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安心的美篇

安心

乙巳年清明祭祖 <p class="ql-block">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全詩色彩清淡,心境凄冷,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韻邈然,耐人尋味,歷來廣為傳誦。 </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清明節(jié)前我三叔二姑專程從廣州 和北京回鄭州清明節(jié)回鄉(xiāng)祭祖,并參加老家李氏家族家譜發(fā)布會。4月3日自駕車沿G4京港澳高速向北??h下高速19公里到縣城黎陽路18號古城北門旁邊下榻浚縣縣委招待所迎賓館,中午在古城鐘樓西門品嘗??h特色風味美食黎陽子饃。</p> <p class="ql-block">  ??h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商代稱黎,西漢置縣,明初改稱??h至今,是儒商鼻祖端木子貢的故里,王陽明圣賢人生輝煌事功起航地。境內(nèi)名勝古跡300多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chǎn)2處,國家級保護單位5處,省級保護單位6處。大運河??h段、黎陽倉遺址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大伾、浮丘兩山古剎林立,北魏大石佛全國最早、北方最大;泥咕咕、民間社火、西路大平調(diào)、正月古廟會是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正月古廟會素有“華北第一古廟會”之稱;古城街區(qū)結(jié)構(gòu)布局保存完好,是明清時期北方縣城建筑的典范;大伾山景區(qū)、古城景區(qū)均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特別是近年來,浚縣以古城、運河和兩山為載體,全面啟動5A級旅游景區(qū)創(chuàng)建,古城保護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2億元,“兩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古城風貌日益彰顯。</p> <p class="ql-block">  浚縣鐘鼓樓是漢族傳統(tǒng)建筑之一,屬于鐘樓和鼓樓的合稱,在中國古代主要用于報時的建筑。鐘鼓樓有兩種,一種建于宮廷內(nèi),一種建于城市中心地帶,多為兩層建筑。宮廷中的鐘鼓樓始于隋代,止于明代。它除報時外,還作為朝會時節(jié)制禮儀之用。</p><p class="ql-block"> 古城中心的鐘鼓樓與三叔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古城西門的黎陽子饃餐館</p><p class="ql-block">??h石子饃是河南省鶴壁市浚縣的特色小吃。子饃也叫做石子饃,因在鵝卵石上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子饃采用的都是上等面粉,配上油、蔥花等制成火燒,然后再加入肉絲放到燒得滾燙的鵝卵石上面炕熟,最后澆入雞蛋烤熟即可。油酥咸香的火燒,配上絲絲嫩滑的雞蛋和肉絲,外焦里嫩。</p> <p class="ql-block">  瓦崗軍與黎陽倉事件?據(jù)多份史料記載,子饃的誕生可追溯至公元617年(隋末唐初),當時瓦崗軍為賑濟黃河下游受災(zāi)百姓,夜襲黎陽倉開倉放糧。百姓為犒勞將士,攜帶肉、雞蛋等食材至軍營,但因行軍匆忙缺乏炊具,一名伙夫靈機一動從黃河邊撿拾鵝卵石燒熱將面片包裹雞蛋和肉置于石上烤制將士食用后贊不絕口,這一原始做法經(jīng)千年改良形成今日的子饃。</p> <p class="ql-block">  傳說中提到的“黎陽”即漢代??h古稱,而黃河鵝卵石的使用直接體現(xiàn)了當?shù)刈匀毁Y源與飲食智慧的融合???h作為大運河沿岸重鎮(zhèn),其農(nóng)耕文明和糧倉歷史(如黎陽倉)為子饃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chǔ)。</p><p class="ql-block"> 當?shù)刂V語:“上山去拜佛,下山吃子饃”提現(xiàn)其與廟會文化的深度綁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用完餐出門恰遇在??h城工作的家族親戚國濤,親切交談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用完午餐我們游覽了古城西門旁邊的端木子貢遺跡。 </p><p class="ql-block"> 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復姓端木,字子貢。儒商鼻祖,春秋末年衛(wèi)國黎(今河南省鶴壁市??h)人??鬃拥牡靡忾T生,儒家杰出代表,孔門十哲之一,善于雄辯,且有干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wèi)國的丞相。還善于經(jīng)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p><p class="ql-block"> 出身與師承?:端木賜(別名子貢)出生于春秋時期衛(wèi)國,家境殷實,26歲拜孔子為師,成為“孔門十哲”之一,以言語才能和商業(yè)智慧著稱。孔子贊其為“瑚璉之器”(喻指治國安邦之才),并稱其“臆則屢中”(善于預(yù)測市場)??鬃尤ナ藕?,子貢守墓6年,遠超儒家3年之禮,提現(xiàn)其尊師重道的品德。</p><p class="ql-block">“端木遺風”指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jīng)商的風氣,成為民間信奉的財神。子貢善貨殖,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后世商界所推崇。