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在校園行走,看南大歷史</b></p> <p class="ql-block">5月9日,南大地質系75屆畢業(yè)學子返?;顒?,安排在鼓樓校區(qū)參觀。</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故鄉(xiāng)是人的精神家園。同樣,母校也是學子的心靈港灣!</p><p class="ql-block"> 這次返校的同學,有的畢業(yè)以后就再沒有回過母校。多少次夢中回到校園,今天終于回到了闊別50年的校園。</p><p class="ql-block"> 相約返校,為的就是同學相聚,互敘友情;行走校園,回首往事。</p><p class="ql-block"> 熟悉而又陌生,沒變而又巨變,到處走一走,重點看一看,感受一下南大的新面貌。</p> <p class="ql-block"> 這是學院發(fā)給每位返校同學的紀念徽章封袋上的一段話。簡潔明了地介紹了南大。</p> <p class="ql-block">這是南大標志性建筑一一北大樓。</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是數(shù)學學院</p> <p class="ql-block">鼓樓校區(qū)平面圖</p><p class="ql-block">漢口路把校區(qū)分成了南區(qū)和北區(qū)。</p><p class="ql-block">南區(qū)是生活區(qū),北區(qū)是教學區(qū)。</p> <p class="ql-block">銀光閃亮的孔子像,其它地方末曾見過這樣形象的孔子。</p><p class="ql-block">這座孔子雕塑在體育場西邊道路的左側。</p> <p class="ql-block"> 吳為山教授的這一段話,頗有深意:</p><p class="ql-block"><b>“對人的價值之評述往往要退遠到一定的時空。……”</b></p><p class="ql-block"> 對于一代人、一群人的價值評述,亦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樹華樓》一一馬克思主義學院:</p><p class="ql-block">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的旗幟,是我們的信仰。</p><p class="ql-block"> 培養(yǎng)精通馬克思主義的人才,是時代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這個學院設置得好!</p> <p class="ql-block">1991級法律系畢業(yè)生捐獻的紀念牌</p> <p class="ql-block"> 在金陵大學執(zhí)教15年的美國作家賽珍珠。</p><p class="ql-block"> 她的作品《大地》,以西方人的視角描寫中國底層農民與土地的血肉聯(lián)系。作品獲得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據(jù)查網上介紹,國人對這種描述存在爭議。</p> <p class="ql-block">和賽珍珠雕塑合一個影</p> <p class="ql-block">這幢黃色小樓是何應欽公館</p> <p class="ql-block"><b>拉貝舊居</b></p><p class="ql-block">拉貝是德國西門子公司南京分公司經理,南京國際安全區(qū)主席。</p><p class="ql-block"> 他領導的國際安全區(qū),保護了約25萬南京市民。</p><p class="ql-block"> 他在這里寫下了聞名于世的偉大著作《拉貝日記》。以鐵的事實揭露了日寇侵華戰(zhàn)爭的種種罪行!</p><p class="ql-block"> 他是中國人民的朋友。他在后來發(fā)生生活困難的時候,南京市民自動發(fā)起捐助活動,幫助拉貝渡過難關。</p> <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區(qū)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校園主干道懸掛紅色標語,上書“名言警句” :</p><p class="ql-block">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每一條標語都是經過精心選擇,意境深刻,文詞生動,感動人心!</p> <p class="ql-block">“學生第一食堂”:</p><p class="ql-block">最令人感動的是上面書寫的校訓和一句條標語:</p><p class="ql-block">校訓:誠樸雄偉,勵學敦行。</p><p class="ql-block">警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p> <p class="ql-block"><b>“學生宿舍一一8舍” 的正門</b></p> <p class="ql-block">8舍的后門。</p> <p class="ql-block">進門的一幅字畫:</p><p class="ql-block"><b>天道酬勤</b></p><p class="ql-block"><b>海納百川,有容乃大!</b></p><p class="ql-block"><b>?壁立千仞,無欲則剛!</b></p><p class="ql-block"><b>一一清末政治家 林則徐</b></p> <p class="ql-block"><b>二、參觀《地球科學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地球科學博物館》設在“田家炳藝術書院4樓。