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牖照舊梁》</p> <p class="ql-block">湯巴丘古民居群在廣安市鄰水縣冷家鄉(xiāng),處于古代川東至川北驛道上,曾是作為重要的驛站而存在。目前保有建于明清時期的古民居村落20多個,每個村落并不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院落依山而建,全</span>部為木架穿斗結(jié)構(gòu),有客家民居與當?shù)孛窬拥幕旌咸厣?,部分吊腳樓保持了早期移民中少數(shù)民族原居地的建筑風格,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因其完整的原始態(tài)保存的現(xiàn)狀為全國稀有,被稱作“川東民居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湯巴丘”的名字乍聽之下,一定會覺得奇怪,與通常的村落命名思路不同,湯巴丘因湖廣移民遷徙于此后多以賣湯粑為生而得名,稱為“丘”是因為這些小村子散落在連綿的山丘之中,是“湖廣填四川”民居建筑發(fā)展演變狀況的重要實物見證。</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池塘</p> <p class="ql-block">湯巴丘古村落群平均海拔1000米,但是相對高度差別不大。山溝兩邊沒有什么平地,丘陵起伏,綠樹翠竹環(huán)繞,農(nóng)田一小塊一小塊的,有一兩個上了年紀的農(nóng)人在田里插秧。</p> <p class="ql-block">我們?nèi)サ氖亲畲蟮囊惶?,村里最活躍的是滿地跑的雞,母雞下蛋后嘹亮的咯咯噠傳遍整個村子。有雞犬相聞,有微風拂過樹葉低吟,有鳥鳴蜂語……,每一種聲音讓人感到的不是熱鬧,而是越發(fā)襯托著寂靜,因為基本見不到人出現(xiàn),所以在村里轉(zhuǎn)悠的時候總有一種要荒野求生的感覺,大中午的卻有種武俠小說中主人公半夜趕路落腳荒寺的錯覺。</p> <p class="ql-block">站在這個角度正好可以把不同時代的建筑囊括眼中。不同時代在這里對話,自成畫幅: 殘垣斷壁,木梁挺立,石屋灰瓦,訴說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的滄桑,草色從新舊屋基裂隙間倔強生長,如時光長河中,坍塌與重建、荒蕪與生機始終在循環(huán)往復,那屋檐山影仿若被翻閱千遍的線裝書,記錄的是屋舍更迭的敘事詩,抒發(fā)的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舊交替時代變遷的慨嘆情。</span></p><p class="ql-block">來一張,來一張: 《新牖照舊梁》。</p> <p class="ql-block">對于畫畫的人來說,老建筑特色鮮明,更有韻味,并且有更多可描繪的細節(jié)和美感,可是對于居住于此的村民來說新房更有舒適性,這個新屋的主人說他才建好半年,只是自己住,兒子孫子都不回來住了。</p> <p class="ql-block">從房屋殘損的狀態(tài)中依然可以窺見當年的神韻。</p> <p class="ql-block">在去湯巴丘古村群前,先去了大屋基村感受新農(nóng)村的面貌。以下為大屋基</p> <p class="ql-block">新屋的建造有新時代的特征。不過當?shù)厝诉€是盡量在裝飾特色上體現(xiàn)一些些原有的特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