</p><p class="ql-block">《論語》中對其言行記錄較多,《史記》對其評價頗高。子貢死后,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端木子”。</p> <p class="ql-block"> 子貢故居(端木祖宅)?</p><p class="ql-block">位于浚縣南大街,是子貢生前居住的場所。此處曾有一棵子貢從曲阜孔廟移植的楷樹,明代知縣劉臺在此修建黎公祠(已拆除),但遺址尚存。故居旁有一處被稱為“端木坑”的長方形荒坑,據(jù)傳為秦始皇“焚書坑儒”迫害端木家族儒生的歷史遺跡。</p> <p class="ql-block"> 故居里面的花園樓閣</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商的布匹</p> <p class="ql-block"> 各式各樣的算盤??</p> <p class="ql-block"> 吊腳樓</p> <p class="ql-block"> 古城西門</p> <p class="ql-block">  泥塑(浚縣泥咕咕),河南省??h傳統(tǒng)美術(sh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p><p class="ql-block"> ??h泥咕咕是中原地區(qū)原始鳥崇拜的物化形態(tài),是農(nóng)業(yè)文明與民俗文化的衍生品,其始于遠古,興于隋唐,其形體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因其尾部有兩小孔,吹時發(fā)出“咕咕”的聲音,泥咕咕的名稱由此而來。黎陽鎮(zhèn)楊圯屯是??h泥咕咕的主要產(chǎn)地,其主要作品有歷史人物、戲曲人物、十二屬相、小動物、飛禽、騎馬人等。</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0日,泥塑(??h泥咕咕)經(jīng)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 ??h縣衙</p> <p class="ql-block">  ?浚縣典史署是??h古城內(nèi)的一個重要歷史文化遺產(chǎn),充滿了古樸的氣息和歷史感?。它不僅是古代官府的一個機構(gòu),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典史署的建筑風格古樸典雅,讓人仿佛能穿越時空,感受到歷史的滄桑與沉淀?</p> <p class="ql-block"> ??h文廟</p> <p class="ql-block">  為今年6月家里參加全國高考的學子祈禱:金榜題名</p> <p class="ql-block">  位于??h古城鐘鼓樓北側(cè)的“鼓樓北”文化街區(qū)懷舊氛圍濃厚,這里以重現(xiàn)上世紀50—70年代群眾生產(chǎn)生活場景為主題,風車,皮碗鏈條式水車,壓水井,黃包車,手推車,縫紉機,收音機,黑白電視機,二八自行車等等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懷舊空間,</p><p class="ql-block"> 來到這兒仿佛讓人瞬間‘穿越’回到過去,勾起人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熟悉的老式建筑、傳統(tǒng)口味的小吃讓人感覺很親切。</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和三叔漫步欣賞游覽霓虹燈下的美麗古城,從北門進東門出,這是??h古城東門夜景。</p><p class="ql-block"> ??h大伾山和北方最大的佛,糧倉,城門城墻等景點過去已多次看過這次沒有再去。</p> <p class="ql-block">  4月4日清明節(jié),早上7點在賓館用完早餐直接驅(qū)車前往故鄉(xiāng)劉固屯,長安,李偉等族親已在村里等候并陪同我們一塊祭祖緬懷先輩。</p><p class="ql-block"> 10點30分,李氏族親各支派代表匯聚在主編李敬有家,舉行李氏家譜成書發(fā)放儀式。</p>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3日在李敬有家召開各支派代表座談會暨李氏家族編修家譜第一次會議,確定成立李氏家譜編纂委員會,提議李敬有任主編,李敬峰,李敬鵬任副主編,李敬喜,李敬先,李敬偉,李敬志,李日暉,李敬強,李敬江,李敬玨,李勇勝任委員。</p><p class="ql-block"> 與會人員就這次編修李氏家譜的方案達成共識,打破女子不入譜的舊例,一一致同意女子系家庭成員理應(yīng)入譜。</p> <p class="ql-block"> “李氏家譜”編纂委員會</p><p class="ql-block"> 主編:李敬有</p><p class="ql-block"> 副主編:李敬鋒,李敬鵬</p><p class="ql-block"> 委員:李敬喜,李敬先,李敬偉,李敬志,李日暉,李敬強,李敬江,李敬玨,李勇勝。</p> <p class="ql-block">  主編李敬有,李國恩次子,生于1965年3月,本科畢業(yè),中共黨員,歷任??h安監(jiān)局副局長,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政協(xié)??h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經(jīng)中原出版社出版多本專著,是一個專業(yè)技術(shù)型的領(lǐng)導干部。</p> <p class="ql-block">  修譜過程復雜艱辛,修譜結(jié)果令人歡欣鼓舞,我們李姓在全國1.009億,排名第一,930萬李姓人口居住河南,李姓先人在中國歷史上占據(jù)不可忽視的地位,理清了??h劉固屯親旁近支從清朝年間至今十一世的血脈關(guān)系,同時也為下一步續(xù)編譜系做了縝密思考和技術(shù)儲備。