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貴州省臺江縣民族中學終身名譽校長、時代楷模、全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陳立群先生。</b></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老師我想你</p><p class="ql-block">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臺江縣城全景圖</p> <p class="ql-block"> 作者簡介:徐德璽,字啟興。1956年5月生于貴州省臺江縣,1982年1月畢業(yè)于成都地質(zhì)學院(現(xiàn)成都理工大學),并留校任教,1986年11月調(diào)到四川省交通廳公路設(shè)計院(現(xiàn)四川省公路規(guī)劃勘察設(shè)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2016年6月從四川公路院退休后,開始學習寫作,發(fā)表散文《東海路奇遇記》、《我的奮進“隧”月:拼搏與榮耀》和《冰雪喜旅》等十余篇;小說《殺人魔王覆滅記》;詩《七絕?靈渠》和詞《沁園春?蜀道》三十余首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贊楷模</b></p><p class="ql-block">徐德璽(成都)</p><p class="ql-block">苗疆欣遇浙賢君,</p><p class="ql-block">時代英模陳立群。</p><p class="ql-block">慧智丹心懷后俊,</p><p class="ql-block">登科偉績九州昕。</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臺江民族中學簡介</b></p><p class="ql-block"> 學校全稱:貴州省臺江縣民族中學</p><p class="ql-block"> 校訓:像山鷹一樣博擊、為成功人生準備</p><p class="ql-block"> 學校的前身是1944年(民國33年)2月建于城隍廟的“國立臺江初級中學”。1946年,首屆初中生畢業(yè)。1949年12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臺江,臺江宣布解放,學校由縣人民政府接辦。1950年3月,國立臺江初級中學并入爐山中學,1952年9月,經(jīng)省教育廳批準,恢復臺江初級中學,并更名為“貴州省臺江縣民族初級中學”,1953年8月,“工”字樓竣工,1954年8月,蘇式樓(理化生實驗樓)竣工。1958年9月,經(jīng)上級批準,學校開辦高中部,同時也將“貴州省臺江縣民族初級中學”更名為“貴州省臺江民族中學”,學校從初級中學發(fā)展成為一所完全中學。后來,施洞中學、革東中學、南宮中學等學校相繼成立,臺江民族中學曾一度更名為“臺江縣第一中學”,至1980年,又恢復為“貴州省臺江民族中學”,并沿用至今。2001年停止招收初中生,逐年擴招高一學生,單獨發(fā)展高中教育。2007年1月臺江民族中學搬遷至新校區(qū)(臺拱鎮(zhèn)朗等村下壩),老校讓給臺江縣第一中學(原方召中學)。</p><p class="ql-block"> 新校區(qū)占地面積160畝,生均37.57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45020.47平方米,生均15.86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50178平方米,生均17.44平方米;建有語音室、計算機教室、電腦備課室、教師健身房、多功能教室、55套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校園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形體室、音樂美術(shù)室、教師休息室、學生宿舍、食堂、開水房等。臺江民族中學布局合理,綠樹成蔭,環(huán)境幽雅,鳥語花香,是莘莘學子求知成人的理想學園,是教壇英才施展才華的理想舞臺。</p><p class="ql-block"> 學?,F(xiàn)在有5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021人,平均班額58人。在建教師經(jīng)濟適用房56套(針對無房教師),在編教職工186人,其中專任教師174人;中學特級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33人,一級教師60人,學校有研究生2人,省級骨干教師2人,省級骨干班主任3人,州級骨干教師11人,縣級骨干教師15人。</p><p class="ql-block"> 2014年7月學校被中共黔東南州委評為“五好基層黨組織”,被中共臺江縣委評為“五好基層黨組織”。</p><p class="ql-block"> 2014年1月學校被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評為“實驗教學先進學?!?“體藝衛(wèi)工作先進學?!?“信息工作先進學?!?“校園文化建設(shè)先進學校”。