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東博物館的前身是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創(chuàng)建于大明湖西南角遐園的山東金石保存所。1954年,由自然陳列室、歷史陳列室合并而成山東博物館,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地志博物館。1992年,遷址至濟南市千佛山北麓。2006年選址在濟南市區(qū)主干道經(jīng)十路東段建新館,2010年新館落成,免費對外開放,館名也由“山東省博物館”改為“山東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新館主體建筑面積8.29萬平方米、高74米、共5層,總建筑面積12.8萬平方米,擁有展廳23個,展陳面積2.5萬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 藏品數(shù)量:截止2022年,館內藏品總數(shù)201652件(套),文物總數(shù)13613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有1409件(套)。</p><p class="ql-block">- 藏品特色:藏品以青銅器、陶瓷器、甲骨文等方面的收藏為特色,有紅陶獸形器、蛋殼黑陶杯、甲骨文、亞丑鉞、頌簋、魯國大玉璧、銀雀山漢簡、東平漢墓壁畫、九旒冕、鄭燮雙松圖軸等十大鎮(zhèn)館之寶。</p><p class="ql-block"> - 基本陳列:“海岱日新——山東歷史文化陳列”為核心。</p><p class="ql-block">- 專題展覽:有“佛教造像藝術展”“漢畫 漢風 漢魂——山東漢畫像石藝術展”“瓷·韻——山東博物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等七個專題展覽。</p><p class="ql-block"> 2012年被國家文物局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先后獲得“全國文物系統(tǒng)先進集體”“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榮譽,2017年12月被中國教育部評選為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022年被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評選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專題實踐教學基地。</p> 玉璧 蛋殼陶 山東籍女詞人李清照 <p class="ql-block">山東籍辛棄疾</p> 狀元試卷原件 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