</p> <p class="ql-block">  李氏家譜,從收集資料,匯總編排,反復校對,數(shù)易其稿,在主編李敬有副主編敬鵬,敬鋒暨編纂委員會的領(lǐng)導和族人的全力支持配合下,終于付梓成書, 2025年4月4日清明節(jié)(農(nóng)歷乙巳年三月初七)李氏家譜與族人見面。</p> <p class="ql-block">  從今年2月13日成立李氏家譜編纂委員會到今天4月4日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成書發(fā)放(全書16K本90多頁)效率之高令人驚嘆不已,其中主編和編委會的工作效率及艱辛的付出可想而知,也彰顯了主編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學造詣。</p><p class="ql-block"> 向主編李敬有和編委會致敬!</p> <p class="ql-block">  李氏家譜的設(shè)計理念,為什么封面設(shè)計為藍色扉頁為黃色,李字五行屬木,藍代表水,黃代表土,木有水有土才能生長旺盛。</p><p class="ql-block"> 浚縣書法協(xié)會會長,為李氏家譜封面題詞。</p> <p class="ql-block">  李氏家譜副主編李敬鵬,李國會次子生于1978年10月,中共黨員,大學本科畢業(yè),現(xiàn)任鶴壁黎中實驗學校年級主任,學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多次榮獲省,市,縣的表彰和獎勵成績斐然。</p><p class="ql-block"> 李敬鵬從編纂家譜的意義,了解歷史傳承延續(xù)家風,團結(jié)和諧社會等方面講述了自己在撰寫家譜中的體會與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  家譜發(fā)行會現(xiàn)場</p> <p class="ql-block">  李氏家譜副主編李敬鋒,李國禎(大貴)的次子生于1966年4月,財稅??飘厴I(yè),法學本科,先后任職于??h城區(qū)建筑安裝工程公司,縣水利局會計師,浚縣行政服務(wù)中心,浚縣移民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財務(wù)主管,??h人民法院陪審員。</p><p class="ql-block"> 李敬鋒在發(fā)行會上全文宣讀:《執(zhí)譜人責任和注意事項》。宣布發(fā)行會后的中午聚餐由廣州的三叔獨家贊助,并對三叔以往回鄉(xiāng)對族人的宴請表示感謝。</p> <p class="ql-block"> 執(zhí)譜人責任和注意事項</p> <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謝主編和編委會的辛勤付出,感謝族人的積極參與共同努力,我們?yōu)樽约毫粝铝搜}記憶,也為子孫后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李氏家譜》成書,宣告了劉固屯村李氏無家譜時代的終結(jié)。</p><p class="ql-block"> 李氏家譜首印100本,免費贈送李氏家族各支派每個家庭一本。主編李敬有和編委會決定出書費用既不用長輩也不用晚輩出資,資金由安敬子輩在外有工作的,李永安,李建安,李敬喜,李敬有,李敬鋒,李敬鵬,李敬玨7人平均分擔。</p> <p class="ql-block">  封面“李氏家譜”,??h書法協(xié)會會長張彩軍書寫。</p> <p class="ql-block"> ??h小河鄉(xiāng)劉固屯來歷 </p><p class="ql-block">劉固屯村位于小河鎮(zhèn)政府駐地東北5公里處,北距??h城9公里,東距滑縣道口鎮(zhèn)5公里。交通便利,村東,西,北與瓦崗,袁莊,包田莊接壤,全村現(xiàn)有129戶,人口652人,耕地1082畝,姓氏有李,劉,張,王,陳五姓,李姓約占總?cè)丝诘?5%。</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劉氏墓碑》和浚縣誌史書記載,明洪武年間,來自山西洪洞劉長村的劉勤學遷西定居此地,取名劉固屯。固者長久意,以姓得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李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洞縣遷西??h城南關(guān),后因官流寓,遷居于此。</p> <p class="ql-block">責任編輯:李敬有,李敬鋒,</p><p class="ql-block"> 李敬鵬。</p><p class="ql-block">書名題字:張彩軍</p><p class="ql-block">封面設(shè)計:李永安</p><p class="ql-block">責任監(jiān)制:李國會,李敬安</p><p class="ql-block">主審:李永安,李敬有,李敬鋒,</p><p class="ql-block"> 李敬鵬,李敬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開本:210MM*297MM</p><p class="ql-block"> 字數(shù):4.8萬</p><p class="ql-block"> 版次:2025年5月第一版</p><p class="ql-block"> 印數(shù):1—100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一九五七年于成都,乙巳年正月。搜之家譜……</p> <p class="ql-block"> 李氏族徽</p> <p class="ql-block"> 劉固屯村主要街道</p> <p class="ql-block">  劉固屯村“兩委”辦公地和村民活動場地</p> <p class="ql-block"> 村民舊居與新居</p> <p class="ql-block"> 編次</p> <p class="ql-block"> 附錄</p><p class="ql-block"> 劉固屯村的來歷,李姓解讀,李姓源流,家規(guī)祖訓,家風家教,家與家譜,姓名,輩分與稱謂, 五服,六親,九族,十八代,關(guān)于續(xù)譜的建議,關(guān)于弘揚孝道文化倡議書,李氏家族代表會議紀要,后記。