</p><p class="ql-block"> 臺江民中地處苗疆腹地,以“像山鷹一樣搏擊,為成功人生準備”為校訓,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學校的辦學特色是:重民族文化育人,辦適合學生學校。結(jié)合苗族文化濃厚的特點,開設(shè)體藝特長班和研究性學習課,實施“培優(yōu)輔差”,開展富有特色的第二課堂和社團活動,為學生成長成才搭建平臺。形成了“勤苦、自主、慎獨、爭先”的良好學風。</p><p class="ql-block"> 臺江民中正以“管理精、現(xiàn)代化、高質(zhì)量、有特色”為辦學宗旨,牢固樹立“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實干興校、特色活校”的辦學理念,努力讓每一位學子都走向成功。學校以“學創(chuàng)俱能、文理兼通、德智雙全、身心兩健”為培養(yǎng)目標,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廣大師生正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堅持走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強發(fā)展的辦學之路,正昂首快步向新的辦學目標邁進。</p> <p class="ql-block"> 下文來自網(wǎng)絡(luò),本人略做修改。</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位退休名校長的扶貧戰(zhàn)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貴州臺江縣民族中學校長陳立群的支教故事</b></p><p class="ql-block"> 遠山如黛,細雨如煙。</p><p class="ql-block"> 初冬時節(jié),苗嶺山區(qū)常見的細雨,陰冷綿密,籠罩著臺江這座貴州黔東南小城。</p><p class="ql-block"> 天未放亮,位于城郊山下的臺江縣民族中學,幾十間教室已是燈火通明,3000多名學生魚貫而入。不一會兒,瑯瑯書聲此起彼伏,偌大校園幾無行人。</p><p class="ql-block"> 已過花甲的校長陳立群,西裝領(lǐng)帶,雷打不動地出現(xiàn)在校園,沿著各班教室,一路巡視,從一樓到五樓;晚自修時間,他會再次出現(xiàn),把所有亮燈的教室和教師辦公室重走一遍。</p><p class="ql-block"> 2016年8月,從浙江學軍中學校長任上退休,他拒絕百萬年薪,到臺江民中支教任校長,這是陳立群每天必做的“功課”。</p><p class="ql-block"> 兩年多時間悄悄滑過,臺江民中也在悄然蛻變,讓人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此前,臺江百姓對當?shù)亟逃判牟蛔悖h中考前100名學生,留在本地讀高中的只有10多名。這兩年,民中招生錄取分數(shù)線提高了近200分。考上本科的學生,從全州墊底沖到了全州最前列。</p><p class="ql-block"> 更讓人欣慰的是師生精神面貌的變化。校園一掃怠惰慵懶之氣,處處有一種蓬勃自新、向上生長的力量。當?shù)乩习傩諏逃男判挠只貋砹耍?018年臺江中考前100名學生,留在本地讀書的有95人。</p><p class="ql-block"> 貴州省教育廳以陳立群之名成立全省名校長領(lǐng)航工作室,為的是更好發(fā)揮名校長在教育脫貧、學校管理方面的示范輻射作用,探索一個更好適應貴州省教育改革發(fā)展需要的校長培養(yǎng)機制。</p><p class="ql-block"><b> 大山召喚,花甲之年再出發(fā)</b></p><p class="ql-block"> 土生土長在浙江的陳立群,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后半生會與千里之外黔東南這片陌生的土地結(jié)下不解之緣。</p><p class="ql-block"> 從浙江桐廬畢浦中學,到窄溪中學,再到杭州安吉路實驗學校、朝暉中學、長河高中,最后到浙江著名的學軍中學,30多年校長生涯,陳立群都是在浙江書寫的。</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生源,不同的起點,他的管理均能從量變到質(zhì)變,化腐朽為神奇,把原本普通后進的學校帶到當?shù)匕渭獾乃健?001年,他在浙江首開“宏志班”,以“回原籍高考”的大膽創(chuàng)舉踐行教育公平理念,更以“宏志精神”的興起、發(fā)展和遷移的實踐研究,舉起“精神教育”大旗。</p><p class="ql-block"> 作為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陳立群在一次給學員講課時,回顧了自己創(chuàng)辦“宏志班”的心路歷程,這讓臺下認真聽講的貴州凱里一中校長汪海清喜出望外。身為貴州首批名校長培養(yǎng)對象,汪海清堅信,陳立群的教育追求和豐富的治校實踐,對貴州這樣一個基礎(chǔ)薄弱、經(jīng)濟落后的地區(qū),一定是提振教育質(zhì)量的對癥良藥。</p><p class="ql-block"> 2016年4月,在汪海清的盛情邀請下,陳立群第一次來到貴州,給凱里一中教師作了一場題為“教育的智慧與境界”的講座。