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的陽春4月19——22日,我們隨團旅游了特色的廣東中山、汕頭、潮洲地區(qū),耳聞目睹地領略了所到之處的特色歷史文化與古韻。這次旅游不僅愉悅了我們的心情,且豐富了我們的知識寶庫。拙文奉上與大家共享,希望大家能喜歡。</p> <p class="ql-block"><b>一、“天下為公”,偉人故居游</b></p><p class="ql-block">《孫中山故居》<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是1892年孫中山兄長孫眉從檀香山匯款回來,由孫中山主持修建而成的。故居是一幢磚木結(jié)構(gòu)、中西結(jié)合、獨具特色的兩層樓房。1988</span>年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故居位于宋慶齡書寫的《中山故居公園》內(nèi)。公園為5A景區(qū)。景區(qū)以孫中山在翠亨村的故居為核心,以博物館展出的形式問公眾開放。</p><p class="ql-block">188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生于此,故居內(nèi)很多陳列至今還保持著1892——1895年間,孫中山為推翻封建帝制返鄉(xiāng)居住時的場景。故該景點不僅是學習愛國主義精神的場所,也是了解孫中山生活年代民俗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b>孫中山推翻帝制的震撼宣言</b></p> <p class="ql-block"><b>中西合璧且又有南洋風格的故居</b></p> <p class="ql-block"><b>1892——1895年間孫中山住屋的設陳</b></p> <p class="ql-block"><b>二、重游舊地,感受深圳的飛速發(fā)展</b></p> <p class="ql-block"><b>1.車越壯觀多姿的深中大橋</b></p><p class="ql-block">深中通道位于珠江三角洲伶仃洋海域,是連接深圳市和中山市以及廣州市的跨海通道,是世界級“橋、島、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深中大橋創(chuàng)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主跨1666米)、世界最高橋面(91米)最高通航凈空(76.5米)海中大橋、世界最長的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5035米)……等十項世界第一。</p><p class="ql-block">工程于2016年12月28日動工,2024年6月30日通車。通道線路主體工程全長約24.0千米,其中海中段長度約22.4千米,江中大橋主塔高270米,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主線設計速度為100千米/小時,項目總投資460億元人民幣。</p><p class="ql-block">深中通道通車后,深圳至中山的車程從此前約3小時縮短至30分鐘。</p> <p class="ql-block"><b>八車道的海底沉管隧道</b></p> <p class="ql-block"><b>約48個足球場面積大的人工島(借用)</b></p> <p class="ql-block"><b>2.晚臨西灣紅樹林公園</b></p> <p class="ql-block"><b>3.漫游“一街兩制”的中英街</b></p><p class="ql-block">中英街,位于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qū)沙頭角街道與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北區(qū)交界處,長約250米,寬約3—4米,深圳香港各占一半,街心以“界碑石”為界,與香港一街相處,需辦理通行證才能進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稱作特區(qū)中的“特區(qū)。</p><p class="ql-block">中英<span style="font-size:18px;">街之所以得名,是因為中國與英國在1899年劃定邊界的地方。當時,英國租借了新界地區(qū)99年,中英街便成為了兩國邊界的象征。1997年中國政府在收回新界地區(qū)的同時收回香港,中英街依然保留了這段歷史的痕跡。</span></p><p class="ql-block">中英街邊商店林立,免稅特色商店無數(shù),尤以泰國、美國、香港物美價廉的藥品吸引游客大包小包地購買。</p><p class="ql-block">中英街體現(xiàn)出“一街兩制”的歷史景觀和文化風情,擁有同根同源的深港共生文化和源遠流長的客家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p><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8日,中英街被國家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p> <p class="ql-block"><b>繁榮的中英街</b></p> <p class="ql-block"><b>界碑兩邊的警察雕像</b></p> <p class="ql-block"><b>不忘百年屈辱史</b></p> <p class="ql-block"><b>三、攬汕頭美景,享汕頭的美食與多彩文化</b></p> <p class="ql-block"><b>1.途中最美鱷魚式建筑的服務區(qū)</b></p> <p class="ql-block"><b>最美洗手間</b></p> <p class="ql-block"><b>2.走汕頭老城,品潮汕小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出名的潮汕小吃</b></p> <p class="ql-block"><b>3.游南澳島,觀“東方夏威夷”美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澳島,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是廣東唯一的海島縣。南澳島北回歸線貫穿全島,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是中國唯一的全島域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這里擁有碧海藍天、金黃沙灘、古樸漁村和鮮美的海鮮,是旅游愛好者的天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span>澳島面積達117.73平方千米,海岸線長94.3千米,是南澳縣唯一有居民居住的島嶼。</p><p class="ql-block">南澳島歷來是中國東南沿海通商的必經(jīng)泊點和中轉(zhuǎn)站,也是中國大陸對臺和海上貿(mào)易的主要通道、“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jié)點。鄭和七下西洋,曾五次途徑南澳島。</p> <p class="ql-block"><b>壯觀的南澳大橋</b></p><p class="ql-block">南澳大橋是汕頭市境內(nèi)連接澄海區(qū)與南澳縣的跨海通道,是廣東省內(nèi)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p><p class="ql-block">南澳大橋于1995年動工修建,后因資金原因被迫停建,2009年1月20日復工興建,于2015年1月1日通車運營,先后歷時20年。</p><p class="ql-block">南澳大橋線路全長11.08千米,全橋長9.342千米,橋面為雙向兩車道二級公路。</p><p class="ql-block">南澳大橋造型美觀,于湛藍的海面上,蜿蜒曲折連接美麗的南澳島,構(gòu)成島、海、橋一體的亮麗的旅游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b>美麗們沿海環(huán)島公路</b></p> <p class="ql-block"><b>北回歸線——北緯23.5度穿過地</b></p> <p class="ql-block"><b>南澳北回歸線廣場</b></p> <p class="ql-block"><b>南澳島北回歸線的標志——“自由之門”</b></p><p class="ql-block">自由之門的尺寸結(jié)構(gòu)與造型,分別對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時的時間;夏至正午,陽光會穿射象征地球的中空球于底座,形成“回”字形。