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好光景,沈城團聚話親情。2025年5月7日,田雨平夫婦在沈陽水上漁港酒店宴請從大連來沈的王智超夫婦等戰(zhàn)友鄉(xiāng)友,大家歡聚一堂,共敘往昔情緣!</p> <p class="ql-block">先到的四位朋友圍坐一桌,興致勃勃地玩起大連風行的打滾子,歡聲笑語不斷,為聚會增添了幾分熱鬧!</p> <p class="ql-block">東道主老兵田雨平親切致詞,熱情歡迎各位光臨。他聲音不高,話語中滿是對戰(zhàn)友鄉(xiāng)朋的真摯情感,讓在場的每個人心中都感到很溫馨!</p> <p class="ql-block">田雨平夫人王莉端茶倒水,忙碌不停,她面帶笑容,祝福各位快樂安康。她的熱情好客,讓大家感受到家的溫暖!</p> <p class="ql-block">田雨平夫婦合影留念。兩人靠在一起,相依相伴,仿佛歲月的痕跡都因這份真情而變得溫柔!</p> <p class="ql-block">嘉賓王智超,與田雨平是初中同學。1969年1月入伍,曾參戰(zhàn)珍寶島,一路奮斗到解放軍某高炮旅長。他能說善道,還出版了詩集《隨興閑詠》。聚會中,他講述著過去的軍旅往事,引得眾人連連稱奇并發(fā)笑!</p> <p class="ql-block">王智超夫人邱洪琴,曾是沈陽市43中學下鄉(xiāng)知青,能歌善舞,雖學歷不高,但素質(zhì)極佳。她活躍在聚會中,為大家?guī)砹藲g樂的氣氛!</p> <p class="ql-block">王智超夫婦合影留念。兩人在一起,邱洪琴手搭在王智超的肩膀上,笑容滿面,幸福洋溢!</p> <p class="ql-block">戰(zhàn)友邢軍林,1969年1月參軍,曾參戰(zhàn)珍寶島,后被選入吉林大學中文系深造,曾任通化軍分區(qū)政委。他多篇文章被新華社發(fā)為紙媒通稿。邢軍林德高望重,善于講笑話和“真事”。他的幽默風趣為聚會增添了不少歡樂!</p> <p class="ql-block">邢軍林夫人魏秀梅,為人和善,夫妻和美。她總是帶著溫暖的笑容,與大家娓娓交談,讓人倍感親切!</p> <p class="ql-block">邢軍林夫婦合影留念。邢軍林坐在沙發(fā)上,魏秀梅依偎著邢軍林的肩膀,笑容甜美,展現(xiàn)了夫妻間的深厚感情!</p> <p class="ql-block">這兩口子溫馨的畫面讓人感受到他們之間的默契與愛意!</p> <p class="ql-block">邢軍林參軍前就是個青年才俊,網(wǎng)友平淡曾為他繪制了一幅國畫素描像作為紀念。這幅畫描繪了一個帥氣男孩的形象,他有著濃密的短發(fā)和深邃的眼神,仿佛在訴說著那個年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邢軍林深情地回憶人生那段最艱苦的歲月,講述小時候為了家庭而輟學挖野菜照顧弟弟們的感人故事,讓大家深刻體會到生活的不易與艱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炊 煙》一一最艱苦的歲月</p><p class="ql-block">五月的通化,萬物復(fù)蘇,群山滴翠。汽車在郁郁蒼蒼的盤山路上行駛,夕陽在山尖上跳動。透過車窗,俯瞰山溝,一個三十多戶的小村莊映入眼簾。我一個手勢,汽車停在了路邊。我走下汽車,深情地望著這片美麗的山村。一色的紅磚房,家家的煙筒都冒著炊煙。是那樣的寧靜、潔白、輕盈,象一個個玉柱立在每個農(nóng)家的房頂,直插云端。我深情地看著,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隨行的楊科長走到我身旁,不解地問,首長,看啥呢?炊煙。我脫口而出。楊科長啊了一聲說,首長喜歡炊煙?我說,是呀,我對炊煙有著特殊的情感。能給我們講講嗎?楊科長懇切地說。</p><p class="ql-block">汽車在山路上繼續(xù)前行,我給他們講起了炊煙的故事。小時候整天在外面玩耍,餓了才想起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最關(guān)心的是家里的煙筒冒沒冒煙,如果冒煙,說明媽媽正在做飯,回家就可以吃飯了。上學后,每天放學回家,最關(guān)心的也是看煙筒冒沒冒煙。當見到煙筒冒煙時,心情總是特別高興。然而有一天,那是一九六O年五月的一天下午,我走出校門,很餓,盼著到家能吃口東西。在離家很遠的地方,我就看家的煙筒,不見冒煙。快到家了,也沒看到煙筒冒煙,心里很是失望。我走到家門口,房門開著,屋里沒有一點動靜。我進里屋一看,三個弟弟都在炕上躺著。爹和媽都到生產(chǎn)隊干活去了。弟弟們也許睡著了,也許昏迷了。