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中旬,駕車自西安經湖北、江西,進入福建龍巖市永定區(qū),永定有兩處著名的土樓風景旅游區(qū),一為土樓王區(qū),二為土樓王子區(qū),前一景區(qū)有規(guī)模最大最壯觀的承啟樓,后者為村莊中的土樓群,內容豐富,更接地氣。我們傍晚趕到永定后,就住在土樓王子景區(qū)門口外的民宿,步行50米就進入景區(qū)。</p><p class="ql-block">土樓是客家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客家人是漢民族中因歷史遷徙形成的獨特群體,“客”字 既體現(xiàn)客家人的戶籍身份,也隱喻其從 “暫住”到“定居”的文化適應過程。其語言、建筑等文化元素至今仍保留著濃厚的中原遺風。</p><p class="ql-block">福建永定土樓就是客家傳統(tǒng)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2008年,永定土樓作為福建土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正式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評選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永定土樓產生于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fā)展,在明末、清代及民國時期逐漸成熟。永定客家先民由于北方戰(zhàn)亂南遷,為防御外敵、凝聚內力,選擇聚族而居,建造了居住防御一體的“堡”“寨”,后逐漸演變成土樓。</p><p class="ql-block"> 明成化十四年永定設縣后,經濟實力增強,煙草種植帶來財富,土樓建筑進入鼎盛時期,富人將“口字形”土樓擴建為“五鳳樓”,后又根據(jù)需求結合風水“八卦”改造出圓樓。</p><p class="ql-block"> 土樓分五鳳樓、方樓和圓樓三大種類。五鳳樓是高貴莊重的禮制建筑,平面形式多為“三堂兩橫”;方樓數(shù)量最多、分布最廣,縱軸對稱,以廳堂為院落中心組織房間;圓樓則以一個圓心出發(fā),一層層向外展開,防御功能突出。?</p><p class="ql-block"> 土樓整體遵循中軸對稱原則,采用多層式結構,一般為3至5層,層與層之間通過樓梯等相連。土樓內部空間設計合理,一層通常是會客廳兼餐廳、廚房及飼養(yǎng)牲畜,二層用作存糧和雜物間,三層以上是居住區(qū)域。</p><p class="ql-block"> 建構土樓主要使用當?shù)仞ち:扛咔液欢ū壤白拥狞S土,在土墻中加入樹枝、竹葉等作為龍骨,增強土墻牢固性。對于一些低矮附屬用房,墻體常使用河卵石筑成,卵石之間用調好的砂漿灌縫。</p><p class="ql-block"> 永定客家土樓是客家文化中宗法制度在居住文化上的體現(xiàn),上百人上千人以血脈為單位群體共居一樓,維持并加強了家族凝聚力。</p><p class="ql-block">客家人崇文重教、敦親睦族等理念在土樓建筑結構中體現(xiàn)明顯,土樓中的楹聯(lián)就是儒家思想精髓的詮釋,樓內還設有私塾學堂,教化育人。</p><p class="ql-block">土樓的設計貫穿著精深的“八卦學說”,先民把《易經》中的八卦理念與地形、水勢、風向等巧妙結合,建造出按八卦布局、以陰陽為本的土樓。</p> <p class="ql-block">到達當晚去看土樓王子景區(qū)夜景。</p> <p class="ql-block">土樓內居住者的攤位。</p> <p class="ql-block">類似藍莓的可食用不知名水果。</p> <p class="ql-block">最大土樓:土樓王——承啟樓。</p> <p class="ql-block">被稱為“圓樓之王〞的承啟樓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高頭鎮(zhèn)高北村,始建于明崇禎年間,直到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才最終建成。這座土樓由四個同心圓的環(huán)形建筑組成,外環(huán)四層,每層有72間房;二環(huán)兩層,每層有40間房;三環(huán)單層,有32間房;中心是祖堂,全樓共有402間房?。承啟樓不僅是建筑藝術的瑰寶,更是歷史的見證,每一塊石頭、每一片瓦都訴說著土樓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承啟樓一側。</p> <p class="ql-block">游學小學生。</p> <p class="ql-block">從上方看土樓。</p> <p class="ql-block">土樓內樓梯為木梯。</p> <p class="ql-block">土樓內可養(yǎng)家畜家禽。</p> <p class="ql-block">土樓內水井。</p> <p class="ql-block">承啟樓側門。</p> <p class="ql-block">在承啟樓請攝影師拍攝的壯觀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