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昌市,江西省轄地級市、省會,地處江西省中北部,贛江、撫河下游,鄱陽湖西南岸,南北最大縱距約121千米,東西最大橫距約108千米,總面積7402平方千米。南昌市氣候?qū)賮啛釒Ъ撅L(fēng)氣候,地勢東南部和西部較高,南昌市以平原為主。</p> <p class="ql-block">鐵柱宮,也被稱為鐵柱萬壽宮或妙濟(jì)萬壽宮,是一座位于江西南昌的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的遺址。</p><p class="ql-block">鐵柱宮始建于晉代,是為了奉祀凈明道派創(chuàng)始人許遜而建,又名萬壽宮。宮內(nèi)有鐵柱,是許遜所鑄,用于鎮(zhèn)蛟螭之害。鐵柱宮在歷史上曾多次更名,如唐代的鐵柱觀、宋代的景德觀、政和八年的延真觀等。</p> <p class="ql-block">“千年鎖蛟井,鐵柱萬壽宮”。萬壽宮宮內(nèi)有“鐵柱鎖龍井”,相傳許遜用鐵柱鎖住水中蛟龍,以使“鐵柱鎮(zhèn)洪州,萬年永不休”。</p> <p class="ql-block">民間有諺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個故事的出處就是來自許遜。相傳東晉孝武帝寧康二年(374年)八月初一(另有十五說)日,許遜在一百三十六歲即將仙逝前,他早上召來門下弟子和父老鄉(xiāng)親,說今天是自己的飛升之日。到了中午,鼓樂齊鳴,祥云降臨,許真君一家四十二口,連帶雞犬,舉家拔宅,飄然升天。世人尊奉他為“許仙”,宋徽宗封許遜為“神功妙濟(jì)真君”,清嘉慶帝封他為“靈感普濟(jì)之神”,道家尊其為西山凈明法派祖師,世稱許真君、許天師。</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榕門路仿古街,坐西朝東,負(fù)城臨江,傍依南浦,遙對西山。滕王閣高57.5米,南北長140米,東西寬80米,整個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滕王閣被稱為“西江第一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最初由滕王李元嬰所建,故得名滕王閣。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滕王閣建造完成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 首次重修,王勃于此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致使滕王閣聞名于世,大中二年夏(公元848年) ,滕王閣因火災(zāi)被毀,于當(dāng)年八月完成重建。宋朝至清朝時期,滕王閣經(jīng)歷幾修幾毀幾次重建。</p> <p class="ql-block">從正門(東門)進(jìn)入,樓閣巍峨,從上到下四塊橫匾映入眼簾。正閣頂檐下是“滕王閣”三個大字,為宋代蘇軾所書,由碑刻拓印放大鐫刻而成。左側(cè)以兩枚印章落款,上印是個“軾”字,下印為“眉山士印”四字,左側(cè)為“已巳重陽立”五字。</p><p class="ql-block">三檐下匾額為“東引甌越”,由唐代褚遂良書寫</p> <p class="ql-block">二檐下匾額為“江山入座”,是清朝順治時兵部尚書蔡士英重修滕王閣時所擬,意為登斯樓,江山一覽無遺。</p> <p class="ql-block">一檐下九龍匾額為“瑰偉絕特”四個狂草大字,看得最清楚,也最難辨,被稱為“天下第一狂草匾”,由唐代書法家懷素書寫</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是“明三暗七”格式,三層帶回廊建筑,內(nèi)部共有七層,分為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及閣樓。</p><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有三個滕王閣。第一個在山東滕州,第二個在江西南昌,第三個在四川閬中。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南昌的滕王閣。</p> <p class="ql-block">這位滕王,本名李元嬰。光看名字,是不是覺得和李元吉很像?沒錯,他也是李世民的弟弟,而且還是最小那位。</p><p class="ql-block">因為這個弟弟太能闖禍了,李世民干脆將他封為滕王,將其丟到滕州去了。</p><p class="ql-block">李元嬰從小受寵,驕縱失度,在金州(今陜西安康)短暫任職后,便被調(diào)離,前往自己的封地滕州(今山東滕州市)。李元嬰到滕州后,建造了滕王行宮和滕州第一座滕王閣。652年,他被調(diào)任蘇州刺史。