</p> <p class="ql-block">門廳矗立著田家炳先生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田家炳先生是廣東大埔縣人,是杰岀的客家先賢。田家炳先生自己生活簡樸,捐資辦學和賑災濟困卻慷慨大方,是一個偉大的實業(yè)家和慈善家!</p><p class="ql-block"> 緊鄰著還有《邵逸夫科學館》,是邵先生捐資建設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藝術書院門口的廣場上一座《孺子?!返袼苁诛@眼。</p> <p class="ql-block">基座的文字說明,刻有楊振寧的一句話:</p><p class="ql-block"><b>秉明塑造岀二十世紀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自我認識。</b></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初建于2002年,百年校慶之際。</p><p class="ql-block">鎮(zhèn)館之寶是《中國龍化石》!</p> <p class="ql-block">《九龍壁》</p> <p class="ql-block">這張表讓我們認識到地球歷史的悠遠。</p> <p class="ql-block">海百合是動物?</p><p class="ql-block">地球有多少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p> <p class="ql-block">(以下眾多的圖片,說明館藏的展品極其豐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逐一觀看。也可一覽而過。)</p> <p class="ql-block">上圖:地殼各種元素含量,</p><p class="ql-block">下圖:整個地球元素含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這“一群人”探索地球奧秘的奮斗和成績</b></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的展品、圖表、文字……凝結著無數(shù)地科人的研究、探索、收集、整理的心血和智慧。</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介紹,75屆同學樊祺誠,今年4月,向博物館捐贈了自己幾十年來珍藏的標本。</p><p class="ql-block"> 聚會期間,也聽到了幾位卓有成就的同學事跡介紹:楊樹鋒院士在構造地質學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徐永生同學作為南極科考隊長,兩次赴南極,創(chuàng)造了在極地考察時間最長的國內紀錄;劉關鍵同學參加聯(lián)合國青藏高原無人區(qū)綜合考察,戰(zhàn)勝困難,圓滿完成工作任務……</p><p class="ql-block"> 南大地質系75屆有巖礦專業(yè)3個班,找礦專業(yè)6個班,水文專業(yè)2個班,共11個班約220人。他們畢業(yè)以后都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這次返校其實也是向母校的一次匯報。</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伴總是跟我說:許多同學都做岀了杰出貢獻,成績很大。唯有自己非常平凡,沒有什么成績。</p><p class="ql-block"> 我想,同學們的工作崗位各有不同,境遇各異,只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完成承擔的任務,就是不負學校的培養(yǎng),也就是對地科事業(yè)有所貢獻。</p><p class="ql-block"> 我回憶起老伴畢業(yè)以后,在地質鉆探分隊找石油,當了兩年多地質員。后來回到石油地質實驗室,做巖礦鑒定工作。石油地質大隊撤併以后,到地質調查大隊實驗室工作,做重砂鑒定工作。</p><p class="ql-block">工作中認真細致,發(fā)現(xiàn)了“贛西地區(qū)宇宙塵磷鐵礦”。因為做該項研究,向我國地球化學研究的泰斗級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請教過一些問題。收到他的三次來信指導。(我們的研究涉及宇宙塵,故向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寄送論文和樣品,請求審定。歐陽自遠所長將任務交給自己的碩士研究生肖小月具體完成工作任務。而肖小月在沒有完成工作的情況下,赴美讀博士。二年多以后,我們向歐陽自遠教授詢問審定情況,因此得到歐陽自遠教授的三封來信指導。該項研究,是和學習重砂鑒定的指導老師共同完成。)</p><p class="ql-block"> 后來,在重砂鑒定工作中,總結了《酒精顛簸砂金提純法》,並撰寫成論文。(《中國地質科學院南京礦產研究所文集》89年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這些也算是工作成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附錄)</b></p> <p class="ql-block">發(fā)表在《巖物巖石》上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歐陽自遠教授的復信(第一封)</p> <p class="ql-block">想不到這樣小小的成績,在網絡上還能夠查到。</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