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浩勇的小小說《硝煙下的流泉》不僅描繪了戰(zhàn)爭時期前線陣地因供應中斷而陷入缺水困境的情景,更通過炊事員老蘇的大膽行動,深刻展現(xiàn)了人性在極端環(huán)境下的光輝。老蘇面對戰(zhàn)士們的飲水難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利用雙方同時缺水五天的狀況,主動前往交界處的小山溝取水。經(jīng)過多次試探并確認敵人不會開槍后,老蘇在中午時分與對面的S國士兵達成了默契,每天定時前往山泉取水,從而在敵我之間形成了一片未經(jīng)過正式談判的?;饏^(qū)域。 老蘇的行動不僅解決了戰(zhàn)士們的飲水問題,還意外地促進了雙方的和平交流,展現(xiàn)了人性在戰(zhàn)爭中的光輝一面。在戰(zhàn)火紛飛的環(huán)境中,老蘇與黑人士兵之間的簡單禮物交換——兩包大前門香煙換兩包馬蹄牌S國煙,不僅增添了幾分人情味,更體現(xiàn)了即便在敵對狀態(tài)下,人們依然能夠找到彼此溝通和理解的方式。這種超越國界與敵對立場的交流,是對人性本質(zhì)的一次勇敢探索,證明了在最艱難的時刻,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和理解能夠成為連接彼此的橋梁。這一故事不僅讓人思考戰(zhàn)爭的殘酷,更讓人看到了和平與人性的希望。 老蘇認為“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這句話表面上是對敵人警惕性的質(zhì)疑,實際上則體現(xiàn)了他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樂觀態(tài)度。在他看來,即使在戰(zhàn)爭這樣殘酷和極端的環(huán)境下,人性中仍然存在善良和理智的一面。這種樂觀不僅讓他敢于冒險,也讓他相信敵人不會無差別地射殺一個只是去汲水的人。最終,敵方士兵的反應證明了他的觀點,雙方在這一特定時刻達成了默契,停止了射擊。 老蘇的行動源于對戰(zhàn)友的深切關懷,他意識到斷水對戰(zhàn)士們的影響,甚至有人渴到不得不喝尿。這種情況下,他沒有選擇被動等待,而是主動尋求解決方案。他不僅關心自己的戰(zhàn)友,還意識到敵人同樣面臨缺水的困境。這種共情使他相信,敵方士兵也會理解并尊重他的行動。最終,雙方的共同行動證明了生存的本能可以超越敵對的立場,共同的人性在戰(zhàn)火中得以顯現(xiàn)。 老蘇的哲學思想還體現(xiàn)在他主動采取行動,而不是被動等待。他認為“現(xiàn)在正是我們采取主動的好機會”,這種主動不僅是為了獲取水,更是為了打破僵局,尋求和平。他的行動在無意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和平的契機,使得雙方在每天中午十二時的汲水時間里達成了?;稹_@種和平雖然微小,但意義重大,它證明了在極端環(huán)境下,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和理解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老蘇不僅有勇氣,更有智慧。他通過多次舉水桶、敲擊石塊的方式,試探敵方的反應,最終確認了敵方的默契。這種智慧使他能夠在危險中找到安全的路徑,也使他的行動更加有效。他的行為不僅是對戰(zhàn)友的負責,更是對自身智慧和勇氣的考驗。在戰(zhàn)火紛飛的環(huán)境中,老蘇的智慧和勇氣成為了戰(zhàn)士們的精神支柱,鼓舞著大家在困境中尋找希望。 老蘇的行動超越了階級和國界的界限,展現(xiàn)了人性的共通之處。他送給敵方士兵香煙,對方也回贈了香煙,這種簡單的交流在戰(zhàn)爭中顯得尤為珍貴。盡管連隊擔心敵人的香煙可能含有細菌,但老蘇對這種交流的渴望和遺憾,進一步體現(xiàn)了他對和平和人性的向往。在這一刻,戰(zhàn)爭的殘酷被人性的溫暖所化解,老蘇的行為成為了跨越敵對的橋梁,證明了人性的光輝可以超越一切障礙。 《硝煙下的流泉》通過老蘇的故事,傳達了一種深刻的人文關懷和哲學思考。老蘇的行動不僅僅是對戰(zhàn)友的責任,更是一種對人性、生存、和平和智慧的綜合體現(xiàn)。他的哲學思想在戰(zhàn)火中閃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關于人性和和平的寶貴啟示。在當今世界,老蘇的故事仍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提醒我們在任何困難和沖突中,都不應放棄對人性的信任和對和平的追求。 <p class="ql-block">附小說原文</p><p class="ql-block"> 硝煙下的流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符浩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戰(zhàn)火前沿陣地最大的難處是供應中斷。雙方都斷了水,但是水就在眼皮底下。在雙方交界處右側(cè)的小山溝里就有股清泉,它日夜流淌,無人敢去汲水。那里暴露在雙方的火力網(wǎng)下,一旦有人去汲水,只會白白犧牲而不會搞到水,所以斷水三天來沒有人打過它的主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沿陣地斷水后,最為心焦的是炊事員老蘇,他認為前沿的同志吃喝不上水是他的失職。戰(zhàn)爭年代沒有比失職更可怕的了。他雖然是個炊事員,但他有獨特的見解:“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在前沿斷水三天之后,他帶了一筐蘿卜在敵人炮火封鎖區(qū)前等待了一天一夜。第五天清晨,無名高地漫了一層濃霧,他安全地通過了敵人的封鎖區(qū),來到前沿陣地,只是蘿卜太少,每人分了兩個,輕傷員三個,戰(zhàn)士們拿到蘿卜后,連泥也顧不上擦,就吃了起來。老蘇找到白連長,白連長正閉著眼貼在石壁上吸涼氣,這個壯漢子聽見響動睜開眼對他笑笑,算是對老蘇送蘿卜的表揚。</p> “白連長,我想到下邊山溝里汲桶泉水來?!崩咸K在白連長面前蹲下說。<div><br>“什么?”白連長不相信自己的耳朵。</div><div><br>“我到下邊提桶泉水來。”老蘇要求著。</div><div><br>“不行!”白連長忽地坐起來,“不行,對面敵人的幾挺重機槍不是吃素的,你看——”他拉老蘇來到一個狹小的道口,在地上拾了一個廢罐頭盒,裝上土,用力向山坡上甩去,霎時,招來了敵人輕重機槍的密集射擊,連長說:“聽見了吧!你就是鐵人也休想取回水來?!?lt;/div><div><br>“讓我試試吧!”老蘇還是要求去。</div><div><br>“不行,我要對你的生命負責!”白連長惱火了。</div><div><br>“你對我負責,我也要對全連負責,五天了沒有喝上水,誰能受得了,你知道不少人渴得喝尿嗎?”老蘇和白連長爭論起來。</div> “我們沒有水,敵人也沒有水,他能忍受,我們?yōu)槭裁床荒苋淌埽俊?lt;div><br>“我們不是和敵人比賽誰耐渴,帝國主義要喝水,無產(chǎn)階級也要喝水,兩家都到了快要渴死的時候,為什么不能夠去汲水?”老蘇繼續(xù)爭辯。</div><div><br>“小心敵人打你的冷槍。”白連長說。</div><div><br>“他不讓我們喝,他自己也喝不上,他讓我們喝,我們也讓他們喝,現(xiàn)在就看誰能主動采取行動,敵人既不愿意死,又不會主動去提水,雙方都得耐性留火了,現(xiàn)在正是我們采取主動的好機會?!崩咸K發(fā)表了見解。</div><div><br>白連長覺得老蘇講得有些道理,向他點頭,意思是你去試試。</div> 經(jīng)過周密的布置,老蘇開始行動了,在坑道里找了一只S國加侖桶(一種手提汽油桶),站在交通溝里,中午十二點鐘,雙方陣地都停止了射擊,沉寂得連對面敵人的咳嗽聲都能聽見。他把水桶舉過頭頂,暴露在敵人的眼皮底下,用石塊“當當……”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過了四五分鐘,他又把水桶舉到交通溝上部,暴露給敵人,又敲了十來響,S國兵沒有絲毫動靜,他們既沒有射擊,也沒有投彈,好像裝著沒有看見一樣。老蘇心里有底了,他對白連長笑笑,白連長對機槍班長命令:“如果敵人開槍,你們輕重機槍一起掩護。”老蘇冒著生命危險爬上交通壕,他高舉著水桶,彎著腰觀察地下可能埋下的地雷,順著山坡向泉水走去,他步子穩(wěn)健,沒有絲毫驚慌,好像經(jīng)常去汲水一樣。對面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反常行動驚呆了,他們“咿里哇啦”地喊叫起來,一會,也從交通壕里爬出來一個黑人士兵,提著水桶向山泉走去。 從此以后,想不到在敵我接壤地帶竟出現(xiàn)了沒有經(jīng)過談判就達成的停火地段。每天中午十二時,雙方各派一人去泉邊汲水。據(jù)說老蘇曾送給那個黑人士兵兩包大前門香煙,對方也回贈了兩包馬蹄牌S國煙,連里怕敵人在煙里釋放細菌,送到團部化驗去了,老蘇覺得沒有抽到S國煙開開洋葷,實在是一輩子的遺憾!<div><br> (選自《2020中國微型小說年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