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天,萬物復(fù)蘇,百花盛開,這是一個攜春賞花的好季節(jié)。所以,我們也跟著春天的腳步,相約來到滇東南,進(jìn)行一場走馬觀花的巡游。</p> <p class="ql-block">續(xù)上集。</p> <p class="ql-block">元陽的哈尼梯田,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僅元陽境內(nèi)就有17萬多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族的核心區(qū)。1995年,法國人類學(xué)家歐也納博士來到元陽老虎嘴,面對著腳下萬畝梯田,激動不已,他稱贊“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藝術(shù),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人民就是真正的大地藝術(shù)家”。</p> <p class="ql-block">元陽哈尼族梯田主要有:新街景區(qū),包括云霧山城,箐口民俗村,龍樹壩日落梯田景區(qū),土鍋寨日出梯田景區(qū),金竹寨田園風(fēng)光景區(qū),壩達(dá)景區(qū),多依樹景區(qū),老虎嘴景區(qū),黃草嶺景區(qū),芭蕉嶺等等。元陽梯田,由于地處哀牢山腹地,是哈尼族人民經(jīng)過700~ 800年不斷的開墾,才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壯觀景色。</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壩達(dá)景區(qū),包括了箐口村。它在元陽縣城南部45公里處,全景區(qū)有1910戶人家,8737畝梯田全為哈尼族,也是觀賞梯田、云海、哈尼建筑的中心地帶。景區(qū)的梯田三面臨山,一面墜入山谷。而且彎彎曲曲、層層疊疊、波光粼粼。梯田的顏色,也是五彩繽紛的,如遇夕陽余暉照射,那更是美的無法用言語形容的。</p> <p class="ql-block">這個季節(jié),來元陽梯田看日落夕陽的人很多。壩達(dá)景區(qū)有4個平臺,全部被人們占滿,擠進(jìn)一個人位都不容易。這是我們在轉(zhuǎn)換平臺、走在木棧道上時,正好遇到一抹夕陽,從樹縫中將余輝瀉灑在棧道上。而且,人流正好還沒涌過來,她趕緊幫我阻攔后面上來的人流,我則趕緊“咔嚓”拍照嘍。</p> <p class="ql-block">總算奮力擠到前面平臺的扶手邊,商量著請旁邊的人讓一讓,趕緊“比心”,拿捏著將就要下山的夕陽照上一圖吧。</p> <p class="ql-block">鴨蛋黃色的夕陽,正在緩緩西下,元陽梯田的綿延起伏的層層輪廓,水田反映著鏡片般光澤,變幻出絢麗的色彩,真像一幅壯觀動人的彩繪版畫。</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直等到夕陽落下,躲進(jìn)大山的背后,人們才熙熙攘攘地散去。</p> <p class="ql-block">隔天清晨,我們部分游人,又乘車趕到元陽的多依樹景區(qū),準(zhǔn)備觀看早晨日出時的梯田美景??上叮钡皆缟?點鐘,太陽也沒出來,景區(qū)被濃霧所籠罩。站在高處平臺,望向下面的山谷,梯田輪廊飄渺悠然,若隱若現(xiàn),倒有些像極其淡雅的水墨畫啦。</p> <p class="ql-block">她在等待濃霧散去的過程中,跟著一些老外繞圈跳舞呢,自娛自樂唄。</p> <p class="ql-block">日出沒看成,便轉(zhuǎn)悠去了建水古城。這是古城內(nèi)的“十二眼古井”景點,有300多年的歷史了。</p> <p class="ql-block">云南的建水古城,古稱臨安。城內(nèi)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譽為“古建筑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1994年被國務(wù)院批準(zhǔn)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這個建筑叫朝陽樓,有”小天安門”之稱。因比北京天安門早建28年,且建筑風(fēng)格如出一轍。它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有600多年歷史了,是滇南重鎮(zhèn)。它有“雄距南疆八百里,堪稱滇府第一樓”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邁步城門樓子,撞擊碩大銅鐘,驚飛屋頂鴿鳥,不虛登上城門走一遭。</p> <p class="ql-block">這是紫陶廠家正在展銷。紫陶,也是建水有名的標(biāo)簽之一,并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歷史。目前中國有四大紫陶,廣西欽州紫陶、重慶榮昌紫陶、廣東潮州紫陶,而較為出名的就是建水紫陶。