不久,他又被任命為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次年,他在贛江東岸建起一座滕王閣。679年,唐高宗李治將他遣至蜀地,任隆州(今四川閬中)刺史。在閬中,依然按宮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臺山腰建玉臺觀和滕王亭,即杜甫詩中閬中滕王閣。</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南昌的滕王閣經(jīng)歷了29次修建,第二十九次重建于1985年,完工于1989年10月8日,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滕王閣。</p><p class="ql-block">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聞名天下!</p> <p class="ql-block">腹有詩文遭天妒,一賦既成絕千古。</p><p class="ql-block">公元 676 年,唐儀鳳元年,王勃去交趾探望做縣令的父親,途經(jīng)洪都史,恰逢滕王閣重修落成,于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設(shè)宴,勃參與宴會,酒過三巡,應(yīng)邀之下落筆生風(fēng)。由此成就了《滕王閣序》</p><p class="ql-block">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p><p class="ql-block">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p><p class="ql-block">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p><p class="ql-block">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p><p class="ql-block">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p> <p class="ql-block">公元650年,山西龍門的一戶書香門第傳來啼哭聲,這個嬰孩注定不凡。王勃六歲時已能獨(dú)立創(chuàng)作詩文,且“構(gòu)思無滯,詞情英邁” 。其父王福畤常將他的文章展示給友人,杜易簡稱贊王氏兄弟為“三株寶樹”。九歲那年,他讀完顏師古注解的《漢書》,又揮毫十卷《指瑕》,直指大學(xué)者的謬誤。鄉(xiāng)鄰議論:“這孩子怕不是文曲星下凡?”</p><p class="ql-block">16歲的王勃高中進(jìn)士,成為大唐最年輕的朝散郎。他在長安曲江宴上即興賦詩,連宰相劉祥道都贊嘆:“賈誼再世!”然而,命運(yùn)的第一次重?fù)魜淼免Р患胺馈E嫱跖c英王斗雞,他戲作《檄英王雞》,唐高宗怒斥:“挑撥天家骨肉!”一紙詔書,將他逐出長安。昔日追捧他的文人紛紛避之不及,唯有贛江的秋風(fēng),聽他吟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p> <p class="ql-block">此楹聯(lián)是由毛澤東所書寫</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依城臨江,西面為贛江,東面為沿江路,南面為撫河,撫河延伸至西北角,與贛江相接。此處與王勃筆下滕王閣意象相近,天氣合適,日落時分便能見到《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钡木坝^。</p> <p class="ql-block">滕王閣“天下第一壽”</p><p class="ql-block">此插屏式座屏風(fēng)為光緒皇帝御筆,由狀元曹鴻勛恭立,末代帝師朱益藩題匾,被譽(yù)為“天下第一壽”。</p> <p class="ql-block">南昌漢代?;韬顕z址博物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qū)大塘坪鄉(xiāng)?;韬顕z址公園內(nèi),是依托紫金城與鐵河古墓群建設(shè)的國家一級考古遺址博物館。主要負(fù)責(zé)遺址區(qū)文物保護(hù)、保管、修復(fù)、研究、陳展以及考古發(fā)掘等工作。</p> <p class="ql-block">南昌漢代?;韬顕z址博物館展覽的都是一個漢代廢帝叫劉賀的家當(dāng)。這個劉賀可是出了名的紈绔子弟,接王位西漢昌邑王國(山東菏澤巨野縣)第九位帝王,上位后不務(wù)正業(yè),缺乏管理經(jīng)驗,只會吃喝玩樂,在位27天就被漢代司馬大將軍霍光召集群臣對劉賀進(jìn)行廢黜,最后上官太后回收昌邑王國降為山陽郡。后面被漢宣帝封為豫章郡侯爵一海昏侯,前往豫章郡海昏縣(江西南昌新建區(qū))擔(dān)任管理者,但是只當(dāng)了三年侯爵就去世了,就地安葬。