</p> <p class="ql-block"> 序</p><p class="ql-block"> 木有根,水有源,人莫能例外。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血脈祖根在哪里?尋根問祖,是人的一種本性。茫茫宇宙,浩瀚乾坤,木有本,水有源,溯本求源,凝聚宗親,追思先賢,泱泱華夏,綿綿子孫,追思先祖?zhèn)I(yè),感念先祖之功德,傳承家風,構(gòu)筑文明,是編修家譜之目的。</p> <p class="ql-block"> 凡例</p><p class="ql-block"> 編纂家譜的原則,族譜時限,上溯事物發(fā)端,下限斷至至今。</p> <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謝主編和編委會的辛勤付出,感謝族人的積極參與共同努力,我們?yōu)樽约毫粝铝搜}記憶,也為子孫后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李氏家譜》成書,宣告了劉固屯村李氏無家譜時代的終結(jié)。</p><p class="ql-block"> 從今年2月13日成立李氏家譜編纂委員會到4月4日成書發(fā)放(開本210mm*297mm,共計91頁,字數(shù)4.8萬)效率之高令人驚嘆不已,其中艱辛和付出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族譜得來實屬不易,得益于每一位族人的合力與關(guān)心支持,對支持配合幫助的各位族人表示真誠的感謝!修譜不僅是懷念過去,更重要的創(chuàng)造未來,以此來喚醒族眾愛族敬族之心和責任感,振興宗族,達此目的,上可告慰在天凜凜之靈下可昭示子孫后代,吾輩無愧,已完成應(yīng)盡之責。</p> <p class="ql-block"> 后記 </p><p class="ql-block"> 李氏家譜主編李敬有撰寫的后記,全面系統(tǒng)的闡述了從起心動念發(fā)起,到建立組織,宣傳發(fā)動,資料收集,數(shù)易其稿,編排成書,終于付梓。</p><p class="ql-block"> 對在編修家譜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做了詳細的闡述,從修譜的背景到始祖起源考究,從清朝光緒三十年三世,到六世七世字輩用字情況(同音不同字)都做了詳細的解釋。為保證字輩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根據(jù)五行相生的原則,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的順序,編排了“錦,泓,宜,知,培,書,和,柯,時,佑”10字,作為后輩排字輩使用。</p><p class="ql-block"> 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愿我們家族的每個家庭人興財旺,幸福美滿,愿我族后代子孫歡樂安康,興旺發(fā)達。 </p><p class="ql-block"> “李氏家譜”乃李氏家族人丁亡存史籍百科全書,最后幾張空白頁,用于記載每個家庭的(娶妻嫁女添丁老人百年等)大事記,今后每10年修譜一次,下次修譜定于2035年。</p> <p class="ql-block">  參加“李氏家譜”發(fā)行會議的部分族人代表29人,在村頭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李氏族人歡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我們一行驅(qū)車前往安陽,安陽是我三叔出生地,他多次表示有機會要去安陽看看,此次終于如愿以償。下午入住安陽市格陵蘭曙光酒店,晚上在安陽市區(qū)老街,曙光街,永安街等散步閑逛,品嘗了道口鎮(zhèn)的名吃牛屯火燒和其它安陽地方小吃。</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安陽市位于中國河南省最北部,豫,晉,冀三省交界處,古稱相州、彰德府,簡稱,殷,鄴城,</span>也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鄉(xiāng)、紅旗渠精神發(fā)祥地,中醫(yī)文化傳承地,有國家級旅游景區(qū)37家。其中紅旗渠、太行大峽谷被評為五鉆級智慧景區(qū),萬泉湖、殷墟博物館被評為四鉆級智慧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安陽又稱彰德府是小時候從我們老家廣為流傳的一首民謠兒歌知道的,全文:“一個屁生的苦,一溜東北彰德府,屁打山上過石頭可受了苦,崩死七百狼,嚇死八百虎,三千官兵去拿它,一下子崩死了一千五,剩下一千五沒崩死,崩的鼻子眼都是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安陽高陵,又稱曹操墓,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qū)安豐鄉(xiāng)西高穴村南,始建于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占地面積約740平方米,是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的陵寢。</p> <p class="ql-block"> 高陵重現(xiàn)</p><p class="ql-block"> 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陽,靈柩運回鄴城,葬于西門豹祠以西的高陵中。</p><p class="ql-block"> 1998年4月23日,西高穴村村民意外發(fā)現(xiàn)魯潛墓志,志銘中提到“故魏武帝陵”的相對位置。</p><p class="ql-block"> 2005年,西高穴墓葬被盜掘。2006年3月,西高穴村村民首次發(fā)現(xiàn)西高穴墓葬盜洞,安豐鄉(xiāng)人民政府安排將盜洞回填。2007年12月,西高穴墓葬再次被盜掘。