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5日,為了挖掘和弘揚劉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來富順參加四川劉氏族譜編修工作研討會的專家,族譜愛好者乘大巴到千天百昧貢醋廠生產(chǎn)基地考察學習。</p><p class="ql-block"> 千天百味曬醋,產(chǎn)于自貢市富順縣獅市古鎮(zhèn)馬安村的曬醋。千天百味曬醋是富順及自貢地區(qū)傳承上千年曬醋的新一代產(chǎn)品。千天百味曬醋以地下水、精選麩皮、優(yōu)質(zhì)大米為主要原料,歷經(jīng)蒸煮、發(fā)酵、日曬、陳釀等四大工藝流程及淋醋、澄清、日曬、滅菌等20多道工序,融入紅棗、山藥、藿香、喬麥、山楂等近百種中藥材。堅持采用歷史傳承手工古法、使用傳統(tǒng)生產(chǎn)工具生產(chǎn)。是省非遺產(chǎn)品。</p> <p class="ql-block"> 隨后,宗親們又回到富順縣城,在富順文廟參觀學習!</p><p class="ql-block"> 富順文廟,位于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富世街道解放街,始建于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現(xiàn)為清代重建遺存,占地面積約596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富順文廟坐北向南,中軸線上依次建有數(shù)仞宮墻、泮池、欞星門、大成門、天街、月臺、大成殿、崇圣祠,兩側(cè)為廂房,組成三進庭院。數(shù)仞宮墻東西兩端臨街建筑為禮門、義路,前院東西廂房為鄉(xiāng)賢祠、名宦祠,中院廂房為東廡、西廡,后院廂房為會饌廳,文廟后院最高處為敬一亭。</p><p class="ql-block"> 富順文廟是富順縣傳承儒家文化的重要載體。</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25日,富順文廟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富順文廟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數(shù)仞宮墻</p><p class="ql-block">數(shù)仞宮墻屬于建筑與景觀與小品建筑亞類中的門廓、廊道基本類型,是富順文廟正面塑“數(shù)仞宮墻”4個大字的一帶紅墻,左右有2門,曰“圣域”、“賢關(guān)”;墻頂為廡殿式,覆蓋黃色琉璃瓦。數(shù)仞宮墻位于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富世街道文廟社區(qū)。</p><p class="ql-block">泮池</p><p class="ql-block">泮池,屬于水域景觀類胡沼亞類中的潭池景觀。 位于文廟大門內(nèi)第一重院狀元橋之下,欞星門前,整體為一方形水池,池水碧綠,內(nèi)有觀賞魚類,狀元橋倒映其中。該泮池位于文廟的第一庭院,呈半月形,長24米、寬9.5米,池上建有3座石拱橋,中為狀元橋,兩側(cè)為祭祀便橋。作為整個文廟建筑規(guī)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嵩主持修葺的泮池充分體現(xiàn)了“孔澤流長”的儒家思想,成為日后富順文廟的標志性建筑。千百年來,文廟雖歷經(jīng)滄桑,但泮池與其它由南向北分布的數(shù)仞宮墻、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圣祠等古建筑一樣,氣魄依舊。</p><p class="ql-block">欞星門</p><p class="ql-block">欞星門矗立于富順文廟泮池及狀元橋北側(cè),富順文廟“欞星門”是文廟同類建筑中頗具特點的一座建筑,整體由12根沖天石柱聯(lián)排構(gòu)成的三個四柱三門三通的石坊組成,最高的石柱達12.8米(也有一說為12.65米),寬22米,據(jù)說是全國最高的欞星門。柱為方柱,柱頂端刻蟠龍,龍騰云繞,龍昂首沖天,兩兩相對,柱前后有抱鼓石。三座石坊,無論建筑規(guī)模還是建筑裝飾上都突出中間石坊即“欞星門”的尊崇。正中“欞星門”坊當心間處于整個建筑群的中軸線上,前與冸池正中的圜橋正對,后與戟門、大成殿等建筑的明間相對;“道冠古今”坊和“德配天地”坊當心間分別與冸池兩側(cè)的平橋及數(shù)仞宮墻兩側(cè)的“圣域”、“賢關(guān)”門正對。欞星門雕刻精美,刻飾以龍為主,有形態(tài)各異的龍50余條。當心間用四石枋隔成三花版,上額素面,頂部浮雕正面坐龍一條。坊心鐫刻欞星門三字。</p> <p class="ql-block"> 參觀完文廟后,并游覓了富順西湖、五府山公園,并專程走進位于富順縣烈士陵園背面的劉光第墓園祭拜,在光第墳墓前默哀,三鞠躬,深切緬懷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