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小品文②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偶爾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的一則搞笑“段子”:</p><p class="ql-block">“應(yīng)該讓年輕人去養(yǎng)老院,他們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肯做,只要一只手機就行。應(yīng)該讓中年人去上學,他們總是后悔年輕時書讀得太少,埋怨缺少學習提升機會。應(yīng)該讓老年人去上班,他們報這個班那個班,天天沒事找事干?!?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段子”的那一刻,開始只覺得有趣,有點想笑出來的感覺,但稍一回味,竟多了一點別樣的感觸?!岸巫印卑熏F(xiàn)實生活中某些年輕人的“無為”,中年人的“無奈”和老年人的“無聊”,調(diào)侃得可謂“入木三分”。雖然這樣的貌似“角色錯位”的現(xiàn)象只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也絕不是“個別行為”。而更主要的是,這種現(xiàn)象的形成和出現(xiàn),還有其復(fù)雜的社會原因和歷史成因,比如,“啃老和溺愛”,“生活的多彩和生存的壓力”,“養(yǎng)老服務(wù)的復(fù)雜和養(yǎng)老保障的不足”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句話并不一定完全“合理”,但存在的總是有它的原因的,這肯定是“合理”的!生活中的很多表象,都需要我們?nèi)ァ巴高^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才能更深刻地認識這個社會。</p><p class="ql-block">記得早些年出國留學最時尚的時候,很多人學成后沒有選擇回來“報效祖國”,而被戴上“不愛國”甚至是“賣國賊”的“高帽”。開始我對這種現(xiàn)象也不以為然,直到有一次偶然碰到一個回國探親的朋友的兒子,說起在國外的體驗,才感受到他們其實也有無奈,他的一句:“在國外競爭是很激烈,但都是憑本事,如果是在國內(nèi)呢……”我大半輩子在官場,深諳他的言外之意,我似乎也在一瞬間就“懂得”了他的“不愛國”的某些因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