2008年,公安機關(guān)破獲2007年西高穴墓葬盜案,追回部分文物。同年,河南省文物局正式對西高穴墓葬進行搶救性發(fā)掘,初步確定為東漢晚期大型墓葬,2009年12月27日,西高穴墓葬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為安陽高陵,墓主為曹操,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安陽高陵進行進一步發(fā)掘201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fā)布安陽高陵遺骸基本被確認為曹操遺骸。</p> <p class="ql-block">  安陽高陵坐西向東,方向110度,平面為甲字形,是一座多室磚券墓,由墓道、墓門、封門墻、甬道、前后主室和四個側(cè)室組成,于2006年發(fā)現(xiàn),2008年開始搶救性挖掘,2009年12月27日確認墓主信息,共出土文物約有970多件。</p> <p class="ql-block">  2010年1月13日,河南安陽縣西高穴曹操高陵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為“2009年度中國考古六項重大新發(fā)現(xiàn)”。</p><p class="ql-block"> 2010年2月4日,批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2010年6月11日,河南安陽西高穴曹操高陵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p><p class="ql-block"> 2013年3月5日,安陽高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安陽高陵的發(fā)現(xiàn)與發(fā)掘,為漢魏考古學研究樹立了準確的年代標尺,為研究漢魏帝王陵寢制度、喪葬文化乃至漢魏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社會、歷史、文化科學價值。</p> <p class="ql-block"> 高陵出土文物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游覽完高陵亦是中午時分,為了趕時間吃點簡餐直奔下個景點殷墟,殷墟博物館停車場車滿為患根本進不去,無奈花高價把車停放在附近村莊,步行到景點。</p> <p class="ql-block">  安陽殷墟是中國商朝晚期都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洹河兩岸,距今約3300年歷史。作為中國首個有文獻和甲骨文證實的古代都城,殷墟被譽為"中華第一都",出土了大量甲骨文、青銅器等珍貴文物。遺址包含宮殿宗廟、王陵區(qū)、手工業(yè)作坊等重要遺跡,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入選《世界遺產(chǎn)名錄》。</p><p class="ql-block"> 目前殷墟景區(qū)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殷墟甲骨文是中國考古學中的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已知文字之一。它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這是商朝的都城遺址。</p><p class="ql-block"> 殷墟甲骨文主要是指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記錄,包括了各種吉兇祭祀、牲畜記錄、貴族姓名、日常活動等內(nèi)容。 殷墟甲骨文的創(chuàng)作時間可追溯到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的商朝晚期。這些龜甲和獸骨被用作卜辭的載體,通過燒烤的方式,在甲骨上刻寫問題,然后用熱力使其破裂,根據(jù)破裂形態(tài)來解讀吉兇。在卜辭的過程中,人們將問題與對應(yīng)的刻錄結(jié)果記錄下來,形成了殷墟甲骨文。 </p><p class="ql-block"> 殷墟甲骨文的出現(xiàn)為我們研究商代社會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它不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宗教等方面的情況,還反映了人們生活習俗、信仰觀念等方面的變化。其中,許多卜辭記錄了商王和貴族的姓名、生平事跡以及祭祀活動的細節(jié),為我們了解古代社會提供了重要線索。 </p><p class="ql-block"> 殷墟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也使得中國的文字學研究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它不僅為后來的金文、篆書等文字形態(tài)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也為我們理解漢字的演變提供了重要參考。此外,殷墟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也證明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文字的國家之一。 </p><p class="ql-block"> 總的來說,殷墟甲骨文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它記錄了古代社會的方方面面,為我們了解古代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它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對于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  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國青銅器時代的杰出代表,出土于河南安陽殷墟,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鼎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重達832.84公斤,是目前已知最重的古代青銅器。