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雍和宮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雍和宮大街12號,是北京地區(qū)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b></p> <p class="ql-block"><b> 雍和宮也是北京最著名的佛教寺廟之一,以其靈驗的祈福而聞名。常見的祈福內容包括求財、驅邪消災、事業(yè)運程、轉運平安、姻緣求子、吉祥如意、求平安、驅病求健康和求學業(yè)。</b></p> <p class="ql-block"><b> 王府時期: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為雍正皇帝即位前的府邸“雍親王府”。</b></p> <p class="ql-block"><b> 行宮時期: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格為行宮,始稱“雍和宮”。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駕崩后曾在此停放靈柩,主要殿堂的綠色琉璃瓦換成黃色琉璃瓦。</b></p> <p class="ql-block"><b> 寺院時期:清乾隆九年(1744年),改建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b></p> <p class="ql-block"><b> 雍和宮占地面積約66400平方米,總體布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中路建筑為主體,有殿宇千余間。</b></p> <p class="ql-block"><b> 在約400米長的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七進院落和六座主殿。</b></p> <p class="ql-block"><b> 前部的七座建筑呈現(xiàn)中國佛教寺院“七堂伽藍”式標準布局,后部各殿逐級升高,法輪殿頂?shù)摹耙淮笏男 蔽遄厥教齑?,蘊含佛教“須彌山”被四大部洲簇擁環(huán)繞的寓意。</b></p> <p class="ql-block"><b> 主要建筑有寶坊院三牌樓、昭泰門、雍和門殿、雍和宮殿、永佑殿、法輪殿、萬福閣、綏成殿等。</b></p> <p class="ql-block"><b> 萬福閣內有18米高彌勒菩薩像,主體材質為一根26米白檀木。</b></p> <p class="ql-block"><b> 法輪殿內有宗喀巴大師銅像,背后是五百羅漢山。</b></p> <p class="ql-block"><b> 萬佛閣前東配殿照佛樓內有金絲楠木佛龕,它們并稱雍和宮“木雕三絕”。</b></p> <p class="ql-block"><b> 雍和宮文化資源豐富,擁有節(jié)慶法會、金剛驅魔神舞、佛教音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b></p> <p class="ql-block"><b> 農(nóng)歷初一的搶頭香以及農(nóng)歷臘八的舍粥活動,吸引大批游客和信眾。</b></p> <p class="ql-block"><b>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祈福內容及其對應的殿宇: 求財:雍和宮殿</b></p><p class="ql-block"><b>● 驅邪消災:永佑殿</b></p><p class="ql-block"><b>● 事業(yè)運程:法輪殿</b></p><p class="ql-block"><b>● 轉運平安:萬福閣前殿</b></p><p class="ql-block"><b>● 姻緣求子:萬福閣后觀音洞</b></p><p class="ql-block"><b>● 吉祥如意:綏成殿</b></p><p class="ql-block"><b>● 求平安:密宗殿和講經(jīng)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