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個諺語看似調(diào)侃,實則還有一份無奈。它所要表達的,應(yīng)該還包括階層固化造成的認知囚籠,或者說認知囚籠所造成的階層固化。</p><p class="ql-block">人類歷史中,出現(xiàn)過不少的牛人,著書立說,思想傳于后世。按理說,后人只要按圖索驥,全盤吸收,人人皆應(yīng)成為牛人,可現(xiàn)實卻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幾千年來,人類逐步積累了海量的知識,成為藍星的主宰。按理說,我們只要敞開大腦,全面學習,人人皆可突破自我,打破階層,可現(xiàn)實卻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人類關(guān)于婚姻、文化、商業(yè)、戰(zhàn)爭的一切活動,皆已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和深刻的教訓,按理說,早應(yīng)該去糟粕、存精華,以避免苦難的不斷輪回??涩F(xiàn)實,卻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是什么阻礙著這一切的發(fā)生,甚至還讓這種阻礙變得理所當然呢?</p><p class="ql-block">我歸結(jié)為---認知的囚籠!</p><p class="ql-block">每一個人的思想,生而自由??梢詿o拘無束,天馬行空,充滿幻想。可以學習一切知識,但幾乎絕大部分的人并不會因為這種學習,就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大家最多就是膚淺地掌握適應(yīng)本階層生存的一點常識,僅此而已。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在每個人的貌似自由的思域中,其實都有一層鎖鏈,它一方面控制你的腦域開發(fā)和認知潛力,一方面又通過貪婪、自私、懶惰、偏執(zhí)等負面情緒的設(shè)定,不斷地激發(fā)人的各種本能欲望(獸性),讓你屈從于本能,從而抵銷你的學習成果。它一直在潛意識中提示“你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你做什么都是對的,做本我就好,無須在意別人怎么說”。</p><p class="ql-block">它像一個囚籠,一直在孜孜不倦地阻止人性的覺醒。</p><p class="ql-block">所以好無奈??!有的父母不是不知道應(yīng)該如何去教育子女,無數(shù)的榜樣和教訓就在身邊。可他們還是服從于心中的本能,或嚴酷無情、或嬌慣寵溺,以愛之名培養(yǎng)出一個個廢物。</p><p class="ql-block">有的夫妻不是不知道婚姻之道,卻放任自己心中的本能,唯我獨尊,隨心所欲,怎么破壞怎么來,把家庭搞得稀碎。家庭是社會的基礎(chǔ),在這個本該是最放松的地方,卻成了認知囚籠的重災(zāi)區(qū)。</p><p class="ql-block">所以好無奈啊!人類終究是褪不掉身上的獸性,被囚籠控制著,一代又一代,吃著同樣的苦,<span style="font-size:18px;">踩著同樣的坑,經(jīng)</span>歷著同樣的挫折,演繹著血與火的所謂文明。</p><p class="ql-block">每個人都在囚籠里。從茹毛飲血到飛天遁地,社會看似在進步,但囚籠從未被打破?;蛟S人類有過自我解放的機會,但每到關(guān)鍵節(jié)點,這些機會就會莫名消失。仿佛有一條為人類所設(shè)的紅線,不能碰,碰則必死!</p><p class="ql-block">認知的囚籠,不會因為你能飛出地球而減弱。人類,反而可能因為人工智能的發(fā)展而被其毀滅,如果不給人工智能設(shè)置囚籠的話。所以好無奈啊,創(chuàng)造人類的,給了人類囚籠。人類創(chuàng)造的,也必將加上囚籠。世界如同游戲一般。</p><p class="ql-block">所以,也許諸法內(nèi)求才是對的吧。只有斬斷人類心中的鎖鏈,打破思想的樊籠,突破認知的各種局限,或可實現(xiàn)人類的大解放?;蚩墒谷祟愡_到“我心即宇宙,一念皆可至”的至真境界。</p><p class="ql-block">誰知道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