鼎腹內(nèi)壁鑄有“司母戊”三字銘文,據(jù)考證為商王武丁之子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所鑄。鼎身以雷紋為地,四足飾獸面紋,雙耳外側(cè)浮雕雙虎噬人首,整體造型莊重威嚴,紋飾繁縟精細,體現(xiàn)了商代晚期青銅鑄造技術(shù)的巔峰水平。</p> <p class="ql-block">  ?安陽殷墟墓坑?主要包括王陵區(qū)和陪葬區(qū),其中王陵區(qū)有13座大型墓葬和2000多座陪葬墓,陪葬區(qū)則有480余座祭祀坑和獸祭坑。這些墓坑不僅數(shù)量眾多,而且規(guī)模宏大,展示了商代晚期的喪葬習俗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袁林,又稱袁世凱墓、袁公林,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北關(guān)區(qū)勝利路洹水北岸的太平莊,建于民國五年(1916年),民國七年(1918年)6月建成,耗資70余萬元,建成了這座占地近9.3萬平方米的浩大塋宅。</p><p class="ql-block"> 袁林按照明、清陵的格局,采用中西合壁的構(gòu)筑手法,以中國古典傳統(tǒng)形制為體,西洋建筑風貌為輔而建的,石馬、石虎、石獅還是文臣武將,全都是短腿。袁林正面有一座大殿,兩側(cè)有陪殿,全是清代風格的建筑。大墓臺基有三道門,中間的鐵門又完全是西式建筑,貌似民初的“大帥府”既彰顯“皇家”氣派又區(qū)別于帝王陵寢,為中國陵墓建筑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例,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shù)和科學價值。</p><p class="ql-block"> 2013年3月5日,袁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2018年12月25日,袁林景區(qū)通過國家旅游局景觀質(zhì)量評審,榮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安陽文字博物館,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是一座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為一體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它不僅是一座文化寶庫,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厚重記憶。</p> <p class="ql-block">  走進博物館,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文字起源的年代。館內(nèi)藏品豐富多樣,從甲骨文、金文到篆、隸、楷、行,涵蓋了從原始社會到現(xiàn)代社會的漫長歷史時期。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個活生生的歷史見證者,訴說著文字的演變與文化的傳承。特別是那些珍貴的甲骨片,上面刻著神秘的符號,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這些甲骨文不僅是研究漢字起源的重要實物依據(jù),更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中國文字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程,從青銅器上的小篆,再到秦朝的篆書隸書,隨著時光的演變,再到我們現(xiàn)在的簡體字,中國文字走過了若干年,漫步在主館一樓大廳,仿佛置身巍巍天圓地方之中。四周的浮雕展示著中國文字的發(fā)展史和書法的演變,一片片甲骨文更是令人驚嘆不已。這些文字,見證著古老文明的璀璨,傳承著先民的智慧,讓人感嘆文字的力量之巨大。</p><p class="ql-block"> 青銅器表面鐫刻的金文,筆力遒勁,展現(xiàn)了商周時代的文化底蘊。它們不僅僅是文字的載體,更是藝術(shù)的體現(xiàn)。各朝代的書法作品更是展現(xiàn)了漢字在藝術(shù)審美上的獨特韻味。</p> <p class="ql-block">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國統(tǒng)一前馬字的不同寫法。</p> <p class="ql-block">  秦文字與六國文字的對比</p><p class="ql-block"> 馬,安,市,乘。</p> <p class="ql-block">  中國文字博物館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意義,其價值難以估量。它不僅為學者們提供了深入研究文字學的寶貴資源,更是一座面向大眾的文化橋梁。通過通俗易懂且趣味盎然的方式普及文字知識,激發(fā)民眾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自豪。它不僅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更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源泉。</p><p class="ql-block">??