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鐫刻紅色記憶,傳承非遺文化</b></p><p class="ql-block"> 五一帶著孩子們踏上了延安研學之旅。坐在列車的餐廳里,聽著哐當哐當?shù)幕疖嚶?,享受著如今火車里舒適的軟座、吃著王大廚親手制作的鹵制品,加上前一晚小萱子親手制作的小油餅,享受著列車員熱情周到的服務。掃視眼前的這一切細細回顧和好多年前列車景象的確大不一樣了,更多的是享受和無限的溫暖。陽光透過明亮的車窗灑在孩子們的臉頰上,她們滿懷期待的,一會兒趴在窗戶邊拉起窗簾一個角向外張望,一會又相互滑稽的竊竊私語,再過一會兒又像個小偵探似的,悄悄溜到列車長工作室外,好奇地問著關于火車的各種問題,那股子興奮勁兒簡直就別提了,列車長總是被她們幼稚的提問逗得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很快火車就到達延安站了,一下車陜北漢子地道的口音,可把她們一下弄懵了,頓時滿臉都是好奇和疑惑。</p><p class="ql-block"> 在她們的催趕下家長們更是馬不停蹄的快速到達酒店放下行李,直趕革命紀念館和紅色革命根據(jù)地,最令大人孩子們驚訝的是那古樸的窯洞錯落有致的分布在山坡上,就像歷史深邃的眼睛,靜靜地看著歲月變化。走進窯洞,里面簡陋的陳設,無聲地訴說著過去的艱苦。在這里,一代偉人帶著無數(shù)革命者,懷著對理想的執(zhí)著、對信仰的堅守,艱苦奮斗、浴血拼搏。他們曾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徹夜長談,為革命出謀劃策;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開展生產運動,揮灑汗水努力實現(xiàn)自給自足。那些奮斗的畫面、堅定的信念,如同一幅展開的歷史畫卷,不由得讓人特別震撼,家長和孩子更是打心底里敬佩先輩曾經(jīng)的奉獻,我想歲月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身影!</p><p class="ql-block"> 隨著行程的指引我們又到了紅色文化展覽區(qū),看著珍貴的歷史圖片、歷經(jīng)滄桑的革命文物,那段崢嶸歲月又鮮活地展現(xiàn)在了大家的眼前。想到勇士們冒著槍林彈雨前進,紅軍長征克服重重困難,孩子們看著一幅幅圖片聽著講解員認真的講述眼眶頓時都紅了,家長們更是自言自語、深深感覺到革命勝利真的太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們又到了紅街,一進大門,雄偉壯觀的會師樓莊嚴的矗立在那里,在暖陽的照射下顯得格外有氣勢。再往前走,到了紅色教育研學基地。一件件的老物件不由得將我?guī)氲搅送暧檬峙拇螂娨暀C殼的畫面,帶入到了兩耳湊在收音機旁吱吱啦啦的那種串臺聲中。也不知什么時候豆大的淚珠滾落在了嘴唇上。非遺文化展示區(qū)里,紅色篆刻一下子更是把孩子們深深吸引住了。孫力老師用刀當筆,石板木板當紙,把紅色文化的內涵精妙的刻在了那小小的木板、石板上,然后鋪上宣紙用滾動刷來回滾一滾,瞬間精美的篆刻呈現(xiàn)出栩栩如生的某樣。在他的講述中孩子們更加直觀的明白了每一幅作品的來歷和歷史意義。他的每一幅篆刻就像傳遞著先輩熱血的火種,孩子們不由自主的伸出手輕輕觸摸著,仿佛和歷史有了無限的交流,紅色文化的力量好像順著她們的指尖流進心里,簡直讓在場的家長和孩子都驚嘆不已。</p><p class="ql-block"> 這次延安研學,對大人和孩子來說,都是特別難得的體驗。我們更真切地明白了,培養(yǎng)孩子對非遺文化和紅色記憶的熱愛是多么的重要。紅色歲月更是咱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是無窮的力量源泉,值得少年兒童永遠銘記。非遺文化里的紅色篆刻,作為傳承精神的獨特方式,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需要我們所有人不斷傳承并發(fā)揚!</p><p class="ql-block"> 孩子們呀,咱們現(xiàn)在生活在和平繁榮的時代,更要記住歷史,把先輩的精神傳承下去。不光要好好學習知識,在文化傳承上也要好好努力探索。把紅色文化記在心里,讓非遺文化照亮前行的路,只有在傳承和創(chuàng)新里,才能擔當起你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做個既有知識又有文化底蘊的新時代接班人,讓紅色精神在新的時代閃閃發(fā)光!</p><p class="ql-block">(劉沄萱媽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