</p> <p class="ql-block"><b>讓我托起地球</b></p> <p class="ql-block"><b>碧海砂綿的青澳灣</b></p> <p class="ql-block"><b>彩虹海生蠔養(yǎng)殖基地</b></p><p class="ql-block">南澳島生蠔養(yǎng)殖基地是國家4A旅游景區(qū)。南澳有著一百多年生蠔養(yǎng)殖的歷史。我們乘船于平靜的海面,萬畝“彩虹?!钡膲延^景象眼前展現(xiàn),“彩虹?!毕路綗o數(shù)南澳生蠔正悄悄生長。</p><p class="ql-block">體驗收獲生蠔的喜悅,海面平臺的午歺中品賞鮮味的生蠔與海味,讓我們度過了難忘美好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b>品鮮味的生蠔與海鮮</b></p> <p class="ql-block"><b>南澳大橋頭的紅色長山尾燈塔</b></p> <p class="ql-block"><b>舊時出海的老碼頭</b></p> <p class="ql-block"><b>四、漫步潮洲古城,感受潮汕悠久的古文化</b></p><p class="ql-block">潮州又稱“鳳城”,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城以其獨特的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豐富的歷史遺跡和精美的古建筑群而著稱。古城面積約3平方千米,格局完整,采<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外曲內(nèi)方,四橫三縱”的歷史空間格局,有</span>著720多條走向講究、縱橫有序的街巷和眾多石牌坊,以及大批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建筑。</p><p class="ql-block">古城始建于東晉,<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今有1600多年歷史,歷</span>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歷史遺跡。這些古建筑不僅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還體現(xiàn)了古代潮州人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精湛藝術。</p> <p class="ql-block"><b>1.廣濟門城樓</b></p><p class="ql-block">廣濟門城樓,正對廣濟橋,是潮州古城七城門樓之首。</p><p class="ql-block">廣濟門城樓,是潮州城區(qū)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它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古城樓,樓分三層,面寬五間,下涵拱門以通內(nèi)外;仿宮殿式建筑,畫棟雕梁,盡顯雄偉壯觀。</p> <p class="ql-block"><b>2.牌坊街</b></p><p class="ql-block">牌坊街是位于潮州古城中心的、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統(tǒng)工藝、特色小吃等為一體的文化古街。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矗立的22座(曾經(jīng)有99座)中式明清石牌坊與明末清初引入的兩側(cè)南洋風味的騎樓互為映襯,形成中西合璧的獨特僑鄉(xiāng)風貌。</p><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作為潮州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是孝義和科舉兩類牌坊的展示地。每一座牌坊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是潮州文化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牌坊街上的孝義牌坊是對孝道的高度表揚。這類牌坊是為了表彰孝順父母、品德高尚的人而建。</p><p class="ql-block">另一類牌坊是科舉牌坊,用以紀念在科舉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學子和事跡。這些科舉牌坊見證了潮州古代學子的努力和文化底蘊,體現(xiàn)了潮州人對于文化和知識的尊重與珍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2年1月10日,牌坊街入選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qū)。</span></p> <p class="ql-block"><b>潮州城內(nèi)的古井</b></p> <p class="ql-block"><b>3.開元寺</b></p><p class="ql-block">潮州開元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全國挑選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開元”名之,潮州開元寺便是其一。</p><p class="ql-block">潮州開元寺內(nèi)建筑形成龐大的四合院式建筑群,該寺地方寬敞、圣像莊嚴、文物眾多,是中國現(xiàn)存四大開元古寺之一,有“百萬人家福地,三千世界叢林”之美譽。</p><p class="ql-block">1983年,潮州開元寺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200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b>廣濟橋</b></p><p class="ql-block"> 廣濟橋,俗稱潮州湘子橋,中國四大古橋、四大名橋之一,被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廣濟橋位于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州文化的歷史地標、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廣濟橋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距今有850多年的悠久歷史,廣濟橋集梁橋、拱橋、浮橋為一體,由東西二段梁橋和中間一段浮橋組合而成,梁橋由橋墩、橋梁和橋亭三部分組成,橋<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有很多座古香古色的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格的橋亭,這些橋亭不僅可以為來往行人蔽風擋雨,而且還可供休閑人們觀賞韓江美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廣濟橋全長518米,東邊梁橋長283.35米,有橋墩12個和橋臺一座,橋孔12個;西邊梁橋長137.3米,有橋墩8個,橋孔7個,梁橋?qū)?米。中間浮橋長97.3米,由十八只木船連接而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白天“搭橋”過人,天晚間“拆橋”通航。</span></p> <p class="ql-block"><b>中間的18木船浮橋</b></p> <p class="ql-block"><b>遠看的廣濟橋</b></p> <p class="ql-block"><b>廣濟橋夜景</b></p> <p class="ql-block"><b>廣濟橋中的“過河拆橋”</b></p><p class="ql-block">每天傍晚5:30時浮橋拆除,讓船泊通航,上午10:30時浮橋鏈接,供人們走橋過河。這就是“過河拆橋”的由來。</p> <p class="ql-block"><b>廣濟橋燈光秀</b></p> <p class="ql-block"><b>謝謝觀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