陳立群的講座讓全校教師耳目一新,“既站得高,又能落地”,教師們聽罷都感到不過癮,紛紛請汪校長繼續(xù)邀請陳立群再來貴州開講座。這一講,便一發(fā)不可收,從州上講到各縣市。如今,陳立群義務(wù)作報告開講座已遍及全州16個縣市。</p><p class="ql-block"> 恰在這一年,作為臺江唯一一所普通高中的臺江縣民族中學正處在校長空缺、發(fā)展艱難的十字路口。當?shù)馗刹?、教師聽完陳立群報告,竟然突發(fā)奇想:眼前這位不就是他們心目中夢寐以求的校長嗎?</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作完報告前腳剛回杭州,中組部駐臺江扶貧工作組負責人與臺江縣領(lǐng)導就找到了家里,力邀他出山。</p><p class="ql-block"> 臺江是中央組織部和杭州市對口幫扶的國家級貧困縣。全縣2016年財政收入2.7億元,財政支出卻有15億元,主要靠中央財政轉(zhuǎn)移支付。臺江素有“天下苗族第一縣”之譽,全縣絕大多數(shù)人口是苗族,世代居住在大山深處。臺江民中3000多名學生中,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就有1300多人,他們的父母大都在外省打工。</p> <p class="ql-block"> 懷著“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教育情懷,陳立群感覺,這或許是自己退休后能夠發(fā)揮余熱的一片土地。他把已經(jīng)開出百萬年薪的民辦學校聘書輕輕放到一旁,來到了貴州臺江。</p><p class="ql-block"> 他開出的唯一“條件”是:分文不取,扶貧支教。</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說,看到眼神里充滿純真和渴望改變命運的苗族孩子,自己的腳步再也無法挪開。他發(fā)誓要幫助這些孩子走出大山,擁抱希望。</p><p class="ql-block"> <b>剛?cè)岵?,改革決心堅如磐石</b></p><p class="ql-block"> 帶著責任和情懷的支教,絕不是一次理想的浪漫之旅。</p><p class="ql-block"> 2016年8月,陳立群一身西服,打著領(lǐng)帶,背著雙肩包,像一個瀟灑的騎士“空降”臺江民中。全校師生都被這位身形瀟灑儀表不俗的校長“帥”到了。</p><p class="ql-block"> 但剛在學校轉(zhuǎn)了一圈,陳立群的眉頭就皺了起來:</p><p class="ql-block"> 這哪像學校的樣子?。繉W生對手機的迷戀超乎想象,放學后便三五成群走出學校,或聚餐,或買香煙,或玩游戲。晚自習時間,教室里鬧哄哄的,分不清是聊天還是討論問題。</p><p class="ql-block"> 走進學校食堂,剛端出來的菜盆邊上,密密麻麻停滿了蒼蠅。3000多名學生只有一個食堂。一到用餐時間,學生排著長隊,半天打不上飯。</p><p class="ql-block"> 學生宿舍條件也很糟糕,幾十個人擠在一個大房間,除了床,幾乎沒有什么配套用具,衛(wèi)生間氣味撲鼻……</p><p class="ql-block"> “原以為這里的管理和理念差,沒想到硬件條件也不好?!眲偟脚_江民中,陳立群面對的便是險灘硬茬。</p><p class="ql-block"> 不破,不立。很快,臺江民中師生就被眼前這位說起話來溫和友善的校長鐵腕治校的魄力驚到了。</p> <p class="ql-block"> 陳立群決定從治亂抓起。首先在全校啟動“安靜學習月”。在全校大會上給師生講“每臨大事須靜氣”的道理;召開班主任會,提出晚自習不許在教室討論、每個班每天必須進行檢查評比。他自己則每天早中晚到教學樓挨個教室督察。</p><p class="ql-block"> 原先像一匹四處撒歡的野馬駒,被新來的校長一扯韁繩,臺江民中立馬有了些章法。</p><p class="ql-block"> 第二個月,陳立群宣布全校進入“自主學習月”。他要求學生把上月月考成績記好,為下月月考立目標,全力沖刺突破。對各班的綜合達標成績,進行全校統(tǒng)計評比。</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堅持對學生動員,對班主任培訓。“陳校長告訴方法,我們?nèi)嵺`,還真有效果?!睏盍崾菑呐_江民中考出去的學生,畢業(yè)后又回到母校工作?!叭?000多人,50多間教室,才兩個月時間,一下變得靜悄悄的,整齊有序。”楊玲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我們一下子看到了學校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浮躁止于寧靜,驚雷響于無聲。遠道而來的支教校長一點沒有“客座”的意思,他的雷霆手段接踵而來,直擊學校沉疴。</p> <p class="ql-block"> 最讓全校師生炸鍋的,就是陳立群執(zhí)意改變學校運行已久的“臺江時間”。</p><p class="ql-block"> 過去民中教師上午9點簽到,11點簽退;下午3點簽到,5點簽退。陳立群堅持改為早8點半到11點半、下午2點到5點上班。提交教代會討論時,許多教師反對,不少中層領(lǐng)導也不爽,“睡午覺都不踏實”。陳立群一聽火了:“想睡到自然醒,干脆別干了!”他嚴肅地說:“我寧肯不干這個校長,也不在這個問題上妥協(xié)!”