在這里,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安陽文字博物館,正如一座燈塔,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在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p> <p class="ql-block">  游覽完文字博物館已是下午6時正是飯點,我們在網(wǎng)上搜索到網(wǎng)紅飯店,有魚有肉有涼粉,厚道實在董櫥子,品嘗安陽地方特色風味美食。</p> <p class="ql-block">  羑里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文王路,羑里城又稱文王廟,是有史可據(jù)、有址可考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監(jiān)獄,也是周易文化發(fā)祥地?!爱嫷貫槔巍薄拔耐蹙卸葜芤住睔v史典故均源自于此。</p><p class="ql-block"> 羑里城是一處蘊含豐富的龍山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其處有7米厚的龍山文化和商周文化遺存,是3000年前殷紂王關(guān)押周文王姬昌7年之處,此處也是文王據(jù)伏羲八卦推演出64卦384爻,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之圣地。。</p><p class="ql-block"> 羑里城殘存城址南北長106米,東西寬103米,面積10918平方米,遺址高出地表5米,文化層厚約7米?,F(xiàn)存的羑里城遺址,為一片高出地面約丈余的土臺。臺上有文王廟,建有演易坊、大殿、御碑亭、伏羲祠、老子祠等建筑和遺址區(qū),還有碑刻十余通。</p> <p class="ql-block">  與三叔在羑里城周文王雕塑像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毛澤東主席談《周易》:</p><p class="ql-block"> 一陰一陽之謂道,不能只有陰,沒有陽,或者說只有陽沒有陰,這是古代的兩點論。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窮則思變。無平不坡,無往不復,物極必反,欲速則不達。</p> <p class="ql-block">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謂:天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yīng)于此,君子處事,應(yīng)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fā)奮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yīng)增厚美德,容載萬物。語出《易傳》中的《象傳》。</p> <p class="ql-block">  三叔撞響祈福大鐘</p> <p class="ql-block">  湯陰岳飛廟,又名宋岳忠武王廟、精忠廟,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岳廟街86號,始建年代不詳,重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分為岳飛廟古建筑區(qū)和岳飛紀念館新館區(qū)域,總占地面積18100平方米,是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豫北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中國三大岳廟之一。</p><p class="ql-block"> 湯陰岳飛廟坐北朝南,外廓呈長方形,布局嚴謹,現(xiàn)存大多為明代建筑,共有六進院落,主要由精忠坊、山門、御碑亭、正殿、岳母刺字祠、孝娥祠、岳云祠、四子祠、三代祠等遺存組成,共有殿宇建筑120余間,是后人緬懷民族英雄岳飛、抒發(fā)愛國情懷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1963年12月,湯陰岳飛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25日,湯陰岳飛廟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2006年,湯陰岳飛廟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與三叔在湯陰縣岳飛廟合影</p> <p class="ql-block"> 《滿江紅·怒發(fā)沖冠》</p><p class="ql-block"> 宋朝:岳飛</p><p class="ql-block">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p><p class="ql-block">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p><p class="ql-block">白話譯文:</p><p class="ql-block"> 我怒發(fā)沖冠登高倚欄桿,一場瀟瀟急雨剛剛停歇。抬頭放眼四望遼闊一片,仰天長聲嘯嘆,壯懷激烈。三十年勛業(yè)如今成塵土,征戰(zhàn)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p><p class="ql-block"> 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只想駕御著一輛輛戰(zhàn)車踏破賀蘭山敵人營壘。壯志同仇餓吃敵軍的肉,笑談蔑敵渴飲敵軍的血。我要從頭徹底地收復舊日河山,再回京闕向皇帝報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岳飛廟四個跪著的鐵人</p><p class="ql-block"> 岳飛廟前的四個跪像分別對應(yīng)?秦檜、其妻王氏、南宋將領(lǐng)張俊、主審官萬俟卨?,這四人均為陷害岳飛的核心人物。??</p><p class="ql-block">秦檜?