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前列腺癌治療備忘錄20250516

老徐

<p class="ql-block"><b>一、病情簡述</b></p> <p class="ql-block">  我今年80周歲,2024年3月確診患前列腺癌晚期,并發(fā)多個淋巴結轉移。</p><p class="ql-block"> <b>2024年9月2日至12月5日,</b>在廣州金沙洲醫(yī)院進行根治性治療。治療后PSA從180降到0.37,病癥消失,體重恢復(增加6公斤)。</p><p class="ql-block"> <b>2025年2月20日,</b>出院后PSA漸漸上升,2個半月后至2月20日,PSA升至2.43。2025年2月21日,PET/CT檢查發(fā)現原發(fā)病灶由12厘米縮小到5厘米,失活。第五胸椎骨轉移病灶消失,6個淋巴轉移病灶5個消失,其中一個最大最早的淋巴轉移病灶從4.1厘米X 2.1厘米縮小到2.0厘米X1.4厘米仍有活性。</p><p class="ql-block"> 新增7個淋巴結轉移病灶,其中5個在腹膜后,1個在胸腔內縱隔食道旁,1個在左鎖骨下,是新增病灶中最大者,其大小為1.7厘米X1.4厘米,其余新增病灶均為0.5厘米左右。</p><p class="ql-block"> <b> 2025年2月27日至3月17日,</b>我繼續(xù)在廣州金沙洲醫(yī)院接受精準放療。2025年3月20日,放療結束出院回昆,PSA由2.43降到0.43。我出院后第一周主要不適為放射性食道炎,飲食困難。</p><p class="ql-block"> <b>2025年3月28日,</b>出院1周后,副反應癥狀逐漸消失。睡眠飲食漸恢復正常,體重保持67公斤不變。3月28日我恢復游泳鍛練,每天游300余米。</p><p class="ql-block"> <b>2025年4月8日,</b>治療停止20天,4月8日復查PSA為0.45。本次治療前白細胞為4.98,放療結束后降至2.24,休息20天后升至2.33。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治療前為2.83,治療后為1.49,治療結束恢復20天后不升反降至0.97。血小板治療前132,治療后為96,恢復20天后不升反降至73。</p><p class="ql-block"> 上述血液指標表明放療后骨髓抑制已進入2度,延安醫(yī)院胡禮炳主任曾十分擔心骨髓抑制會引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p><p class="ql-block"> 本次冶療全過程,戈舍瑞林+瑞維魯胺內分泌治療藥物未間斷,出院后一個月內每天口服升白藥利可君片,未間斷。</p><p class="ql-block"> <b> 4月20日,</b>我開始接受我在省教育廳出國人員外語培訓班的老同學,云南省名中醫(yī)李慶生教授的治療。服李慶生教授的中藥共4付,每付中藥煎3次,每次出湯藥2.5升,每次服0.2升,一天服3次共0.6升,4付藥共服17天,5月7日全部服完。</p><p class="ql-block"> <b>4月29日,</b>到延安醫(yī)院復查PSA、血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PSA由0.45升到0.702(不是很好,算是基本穩(wěn)定)。白細胞回升至3.27,中性粒細胞回升至1.94,血小板升至85,骨髓抑制由2度減輕為1度,肝腎功能復查全部正常,延安醫(yī)院胡主任終于放心。</p><p class="ql-block"> <b>5月5日,</b>五一長假最后一天,我開始咳嗽,嗓子痛,不發(fā)熱,感冒原因可能與五一長假期間地鐵和游泳池人太多有關。我自服咳感敏、病毒靈和服方甘草片治療。</p><p class="ql-block"><b> 5月8日,</b>在延安醫(yī)院開到了瑞維魯胺片,測血常規(guī)。白細胞繼續(xù)升至3.45,中性粒細胞稍降,至1.80,血小板升至99,骨髓抑制進一步減輕。然而,血紅蛋白量由4月8日125降到4月29日120,再降為5月8日的112,目前身體尚無不良感覺,下降原因不明待查。</p><p class="ql-block"> <b>5月12日,</b>感冒癥狀消失,病程剛好一周,說明我已具備一定的免疫力。</p><p class="ql-block"> <b>5月13日,周二,</b>在延安醫(yī)院注射3個月有效期戈舍瑞林(原計劃5月8日注謝,因我感冒未愈,胡主任建議推遲注射)。</p><p class="ql-block"> 此外,服李慶生教授中藥后我多年的睡眠障礙有明顯改善,現在已經可以不服安定片一覺睡到天亮。</p> <b>二、有關資料和圖片</b> 2月20日廣州金沙洲醫(yī)院吳開俊院長為我號脈。 吳開俊院長教我一套新的前列腺氣功操。 我贈送王洋院長的“美篇書”《前列腺癌治療備忘錄》。