(那年二弟6周歲;三弟4周歲;四弟2周歲)我到外屋看了一下,面口袋里有一點苞米面,什么吃的也沒有。我忍著餓,拿起筐和刀,來到地里挖野菜。挖回野菜,洗干凈,剁碎了,摻點苞米面,握成團,放在簾子上蒸,蒸好了,分給每人一個,就是晚飯了。夜幕下,我想了很多。我很喜歡讀書,學習成績也比較好,也曾有過這樣那樣的夢想??裳巯录依镞@種情況,已不允許我再念書了。第二天早上,媽用苞米面做點面糊糊,分給每人一碗。吃完飯,我和爹媽說,我不念書了,在家挖野菜,照顧幾個弟弟吧。爹和媽沒有說啥,拿起工具又到生產(chǎn)隊干活去了。當時我10周歲,小學三年級下學期。我望著爹媽遠去的身影,看著掛在墻上的書包,想著再也不能念書了,默默地低下了頭,心里很不好受。</p><p class="ql-block">輟學后,我每天早上起來就到地里挖野菜,回來給弟弟們做著吃,這樣一來,弟弟們有吃的了,也比過去精神了。人能吃的野菜不少,有柳蒿芽、打碗花根(也叫甛根)、莧菜、灰菜、車轱轆菜、芹麻菜、小根蒜(也叫小麥菜、大腦崩)、薺薺菜、老萵筋、婆婆丁等等,還有榆樹葉子。能吃的野菜不少,但由于大家都挖,再加上干旱菜少,幾乎把菜都挖光了,有的地里根本就沒菜可挖。在遼河灘挖甛根的地方,人們挖了一遍又一遍,一個地方不知被人挖了多少遍。榆樹葉子擼的光光的,有的連樹皮都剝沒了。為了能多挖點菜,我想教二弟和三弟也去挖菜。可由于他們太小,坐在地上就知道玩,根本就不會挖。于是,我只好把他們都放在家里,每天一個人出去挖菜。有一天,我挖菜回來,不見三弟在屋里,我到房前屋后看了一圈不見人。我家房東面有個大水坑,長年有水,但不深。我到坑邊看一下,也沒有,去哪了呢?我一邊找一邊喊他的小名。突然房子后面的麥地里露出一個小孩的頭,細一看是三弟。他跑麥地里干啥去了?麥子生長期短,七月份就熟了,下茬有的種白菜,也有種黃豆的。種黃豆要在麥子長到五六十公分時,在地垅溝里種上,等麥子成熟了,豆子也長二十公分左右高了。這片麥地里剛種上黃豆,原來三弟是到麥地里摳黃豆去了。他邊摳邊吃,滿嘴都是土。野菜的吃法也很多,通常是把挖回的野菜先用水泡一泡,再用水焯一下,剁碎,放點苞米面,和一下,握成團,用鍋蒸,這叫菜團子。也有的把菜洗干凈,在簾子上放一層菜,撒一層苞米面,再放一層菜,再撒一層苞米面,然后用鍋蒸,蒸熟了切成塊吃。再就是把菜洗好,剁碎放在鍋里煮,再放點苞米面,煮熟了就可以吃了。也有的把菜焯好,干脆就蘸點大醬或鹽水吃。二弟三弟和我畢竟大一點,野菜雖然很難吃,但也能堅持吃。最苦的是四弟,他才兩歲,怎么吃得了野菜呀?那時每人每天才三四兩糧食,不吃野菜又怎么活呢?我二舅當時在縣泉頭水泥?工作,是城鎮(zhèn)戶口,口糧中有點細糧。那年他到我家串門,拿點大米,母親就每天抓一把放在茶缸子里,添上水,放在火盆上煮熟了給四弟吃。這點大米在當時解決了很大困難。后來生產(chǎn)隊又成立了大食堂,發(fā)糧票,可以到生產(chǎn)隊吃,也可以把糧食買回家自己做著吃。有一天晚上,媽媽告訴我們,明天早上生產(chǎn)隊食堂有黃米粥,今天晚上就別吃飯了,省點糧票,明早上吃黃米粥吧。幾個弟弟一聽說吃黃米粥樂壞了??傻诙煸缟洗蚧氐狞S米粥,一碗粥里只有幾十個米粒,這哪是粥呀,和清水差不多。</p><p class="ql-block">可能是六一年下半年,形勢有些緩解,我又回到了學校。老師和同學們誰也沒有說啥,好象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一年沒上學,是不是降級了?楊科長問我。我說,那時的課不象現(xiàn)在的課這么深,雖然缺了一年課,但還能跟上,接著就上了五年級。楊科長又問我,當年那么苦,你們沒有怨言嗎?我告訴他,怎么沒怨言呢,但不知道怨誰,也不知道咋回事。后來長大了才知道,是三年自然災(zāi)害,蘇聯(lián)向我們討債,美帝封鎖我們,連毛主席老人家都不吃紅燒肉了,我們還怨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汽車走出了群山,眼前又是一片炊煙,還是那樣寧靜、潔白、輕盈。那是離市區(qū)最近的一個村莊,叫長流。在通過村莊公路的兩側(cè),建起了許多農(nóng)家院,專營各種農(nóng)家菜飯。楊科長指著那片農(nóng)家院對我說,首長,這里的大公雞和林蛙很好吃,要不要嘗嘗?我說,那就嘗嘗唄。我走進飯店的后廚,親自點了一個蘸醬菜,有芹麻菜、婆婆丁、小麥菜等。廚師特意給我做了一個用農(nóng)家大醬炸的雞蛋醬。我夾一筷子芹麻菜,蘸上雞蛋醬放在嘴里,苦澀帶著清香。我脫口而出,太好吃了。楊科長問我,小時候吃那么多芹麻菜,還沒吃夠呀?我說,是呀。這芹麻菜當年不知救活了多少人,那時吃它是為了活命,如今吃它是品嘗“美味”,回味過去。我們這些人就是吃芹麻菜長大的,忘不了啦!