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3.22</p><p class="ql-block">龍宮,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貴州安順市南郊,與黃果樹風景區(qū)毗鄰,是世界上水旱溶洞最大、最多、最為集中的地區(qū)之一,景區(qū)集溶洞、峽谷、瀑布、峰林、絕壁、溪河、石林、漏斗、暗河等多種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于一體,是喀斯特地貌形態(tài)展示最為集中全面的景區(qū),被譽為“天下喀斯特,盡在龍宮”。</p><p class="ql-block">景區(qū)以壯觀瑰麗的水溶洞、洞穴瀑布和旱溶洞的巖溶地貌為特色,由龍?zhí)睹鼐澈屯ㄤ鎏飯@兩大主題片區(qū)組成,擁有龍宮四最:中國最長最美水溶洞(一、二進龍宮)、中國最大洞中佛堂(觀音洞)、中國最大洞中巖溶瀑布(龍門飛瀑)、中國原子能機構測定的世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龍宮還有三絕,</span>世界最大的水旱溶洞集群,山不轉水轉的漩水奇觀(漩塘),世界上最大單體漢字“龍”字田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短河之多(短河、區(qū)域喀斯特地貌)。</span></p> <p class="ql-block">中國最大的巖溶洞穴瀑布(龍門飛瀑):由天池水傾瀉而成,是典型的喀斯特暗瀑,洞高50米,瀑高38米,寬25米,是中國最大的巖溶洞穴瀑布。龍門高懸形似天窗,流水劈石鉆出噴瀉而下,搗珠噴玉,氣勢磅礴。</p> <p class="ql-block">世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龍宮天池):龍宮天池又名響水龍?zhí)?,長220米,平均寬約50米,平均水深28米。天池是龍宮地下河的轉折端,因河道加寬、地下河水不斷溶蝕巖體,最終導致溶洞頂板塌陷形成天池;是中國原子能機構測定的世界天然輻射劑量率最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中國最長最美的水溶洞(一、二進龍宮):一、二進龍宮被譽為全國最長、最美的水溶洞,為龍宮三絕之一,其蜿蜒于龍宮奇峰異谷之下,堪稱一絕。其中一進龍宮長840米,由群龍迎賓廳、浮雕壁畫廳、五龍護寶廳、水晶宮、高峽幽谷宮五個部分組成,乘船穿行于溶洞暗河之中,頭頂斑斕的洞中奇景若絢麗的夜空,與平靜水面的倒影交相輝映。二進龍宮全長400米,共分為四個大廳。洞內景觀粗曠,鐘乳怪誕,如刀劈似斧削,潭深水幽,曲折神密,水幕電影光怪陸離,船行其中恍如“時光隧道 ”,妙趣橫生。</p> <p class="ql-block">單體漢字之巨(龍字田):龍字田采用兩種農作物套種,按季節(jié)區(qū)分,春天由油菜花和蠶豆進行套種,秋天由黑糯米和一般水稻進行套種,拓自唐代書法家懷素的草書書法,占地面積約8萬余平方米,是世界最大單體漢字,氣勢磅礴,震撼人心,宛如一條活靈活現(xiàn)的巨龍從山林間呼嘯而出,特別是微風吹來,龍字隨風擺動時。龍字田絕美龍字畫卷已成為貴州標志性景點之一。</p> <p class="ql-block">漩塘為典型喀斯特漏斗地貌,直徑101米、面積8012平方米,與通漩短河相連,塘水不借風力、日夜不歇,沿塘切線方向順時針旋轉,自塘底天然漏斗潛入暗河又因高差所致,從水竹源分左右流出,形成了“山不轉水轉”和“一水分兩邊”的龍宮奇景。漩塘景象珍奇,令游客陶醉,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走進科學》欄目特別就此進行過探密和報道。</p><p class="ql-block">龍宮位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的南緣,水熱條件良好,形成了穿景區(qū)而過的諸多河流,河流對高原面的溶蝕侵蝕切割,加劇了高原地勢的起伏,又因“水從山里來,流到山中去”,形成了通漩河、百步源、如來溪三條中國最短河流。河水清澈透明,翠竹相擁,船在水上走,人在畫中游,仿佛置身人間仙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5.3.23</p><p class="ql-block">貴州織金洞是一個令人贊嘆的自然奇觀,被譽為“喀斯特地貌百科全書”、“中國溶洞之王”以及“中國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它位于貴州省畢節(jié)市織金縣官寨苗族鄉(xiāng),<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沖河南岸,屬于高位旱溶洞。</span>是貴州首家世界地質公園,也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被譽為“巖溶瑰寶”、“溶洞奇觀”。