<div>畫面左,王洋院長,畫面右張文穎主任。</div> 我贈送王洋院長的“美篇書”《前列腺癌治療備忘錄》。<br>畫面左,王洋院長,畫面右王珺主任。 2月21日,PET-CT檢查報告。 <p class="ql-block">  2月21日,PET-CT檢查報告。</p><p class="ql-block">  PET/CT檢查發(fā)現原發(fā)病灶由12厘米縮小到5厘米,失活。第五胸椎骨轉移病灶消失,6個淋巴轉移病灶5個消失,其中一個最大最早的淋巴轉移病灶從4.1厘米X 2.1厘米縮小到2.0厘米X1.4厘米仍有活性。</p><p class="ql-block"> 新增7個淋巴結轉移病灶,其中5個在腹膜后,1個在胸腔內縱隔食道旁,1個在左鎖骨下,是最大新增病灶,其大小為1.7厘米X1.4厘米,其余新增病灶均為0.5厘米左右。</p> 2024年9月11日和2024年10月17日兩次PET-CT影像對比。經自適應Ethes治療,原發(fā)病灶和左髂總動脈旁最大的淋巴轉移病灶明顯縮小。左髂總動脈旁3個小的淋巴轉移病灶已經消失。上方腹膜后淋巴轉移病灶還有待治療。 2024年11月14日與2025年2月21日PET-CT影像對比。<div>  原發(fā)病灶由12厘米縮小到5厘米,失活。第五胸椎骨轉移病灶消失,6個淋巴轉移病灶5個消失,其中一個最大最早的淋巴轉移病灶從4.1厘米X 2.1厘米縮小到2.0厘米X1.4厘米仍有活性。</div><div> 新增7個淋巴結轉移病灶,其中5個在腹膜后,1個在胸腔內縱隔食道旁,1個在左鎖骨下,是最大新增病灶,其大小為1.7厘米X1.4厘米,其余新增病灶均為0.5厘米左右。</div> 左髂總動脈旁最大的淋巴轉移病灶仍有活性,本次治療劑量為20Gy/2Gy/10f。 左髂總動脈旁最大的淋巴轉移病灶仍有活性,本次治療劑量為20Gy/2Gy/10f。 腹膜后新增5個淋巴結轉移病灶,每個病灶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腹膜后新增5個淋巴結轉移病灶,每個病灶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腹膜后新增5個淋巴結轉移病灶,每個病灶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腹膜后新增5個淋巴結轉移病灶,每個病灶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腹膜后新增5個淋巴結轉移病灶,每個病灶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腹膜后新增5個淋巴結轉移病灶,每個病灶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腹膜后新增5個淋巴結轉移病灶,每個病灶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胸腔內縱隔食道旁淋巴結轉移病灶,大小約5毫米,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胸腔內縱隔食道旁淋巴結轉移病灶,大小約5毫米,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胸腔內縱隔食道旁淋巴結轉移病灶,大小約5毫米,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左鎖骨下淋巴結轉移病灶為1.7厘米X1.4厘米,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左鎖骨下淋巴結轉移病灶為1.7厘米X1.4厘米,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左鎖骨下淋巴結轉移病灶為1.7厘米X1.4厘米,治療劑量為45Gy/4.Gy/10f。 直線加速器Halcyon放射治療的模具(正面)。 直線加速器Halcyon放射治療的模具(背面)。 直線加速器Halcyon面罩模具。 2025年3月7日至11日,我在廣州金沙洲醫(yī)院住院期間,在醫(yī)院的電腦上修改《徐永椿、曹誠一先生紀念文集》書稿。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7日小女兒徐晨和兩個小朋友從日本到廣州金沙醫(yī)院看我,在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工作的我校計03的同學龍?zhí)m也到醫(yī)院來看我。</p> 我全家合影。 3月17日,張文穎主任、邵訊帆主任和醫(yī)生護士來看望我全家。<div>  照片中從左到右是徐曉森醫(yī)生、高金平護士長、譚詩書醫(yī)生、龍?zhí)m、我全家、張文穎主任、邵訊帆主任、賀家琪醫(yī)生。