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乙巳蛇年四月初一,是母親八十歲的生辰。我們晚上齊聚新府山父母的房子里,一起為母親慶祝生日。燭火輕輕搖曳,光影在白色的墻壁上不停地跳躍,似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我們圍在母親身旁,雙手輕輕的拍打著節(jié)奏,低聲唱起《生日快樂歌》,每一個音符都飽含著對母親的深深祝福,愿她生日快樂,身體康健。母親努力地睜開雙眼,那目光已不復往昔的明亮,顯得有些呆滯。她緩緩環(huán)視著圍在身邊的兒孫們,當歌聲傳入她的耳中,母親的眼角悄然滑落一滴晶瑩的淚花。盡管她已無法用言語表達此刻的心情,但那淚花中,分明閃爍著對兒孫祈福的感知。望著癱瘓在床、面無表情、瘦骨嶙峋的母親,我的心像刀扎一樣的疼,說不出的難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親風雨兼程的八十年,經(jīng)歷過一窮二白、缺吃少穿的饑荒年代,戰(zhàn)勝過養(yǎng)兒育女的重重困難,嘗過給五個孩子成家立業(yè)的艱辛,也享受過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其中的酸甜苦辣猶如一部寫滿艱辛的奮斗史,也是一部與病魔頑強抗爭的辛酸史,更是一部興家立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史。八十年來,母親的心中裝滿了家人,唯獨沒有留給自己一點點位置。一輩子省吃儉用,節(jié)衣縮食,每時每刻都在籌劃著家庭用度,都在經(jīng)營著大家庭,自己沒有享過一天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我們姊妹幾個年幼時,家中的生計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母親便如不知疲倦的陀螺,一刻也停不下來,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忙碌著。尤其是進入農(nóng)忙季節(jié),她總是天未亮便起身,先是奔赴田間地頭,侍弄那幾十畝賴以生存的土地,鋤頭在她手中揮舞,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浸濕了腳下的土地。累了一天回家還要洗衣做飯,操持著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務。母親的雙手,因長期的勞作,布滿了厚厚的老繭,一道道裂痕仿佛是歲月刻下的痕跡,疼痛難忍時,她便用橡皮膠布簡單纏住,繼續(xù)忙碌著。頭疼感冒這類小疾,在她看來根本算不上什么,蒙頭睡一覺,出一身汗,再口服幾?!叭ネ雌保銖娙讨眢w的疼痛又投入勞作中。到了夏秋時節(jié),為了節(jié)省往返的時間,母親自備“窩窩頭”當作干糧,提上那個略顯陳舊、保溫效果并不太好的黃色水壺,裝滿熱水,從天蒙蒙亮開始,一直勞作到夜幕降臨,掌燈時分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即便如此,她也不忘在歸途中,背著滿滿一背牛草,為家中的牲畜準備好食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待我們相繼踏入校園,家庭的重擔愈發(fā)沉重,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壓在母親、父親和哥哥的肩頭。除了耕種那三四十坰的土地,家中還養(yǎng)著成群的羊兒,還有兩頭豬和耕地的牛。每年下來父母便將牲畜變賣,換來的收入幾乎全部用在供養(yǎng)我們上學上。母親雖目不識丁,但她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對于培養(yǎng)我們上學,她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念。無論日子多么艱難困苦,她都咬牙堅持,只要我們能考上學校,那便是她心中最大的慰藉和夙愿。記得有幾次,因家中貧困,交不起學費,我心中萌生出退學的念頭,母親聽聞后,堅決不同意,所以更加勒緊褲帶過日子,攢足我們的學費,只為讓我們能一心一意地好好學習。母親那樸素而真摯的教育觀念,那看似平實卻飽含力量的家庭教育,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激勵著我們立志成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來,我們終于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也逐漸有了起色。本以為母親可以就此放下肩上的重擔,安享晚年,可她依舊割舍不下那幾十坰土地。她還是像過去一樣,沒日沒夜地辛勤勞作,只為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減輕我們的負擔。雖然母親沒能像其他父母那樣,在城里為我們購置房產(chǎn),但她用自己的方式,讓我們沒有后顧之憂,不用承受過多的拖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親這一生,為了我們弟兄幾人能出人頭地,可謂是操碎了心。她將自己全部的精力都傾注在這個家上,用她那無私而深沉的愛,精心呵護著我們成長;用她那瘦弱卻無比堅毅的肩膀,為我們撐起了一片遮風擋雨的天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長年累月的過度操勞,如同一把無情的刻刀,在母親的身體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胃病、腹壁膿腫、高血壓、腦梗、腎結(jié)石等各種疾病,如同兇猛的野獸,接踵而至,無情地侵蝕著母親的身體。為了給母親治病,我們陪著母親輾轉(zhuǎn)于各地的醫(yī)院,從府谷縣醫(yī)院,到綏德第二康復醫(yī)院,再到山西第二醫(yī)科大學醫(yī)院、包頭市人民醫(yī)院、西交大第二附屬醫(yī)院,甚至遠至北京的醫(yī)院。每一次診斷,每一次治療,都像是一場與病魔的艱難較量,而母親,始終堅強地承受著這一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9 年那個寒冷的冬季,一場意外如晴天霹靂般降臨。已經(jīng)患有腦梗的母親,漫無目的在村中小路雪地上走著,一不小心摔倒,癱坐在雪地里,再也無力站起身來,我們得知母親摔跤后,當即將母親接上來送進了中醫(yī)院,經(jīng)查方知是股骨頭骨折。看著母親那因疼痛而扭曲的面頰,渾身抖得如篩糠一般,我心如刀絞,恨不得替母親承受這一切。母親在全身麻醉的情況下接受了股骨頭置換手術(shù),在醫(yī)院足足住了二十余天,才出了院進行康復訓練。這一次病痛,對母親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術(shù)后,在保姆的精心陪護下,一邊進行康復訓練,一遍進行營養(yǎng)滋補,可是母親的身體每況愈下,神智越來越模糊。從那時起,母親幾乎是半癱在病床上,只有扶著身體才能從病床上坐起來。到2022年,母親再也沒有離開病床,一直癱在床上,至今已有四年之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四年里,看著母親每天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我們心急如焚,卻又深感無奈。母親的身體也越來越消瘦,雙手越來越僵硬,舌頭越來越不靈活,以至于喂著吃東西,也很困難。我們嘗試了各種治療方法,四處尋醫(yī)問藥,希望能讓母親的病情有所好轉(zhuǎn),哪怕只是一絲一毫的改善。然而,命運似乎并不打算輕易放過母親,那些努力大多收效甚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幾十年來,母親從未向兒女索取過任何東西,她只懂得默默奉獻。她把自己的青春、精力乃至生命,都毫無保留地給了我們這個家。她的愛是那樣深沉,那樣無私,如涓涓細流,潤澤著我們的心田;又如巍峨高山,為我們遮風擋雨。如今,母親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曾經(jīng)那個為我們遮風擋雨的巨人,變得如此脆弱。我們多想為她分擔病痛,多想讓時光倒流,讓母親能不再承受這般折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母親用她的一生詮釋了什么是母愛。那是一種不求回報、無私奉獻的愛,是一種即便付出一切也無怨無悔的愛。她教會了我們勤勞、堅韌和善良,她的言傳身教,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我們?nèi)松牡缆?。雖然母親現(xiàn)在無法再像從前那樣給予我們溫暖的擁抱和貼心的叮囑,但她的愛,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們心中,成為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母親生日之際,再一次為偉大的母親祈福,愿上天佑護,讓我的母親在有生之年少受一些病痛的折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