拉邦最宏偉,華麗的皇家寺廟。寺廟由塞塔提拉國王興建于1560年,1887年遭到破壞,1928年在西薩旺?馮國王的執(zhí)政期間得到了修復(fù)。作為皇家寺廟,它是瑯勃拉邦舉行最高典禮的地方。歷代國王的加冕大禮,婚禮、葬禮都在這里舉行。如今,它也是老撾新年最重要的慶祝地點之一。</p><p class="ql-block"> 進(jìn)了寺廟,我邊走邊看,寺廟濃厚的東南亞宗教建筑風(fēng)格深深地吸引了我。大殿內(nèi)8根粗大的支柱上用黃金刻著圖案,把我的目光引向后面金光閃閃的佛像和光輪覆蓋的屋頂。漫步到寺廟后面,外墻上鑲嵌著寶石、彩色琉璃的“生命之樹”圖案,更讓我的內(nèi)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p><p class="ql-block"> 傳說在香通寺正殿的位置上曾經(jīng)長有一棵高達(dá)160米的叫做麥同的大樹。所以,寺廟大殿建成后,建造者就在正殿的外墻壁上用寶石和彩色琉璃拼成了大樹的圖案,讓這株“生命之樹”得以永生。 </p><p class="ql-block"> 生命之樹色彩絢爛,內(nèi)容極其豐富。除了樹之外,還有描繪了人、仙女、孔雀、貓頭鷹、老虎、鹿、牛、烏龜?shù)仍S多飛禽走獸。 </p><p class="ql-block"> 據(jù)傳這棵樹上記載的是佛祖釋伽牟尼的往生故事,只是將佛經(jīng)故事詮釋在一棵樹的枝葉之間,無比玄妙,只有具備很高佛教造詣的人方能參出其中的意義。</p><p class="ql-block"> “生命之樹”不僅是一幅具有獨特魅力的圖案,更是一個充滿寓意的文化符號。它將那些佛教深刻的寓意深深地植根于老撾人民的心中,成為老撾人民的精神圖騰。</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高僧,無法理解這棵“大樹”的宗教寓意。但是它根植于大地,枝繁葉茂,蓬勃向上似乎在告訴我:生命的源泉在哪里,生命的堅韌會結(jié)出什么樣的果實,不同的生命和諧共生意味著什么,生命的延續(xù)與輪回為何是永恒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香通寺掠影之一</b></p> <p class="ql-block"><b>香通寺掠影之二</b></p> <p class="ql-block"><b>香通寺掠影之三</b></p> <p class="ql-block"><b>香通寺掠影之四</b></p> <p class="ql-block"><b>香通寺掠影之五</b></p> <p class="ql-block"><b>生命之樹</b></p> <p class="ql-block"><b>路平攝影、撰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