</p><p class="ql-block"> 針對臺江農(nóng)村家庭大部分勞力輸出、留守兒童多,學生課余時間散漫無序的現(xiàn)狀,陳立群決定實行封閉式寄宿制管理:每周除了周六晚上不統(tǒng)一上晚自習,其他時間晚上6:30—10:20均上晚自習。學生在校一律穿校服,手機上交學校保管,周末回家才發(fā)還。</p><p class="ql-block"> 來自學生的投訴,也從校長辦公室門縫或者校長信箱不斷塞進來。陳立群每封信都認真看,并把自己的答復寫到下周一的國旗講話里。周一一早,他就在全校師生大會上開宗明義地講:“能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直接決定人生層次和成才高度。學校實行全封閉寄宿制管理,就是給大家創(chuàng)造習慣養(yǎng)成、修煉身心的環(huán)境,只能嚴格,不能放松!”</p><p class="ql-block"> 為了保證學校剛性制度落地,陳立群將規(guī)范融入文化,關(guān)愛先于管理。</p><p class="ql-block"> 他首先下大力氣解決師生吃飯問題。學生食堂,從一個增加到三個,單獨開設(shè)教工食堂。加強后勤管理,投入一定資金,提高伙食質(zhì)量,嚴格衛(wèi)生管理。</p><p class="ql-block"> 原本一拖再拖的學生宿舍建設(shè),很快完工并趕在新學期開學前投入運行,學生搬進了六到八人、帶獨立衛(wèi)生間的宿舍。</p><p class="ql-block"> 學校生活設(shè)施的改善,為推進嚴格的管理創(chuàng)造了條件。</p><p class="ql-block"> “做校長的,就要讓大家看到,管好一所學校的決心堅如磐石、絕不動搖,這樣才能頂住壓力推進改革?!标惲⑷赫f。</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像一塊壓艙石,穩(wěn)穩(wěn)站在師生利益和堅守的原則一邊,硬是改變了原先習慣打“慢拍”的臺江民中節(jié)奏。</p><p class="ql-block"> 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高水平教師隊伍。</p> <p class="ql-block"> <b>質(zhì)量是學校的生命線。</b></p><p class="ql-block"> “質(zhì)量的差距,是水平問題,更是態(tài)度和標準問題?!鄙先尾痪?,陳立群便帶著小板凳,推門聽課。一堂高三語文課上,老師開場講了10分鐘,才發(fā)現(xiàn)自己講錯了。本來要給學生講作文結(jié)尾,卻講成了開頭。</p><p class="ql-block"> 下課后,陳立群立刻把這名教師叫到辦公室,“你犯的錯誤實在太離譜了。要知道,這是高三課堂,學生馬上要高考了,你卻這樣上課!”第二天,這名教師的語文課被人替下,學校就此不再聘用這名不稱職的教師。</p><p class="ql-block"> 過了幾天,陳立群又去聽數(shù)學課。數(shù)學老師出身的他,才聽幾分鐘,就坐不住了。下課一查備課本,果不其然,這是一堂沒有教案、跟著感覺走的課。</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生氣地說:“我寧肯狠狠心讓優(yōu)秀教師多上幾節(jié)課,也不能讓你再誤人子弟!”從此,這位教師再也沒有上講臺。</p><p class="ql-block"> 一下子讓學校兩位教師“下課”,這件事迅速傳開,震動了整個黔東南。</p><p class="ql-block"> “我的支教總會結(jié)束,但培養(yǎng)一支帶不走的骨干教師隊伍,才是學校持續(xù)發(fā)展的關(guān)鍵?!痹陉惲⑷旱耐苿酉?,臺江民中啟動了青年教師培養(yǎng)行動計劃。計劃包括3個工程:“小荷工程”“青藍工程”“名師工程”。</p><p class="ql-block"> “小荷工程”,針對走上工作崗位3年內(nèi)的青年教師,主要培訓課堂常規(guī)和教師基本功;“青藍工程”,針對工作3到8年的教師,旨在提升其業(yè)務(wù)素質(zhì),使其站穩(wěn)課堂,成為教學骨干;“名師工程”,針對工作8年以上的教師,旨在開闊視野,形成特色,樹立風范。</p> <p class="ql-block"> 陳立群利用自己的資源和人脈,盡量給教師創(chuàng)造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目前,學校已經(jīng)送出6批教師,每批20名左右,到杭州各名校進行為期一周的交流學習。他還不斷爭取讓外面的優(yōu)秀教師分批到學校支教,使本地教師在傳幫帶中迅速成長。</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借力黔東南名校凱里一中的資源,將他們的教師請進來,與臺江民中的教師一起同課異構(gòu):同樣一門課,凱里一中的老師講一節(jié),本校老師講一節(jié),互相聽課,互相評課。凱里一中每周派9名青年教師到校來講課,覆蓋學校九大學科,同時每個學科還派一名專門聽課和點評的教師。兩校教師同課異構(gòu)的時間放在每周六下午,每周一個年級,從高一到高三輪番進行。</p><p class="ql-block"> 記者采訪時,正趕上高一年級同課異構(gòu)。一節(jié)高一物理“彈性形變”,凱里一中和臺江民中教師分別上,物理教研組課后立即組織集體評課反饋。