</div> 與王洋院長的照片合影,我手中拿著贈送給金沙洲醫(yī)院一病區(qū)的錦旗“攀醫(yī)學髙峰,創(chuàng)抗癌奇跡”。 吳開俊院長、邵訊帆主任、譚詩書醫(yī)生、李愛東醫(yī)生與我、徐晨、龍?zhí)m合影。 吳開俊院長、邵訊帆主任、譚詩書醫(yī)生、李愛東醫(yī)生與我、徐晨、龍?zhí)m合影。 3月17日下午王洋院長有外事話動,仍然抽時間見了我們全家。<br><br>  王洋院長、張文穎主任、邵訊帆主任、譚醫(yī)生、李醫(yī)生、賀醫(yī)生、徐醫(yī)生和我們全家合影。<br><br>  照片中右4是王洋院長。 金沙文體廣場。 潯峰山生態(tài)公園。 在公園大門口碰到了小明和張文穎主任的母親。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0日我出院時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金沙洲醫(yī)院出具的診斷證明書。</p> 3月20日校信息中心主任文仕軍到機場接我。 觀賞校園櫻花。 我和校信息中心的老師。 我和校信息中心的老師。 參觀新建的計算機公共實驗中心。 新實驗中心的現代化機房。 教學主樓前。 與父親的雕像合影。 與母親的雕像合影。 參觀學校新建的歷史文化景點“楸木園”。 <p class="ql-block">父親書寫的“楸木園”。</p> 3月23日,校友會為我接風。<div>照片從左至右,司法廳科信處副處長奚一峰,校校友會主任李軍,廣東佛山企業(yè)家孫貴,校信息中心主任文仕軍,大數據與智能工程學院副院長寇衛(wèi)利,昆明市十佳民警丁強龍。</div> 3月28日,大葉回到學校,丁強龍、葉惠珠全家到家中看望我們。 3月29日,我們和女兒全家共進晚餐。 2025年4月8日,廣州出院后第一次到昆明市延安醫(yī)院復查。 治療結束20天,PSA由0.43升到0.45。 <p class="ql-block">  白細胞由出院前2.24升到2.33。中性粒細胞由出院前1.49降到0.97。血小板由出院前96降到73。以上3項血液指標表明骨髓抑制已進入2度。</p> 肝腎功能31項有10項異常。 2025年4月20日,我開始接受1989年我在省教育廳出國人員外語培訓班的老同學,云南省名中醫(yī)李慶生教授的治療。 李慶生教授的藥方,該藥方特別針對白細胞和血小板異常。 <p class="ql-block">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及省級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圣愛中醫(yī)醫(yī)院中醫(yī)疑難病診治中心首席專家李慶生。</p> 李慶生教授與國內著名國醫(yī)大師。 我和李慶生教授。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李慶生在應邀在澳洲講學期間,澳中醫(yī)學會林子強會長向李慶生教授頒《感謝狀》。</p> <p class="ql-block">2004年11月李慶生教授與國醫(yī)大師王琦在北京共同主持“第三屆國際傳統(tǒng)醫(yī)藥大會"。</p> 2025年4月29日,我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值升至0.702。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9日,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白細胞回升至3.27,中性粒細胞回升至1.94,血小板升至85,骨髓抑制由2度減輕為1度。</p> 2025年4月29日,肝腎功能檢查結果,無異常。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8日,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白細胞繼續(xù)升至3.45,中性粒細胞稍降,至1.80,血小板升至99,骨髓抑制進一步減輕。</p><p class="ql-block"> 然而,血紅蛋白量由4月8日125降到4月29日120,再降為112,目前本人身體尚無不良感覺,下降原因不明待查。</p> <b>三、附錄</b> <p class="ql-block"><b>附錄1:2024年12月16日 - 2025年2月11日期間4次PSA檢查結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2024年12月16日,PSA為0.370ng/ml,F - PSA為0.305ng/ml,F/T為0.82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4日,PSA為0.891ng/ml,F - PSA為0.523ng/ml,F/T為0.59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6日,PSA為1.36ng/ml,F - PSA為0.805ng/ml,F/T為0.59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1日,PSA為2.27ng/ml,F - PSA為1.36ng/ml,F/T為0.60 。