</p><p class="ql-block">南宋宰相,主導與金議和,以“莫須有”罪名構(gòu)陷岳飛致死,被視為奸臣代表。</p><p class="ql-block">?王氏(秦檜之妻)?</p><p class="ql-block">在秦檜構(gòu)陷岳飛過程中推波助瀾,民間傳言她曾以“縱虎易,擒虎難”促使秦檜下決心殺害岳飛。</p><p class="ql-block">?張俊?</p><p class="ql-block">南宋將領(lǐng),早期與岳飛并肩抗金,后為保權(quán)位投靠秦檜,參與誣告岳飛謀反,并制造偽證。</p><p class="ql-block"> ?萬俟卨(mò qí Xiè)?</p><p class="ql-block">岳飛案件的主審官,負責羅織罪名并嚴刑逼供,直接執(zhí)行秦檜的陷害計劃。</p><p class="ql-block">羅汝楫?</p><p class="ql-block">明中期曾短暫增設(shè)第五跪像,清代浙江總督李衛(wèi)認為其地位不足以伴跪,予以移除??。</p><p class="ql-block"> 4張照片拍攝于2025年4月6日中午,游覽岳飛廟現(xiàn)場拍攝。</p> <p class="ql-block">  游覽完岳飛廟亦是中午,在景區(qū)尋找到一家整潔干凈的全國連鎖快餐店,用完餐駕車直奔林縣紅旗渠青年洞景區(qū),入住青年洞景區(qū)山下的任村鎮(zhèn)盧家拐村光鑫農(nóng)家民宿。準備第二天游覽紅旗渠景區(qū)青年洞,分水苑(紅旗渠紀念館),絡(luò)絲潭(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等各個景點。</p><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測風云,三叔晚上膽囊炎發(fā)作,只能取消原定的游覽計劃第二天早上立即返程走高速經(jīng)林縣,輝縣,焦作,過鄭州桃花峪黃河大橋全程240多公里,上午11點多到達鄭州中心醫(yī)院入院治療。</p> <p class="ql-block">  與豫,晉,冀三省交界處的林縣紅旗渠青年洞景區(qū)的任村鎮(zhèn)盧家拐村當?shù)卮迕裼H切交談。</p> <p class="ql-block">  去年清明節(jié)三叔回鄉(xiāng)祭祖回鄭州后因膽囊炎發(fā)作而住院治療(只是膽囊發(fā)炎,未有結(jié)石),這次發(fā)作經(jīng)檢查已有泥沙型結(jié)石,大夫建議摘除膽囊以防后患。這也正像《易經(jīng)》里的相對論和辯證法,壞事變好事,徹底解決隨時隨地可能爆發(fā)的膽囊炎發(fā)作,變被動為主動,定于4月11日早上7時手術(shù),由科主任段希斌主刀手術(shù)。</p><p class="ql-block"> 大夫的精湛醫(yī)術(shù)和護士站的悉心照顧,特別是主管護師張雪平認真負責悉心照料,手術(shù)后迅速康復。</p> <p class="ql-block">  為感謝醫(y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三叔專門去水果店挑選精品水果組裝二個大果籃,贈送大夫辦公室和護士站,感謝醫(yī)護人員的精湛醫(yī)術(shù)和熱情服務(wù)。 </p> <p class="ql-block">  乙巳年清明回鄉(xiāng)掃墓祭祖及李氏家族家譜出版發(fā)行會圓滿完成,通過這次活動給我的感受和體會:</p><p class="ql-block">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美德。祭祖,正是這種孝道文化最直接的體現(xiàn)。掃墓、祭祖不僅是儀式,更是對根源的追溯。"沒有地下的根,哪有枝頭的新葉"——通過祭奠,我們理解個體在家族長河中的位置,并承擔起傳承的責任。這種血脈認同,構(gòu)成了文化延續(xù)的重要紐帶。祭祖,是中國人最深的“血脈記憶”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像中國人這樣,對祖先懷有如此...,祭祖,是為了告訴祖先:“我們活得很好” 很多人誤以為,祭祖是為了祈求祖先保佑。但...,祭祖,是為了讓逝去的親人“活”在記憶里。</p><p class="ql-block"> 民間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同樣,一個忘記祖先的人,也難以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感恩不忘本,銘記生命之源。</p><p class="ql-block">我們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無數(shù)前人努力的結(jié)果。從這個角度看,祭祖更是一種感恩教育。祭祖不只是傳統(tǒng)的延續(xù),更是運勢的橋梁—當你連接祖先能量場,也就打開了自己的好運之門。當我們看著墓碑上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不禁會思考: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的今天。這種思考引導我們學會感恩,懂得珍惜。</p><p class="ql-block"> 飲水思源,方知水之貴;常懷感恩,方知情之美。祭祖提醒我們,無論走多遠,都不要忘記自己從哪里來,這是對生命本源最基本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清明祭祖,不僅是對傳統(tǒng)的遵循,更是對生命的尊重,對家族的熱愛,對自我的提升。每年的這個時節(jié),無論路途多么遙遠,只要有可能,請試著回家走一趟。那不僅是為了祭奠逝者,更是為了告訴自己:無論走多遠,心中始終有一個叫"家"的地方。落葉歸根是自然規(guī)律,尋根問祖是文化傳承。愿我們在追尋現(xiàn)代生活的同時,不忘傳統(tǒng)的智慧與溫度。</p><p class="ql-block"> 緬懷先祖, 慎終追遠, 傳統(tǒng)之德永銘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