當天參與講課的臺江民中吳老師說,相比之下,一下子看到了自己在備課和教學思路上的差距,“同課異構(gòu)對我提升教學水平幫助太大了”。</p><p class="ql-block"> 同課異構(gòu),如同一面鏡子,讓教師們看到山外有山,時時給自己以鞭策。</p><p class="ql-block"> <b>付出真愛,與師生共進退。</b></p> <p class="ql-block"> “親愛的陳爸爸:您好!請允許我們能這么叫您……一個人的影響是永恒的,您所帶來的一切新事物、新思想是同學們的寶藏……”</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封從門縫塞進陳立群辦公室的信,落款是“高二某班全體同學”。</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信,陳立群手上有厚厚一沓,大部分都是學生寫給他的。除了表示感謝,還有申訴班級管理方式的,申請困難補助的,甚至還有傾訴早戀經(jīng)歷的,訴說學習煩惱的。</p><p class="ql-block"> 不論什么內(nèi)容,每封信都字跡工整,文字間流淌著真實情感。</p><p class="ql-block"> “教師對學生是否付出真愛,他們都能感受到?!弊鳛橐恍VL,陳立群注意保持與學生之間溝通渠道的暢通,全校學生的家庭情況,他心里大致也都有一本賬。</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把教育中愛的表現(xiàn)分為三種:真愛,假愛與錯愛。</p><p class="ql-block"> 他認為,尊重學生個性,接納學生差異,愛學生這個“人”本身,是教育的真愛;愛聰明,愛高分,愛長相好,愛聽話,愛家長的權(quán)勢地位、愛財、愛物,是教育的假愛;溺愛、強制的愛,是教育的錯愛。</p><p class="ql-block"> 臺江民中的學生家長,一半以上在外打工,很多學生缺乏完整的家庭關(guān)愛。由于學生家庭普遍收入不高,一旦遭遇大病或者意外,常常直接影響學業(yè)。陳立群不僅抓教育教學質(zhì)量一絲不茍,更要時時為學生的家庭困苦操心。</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2月,高三一個班的班主任找到他:“我們班的這個學生,能否讓她保留學籍先休學回家?”陳立群一驚:“怎么回事?”一了解,原來即將參加高考的這名學生,母親得了尿毒癥。懂事的她要時常請假回家照看母親,兩頭奔波,無心繼續(xù)學習。</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一聽,第二天就與學生趕到凱里的醫(yī)院去探望她的媽媽。了解情況后,陳立群又協(xié)調(diào)浙大二院幫扶共建的臺江醫(yī)院,安排學生媽媽后續(xù)就近透析,并申請了相關(guān)報銷減免費用。他還拿出1000元錢給這名學生,鼓勵她堅持完成學業(yè),生活上的困難一起想辦法克服。</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班一開門,陳立群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封信,打開一看,1000元錢原封不動退了回來。“尊敬的校長:感謝您對我的幫助。您就像一盞燈,照亮了我的心靈,使我的生命有了一絲光彩。您的心意我領(lǐng)了,但錢我必須退還給您……每個人都有苦難的時候,但我明白人若不是到了絕境,絕不能靠別人來改變自己的處境,而是要有所作為……”</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被這名學生的堅強深深感動了。如今,這名學生已在大學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在高一(3)班教室,記者見到了坐在輪椅上的毛進行。他是這屆高一報到最晚的學生。暑期,他搭乘叔叔的摩托車從老家趕往縣城,不幸遭遇車禍,腿部骨折。陳立群得知情況后,想辦法幫他解決了醫(yī)藥費問題,才使手術(shù)得以順利進行。出院時,陳立群特地安排教師去凱里買了輪椅送到醫(yī)院,把毛進行接到學校。</p><p class="ql-block"> 只要聽到學校師生有生病住院的,不管多忙陳立群都要去醫(yī)院看望,他訪貧問苦的足跡遍及臺江每個鄉(xiāng)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臺江民中有50多個班級,每個班的班主任人選,陳立群都是左挑右選,其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要有責任心。由于學生在校時間比較長,班主任也當?shù)檬中量唷?lt;/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最受煎熬的,莫過于學校辦學經(jīng)費所限,沒法給優(yōu)秀教師更多激勵,沒法給學生更好的學習條件。由于沒有體育館,遇到雨天,學生就上不了體育課。沒有圖書館,學生的課外閱讀十分有限,語文水平普遍較低。</p><p class="ql-block"> 2017年新學期開學,高一某班班主任的辭職信放到了陳立群的桌上。這位教師在學校工作了15年,工作負責,教學優(yōu)秀,深受學生歡迎。然而,每個月3000多元的工資,要養(yǎng)活一家六口,加上剛生二胎,實在扛不住了,準備跳槽。