</p> <p class="ql-block"><b>附錄2:</b></p><p class="ql-block"><b>2025年2月24日發(fā)現淋巴結轉移病灶后與Deepseek的對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DeepSeek,你好!我是昆明西南林業(yè)大學的退休老教授,名叫徐聲遠,今年80歲。2023年11月檢查發(fā)現前列腺腫瘤4厘米,兩個淋巴結轉移,大者1.5厘米,但病理穿刺為陰性。之后3個月腹部炎癥。</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4日第二次穿刺,確診為前列腺腺胞腺癌晚期GLeason5十5,分期5,腫瘤長至9厘米,多個淋巴結轉移,大者2厘米,PSA值240。</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12日阿帕他胺十地加瑞克治療2月,5月10日PSA降到9.4,癥狀消失,體重從55公什恢復劇63公斤。</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14日,因地加瑞克注射難度大更換為戈舍瑞林。7月5日PSA反彈到47,全身出皮疹,阿帕他胺換為阿比特龍。8月9日PSA繼續(xù)升到108,又出現新皮疹。</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日到廣州住院治療,9月8日PSA繼續(xù)上升到180,腫瘤長到12厘米,PET/CT測到髂骨旁4個淋巴結轉移病灶,腹膜后有4個淋巴結轉移病灶,第5胸椎出現PSMA高表達,其中最大的轉移病灶為髂骨大血管旁淋巴結病灶,4.1厘米x2.1米,SUVmax為34.1,SUVave為25.9。</p><p class="ql-block"> 經過3個月住院放謝精準治療,PSA降到0.37,所有癥狀消除,體重恢復到67公斤。治療期間戈舍瑞林未停,睪酮維持在0.025低位。9月2日住院后因皮疹嚴重,口服內分泌治療藥停。</p><p class="ql-block"> 出院回昆兩個月PSA逐漸回升。從最低值0.37升到0.89,1.36,2.27。</p><p class="ql-block"> 2月21日再次到廣州住院,經PSMA檢查,發(fā)現原發(fā)病灶繼續(xù)縮小,滅活,第5胸椎活性無,骼骨大血管旁最大的淋巴結經原發(fā)病灶附帶性治療(靶區(qū)包括進內,總劑量40Gy)+第2階段1.8x16=28.8Gy單獨照謝劑量后,病灶縮小到2.0x1.4,PSMA表達為SUVmax=19.3,SUVave=12.0,除此之外,原有其它7個淋巴結病灶均已消失。</p><p class="ql-block"> 在髂骨旁淋巴結病灶上方邊沿出現1個新的淋巴結病灶,在原腹膜后淋巴結病灶下方邊沿出現4個新的淋巴結病灶。此外在離原病灶上方較遠處出現了兩個新增淋巴結轉移病灶,其中1個在胸腔正下方,食道旁,縱隔內(8組),1個在左鎖骨下方。</p><p class="ql-block"> 即本次PET/CT復查共檢測到1個原有淋巴結未滅話病灶,和7個淋巴結新增病灶,共計8個淋巴結病灶。</p><p class="ql-block"> 目前患者還無明顯癥狀,能吃,能睡,能運動,大小便正常。2025年1月20日恢復口服內分泌治療,藥物更換為國產新一代內分泌藥瑞維魯胺,似有減緩PSA上升的趨勢。2月11日PSA2.27,10天后,2月21日PSA為2.43升髙了0.1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5年2月24日Deepseek的分析和建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徐聲遠教授,您好!感謝您提供詳細的病史和治療信息。以下是對您提出的問題的分析和建議:</p><p class="ql-block">### 病情總結與治療建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病情總結**</p><p class="ql-block">1. **診斷**:患者為80歲男性,診斷為晚期前列腺腺癌(Gleason 5+5,分期5),伴多發(fā)淋巴結轉移。</p><p class="ql-block">2. **治療史**:</p><p class="ql-block"> - 初始治療:阿帕他胺+地加瑞克,PSA顯著下降,癥狀緩解,體重恢復。