</p><p class="ql-block">(邢軍林2024年11月20日寫于沈陽)</p> <p class="ql-block">魏秀梅優(yōu)雅大方,她的笑容如春風般溫暖,與大家親切交談,不斷展現(xiàn)她的親和力!</p> <p class="ql-block">戰(zhàn)友郭慶和,老三屆學子,1969年12月參軍,退役后當過鄉(xiāng)長,社保局副局長。他擅長詩文寫作,為聚會增添了文化氣息!</p> <p class="ql-block">郭慶和夫人于亞麗,當年的一枝花,現(xiàn)在雖然身體欠佳,但郭慶和辛勤陪伴護理,展現(xiàn)了夫妻間的深情厚誼!</p> <p class="ql-block">郭慶和夫婦合影留念。兩人坐在椅子上,郭慶和身穿條紋服飾,于亞麗則戴著眼鏡并系著彩色圍巾,很和美,很開心!</p> <p class="ql-block">戰(zhàn)友高國恩,沈陽43中學下鄉(xiāng)知青,1969年1月入伍,曾參戰(zhàn)珍寶島,退役后在企業(yè)電視臺任臺長。高國恩為人和善,他在聚會中分享著自己的經(jīng)歷,讓大家感受到他的真誠與善良!</p> <p class="ql-block">高國恩夫人張寶華,同為沈陽市43中學下鄉(xiāng)知青,擅長歌舞演唱,她的熱情與活力為聚會增添了不少色彩!</p> <p class="ql-block">高國恩夫婦經(jīng)常外出觀光游覽,到全國各地著名景觀旅游。他們用小視頻分享著旅途中的趣事,讓大家感受到了旅行的樂趣與美好!</p> <p class="ql-block">戰(zhàn)友劉反修,山東德州人,1969年1月入伍,曾任解放軍某部政治處副主任,退役后在地方工作,成為勞模和先進工作者。他長于詩歌寫作與朗誦,為聚會添加了特色和藝術(shù)魅力!</p> <p class="ql-block">劉反修夫人付艷書,為人低調(diào)熱心。她雖當天身體不適,仍熱心為大家拍照,紀錄美好瞬間,為大家?guī)須g樂!</p> <p class="ql-block">劉反修夫婦合影留念。兩人在窗邊微笑合影,劉反修身穿格子襯衫,付艷書則身著黑色帶有白色文飾圖案的衣服,看得出他們生活靜好!</p> <p class="ql-block">戰(zhàn)友柯美華,沈陽市第44中學學子,1979年入伍,曾任解放軍第39軍高炮旅副連長。退役后在鐵西法院任辦公室主任,為人熱情,瀟灑爽快。他在聚會中分享著自己的故事,讓大家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p> <p class="ql-block">小嫂子邱洪琴和柯美華合影留念。邱洪琴穿著紅黑相間的花紋衣服并佩戴金色手鐲,展現(xiàn)了她的優(yōu)雅與時尚!</p> <p class="ql-block">四朵金花(左起:邱洪琴、于亞麗、王莉、張寶華)合影留念。她們圍坐在一起,桌上擺放著美食和飲料容器,她們笑容滿面,展現(xiàn)了她們之間的友誼與快樂!</p> <p class="ql-block">王莉與魏秀梅形同親姐妹,兩人坐在餐桌旁交談并合影留念,可以看出她們之間的姐妹親情!</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六位軍嫂合影留念。她們圍在餐桌旁,溫馨和諧,團結(jié)友愛,最美不過夕陽紅!</p> <p class="ql-block">聽說付艷書近來身體欠安,張寶華等姐妹們關(guān)切地慰問,體現(xiàn)出真摯的姐妹親情和關(guān)愛!</p> <p class="ql-block">邱洪琴手持酒瓶,別以為她要對瓶吹,原來是當做麥克風,在發(fā)表祝酒辭和感言!</p> <p class="ql-block">邱洪琴的優(yōu)雅搞笑,為聚會帶來了諸多歡樂!</p> <p class="ql-block">高國恩與邢軍林曾參戰(zhàn)珍寶島,倆人親切合影,盡現(xiàn)滿滿的戰(zhàn)友情誼!</p> <p class="ql-block">劉反修夫婦坐在窗邊,背景綠植點綴,顯現(xiàn)出他們生活的溫馨與幸福!</p> <p class="ql-block">劉反修深情朗誦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作《用生命影響生命》,表達了他對詩歌的熱愛和對詩人的敬仰!</p><p class="ql-block">《用生命影響生命》</p><p class="ql-block"> 印度?