</p> <p class="ql-block">海昏侯是西漢時期所封的爵位,后世代承襲,傳承四代共168年。第一代?;韬顬楣什赝酢h廢帝劉賀,第二代海昏侯是劉代宗,第三代?;韬钍莿⒈J?,第四代海昏侯是劉會邑。</p> <p class="ql-block">劉賀(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史稱“漢廢帝”或“?;韬睢?,是西漢歷史上的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劉賀的身份顯赫,他是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漢昭帝劉弗陵的侄子、漢宣帝劉詢的叔叔,他的奶奶是“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漢武帝寵妃李夫人。</p> <p class="ql-block">海昏侯墓是漢代第一代?;韬顒①R的墓園,位于南昌市新建區(qū)大塘坪鄉(xiāng)墎[guō]墩山上。2011年3月23日,?;韬钅乖嵩獾奖I掘,江西省文物部門發(fā)現(xiàn)并對其進(jìn)行了考古調(diào)查。</p><p class="ql-block">此圖顯示海昏侯墓在西漢時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此圖為海昏侯墓在宋朝時期的位置</p><p class="ql-block">一千六百年前,一處古墓隨著一座古城一起沉入鄱陽湖底。世人只知何時沉沒,卻不知道它何時又從湖底升起、重見天日。</p><p class="ql-block">而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幸運(yùn),正因其曾經(jīng)沉入湖底所致。</p><p class="ql-block">此上、中、下三圖就是此墓一千六百多年才被發(fā)現(xiàn)的原因,西漢時此墓在湖邊,后因湖水增多而被沉入湖底,隨著湖水的減少而被盜墓者發(fā)現(xiàn)</p> <p class="ql-block">此圖為海昏侯墓今時的位置</p><p class="ql-block">北有兵馬俑,南有海昏侯!?;韬钅怪两褚延?000多年,為漢代漢廢帝劉賀之墓,該墓壕不可言。2011年,盜墓挖洞盜取?;韬钅?,被村民舉報后,江西省考古專家開啟了長達(dá)8-9年的考古挖掘,?;韬钅钩鐾恋奈奈飻?shù)量驚人,是三星堆出土文物數(shù)量三倍有余,雖然常有盜墓賊挖掘,但是文物保存的比較好,據(jù)傳很多是首次挖掘的文物。285枚純度98%至99%的各種金幣金坂蹄金重達(dá)120公斤,400萬枚五銖錢(古代長期使用的通用貨幣)重達(dá)十噸,琉璃席、玉器(古代人死后塞九竅用)、青銅器(禮儀,盛東西用)、車馬器、竹簡木牘5000片,最為關(guān)注的是最早的孔子畫像一改過去對孔子的印象以及失傳1800多年的齊論語,</p> <p class="ql-block">此圖顯示,海昏侯的官印為玉石所制</p> <p class="ql-block">?;韬顒①R的官印</p> <p class="ql-block">此圖顯示,隸書在西漢時期的書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此圖顯示,這是孔子與其弟子在西漢時的畫像</p> <p class="ql-block">江西?;韬钅沟陌l(fā)掘,引起了學(xué)界的關(guān)注,也形成了社會影響,?;韬钅沟难芯糠从车闹袊罢研麜r代社會經(jīng)濟(jì)文化,中國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所指出的,?;韬钅箞@是中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保存最好,結(jié)構(gòu)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韬钅故墙髌癜l(fā)現(xiàn)的出土文物數(shù)量最多,種類最豐富,工藝水平最高的墓葬。</p><p class="ql-block">?;韬钅钩鐾廖邈忓X數(shù)量據(jù)估計達(dá)200萬枚。麟趾金、馬蹄金、金餅的發(fā)現(xiàn),體現(xiàn)直接隨葬大量金錢的厚葬形式。西漢其他高等級墓葬也有類似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現(xiàn)象反映當(dāng)時社會追逐富貴、講究富貴、炫耀富貴的意識。?;韬钅沟倪@種埋葬方式,反映了西漢經(jīng)濟(jì)比較富足。</p><p class="ql-block">?;韬畹纳窖芯渴菨h代的政治史的寫真,?;韬顒①R墓的出土文獻(xiàn)通過整理和研究,有助于深化中國西漢時期的政治史的認(rèn)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