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赤峰名校長培養(yǎng)工程的學員們來到廈門的第二天,便奔赴廈門市海滄區(qū)天心島小學。此時的廈門,已然滿是暖春的蓬勃,空氣中彌漫著溫潤的氣息,綠植繁茂,繁花似錦。從北方的廣袤大地,到南方的海濱小城,這場跨越山海的奔赴,正如同一場教育理念的交融之旅,即將在這座充滿海洋氣息的校園里開啟新篇。</p> <p class="ql-block"> 4月28日上午,開啟了廈門市海滄區(qū)天心島小學的深度參訪之旅。踏入校園,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的蔥蘢綠意,各色鮮花的熱烈綻放,在海風輕拂下?lián)u曳生姿,與遠處湛藍的天空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靈動的南國畫卷。</p><p class="ql-block"> 李鵬校長全程引領參觀校園,生動闡述學校文化精髓,同時全面介紹在特色發(fā)展道路上的積極探索與創(chuàng)新實踐。沉浸式的體驗到了“開放、多元、包容、創(chuàng)新”理念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p> <p class="ql-block"> 天心島小學秉承“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意”的辦學宗旨;“海納百川,勇立潮頭”的校訓,指引著師生前行的方向;開放的辦學模式、多元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幸福的校園生活,是學校矢志不渝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作為福建省第一所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小學,海洋文化課程是其最亮眼的名片。海洋知識長廊、海洋歷史長廊里,孩子們探索海洋奧秘;天心島小學正以獨特的海洋文化特色,為學生打開認識世界的窗口,在藍色海洋的懷抱中,培育兼具探索精神與人文情懷的新時代少年。</p> <p class="ql-block"> 天心島小學副校長陳姝在分享中,生動闡釋德育“走出校門的教育”理念。以“博物館即學校,企業(yè)即學校,城市即學校,社會即學校,大海即學?!睘楹诵模瑢⒌掠n堂延伸至多元場景。帶領學生走進博物館觸摸歷史脈絡,深入企業(yè)感受創(chuàng)新實踐,穿梭城市街巷探尋人文底蘊,投身社會服務踐行責任擔當,奔赴海濱開展生態(tài)守護。通過打破圍墻,讓學生在廣闊天地中浸潤品德,實現(xiàn)知行合一,讓德育教育真正融入生活、扎根成長。</p> <p class="ql-block"> 副校長陳悠然向校長們深度解讀了“以評價撬動科學教育”的創(chuàng)新實踐。在“6211”多元評價體系驅(qū)動下,廈門天心島小學打破傳統(tǒng)單一評價桎梏,以六個維度、兩個重點、一個平臺、一項保障為基準,構建覆蓋學生成長全領域的評估網(wǎng)絡。通過學生與教師雙主體評價,有效避免了“唯分數(shù)論”,精準捕捉學生成長閃光點,以動態(tài)、立體的評價機制,真正激發(fā)學生潛能,為全面發(fā)展注入持久動能 。</p> <p class="ql-block"> 副校長林少川分享了天心島小學海洋辦學特色的環(huán)境建設,學校匠心構筑了沉浸式海洋教育世界,海洋文化長廊如藍色綢帶串聯(lián)四層“深海課堂”,珊瑚礁、水母宮、航海紀元等主題打造的立體場景,讓知識化作躍動的浪花,校園道路、文化墻、宣傳欄、桌椅、展柜等布滿趣味海洋動漫,讓海洋文化滲透到校園每個角落,真正實現(xiàn)趣味與教育的深度交融。在藍色穹頂下,海洋不再是課本符號,而是可觸摸、可對話、可生長的教育共同體。</p> <p class="ql-block"> 校長李鵬在“開放多元,以海育人”主題分享中指出,天心島小學錨定面向未來的教育航向,以開放胸襟廣納資源,構建多元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育人目標,引導學生從認知海洋、探索海洋,逐步升華至守護海洋,將生態(tài)文明素養(yǎng)培育融入教育實踐。以海洋文化為精神紐帶,將深沉的教育之愛浸潤于每一個育人細節(jié),在校園中播撒靈魂的種子,喚醒師生對知識的渴望、對成長的向往。唯有以愛為源、以文化為根,方能成就有靈魂、有溫度的教育,讓海洋精神成為師生終身發(fā)展的內(nèi)驅(qū)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帶著感動與仰望聆聽了四場主題分享報告。報告圍繞辦學理念的深度闡釋、特色德育的創(chuàng)新實踐、評價改革對教學的驅(qū)動路徑,以及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成果展開,既有理論創(chuàng)新,又不乏實踐案例,讓每個人都對教育教學有了全新思考與深刻啟發(fā)。</p> <p class="ql-block"> 4月28日下午,學員們走進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觀摩交流。</p> <p class="ql-block"> 學校秉持“為人生奠基,讓生活美好”理念,深耕“三生”教育,以“尊重、培養(yǎng)、發(fā)展”為育人準則,凝聚“做更好的自己”的幸福共識,構建幸福教育體系,提升師生幸福創(chuàng)造能力,以實現(xiàn)“九年引領一生”為目標。</p> <p class="ql-block"> 沈赫敏老師做了《全員導師立德樹人 建好“行知德育品牌”》的主題分享。</p> <p class="ql-block"> 學校以全員導師制為依托,全力深耕“行知德育”品牌建設,秉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理念,構建“行知少年五星級評價”體系,從品德、實踐等維度量化成長,通過豐富的行知主題活動將德育融入實踐,助力學生在知行合一中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讓德育浸潤校園每個角落。</p> <p class="ql-block"> 盧應攀老師的葫蘆絲課程分享獨具魅力,以生動示范與樂理講解結合,融入傣族、彝族等民族音樂故事,帶學生領略葫蘆絲的婉轉音色,在掌握演奏技巧的同時,感受傳統(tǒng)樂器的文化魅力,讓美育隨樂聲浸潤心靈。</p> <p class="ql-block"> 在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的課程體驗中,社團觀摩環(huán)節(jié)亮點紛呈:二胡教室里,弓弦起落間流淌傳統(tǒng)民樂的醇厚韻味;舞蹈室中,學生隨節(jié)拍舒展肢體,或靈動俏皮或優(yōu)雅大氣,盡顯藝術表現(xiàn)力;排球場上,隊員們默契配合、飛身撲救,在汗水與吶喊中詮釋拼搏精神。</p> <p class="ql-block"> 多元社團以“興趣為翼”,讓學生在民樂傳承、藝術表達與體育競技中多維成長,綻放自信光芒。</p> <p class="ql-block"> 一日參訪行程緊湊高效,校長們先后走進兩所特色學校,觀摩了"6211"評價體系的創(chuàng)新實踐、"行知德育"品牌的育人成果,以及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在理念碰撞與經(jīng)驗互鑒中,深切感受了教育創(chuàng)新活力。校長們將以參訪為契機,汲取先進經(jīng)驗,賦能學校發(fā)展,推動育人實踐再上新臺階。</p> <p class="ql-block">撰稿人:赤峰市校長跟崗研學培訓第二小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