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口述40分鐘,修改15分鐘。全文1256字。</p> <p class="ql-block">“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一生還過女墻來?!笔^城位于南京清涼門一帶,六朝遺跡歷史悠久,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置金陵驛;孫權于212年在此筑城,奠基帝業(yè);280年,孫皓在此投降,東吳宣告滅亡…</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了解到了燕王河的傳說,明朝剛建立不久,便擇南京定都,筑立了城墻包圍著南京城。一天,朱元璋和他的文武百官在城墻上視察,大家都夸這城墻建的好,唯有他的四皇子朱棣卻說這城墻建的不好。朱元璋問其原因,朱棣坦誠地說,你沒有把紫金山包在城墻內,如果敵人占領了紫金山,那么便會用大炮輕易的轟開城墻。朱元璋聽后覺得很沒有面子,他親自剝了個橘子,塞進了朱棣的嘴,朱棣以為,被父親表揚了,還送了橘子吃,于是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馬皇后。等馬皇后知道了事情的經(jīng)過,后脊發(fā)涼,她明白朱元璋是覺得朱棣膽大包天,動了殺心,恨不得把它剝皮抽經(jīng)。為了保住四皇子的安全,在朱棣十歲時就送去了自己的封地。出發(fā)那天朱棣就是從這條河坐船出城的,這條河也因此起名為燕王河。</p> <p class="ql-block">“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我們從這首《陋室銘》了解到了他的詩人劉禹錫。</p><p class="ql-block">傳說劉禹錫的媽媽在生他之前,夢見了一個圣人,也就是治水的大禹。媽媽認為他的孩子是由大禹所賜,于是就想給它取名為劉禹賜,可古代沒有貝字旁“賜”字,劉母就改用“錫”字,這也就是劉禹錫名字的來歷。所以我們推測劉禹錫當年很可能名叫劉禹ci。</p><p class="ql-block">說到劉禹錫不得不提到一個唐朝的大事件,也就是二王八司馬事件。事情是這樣的,二王八司馬?是唐順宗永貞年間(805年)以王叔文、王伾(合稱“二王”)為核心,聯(lián)合韋執(zhí)誼、柳宗元、劉禹錫、韓泰、陳諫、韓曄、凌準、程異(合稱“八司馬”)組成的政治革新集團。他們主張打擊宦官專權、削弱藩鎮(zhèn)勢力、改革財政弊政,但僅執(zhí)政146天即因宦官與藩鎮(zhèn)反撲而失敗,成員均被貶為邊遠州司馬,史稱“永貞革新”或“二王八司馬事件”。</p> <p class="ql-block">說到朱元璋建國,中間還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傳說1355年的除夕,朱元璋和徐達一行人想要乘船過江,正巧遇上了一個白胡子老頭,老頭見他們氣度不凡,一人后面站了6個侍衛(wèi)。那時的船夫,搖船時還會會唱一些號子,以激起自己的力量。老頭就把聽戲聽到的名曲改編了一下。唱道:圣天子六龍護駕。大將軍八面威風。從上船唱到朱元璋他們下船。等朱元璋建國之后和徐達喝酒聊天時。猛然想起來了當年幫他們渡江的那個會唱歌的老頭,想找到他為他做些什么,報答當年的恩情??衫先思乙呀?jīng)離世,朱元璋轉頭把他的侄兒連連升了大官。</p> <p class="ql-block">說完了燕王河的歷史,領略了石頭城的“鬼臉照鏡”,我們便開始了一場長達1000多米的定向。在清涼門的城墻上奔走,打卡“東吳第一要塞”。這是何老師課堂上距離最長的一次定向,不僅考驗了我的意志力,強健了身體,還贏得了一枚學分!等大家都氣喘吁吁地回到燕王河邊,我們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今天的課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