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稱:<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習文</span>美篇號: 3794025</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榮獲美篇2022年度美友圈卓越奉獻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 榮獲美篇2024年度卓越建設美友稱號</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前衛(wèi)報人·第6853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別怕路長,要向前沖,決不后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青年人,不忘英雄遺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寫就新的傳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鈞正平工作室 北陸強軍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5月3日,一段依據(jù)史實資料、由AI生成的視頻《青春傳奇》一經(jīng)發(fā)布,便引發(fā)網(wǎng)民廣泛討論。視頻以老英雄余新元的獨特視角,娓娓道來他與白求恩、狼牙山五壯士、雷鋒、郭明義之間的動人故事。這些看似孤立的歷史片段,實則串聯(lián)起一條跨越時空的青春火種傳承之路。</p> <p class="ql-block"> 在視頻的結(jié)尾,一段飽含深情又充滿力量的話語令人動容:<b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進的路上,要有光,總得有人當火種,從前是我們,如今是你們。我們的青春都可能遇見傳奇,都可能成就傳奇,也都可能成為傳奇,但新的傳奇,必將被年輕的你們寫就,所以別怕路長,要向前沖,決不后退?!?lt;/b>這不僅是一位老英雄對后輩的殷切期望,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青春誓言。有網(wǎng)友留言:“傳奇,就是您這樣串聯(lián)起來的。傳奇,也應該讓我們一代代人傳承下去?!?lt;/p> <p class="ql-block"> 時間回溯到1939年,年僅17歲的余新元投身黃土嶺戰(zhàn)斗。激戰(zhàn)中,他的左腿不幸被子彈擊中,傷情危急,甚至一度面臨截肢。關鍵時刻,白求恩大夫親自操刀手術,才成功保住了他的左腿。白求恩說:“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理想,要向前沖,決不后退!”這句話,余新元銘記了一輩子。</p><p class="ql-block"> 這位從戰(zhàn)火中重生的青年,在狼牙山阻擊戰(zhàn)中續(xù)寫著英雄傳奇。他與4名戰(zhàn)友堅守沙嶺陣地,頑強阻擊著數(shù)百名敵人的瘋狂進攻。戰(zhàn)斗至最后,戰(zhàn)友們相繼犧牲,余新元自己也被子彈打穿胸口,滾落山坡。而彼時,他們團7連的5位戰(zhàn)友,為掩護大部隊安全轉(zhuǎn)移,毅然將日軍引上棋盤陀。在彈盡糧絕之際,這5位勇士寧死不屈,縱身跳下懸崖。他們,正是家喻戶曉的狼牙山五壯士。</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干大事、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時代?!痹陂L達十四年的艱苦抗戰(zhàn)歲月中,無數(shù)為保衛(wèi)國家而英勇獻身的英烈,大多正值青春年華。我們熟知的楊靖宇犧牲時35歲、趙一曼犧牲時31歲、趙尚志犧牲時34歲……他們的名字如同一座座豐碑,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中。</p><p class="ql-block"> 然而,還有很多英雄,他們的名字或許不被眾人熟知,但同樣用年輕的生命,為國家和民族的解放事業(yè)獻出了一切,永遠值得我們敬仰和銘記。</p><p class="ql-block"> 1940年11月22日,山西代縣大西莊,一位年輕的共產(chǎn)黨員正緊張有序地組織著公糧轉(zhuǎn)移工作。他叫金方昌,年僅20歲,卻已在抗日斗爭中歷經(jīng)磨礪。此時,危險在悄然逼近。由于被敵探告密,金方昌不幸被捕。在獄中,敵人妄圖通過威逼利誘,從他口中獲取情報,但金方昌意志堅定,毫不動搖。敵人見軟的不行,便施以酷刑,殘忍地挖去他的眼球、砍斷他的手臂。但即便遭受如此非人的折磨,金方昌依然堅貞不屈,用鮮血在墻上寫下“嚴刑利誘奈我何,頷首流淚非丈夫”14個大字,以此向敵人宣告自己絕不屈服的堅定決心。在押赴刑場的路上,他高呼“抗日人民是殺不完的”,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為革命吶喊,鼓勵戰(zhàn)友繼續(xù)戰(zhàn)斗。</p> <p class="ql-block"> 1943年的深秋,河北阜平縣平陽鎮(zhèn),同樣有一位年輕的革命者在與敵人頑強抗爭。她叫劉耀梅,是羅峪村婦救會主任,年僅22歲。日軍發(fā)動“平陽慘案”瘋狂“掃蕩”,她在組織群眾轉(zhuǎn)移時不幸被捕。面對日軍的嚴刑拷打,她寧死不屈,怒斥侵略者的暴行。惱羞成怒的敵人竟用刀子一塊塊割下她的肉,她一次次痛昏過去,又一次次蘇醒過來繼續(xù)抗爭。最終,喪心病狂的敵人將她殘忍殺害,她的遺體慘不忍睹,卻永遠銘刻著中華兒女的錚錚鐵骨。</p><p class="ql-block"> 方金昌、劉耀梅……只是那個時代無數(shù)革命青年的縮影。當國家蒙羞、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兒女們以青春之軀,筑起抵御外敵的長城,用決絕的姿態(tài)向世人詮釋著:青年擔當從來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生死抉擇時挺起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歷史的長河中,永遠奔涌著青春的浪花。當我們向前輩致敬時,時代的滾滾洪流也在叩問著當代青年的心靈。當時代的交接棒傳到年輕一代手中,我們又該如何定義自己的青春,書寫新的傳奇?</p><p class="ql-block"> 答案,就寫在當代青年的行動中。近日,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鋒獎評選揭曉。獲獎的青年們,在各自的領域發(fā)光發(fā)熱。在科技創(chuàng)新的前沿,王興興等青年人才勇攀高峰,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為國家的科技進步注入強勁動力;在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邊疆,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的青年們,懷揣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忱與對孩子們的關愛,默默耕耘,點亮了無數(shù)孩子的求知夢想;96712部隊44分隊的青年官兵,始終聚焦使命任務加緊備戰(zhàn)強能,不斷挑戰(zhàn)極限、追求極致,只為更好地守護祖國安寧……這些新時代青年用不同維度的擔當,續(xù)寫著“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的深沉命題,譜寫屬于他們的青春篇章。</p> <p class="ql-block"> 青年向上,國家向前。習主席一直十分重視青年工作,關心青年成長,并多次強調(diào),“青年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中國青年才會有力量,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才能充滿希望?!苯眨曋飨o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哈拉峻鄉(xiāng)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再次向全國廣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練就過硬本領,發(fā)揚奮斗精神,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fā)光發(fā)熱,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lt;/p> <p class="ql-block"> 每代人都肩負著不同的使命, 任重而道遠。時代更迭,青年的面貌在時光長河中不斷變換,但永恒不變的,是他們對國家熾熱的愛,以及對夢想矢志不渝的追逐。</p><p class="ql-block"> 每個奮斗的坐標, 都是青春中國最生動的注腳。點點微光匯聚成炬,終將凝聚成蓬勃向上的中國力量?!皠e怕路長,要向前沖,決不后退”,所以,青年們勇敢大膽地向前沖吧,去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傳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