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愛一個人一眼萬年,喜歡一句話卻是一目瞬間,“我想攀附月色,化一陣清風(fēng)吹醒群松春醉,去山中浮動?!边@是徐志摩眼中的春天,但我更想它是王維筆下的空山新雨,松濤陣陣,小溪潺潺…… 此時,一個人、一首詩、一幅畫……</p> <p class="ql-block">我喜歡王維的詩,也喜歡他的畫,清新爽朗,總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感覺,讀他的詩,賞他的畫時更適合燃一柱檀香,望裊裊輕煙漸入佳境。</p><p class="ql-block">詩人的日子仿佛不食人間煙火,實則也是數(shù)著念珠一般,一天接著一天,從手中滑過,串成周,串成月……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呢?</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流年日深中累度歲月,在人生海海里沉浮起落,我們有一顆出世的心卻總被現(xiàn)實困擾,我們都渴望變成星辰大海,乘著地球在宇宙流浪,我們都想踏遍河流山川,將浮云吹作雪,將世味煮成茶,我們總在尋覓一處靈魂可以居住的地方,是一片天,一塊地,亦或是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忙碌的歲月中時常口不由心,嚷著:“歸去,幾時做個閑人,慢熬風(fēng)花,細(xì)燉霽月”,其實那也不過是一碗人間煙火。作為凡人,世井女子,我喜歡在煙火中找尋生活樂趣,更喜歡在興趣愛好中滋養(yǎng)靈魂。</p> <p class="ql-block">2020年,走進(jìn)“中國畫”,便癡迷地愛上“山水”。我喜歡林木的陰翳,山石的棱角,江上的清風(fēng)、山間的明月,更喜歡那崖間傾瀉而出的淙淙流水……每每拿起畫筆于高山之巔,見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感覺長風(fēng)浩蕩,處茅舍草屋中,聆聽琴聲箏鳴……那瞬間就有種人畫合一,人在畫中游的幻覺,我不在乎我是誰?我可以是騎著毛驢攜琴訪友的范寬,也可以是倚欄賞竹聽風(fēng)的陶冷月,還可以是席地而坐讀于山野的陳少梅……總之,我樂得化作山間的一士一卒、一草一木、甚至一縷清風(fēng),不必攀附月色,一樣美在其中,樂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筆下的山水已然是我心靈的旅程。經(jīng)年歲月里,沒有太多機會抽離自身走進(jìn)自然,只能在筆墨暈洇中,山一程,水一程,朝看萬山紅遍,暮賞煙雨漓江,春詠自然之聲,秋宿霜林茅屋……在勾皴點染里,風(fēng)一更,雪一更,在云山靜幽處的踽踽獨行,與孟浩然過故人莊,與陸放翁聊詩意圖,閑居柳岸村舍,賞南湖秋水,看松水鷗鷺,登山亭觀松,坐月下聽泉,仰視山瀾秋澗,俯瞰激流飛湍……待到春柳云煙山花爛漫時,再來一場半世云游,駕輕舟、過萬重山……</p> <p class="ql-block">一幅幅畫卷,一次次心旅,讓我在筆下的青山綠山水中樂得忘返。我喜歡沉靜在繪畫的時光中,我喜歡完成一幅畫作時的欣喜感,我喜歡在煙火的生活中為自己營造一點清歡。</p><p class="ql-block">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是每個人都能踏遍萬水千山,不是每個人都能親見河海山巒。我們可以在煙火的生活中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愉悅自己,滋養(yǎng)自己,變老的路上才能山長水闊,看平蕪之處皆是春山。</p><p class="ql-block"> 蘭心無語于2025年5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