</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找到這位教師,挽留的話沒法開口,只說了一句:“學生都不知道你去哪里了,都說你好……”這位教師聽了眼睛一紅:“校長,辭職信我收回吧……”</p><p class="ql-block"> 因為待遇跟不上,臺江民中每年都有教師離職。為了解決教師待遇問題,陳立群向當?shù)亟逃块T爭取,為教師增設(shè)了年度目標考核獎、教學質(zhì)量獎等各種獎項,鼓勵骨干教師專心教學。但當?shù)刎斄嵲谟邢?,到手的補助杯水車薪。</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和妻子商量,把他獲得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和杭州市杰出人才獎的20多萬元錢拿出來,設(shè)立臺江民中陳立群獎教金,分設(shè)愛心、責任和育才3個獎項,每年獎勵9名優(yōu)秀教師,每人5000元。</p><p class="ql-block"> “我能做到的,一定盡全力。但很多時候有心無力,的確也有不少遺憾。”陳立群說。</p> <p class="ql-block"> <b>踏遍苗寨,重啟尊師重教民風</b></p><p class="ql-block"> 到臺江任職,和學生近距離接觸,陳立群常常為學生們貧困艱難的家庭處境長吁短嘆。</p><p class="ql-block"> 深入苗寨,更有切膚之感。</p><p class="ql-block"> 苗族同胞歷史上幾經(jīng)遷徙,大山曾是他們家園的安全屏障,如今卻成了阻隔他們連通外界的障礙。雖然村村通了公路,但山高路險。</p><p class="ql-block"> 更讓他焦慮不安的是,另一座橫亙在人心里的“大山”。</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到任后召開家長會,看到有的班到會的家長還沒有在場的老師多。高三成人儀式,學校要求家長共同參與見證孩子的成年典禮,但到會的家長寥寥無幾。教育在當?shù)厝诵闹械奈恢?,可見一斑?lt;/p><p class="ql-block"> 如何在貧困欠發(fā)達地區(qū)重建尊師重教、耕讀傳家的良好民風?陳立群組織學校教師走進寨子宣講,讓老百姓充分認識到教育對于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意義。在中組部幫扶臺江工作組的協(xié)調(diào)下,陳立群親自培訓駐村第一書記。內(nèi)容包括教育與脫貧、尊師重教、家庭教育等。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考結(jié)束,陳立群將教師分成幾個組,走進寨子給高考中榜的家庭送喜報,大力宣傳“考出一個孩子、脫貧一個家庭、帶動一個寨子”的典型事跡,啟發(fā)村民重視教育。</p><p class="ql-block"> 陳立群喜歡引用德國哲學家、教育家雅斯貝爾斯的一句話:“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長,其次才成為科學獲知的一部分?!睙o論對學生、老師,還是家長,他格外重視“心靈喚醒”“精神教育”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走近臺江民中的教學樓,兩幅巨大的紅色條幅格外醒目,文字是陳立群親自撰寫的:</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生誠做基,不裝不作不混,勵志篤行出大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萬代勤為本,用力用腦用心,真才實學報家國。</b></p> <p class="ql-block"> 自從陳立群做了校長,臺江民中的師生就多了一個節(jié)日——“12·9勵志節(jié)”。每年這一天,高三年級以班為單位,在校園里種一棵“志向樹”。樹下,埋有一個瓶子,里面是全班學生的高考志向和人生理想。如今這片“志向林”雖還是幼苗,但已是蔥蘢一片。</p><p class="ql-block"> 張二里,臺江民中2018屆畢業(yè)生。在貴陽的大學城,記者見到了這位苗族姑娘。她學的是英語專業(yè)。她說,自己的老家臺江縣方召鄉(xiāng)太缺外語教師了,畢業(yè)后,一定要回到家鄉(xiāng)做一名外語教師。她的這個愿望,就種在“志向林”里。</p><p class="ql-block"> 樹是苗族的圖騰。陳立群為苗族人和樹木的關(guān)系,增添了“志”的新內(nèi)涵。</p><p class="ql-block"> 學校通過班會、成人儀式、升旗演講、朗誦比賽、游學、社團活動、讀書活動,強化激發(fā)師生對“志”的理解和思考,希望師生都能培養(yǎng)起“高遠的志向、高昂的志氣、高雅的志趣”,成為引領(lǐng)、陪伴一生的精神武裝。</p><p class="ql-block"> 中組部部長陳希來臺江民中考察調(diào)研時,陳立群在匯報中說:“所有的幫扶總是暫時的,所有的支教總是要結(jié)束的,關(guān)鍵在于增強貧困地區(qū)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造血功能?!?lt;/p><p class="ql-block"> “理想和現(xiàn)實總是有距離的,但我們還是要找到通往未來和理想的道路?!标惲⑷赫f。