</p><p class="ql-block">織金洞景區(qū)洞內恒溫10至16度,有著多層次、多系統(tǒng)、多類別、多形態(tài)的完整巖溶系統(tǒng),具有“大”“奇”“全”的溶洞特色。景區(qū)洞體分為四層,已勘察長度12.1公里,洞腔最寬跨度175米,相對高差150米,一般高寬均在60至100米之間,總面積70余萬平方米,共劃分為迎賓廳、廣寒宮、靈霄殿、十萬大山等12個大廳。洞中遍布石筍、石柱、石芽、石幔等四十多種堆積物,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積物類別的40多種堆積形態(tài),呈現(xiàn)出萬干氣象,無限風光,雄偉壯觀的“地下塔林”、虛無縹緲的“鐵山云霧”、一望無涯的“寂靜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簾”、深奧無窮的“廣寒宮”、神秘莫測的“靈霄殿”、豪邁挺拔的“銀雨樹”、纖細玲成的“卷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賢騎象”、“婆媳情深”……一幅幅大畫卷,一處處小場景,令人心魄震驚,嘆為觀止。據(jù)專家考察比較,織金洞規(guī)模體量、形態(tài)類別、景觀效果都比譽冠全球的法國和南斯拉夫的溶洞更為宏大、齊全、美觀。</p><p class="ql-block">洞內精華景點 </p><p class="ql-block">1、三寶:銀雨樹、霸王盔、靈芝山;</p><p class="ql-block">2、九奇:倒掛琵琶、雪壓青松、婆媳情深、中流砥柱、擎天一柱、江山多嬌、普渡眾生、姊妹玉樹、掌上明珠</p> <p class="ql-block">婆媳情深~約10萬年前形成塔松狀石筍,一前一后兩個石筍仿佛相敬如賓的婆子倆</p> <p class="ql-block">三星聚會~三座粗壯的石筍高約20米,約25萬年前形成,形似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福、祿、壽三位神仙。</p> <p class="ql-block">擎天一線~形成于15萬年前,高達37米直徑僅有1米的棕櫚狀石柱,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最細的石柱。</p> <p class="ql-block">苗嶺大廳~宛如一個巨大的地下劇場</p> <p class="ql-block">南天門~洞穴崩塌形成的巨型堆積物,連接上下層洞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石筍奇觀-霸王盔,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發(fā)現(xiàn)的形態(tài)最逼真的盔狀石筍。霸王盔高14米,由下部的帽狀石筍,上部的細長桿狀石筍組成,珠璣點綴、銀光閃爍,神似古代楚霸王的頭盔,在前面水池的倒影下,更是如夢如幻,增加了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織金洞大壁畫~一幅巨大的巖溶透雕壁畫,高近百米,連綿200余米,由眾多的石簾、石柱、石幔、石鐘乳融匯而成,氣勢非凡,景象萬千,充分體現(xiàn)了織金洞“大”的特點,在世界溶洞中也極為罕見。</p> <p class="ql-block">地球之寶--銀雨樹,是目前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形態(tài)最優(yōu)美的塔松狀石筍,高17米,猶如象牙雕刻的玲瓏塔,披金撒銀,是織金洞的“門面擔當”。銀雨樹通體潔白,身上的花紋精致如一朵朵綻放的花,基座上的鐘乳石似各色貝殼,與周邊鐘乳石和藍色燈光背景配合,更像東海龍宮的珍寶。銀雨樹從白色玉盤到頂部形成約需15萬年,能有如今的形態(tài),是上萬年滴水線都沒有變遷過、且水量恒定的結果。</p> <p class="ql-block">姊妹玉樹~由兩根品瑩透亮,形態(tài)十分相似的塔松狀石筍組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普度眾生~由巨型、小型塔狀石筍和附著在表面的小型棕櫚泉片組成,猶如佛祖正在布道傳法,諸佛和羅漢認真聆聽</p> <p class="ql-block">三級華蓋~是織金洞僅有的壟斷性觀賞景觀,也是目前唯一發(fā)現(xiàn)的三個規(guī)模相似且同時發(fā)育的蒸狀石帳,是壁流石的一種,</p> <p class="ql-block">龍宮和織金洞各有其獨特的特色和魅力。龍宮以其壯觀的天然巖溶洞穴瀑布和精美的溶洞景觀為特色,適合喜歡水上溶洞和瀑布的游客;而織金洞則以其宏大的規(guī)模和豐富的鐘乳石景觀為亮點,適合喜歡探險和地質遺跡的游客。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喜好選擇適合的景點進行游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