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口述:張吉余:主炮手,張建超:班長</p><p class="ql-block">在時光長河中,總有一些記憶如璀璨星辰,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0702工程,便是這樣一段鐫刻在歷史深處,熠熠生輝的記憶。</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3日,在張吉余老師的全力支持下,一場意義非凡的扶托村老戰(zhàn)友采訪座談會拉開帷幕,我與歐陽老師一同前往,探尋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p><p class="ql-block">走進院子,一條醒目的橫幅映入眼簾——“0702工程秦渡營四連泘汑排部分建設者座談采風會” 。老人們自發(fā)行動,認真地擦桌布置,那股子熱情與積極,深深觸動了我。一位老人還帶來了他珍藏多年的紀念品——枕頭和麻鞋,歲月在它們上面留下了斑駁的痕跡,卻也讓它們承載了更多的故事。簡單自我介紹后,在張吉余老師的主持、歐陽老師的攝影記錄下,我們正式開啟了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p><p class="ql-block">張建超回憶道:“那時候,大家奔赴建設地點,一路上背誦偉人‘語錄’,你一段我一段,像是進行激烈的打擂比賽。沿途到處都能看到巨大的標語,‘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那些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當時群情激昂,每個人都熱血沸騰,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依然為那一段青春歲月感到無比驕傲。很多事情,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人很難理解,只有我們這些親歷者,才有資格訴說其中的酸甜苦辣?!?lt;/p><p class="ql-block">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每天出工前的安全會是必不可少的。大家會高聲念毛主席語錄 “三線建設要抓緊,要和帝、修、反爭時間” ,然后強調(diào)安全操作規(guī)程。工地上,民兵們熱情高漲,雙手緊握八磅錘,高高掄起,在空中劃出一道道雄渾有力的弧形,姿勢優(yōu)美而穩(wěn)健。扶鋼釬的人,全神貫注,時不時轉(zhuǎn)動角度,打一會兒就用一個自制的小勺掏出里面的小渣子,那小勺是用八號鐵絲砸平、砸彎制成的。有時候,五六十錘下去,炮眼還打不下去一寸深,因為這里的石頭經(jīng)過億萬年的洗禮與沉淀,堅硬程度超乎想象,只能一寸一寸艱難地加深。</p><p class="ql-block">我作為安全員,肩負著重大的責任,每天的工作就是搖旗、吹哨子。只有在確保每一個人都進入掩體之后,我才會聯(lián)系指揮所發(fā)號施令點炮,安全意識在那個環(huán)境中是每個人心中的重中之重,因為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重大事故,關乎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危。</p><p class="ql-block">去周至時,五人合用一個架子車,拉著自己的行李,大家輪流拉車,馬車上也坐滿了人。到達馬召稍作休息后,我們又繼續(xù)上路,前往關城梁。由于坡大,架子車后面必須綁上兩根長長的木頭,下坡時后面的人踩在上面當作剎車使用。一路上艱難險阻不斷,腳下的布麻鞋很快就磨得不成樣子,褲腿的下邊全濕透了,想擰一下,摸到的卻是硬硬的冰渣渣。</p><p class="ql-block">到了第二年,在秦嶺的盤道上,一個班負責的區(qū)域大約有五六十米。營教導員任濤,責任心極強,對待工作容不得一點馬虎,他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干部。我們戶縣人懷著對黨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決心在這亙古不變的原始地貌上開鑿出一條戰(zhàn)備路,其中的難度令人難以想象。我們拋平山凹搭建工棚,砍伐樹木用作涵洞的內(nèi)膽。建設過程中,大小事故也時有發(fā)生,我們村有個同志就受了很嚴重的傷,不過最后得到了國家妥善的安排,也算是一種慰藉。</p><p class="ql-block">張吉余感慨地說:“聽說要收集有關‘0702’工程的紀實,我激動得好幾個晚上都沒睡好覺,趕忙跑回村里聯(lián)系當年的戰(zhàn)友。我們聚在一起談起‘當年’,一個比一個激動,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炮聲轟鳴、山崩石裂、硝煙彌漫的三里峽谷?!畬飘敻瑁松鷰缀巍?,只是說著笑著,不知不覺眼淚就流了下來。如今看著彼此滿頭白發(fā)、爬滿皺紋的臉,心中真是感慨萬千?!?lt;/p><p class="ql-block">在那個以階級斗爭為綱、以“有色眼鏡”看人的年代,像我這樣出身于“大成分”家庭的人,原本很難當上炮手。我能成為炮手,多虧了四營營長楊志忠的推薦。為了不辜負這份信任,我用實際行動做出了最好的回應。工作剛開始,我先和唐廣禮、田萬倉(會計和出納)以及駐連的省公路局二處的南技術員一起,住在“炮工棚”,負責保管從指揮部領回的雷管、炸藥。