</p><p class="ql-block"> “陳校長,你在我們貴州可要多干幾年啊,多到我們那兒教教我們。”聽過陳立群講座,總有校長、教師臨別時會依依不舍地發(fā)出邀請。陳立群笑而不語。</p><p class="ql-block"> 夜闌人靜,他又像往常一樣回到校園,沿著教室走一圈,再回到辦公室記下一天的心得。他的耳邊,又回響起自己和90多歲老母親分別時的告白:</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兒去貴州,不為功利,不求功德,只為心愿。</b></p> <p class="ql-block"> 我有幸于2023年回母校做勵志講座,右三為接任的賴良才校長。</p> <p class="ql-block"> 臺江民中在2024年高考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p><p class="ql-block"> 臺江縣民宗局開展了2024年高考優(yōu)秀學生座談會及捐資助學活動。在座談會上,巫梭村今年有16人參加高考并達到錄取分數(shù)線,其中985高校錄取1人,211高校錄取2人,還有2人考取研究生?2。這些數(shù)據(jù)進一步證明了臺江民中在陳立群和賴良才的領(lǐng)導下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 下文摘自《<b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5年臺江縣政府工作報告</b>》報告人:臺江縣人民政府縣長楊德昭</p><p class="ql-block"> 2024年,我們勇于超越,以實干加速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春華秋實又一載,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xiàn)“十四五”規(guī)劃目標任務(wù)的關(guān)鍵之年,也是極為艱難、極其不易的一年。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以及縣委的領(lǐng)導下,堅持以高質(zhì)量發(fā)展統(tǒng)攬全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著力揚優(yōu)勢強產(chǎn)業(yè)、補短板惠民生、防風險保穩(wěn)定,臺江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實現(xiàn)“百億級園區(qū)”的歷史性突破,全縣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呈現(xiàn)頂壓前行、量質(zhì)齊升的良好態(tài)勢。尤其是2024年4月24日,國務(wù)院李強總理帶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關(guān)懷厚愛,親臨臺拱街道紅陽村、臺江職校調(diào)研指導,為我們把脈問診、加油鼓勁,全縣上下奮力建設(sh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樣板區(qū)的信心更強、干勁更足!2024年7月3日至5日,中組部李干杰部長深入我縣部分學校、醫(yī)院、村寨社區(qū)調(diào)研指導,對臺江幫扶工作予以肯定、對臺江建設(shè)予以關(guān)心關(guān)愛。領(lǐng)導的關(guān)心關(guān)懷給了我們強勁的發(fā)展信心和動力,全縣上下萬眾一心、齊心協(xié)力,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確定的目標任務(wù)。</p><p class="ql-block"><b>——經(jīng)濟發(fā)展勢頭強勁。</b>2024年全縣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完成55.97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連續(xù)12個季度排名全省前列、全州第一。一、二、三產(chǎn)分別增長4.5%、22.7%、2.0%,三次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由2023年的21.29:37.37:41.34調(diào)整為18.60:39.84:41.56。規(guī)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53.1%,農(nóng)林牧漁總產(chǎn)值增長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城鎮(zhèn)調(diào)查失業(yè)率控制在5.5%以內(nèi),居民消費價格總體穩(wěn)定。</p><p class="ql-block"><b>——民生保障有力有效。</b>在財政極為艱難且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公用經(jīng)費193萬元,壓減非急需、非剛性項目經(jīng)費2573萬元。