</p><p class="ql-block"> - 更換治療:因地加瑞克注射難度大,改用戈舍瑞林,PSA反彈,皮疹出現,換用阿比特龍,PSA繼續(xù)上升。</p><p class="ql-block"> - 放療:3個月精準放療后,PSA降至0.37,癥狀消失,體重恢復。</p><p class="ql-block"> - 近期進展:PSA逐漸回升,新增淋巴結轉移病灶,瑞維魯胺治療后PSA上升趨勢減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當前問題**</p><p class="ql-block">- PSA緩慢上升(2.11日2.27,2.21日2.43),提示疾病進展。</p><p class="ql-block">- 新增淋巴結轉移病灶(共7個),提示全身性疾病控制不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治療建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繼續(xù)當前治療**:</p><p class="ql-block"> - **瑞維魯胺**:PSA上升速度減緩(10天僅上升0.16),提示可能部分有效,建議繼續(xù)使用并密切監(jiān)測PSA及臨床癥狀。</p><p class="ql-block"> - **戈舍瑞林**:維持ADT治療,確保睪酮處于去勢水平(&lt;50 ng/dL)。</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新增病灶的局部治療**:</p><p class="ql-block"> - **放療**:針對新增淋巴結病灶(尤其是縱隔內和左鎖骨下方病灶),考慮局部精準放療,控制病灶進展。</p><p class="ql-block"> - **PSMA靶向放療**:若新增病灶PSMA表達高(SUVmax&gt;10),可考慮Lu-PSMA-617治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系統(tǒng)治療調整**:</p><p class="ql-block"> - **化療**:若PSA持續(xù)上升或新增病灶增多,可考慮多西他賽化療(75 mg/m2,每3周一次),需評估患者體能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 - **PARP抑制劑**:建議行基因檢測(HRR通路突變,如BRCA1/2),若陽性,可嘗試奧拉帕利等PARP抑制劑。</p><p class="ql-block"> - **免疫治療**:若檢測到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可考慮帕博利珠單抗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支持治療與監(jiān)測**:</p><p class="ql-block"> - 每4周監(jiān)測PSA,每8-12周復查影像學(PSMA PET/CT)。</p><p class="ql-block"> - 對癥處理皮疹等副作用,必要時皮膚科會診。</p><p class="ql-block"> - 維持營養(yǎng)支持,監(jiān)測體重及生活質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治療優(yōu)先級**</p><p class="ql-block">1. **首選**:繼續(xù)瑞維魯胺+戈舍瑞林,局部放療新增病灶。</p><p class="ql-block">2. **次選**:若PSA持續(xù)上升或新增病灶增多,啟動多西他賽化療。</p><p class="ql-block">3. **三線**:若基因檢測陽性,嘗試PARP抑制劑。</p><p class="ql-block">4. **四線**:若PSMA表達高,嘗試Lu-PSMA-617治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預期管理與隨訪**</p><p class="ql-block">- 密切監(jiān)測PSA及影像學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p><p class="ql-block">- 關注患者生活質量,結合姑息治療團隊進行癥狀管理。</p><p class="ql-block">- 鼓勵參與針對mCRPC的臨床試驗,探索新藥或組合療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該患者需個體化綜合治療,結合分子特征與全身狀態(tài)選擇最優(yōu)策略,同時關注臨床試驗機會以延長生存期及保持生活質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