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母親節(jié),雨淅淅瀝瀝下了好些天。涼爽的天氣,洗凈的大地,這雨如母愛,點滴潤心。</p><p class="ql-block"> 15歲離家去部隊當兵,那時生活條件差,部隊伙食單調(diào)。躺在軍營宿舍饑腸轆轆時,總會想起媽媽做的菜。魷魚剁肉餅、豆角粒炒雞蛋、煎蛋角,這些尋常菜,在記憶里卻無比誘人。我講的繪聲繪色,戰(zhàn)友們聽得津津有味。此時的我好像一個廚師,正在烹調(diào)美味佳肴,空氣中彌漫香味,我們把這叫做“精神會餐”,常常在對美食的憧憬中進入夢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一回廣州見到媽媽,總是無比興奮,恨不得化作一個巨人把身材嬌小的媽媽象嬰兒那樣抱起來。那時媽媽在醫(yī)院上班,就在珠江邊長堤,她帶著我到旁邊的大公餐廳,為我點了一桌西式點心。那滿桌美味,我從未見過,眼睛一定是瞬間發(fā)亮了。記得那桌點心只花了5塊錢,卻帶來如今5000塊也難及的驚喜,有些美好,確實無法用金錢衡量。</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回家媽媽想方?jīng)]法為我做好吃的,那時物質(zhì)匱乏,買肉買魚都要憑票。但媽媽總能想出辦法,她去自由市場以糧票換回雞蛋,媽媽做的炒滑蛋,配上炸花生和炸蝦片,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佳肴,五星級酒家大師傅也不好比。媽媽沒有錯過我胃口最好的時候,以最好的飯菜喂養(yǎng)我,這幸福令我終身難忘,時時溫暖心頭。</p><p class="ql-block">在部隊時,很少出門的媽媽還獨自來探望我。那時交通不便,駐地雖離廣州不算遠,卻要過三個渡口,路上有時得花七八個小時,到縣城后還有10公里路,有時得搭自行車才能到??蓩寢屵€是勇敢地出了門,帶著裝滿我愛吃零食的手提包來到軍營。巧克力、杏仁夾心糖……歲月久遠,這么多零食都是些什么已經(jīng)忘了,但“咪物”兩字卻記在心。當年我們已經(jīng)饞瘋了,為零食起了個超前半個世紀的名字—“咪物”。這是女兵中的暗語,只有小小一群人心領神會。一個媽媽,提著旅行袋的“咪物”來了,那情景有多么震撼!那時沒有拉捍箱,出門最正式的裝備是旅行袋,旅行袋不裝衣物和牙刷毛巾只裝“咪物”,我的媽媽簡直就是具有氣吞山河的氣魄。</p><p class="ql-block"> 歲月流轉,母愛卻從未褪色。在這下雨的母親節(jié),回憶如潮,那些被母愛包裹的時光,顯得更加溫暖,且越來越珍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