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攝影/文字:郭亞偉</h5>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div> 偉人的這首《沁園春·長沙》大氣磅礴、氣勢恢宏,將長沙與橘子洲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初到長沙必到橘子洲”已成為了國人的共識,所以一到長沙,最想去的地方當然就是他了。 到達賓館,急忙掏出手機搜索路線,發(fā)現(xiàn)乘坐網約車十多分鐘即可抵達,便于晚飯后約車前往。路上和司機閑聊,司機說這么晚了,橘子洲肯定已經閉園,建議去紅辣椒廣場。<div><br></div><div>紅辣椒廣場果然是個好地方,隔江望去,橘子洲上的偉人像清晰可見。桔色的燈光暖暖地照著青年時期的偉人,柔和而又清晰,讓人油然升起一種神圣而又夢幻的情愫。架起三腳架,用70-200鏡頭拍下高清特寫,又尋一人少的地方升起無人機,借用空中的視角,拍下長沙美麗的夜色。</div> 一艘漂亮的游艇駛過,在湘江之中投下明亮的光影,偉人看到他們辛苦打下的江山,百姓幸福、世道升平,該是非常的欣慰吧! 無人機在城市的樓宇叢林中,信號并不好,稍遠一點,信號就會斷斷續(xù)續(xù)。 但無人機的視野實在強大,能夠將大場景精彩呈現(xiàn)。 而且能夠按你的指揮,到達人力所不能企及的地方,拍出不一樣的畫面。 看,夜色下的湘江,橘子洲橫亙南北,象一般巨輪緩緩駛來;偉人雕像在璀璨的燈光之下巍然聳立,凝視著蕓蕓眾生。此情此景,讓人豪情萌動,直想吶喊蒼穹。 信號關系,不能再抵近拍攝,但橘子洲的美麗已被生動地記錄。 美景激起熱情,許多人在布光周密、角度最佳的專業(yè)攝影師幫助下,留下與偉人同框的合影。 紅辣椒廣場拍攝雖好,但畢竟是遠景,要想到達橘子洲則必須上“洲”。“洲”多指大陸或河流中的島嶼,而在歷史行政地理中,“州”則指古代的一種行政單位。隨著時間的推移,“洲”與“州”的語義也有所擴展。例如,“洲”不僅可以指河流中的陸地,還可以指大陸和大洲;而“州”除了指古代的行政區(qū)劃外,還可以用于現(xiàn)代的地名。<div><br></div><div><br></div> 橘子洲,是湘江下游眾多沖積沙洲之一。橘子洲西望岳麓山,東臨長沙城,四面環(huán)水,長達5千米,狹處橫約40米,寬處橫約140米,最寬處僅300余米,島形狹長,形似長龍。如今的橘子洲,已成了長沙最為著名的地標性景點。由于洲上線路較遠,有“小火車”供游人乘坐。 洲的最南端(我一直認為是最東端),是一個設計精巧的公園,偉人像自不必說,那精致的亭臺綠廊、平整的嫩綠草坪,亭亭如蓋的大樹、寬廣遼闊的視野,都讓人有一種驚艷的感覺。<div><br></div><div>公園與觀景臺之間,有一個巨大的階梯供人上下,階梯寬大氣派,好象不只是僅供行走,而是兼具坐椅的功能。人們坐在上面聊天拍照、享用美食,盡情感受美景帶來的愉悅。</div> 順便說一句,站在洲頭,面對如此寬闊的江面,許多第一次來的人(包括我在內)都會把這個方向當成東方,其實這是標準的南端。這也不怪我們,是因為湘江特殊的地理結構欺騙了我們的大腦。<div><br></div><div>湘江地處長江之南、南嶺之北,長江的一級支流,自南向北流經廣西興安、全州至斗牛嶺進入湖南,由城陵磯注入長江。湘江全長969公里,其中湖南省境內長773公里。湘江是自南向北流的,因為長沙地勢南高北低,湘江向北流,一直流向北邊的洞庭湖。</div> 上北下南,有電子地圖為證。 洲上沿江邊設有優(yōu)美的步道及休閑設施。 人們沿步道享受江風的吹拂,呼吸著橘子樹的清香,怎一個愜意了得? 天空有警用直升機巡邏,安全得到最大保障。 青春少女也以偉人像為背景,留下最美的一瞬。 偉人的魅力穿越時空,讓現(xiàn)代的年輕人折服崇拜。 如今的湘江,不僅是大家休閑游玩的場所,更是航運的大通道。 1911年少年毛澤東來到長沙求學,直到1923年,毛澤東在長沙讀書和從事革命活動長達十多年之久。期間,曾多次和摯友蔡和森、羅學瓚、張昆弟等人搏浪擊水,橫渡湘江,來到這里“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1925年在此寫下了《沁園春?長沙》。 望江亭始建于唐朝,1962年橘子洲頭辟為公園時按原樣進行了恢復,2008年又進行了重建。望江亭精致而古樸,佇立亭前,舉目遙望,既可感受湘江之水滔滔南來,波瀾壯闊的氣勢,又可眺望湘江兩岸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是休憩和觀景的好去處。<br> 按照觀光順序,本應該是偉人像在前,但我還是將周邊介紹完后,專門介紹一下他老人家吧。 透過望江亭,偉人像已在眼前。 每走幾步就停頓片刻,不斷凝視偉人。越看越吃驚,深為藝術家的功力所折服。偉人面朝東南,迎風站立,眼神溫和而又堅定;雙唇緊閉、線條分明,表情堅毅而又沉穩(wěn)。最為傳神的是他的雙眸,一座大型石雕,竟然能夠將其中的眼神光精彩呈現(xiàn),讓我驚嘆不已。 <h5>據百度百科介紹:</h5><h5><br></h5><h5>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是坐落于長沙橘子洲頭的藝術雕塑,是紅色之洲的代表作,投用時間為2009年12月26日。該雕塑以1925年青年時期毛澤東形象為藝術原型,由廣州美術學院黎明創(chuàng)作,湖南省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h5><h5><br></h5><h5>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高32米、長83米、寬41米,基座3500平方米,面積為2000平方米,由8000多塊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紅花崗巖石拼接而成,總重量約2000噸。