財政民生類支出17.1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1%,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1894人,有組織勞務(wù)輸出1.81萬人,城鎮(zhèn)、農(nóng)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40270元、14059元,增長4.4%、7.8%。</p><p class="ql-block"><b>——改革事業(yè)持續(xù)深化。</b>推動園區(q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實現(xiàn)“好人好馬進園區(qū)”,“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初顯成效,臺江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通過國家首批清潔生產(chǎn)創(chuàng)新審核試點,先后榮獲國家級、省級綠色工業(yè)園區(qū)。實施國有企業(yè)市場化改革,推行“年薪制”,激發(fā)國有企業(yè)發(fā)展活力和動力。圍繞“抬轎精神”,打造“臺轎辦”全程幫辦、代辦企業(yè)服務(wù)模式,提升“一窗通辦‘2+2’模式”改革落地見效。鄉(xiāng)村治理體制機制改革持續(xù)深化??h婦聯(lián)榮獲2024年度《中國婦女報》宣傳輿論建設(shè)先進榜,臺江縣獲批納入首批國家“質(zhì)量強縣培育城市”。</p><p class="ql-block"><b>——文旅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b>成功舉辦元宵節(jié)(苗族舞龍噓花習俗)、苗族姊妹節(jié)、“村BA”球王爭霸賽等民俗節(jié)慶賽事活動?!按錌A”品牌熱度持續(xù)高漲,全年承(舉)辦籃球賽事超1000場次,網(wǎng)絡(luò)曝光量累積超900億次。以“村BA”為主要內(nèi)容之一的《我們的賽場》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報告文學《村BA》獲十三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村BA群眾性文體活動健康發(fā)展寫入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列為對外傳播十大優(yōu)秀案例之首;入列全國第二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丁按錌A”激活鄉(xiāng)村數(shù)字文化新活力》案例,獲中央網(wǎng)信辦評為《數(shù)字鄉(xiāng)村發(fā)展創(chuàng)新實踐與優(yōu)秀案例(2024)》。2024年11月建立了以臺江縣為總部的“村BA”全球運營中心,“農(nóng)文旅體商”多元融合深度發(fā)展。首部以“村BA”為題材的國際合拍紀錄片《這一站,貴州·熱辣“村BA”》在美國主流媒體《今日美國》首發(fā)。</p><p class="ql-block"><b>——社會大局和諧穩(wěn)定。</b>全縣群體性事件、重大網(wǎng)絡(luò)輿情事件“零”發(fā)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分別下降27.48%、26.56%,治安形勢持續(xù)向好。行政訴訟案件敗訴率連續(xù)三年低于全州平均水平,行政復議糾錯率連續(xù)三年為零,行政訴訟案件行政機關(guān)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連續(xù)三年達100%。政法機關(guān)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均達98%以上??h公安局、縣司法局分別榮獲全國、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現(xiàn)突出單位。</p> <p class="ql-block">楊德昭縣長</p> <p class="ql-block">臺江民族中學簡介</p><p class="ql-block">視頻制作:曾皎飛</p> <p class="ql-block"> 在中共臺江縣委、臺江縣人民政府的真抓實干下,在中組部、浙江杭州、廣東佛山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以“聚智興縣”為宗旨的臺江縣智力支鄉(xiāng)會全體會員的默默奉獻中,天下苗族第一縣臺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這真是:</p><p class="ql-block">民中學子精神煥</p><p class="ql-block">火爆村藍譽滿天</p><p class="ql-block">百億園區(qū)昂首立</p><p class="ql-block">苗疆腹地展新顏</p> <p class="ql-block">美篇編輯:徐德璽</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8日于蓉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