</p> <p class="ql-block">參觀建水的朱家花園。這里是清末鄉(xiāng)紳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它占地2萬多平方米,有天井42處,房間214間,整個建筑具有濃郁的民族風(fēng)格。且陡脊飛檐,雕梁畫棟,精美高雅。2013年3月被國務(wù)院批準(zhǔn),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名單。</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學(xué)政考棚”。曾經(jīng)是富家子弟學(xué)習(xí)上課,考試檢查的私塾廳堂。她也居中坐坐,感受一下授課場景氛圍。</p> <p class="ql-block">出了朱家花園,趕往建水有名的“十七孔橋”,也稱“雙龍橋”。它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西莊鎮(zhèn)白家營村。這座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的橋長148米,橋高和橋?qū)捑鶠?.6米,且是單孔橋,也是我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因此橋,被我國著名橋粱專家茅以升專門考察過,也被載入中國造橋史冊。</p> <p class="ql-block">建水的這十七孔橋(雙龍橋),是我國唯二的十七孔橋。另外一座,就是在北京頤和園昆明湖的十七孔橋啦。</p> <p class="ql-block">傍晚了,才又連忙趕到建水城外的貝山陶莊。它是建水紫陶十大名家之一的向炳成,于2006年創(chuàng)辦的。用的都是廢棄次品的陶罐、壇碗、雜石拼搭而成。而且,現(xiàn)在還在緩慢不間斷地建造中。</p> <p class="ql-block">昔日,此地人跡罕至。而今,怪石、雜罐、壇盆、玲瓏滿山莊。有些堆壘的乍一看,還有些歐洲城堡、阿拉伯建筑風(fēng)格的樣貌,充滿著異域的風(fēng)情,因此吸引著眾人紛紛來此拍攝打卡啦。</p> <p class="ql-block">剛走進(jìn)貝山陶莊,就仿佛走進(jìn)一個奇特的壇罐世界,而且是一個充滿藝術(shù)品味的獨特世界。</p> <p class="ql-block">這些奇奇怪怪的城堡,就建在這小山包上。它依山而筑,從低到高,拾級而上,一步一景,一轉(zhuǎn)一片天,異景紛呈,讓人不停地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藝術(shù)陶廊,獨具匠心的設(shè)計,彎曲著的磚壘拱形門,可以充分發(fā)揮你的藝術(shù)想象,擺拍出各種各樣,不同姿勢和優(yōu)美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碗,都排列組合貼在拱門上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這是臺階上的,圈圈套圈圈的“石門”。</p> <p class="ql-block">這里你眼晴看到的,都是壇壇罐罐,你隨意抱起一個,或攬于懷中,或放于肩上,都能拍出一張充滿藝術(shù)感氛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建水貝山陶莊的這些罐罐、壇壇,雜碗、碎缸,爛石,可能被一般人,看做是無用的雜碎垃圾。但到了搞藝術(shù)的人的手里,就變成了一種意想不到的奇妙材料。它們被重新排列組合,粘合造型,創(chuàng)造出不同凡響的藝術(shù)奇觀。</p> <p class="ql-block">這是躲在小木屋中淹泡菜,還是暢飲美酒哪?</p> <p class="ql-block">這種獨特造型的罐窗、石窗,或石壇罐拱門,都可一覽無遺“窗門外”的,自然的田園風(fēng)光景色哦。</p> <p class="ql-block">天暗了,我們就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建水城的湖邊吃了飯,然后沿湖邊游景,這變幻的燈光秀也是蠻漂亮的呢。</p> <p class="ql-block">又隔日,我們早飯后,乘車來到了建水縣臨安鎮(zhèn)的“蟻工坊”。它的前身是一個廢棄的燒磚廠,留有很多以前燒磚時的窯爐和廠區(qū)。后由云南著名藝術(shù)家羅旭在此,用“五孔空心磚”打造,砌成的現(xiàn)代藝術(shù)雕塑,建起了讓人嘆為觀止的“藝術(shù)工坊”。</p> <p class="ql-block">這些“五孔空心磚”顏色各異,鮮艷奪目,壘起的“長城”、”窯洞”、“樓臺”迷宮般神秘。而這些藝術(shù)品的制作,就像螞蟻般孜孜不懈的辛苦勞作,這可能就是“蟻工坊”名字的由來吧。</p> <p class="ql-block">拍照、打卡,穿梭在這奇異藝術(shù)景觀之中,不免為藝術(shù)家的奇思異想所感動。</p> <p class="ql-block"> 未 完 待 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