</p><p class="ql-block">身為爆破技術員,我深知責任重大,需要全面掌握這方面的專業(yè)知識,這對于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和考驗。我只能像干渴的海綿一樣,拼命汲取這方面的知識,努力做一個不負重任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我結識了省公路局、0702工程指揮部的總工程師王長吉和咸陽公路總段的工程師汪生凱,利用在小東溝領炸藥、雷管的間隙,向他們請教學習。王長吉是留學蘇聯(lián)的工程專家,他講解深入淺出,讓我茅塞頓開。隨著交往的深入,我們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們送我的《施工爆破手冊》成了我的工作“圣經(jīng)”,讓我學到了很多專業(yè)知識,也讓我明白,作為一名專業(yè)炮手,對于工程進展和安全施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炮位、炮洞類型的選擇,大小的確定,炸藥量的精準計算,安全避炮位置與距離的把控,這些都絲毫不能馬虎;夾釬、斷鋼釬頭的及時處理(清膛),關系到打眼進度;每天在大家上工前,仔細查看前一天放炮震松但未脫落的石頭,及時建議排除撬掉,排除險情,確保下方施工安全,同時選好新炮位。掌握了這些專業(yè)知識后,我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梢宰院赖卣f,在我參與的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爆破作業(yè)中,沒有出現(xiàn)過一次失誤,憑借所學的專業(yè)知識,保證了工程安全、順利地完成。</p><p class="ql-block">因為自己勤奮好學、善于鉆研,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也為我以后的就業(yè)鋪平了道路。后來,我因為結識了“0702工程北段指揮部”總指揮王崇禮,在咸陽地區(qū)原種場任外協(xié)業(yè)務員期間得到了他的幫助,和他兩個兒子的工作單位也都有業(yè)務往來。</p><p class="ql-block">那段三線建設的時光,雖然時刻處于危險和恐懼之中,震耳欲聾的炮聲讓人神經(jīng)緊張,白天施工勞累,晚上在近百人的油毛氈棚里,困倦的呼嚕聲此起彼伏,卻也構成了一曲別樣的“黃粱交響曲”,讓人回味無窮。為了活躍文化生活,楊志忠連長安排木工做籃球架,禮拜天大家一起打球;張良寨姚百計說快板;我們還會過長坪河對岸聽五連樂隊唱樣板戲,樂在其中。有一次咸陽地區(qū)大眾劇團來板房子慰問演出,秦渡營的秦腔迷們喜笑顏開,就像久旱逢甘霖的禾苗。特別是演《智取威虎山》深山問苦選段時,扮演小常寶的演員是本地姑娘,她唱腔動人,鄉(xiāng)黨看鄉(xiāng)黨,現(xiàn)場氣氛更加高漲,謝幕了大家還戀戀不舍。</p><p class="ql-block"> 周佛路的建設,讓我學會了堅強、獨立自主和奮斗不息。如今我們都已滿頭白發(fā)、滿臉皺紋,但我依然堅信,如果再來一次,我還會同大家一起奮戰(zhàn)!</p><p class="ql-block">編者按:張吉余老師博聞強記,在0702采訪活動中,他憑借超強的記憶準確還原了過往的經(jīng)歷,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和幫助,讓采訪少走了許多彎路,十分難得。他積極參與采訪活動,組織座談會,隨隊三次走訪工程參與者,兩次登上秦嶺擔任向?qū)?,提供各營施工現(xiàn)場和地段。雖已至耄耋之年,仍不辭勞苦,四處奔忙 。</p><p class="ql-block">歲月悠悠,當年的熱血青年如今已白發(fā)蒼蒼,但0702工程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屹立在他們心中,也激勵著我們這些后人,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不懈奮斗。</p><p class="ql-block">健在的人:</p><p class="ql-block">張明元,張建民,張建超,張麥蛇,楊彥杰,張志令,王聯(lián)民,張書生,張 祿,抗安民,張勤學,張武生,張吉魚,張笑笑,揚汴生,張自亮,</p><p class="ql-block">去世的人:</p><p class="ql-block">張守義,張建忠,張 博,趙全壽,張進忠,張秦元(排長)張吳成,張潔房,白利學,張四明,抗穩(wěn)定,張團生,張佳民,</p><p class="ql-block">整理:單曉莉</p><p class="ql-block">24年9月9日</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9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單曉莉,筆名驚蟄、西門踏雪。古詩詞愛好者。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陜西省詩詞學會會員、陜西省秦風詩詞學會會員,現(xiàn)任《仁智文苑》社長,主編,作品散見于《中華詩詞》《陜西詩刊》《咸陽詩刊》《三原詩刊》《秦風詩刊》以及各大網(wǎng)絡公眾號平臺。</p><p class="ql-block">工地圖片來自于周至"0702"博物館,自媒體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您告知,立馬刪除。</p> <p class="ql-block">單曉莉</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