泰戈爾</p><p class="ql-block">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p><p class="ql-block">因為你不知道</p><p class="ql-block">誰會借著你的光 走出了黑暗</p><p class="ql-block">請保持心中的善良 </p><p class="ql-block">因為你不知道</p><p class="ql-block">誰會借著你的善良 走出了絕望</p><p class="ql-block">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 </p><p class="ql-block">因為你不知道</p><p class="ql-block">誰會借著你的信仰 走出了迷茫</p><p class="ql-block">請相信自己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因為你不知道</p><p class="ql-block">誰會因為相信你 開始相信了自己</p><p class="ql-block">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活成一束光</p><p class="ql-block">綻放著所有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柯美華在紀錄聚會的美好瞬間,看得出他對生活的熱愛與珍惜!</p> <p class="ql-block">邱洪琴品嘗湯的美味,透視出她對生活的享受與熱愛!</p> <p class="ql-block">魏秀梅與付艷書親密地在一起微笑合影,讓人們感受到姐妹之間的深厚友情!</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戰(zhàn)友(右起:高國恩、邢軍林、田雨平)合影留念。雖然他們年過七旬,仍精神矍爍,夕陽晚晴!</p> <p class="ql-block">魏秀梅與邢軍林在眾人面前秀恩愛,展現(xiàn)著他們初心不渝的甜蜜愛情!</p> <p class="ql-block">三人專注地觀看美照,表達了她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熱愛!</p> <p class="ql-block">張寶華與邢洪琴合影留念。兩位當年沈城的同校知青惺惺相惜,姐妹情深!</p> <p class="ql-block">聚會歡宴全景,張寶華在拍攝!</p> <p class="ql-block">田雨平以七言詩,贊頌戰(zhàn)友聚會的美好時光,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悟!</p><p class="ql-block">風雨人生如長河,</p><p class="ql-block">沈水相逢一首歌。</p><p class="ql-block">同舟吟唱情相伴,</p><p class="ql-block">夕陽安康享福澤。</p> <p class="ql-block">人生之旅度年華,</p><p class="ql-block">開心快樂看晚霞。</p><p class="ql-block">歲月就像一朵花,</p><p class="ql-block">花開花落美如畫。</p><p class="ql-block">看淡今朝諸多事,</p><p class="ql-block">喜樂平安最瀟灑。</p><p class="ql-block">高國恩的心態(tài)盡顯對生活的豁達與樂觀!</p> <p class="ql-block">邢軍林伸出一個手指講"真事",杜撰老山參(王智超網(wǎng)名)飲酒一杯,一瓶,一箱,"一直"的故事,幽默風趣,逗樂眾人!</p> <p class="ql-block">郭慶和即興創(chuàng)作詩篇,紀念此次聚會,展現(xiàn)了他對生活的感悟與熱愛。</p><p class="ql-block">鳥語花香五月風,</p><p class="ql-block">水上漁港景色明。</p><p class="ql-block">菜肴鮮美湯煲滿,</p><p class="ql-block">劍南春酒葡萄紅。</p><p class="ql-block">重情重義"持久戰(zhàn)",</p><p class="ql-block">舉杯祝福話康寧。</p><p class="ql-block">常來常往常相聚,</p><p class="ql-block">開心快樂伴人生。</p> <p class="ql-block">部分圖片來自張寶華、高國恩、付艷書、王莉等,部分圖片由筆者拍攝。謹以此篇記錄美好,分享感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