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出浦東美術館很長時間,我的心依然沉浸在陳逸飛畫展作品的氛圍中。這次展覽包攬了他各個時期的代表作。無論是早期的主旋律題材,還是后來的仕女圖系列、水鄉(xiāng)、音韻等景物與人物的創(chuàng)作,無論是油畫、水彩、素描還是版畫,他的構圖和色彩運用都如電影般質感。此次展覽中的《占領總統(tǒng)府》《開路先鋒》《黃河頌》等作品,媒體已有大量的評論和解析,我就不一一贅述了。我根據(jù)個人喜好的幾幅作品談一點觀展感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物閱讀》這幅油畫是描繪魯迅讀書的情景。它以細膩的筆觸和獨特的藝術語言,成功地捕捉到了魯迅先生沉浸于知識世界的瞬間,展現(xiàn)出一種靜謐而深邃的氛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從技法上看,畫家運用扎實的寫實手法,對人物動作、周圍的書籍與臺燈等物件逐一勾勒,質感與細節(jié)兼具。在人物衣物和書籍的描繪上,筆觸依據(jù)不同質地靈活調整,呈現(xiàn)出豐富的厚度,彰顯出畫家深厚的素描功底與對油畫材料的精妙掌控。這種出神的刻畫,使畫面中的每一個元素都真實可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魯迅作為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的巨匠,一生與書為伴,以筆為劍,在知識的海洋中探尋救國救民之策。這幅畫通過對他讀書場景的描繪,不僅展現(xiàn)了他對知識的渴望與專注,更隱喻了他在文字與思想中不斷求索、為民族命運而深思的精神境界。畫面中的每一本書籍,都像是他思想的基石;那柔和的燈光,恰如他智慧的光芒,在黑暗中給予人溫暖與指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持小提琴的女子》,畫家對人物肌膚、衣物及小提琴的繪制惟妙惟肖,通過筆觸與色彩巧妙過渡,呈現(xiàn)逼真質感。背景處理虛實結合,突出主體的同時,賦予畫面空間感與深度感。以深色為背景基調,襯托出女子黑色抹胸裙的優(yōu)雅深沉,小提琴的淺色在色溫對比中凸顯,背景中金色雕塑的暖色調,與人物冷色調服飾形成冷暖對比,營造出高貴、典雅且略帶神秘的藝術氛圍。人物側身站立于畫面一側,呈S形曲線,展現(xiàn)優(yōu)雅姿態(tài)與女性柔美,背景雕塑增加畫面文化底蘊,人物與雕塑在構圖上相互呼應,達成視覺平衡,體現(xiàn)出畫家獨特的構圖構思與審美追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持琵琶的女子》中,陳逸飛在人物服飾花紋與琵琶紋理描繪上展現(xiàn)精湛筆觸,通過色彩層次變化,呈現(xiàn)服飾質感與光澤,將東方韻味與油畫技法完美融合。深色背景前,人物服飾以暖色調為主,如金色、綠色等相互交織,凸顯東方服飾華麗,琵琶的木色與人物服飾色彩映襯,整體色調古樸典雅,傳遞出濃郁東方文化氣息。人物端坐,懷抱琵琶,姿態(tài)端莊,采用中心構圖法,讓觀者目光集中于畫眼中的人物神情與琵琶,讓觀者感受到古典音樂氛圍與東方女性溫婉氣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聚會場景》,畫家運用厚重且富有表現(xiàn)力的構圖,塑造眾多人物形象與場景細節(jié),使畫面充滿了生活氣息。通過色彩冷暖、明暗對比,區(qū)分人物與物體,構建立體空間。整體色調溫暖而富有層次感,以暖棕色、黃色為主色調,營造出溫馨、懷舊氛圍,人物服飾色彩多樣,在暖色調主調下和諧統(tǒng)一,體現(xiàn)往日時光聚集的熱鬧與溫情。采用散點式構圖,將眾多人物分布于畫面中圍繞圓桌,看似松散卻通過人物間的互動與位置關系形成內在聯(lián)系,人物姿態(tài)、表情各異,增加畫面故事性與趣味性,體現(xiàn)出陳逸飛對生活場景的敏銳捕捉與獨特藝術表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回顧陳逸飛的生平,他的藝術生涯恰似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他生于浙江寧波,后居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為他的藝術之路埋下伏筆。從童年到青年,在時代浪潮中,他勤奮鉆研繪畫,歷經多種繪畫形式的磨礪,與名家交流,形成了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相結合的風格。早期《開路先鋒》《黃河頌》等作品,彰顯出他對時代精神的深刻把握與藝術表現(xiàn)力,以宏大的視角和激情的筆觸,塑造出具有象征意義的形象,轟動一時。而后,他不斷突破自我,無論是《踱步》中對民族命運的思考,還是周莊水鄉(xiāng)系列中對中西美學融合的探索,亦或是“音樂家”系列對個體生命情感的細膩捕捉,都展現(xiàn)出他藝術視野的廣度,與深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陳逸飛的藝術成就,不僅在于技法的精湛,更在于他對不同題材、不同文化內涵的駕馭。他將中國傳統(tǒng)美學意境與西方油畫技巧巧妙融合,在“仕女”系列中,以優(yōu)雅東方情韻征服世界;在水鄉(xiāng)題材里,用朦朧光影與虛實結構傳遞出詩意江南。他的作品既有對歷史、對時代的宏觀敘事,也有對個體情感、生活場景的微觀刻畫,形成了豐富而多元的藝術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站在這些精美畫作前,我們仿佛能看見陳逸飛在畫布前揮毫的身影,他將生命的熱情與對藝術的執(zhí)著,傾注于每一筆色彩、每一處構圖之中。他的藝術,是對生活的熱愛,對文化的傳承,對時代的回應。從早期對寫實主義的極致追求,到后期在不同領域的探索創(chuàng)新,他始終保持著對藝術的敬畏與探索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今,陳逸飛雖離世20年,但他的藝術卻永遠留在了這里,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顆璀璨明珠。他用畫筆告訴我們,藝術可以跨越時空、跨越文化,連接起不同的靈魂。他的作品,激勵著后來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們,勇敢地去探索、去創(chuàng)新,去追求藝術的更高境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后附有本次展覽的主要作品圖片,均為作者拍攝的原圖,讓不能抵達展覽現(xiàn)場,愛好美術的朋友們一睹為快)</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