2007年2月,該雕塑由長沙市委報湖南省委,并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后立項開工建設。</h5><h5><br></h5><h5>雕塑的頭部通過表情刻畫來展現(xiàn)一個在橘子洲頭沉思的毛澤東,表現(xiàn)青年毛澤東的“心憂天下”。雕塑的基座設計成毛澤東的肩膀,寓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緬懷歷史,放眼未來。整個肩膀是一個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巨大山體,用來表現(xiàn)毛澤東的“胸懷大志”。32米的高度,則象征著毛澤東32歲時在這里揮寫出了《沁園春·長沙》的不朽詩篇。</h5><h5><br></h5><h5>山體里面設計了陳列室,通過高科技聲、光、電等手段向后人展示一代偉人的風采。2024年7月,長沙橘子洲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榮獲中國旅游投資行業(yè)權威平臺ITIA艾蒂亞機構頒發(fā)的第13屆艾蒂亞獎“最佳單品獎提名獎” 。</h5> 超長焦特寫展示細節(jié),那種藝術的精妙纖毫畢現(xiàn)。 是日,橘子洲上,柑橘正盛、碩果累累,一股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 偉人的頭像在綠色與清香之中,更顯俊美與剛毅。 人們紛紛合影留念,以期與偉人同框。 偉人的事跡傳播面極廣,眾多的游人中不乏外國游客。 大家都在期待亮燈時刻,這些精心設置的大燈會將偉人暖暖的照亮。 燈亮了,桔色的燈光在藍天、柑橘形成的冷色系中更顯溫馨醒目。 燈光的效果似乎比白天的光影更吸引人。 綠地的一角,有一座巨大的石質碑刻。上書:<div><br></div><h5>“橘子洲,又名水陸洲。一九一一年春至一九二五年秋,毛澤東在長沙求學、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經歷了叱咤風云、如火如荼的崢嶸歲月,度過了風華正茂、意氣風發(fā)的青年時期。橘子洲是毛澤東青年時期在長沙最為喜愛的活動場所,他或獨自屹立洲頭,指點江山;或攜來百侶同游,求索真理;或徜徉于橙黃橘綠之中,激揚文字;或邀游于波峰浪谷之間,擊水中流。一九二五年二月他從上?;睾祥_展農民運動,八月從韶山到長沙,九月前往廣州主持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逗留期間重游橘子洲,心潮起伏,觸景生情,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沁園春 · 長沙》一詞。新中國成立后,他對這片布滿他青春足跡的土地十分眷念,又曾八次重游。為緬懷偉人風采,傳承革命精神,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人民政府報中共湖南省委,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在橘子洲頭設立毛澤東青年藝術雕塑。該雕塑以一九二五年毛澤東青年形象為摹本,藝術的再現(xiàn)青年毛澤東胸懷大志、風華正茂的非凡氣概,雕塑為鋼筋混凝土框剪結構,簡體外設鋼結構主、次龍骨外掛永定紅花崗巖。高度為32米,長83米,寬41米。歷時四年,于2009年12月26日竣工落成?!?lt;/h5> 景區(qū)特地組織了惠民拍照,價格低廉,與那些游走于旅客之中的跟拍大師有極大區(qū)別。 夜晚的望江亭,燈光讓它晶瑩剔透。 多角度記錄偉人像的風采。 偉人神奇的眼神光讓我深感震驚,上網查詢,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將其中的原理講得很透,特地發(fā)上來與大家共享:<div><br></div><div><h5>“橘子洲頭的主席雕像,那目光如炬的秘密,竟被我意外發(fā)現(xiàn)!這絕非偶然,在雕像的眼部,恰好有一塊突出的梯形四邊形石柱。它作為受光面,無論光線從何方投射而來,都會熠熠生輝 。正因如此,無論我們從哪個角度去瞻仰這座雕像,偉人的目光都炯炯有神,且始終堅定地望向遠方,那方向,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寶島臺灣。這個小小的石柱,堪稱整個雕像的神來之筆。當年,這座雕像的設計斬獲國內最高設計獎項,如今看來,實至名歸。凝視雕像,仿佛能從中感受到偉人對祖國建設的深切關懷,以及對家國那份熾熱且深沉的熱愛?!?lt;/h5><br></div> 夜色深沉,我留戀忘返,但考慮到下來的行程,我不得不咬牙踏上末班的小火車。 下了小火車,游走于江邊,看城市的靚麗燈光,念先人的豐功偉績。 長沙,不啻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更是偉人成長的重要節(jié)點,湘江的滔滔碧水,滋養(yǎng)了湖南人民,激起了偉人斗志,成就了中華偉業(yè)。<div><br></div><div>如今的中國早已今非昔比,一代一代領導人帶領華夏子孫,沿著前人闖出的道路不斷前進,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令人吃驚的輝煌成就。我們不感謝他們?還能感謝誰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