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從印加遺夢到伊瓜蘇瀑布:走過南美的光影(二)

MHY

<p class="ql-block">  接下去一站是布宜諾斯艾利斯。布宜諾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首都,也是最大城市,被稱為“南美的小巴黎”,既現(xiàn)代又有歷史。它位于大西洋邊,是一個熱鬧又有歐洲風(fēng)情的城市。街道寬廣,建筑漂亮,有很多咖啡館、劇院和博物館。這里是探戈的發(fā)源地,人們喜歡跳舞、聽音樂、看足球。</p> <p class="ql-block">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七九大道”(Avenida 9 de Julio),因紀(jì)念阿根廷1816年7月9日獨立而命名。大道長4.6公里,主干道加上兩側(cè)被樹木隔開的額外車道共寬148米,整條大道的車道數(shù)量因不同路段而有所變化,約有16至18條車道,是世界上最寬的街道。</p><p class="ql-block"> 這條大道早在 1888 年就已規(guī)劃,為此一整排街區(qū)必須拆除,遭到了居民和業(yè)主的抵制,因此直到 1935 年才開始修建。第一段于 1937 年 7 月 9 日通車,全線于 1960 年完工。南部連接線直到 1980 年后才完工。</p><p class="ql-block"> 人們要穿越4個車道的馬路得花點時間,每個路口都有紅綠燈。有個名叫zeidaner的網(wǎng)紅拍攝自己穿越該大道的畫面并計算時間。結(jié)果,他花了4分17秒的時間才從一側(cè)走到另一側(cè),其中包括等候紅綠燈的時間。他說,他已經(jīng)比平常走得還快,但還是需要這么長的時間?!跃W(wǎng)絡(luò)</p><p class="ql-block">照片下載于網(wǎng)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聳立在七月九日大街上的方尖碑Obelisk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地標(biāo),1936年為了慶祝布宜諾斯艾利斯建城400周年而建,方尖碑采用簡潔大氣的風(fēng)格,碑高67.5米,其基座面積為49平方米。碑上高聳著一尊白色的女神,象征著自由與和平。其挺拔的造型使其在城市天際線中格外顯眼,成為當(dāng)?shù)鼐用窈陀慰团恼樟裟畹臒衢T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太平洋拱廊(Galerías Pacífico) ,這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最著名的購物中心之一,是市中心的黃金地段。這個歷史悠久的建筑始建于19世紀(jì)末,原本是阿根廷國家鐵路公司的辦公室,后來演變?yōu)橐蛔陚サ馁徫镏行摹?lt;/p> <p class="ql-block">  太平洋拱廊(Galerías Pacífico)猶如一座時空交錯的優(yōu)雅殿堂,它融合了現(xiàn)代設(shè)計與歷史藝術(shù)。這是一座19世紀(jì)歐洲風(fēng)格的建筑杰作,完美復(fù)刻了米蘭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的古典神韻——拱形回廊,其拱形結(jié)構(gòu)、精美的雕刻和玻璃穹頂都承載著昔日的典雅。</p> <p class="ql-block"> 而真正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地下室穹頂上那些1940年代的巨幅壁畫,由阿根廷國寶級藝術(shù)家繪制,展現(xiàn)出濃厚的歷史韻味。</p> <p class="ql-block">  與此同時,內(nèi)部經(jīng)過現(xiàn)代化改造,增添了高端商店、餐廳和藝術(shù)空間,讓歷史與現(xiàn)代完美交融,使游客仿佛置身于過去與現(xiàn)代交錯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英雄曼努埃爾·貝爾格拉諾將軍紀(jì)念碑</p>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總統(tǒng)府,又稱“粉紅宮(The pink House)”,是阿根廷共和國行政機(jī)關(guān)以及阿根廷國家總統(tǒng)辦公的所在地。建筑采用獨特的粉紅色調(diào),據(jù)傳是19世紀(jì)為緩解政治對立,將代表聯(lián)邦派的紅色和統(tǒng)一派的白色混合而成。1996年,電影《貝隆夫人》在這里取景時,劇組特意還原了歷史場景——當(dāng)年庇隆夫人艾薇塔就是站在三樓的白色大理石陽臺上,向歡呼的民眾揮手。艾薇塔的扮演者麥當(dāng)娜穿著珍珠白套裝,在同樣的位置唱起《阿根廷,別為我哭泣》。</p> <p class="ql-block">  五月金字塔(Pirámide de Mayo)位于五月廣場的中心,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最古老的國家紀(jì)念碑。1811年,為慶祝五月革命一周年而建。五月金字塔的頂部是象征自由的雕像,法國雕塑家Joseph Dubourdieu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大都會大教堂(Metropolitan Cathedral)是天主教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qū)的座堂,在16世紀(jì)初建時頗為簡陋,因此后來曾多次重建。目前的建筑是多種建筑風(fēng)格的混合,有18世紀(jì)的中央走道和圓頂,以及19世紀(jì)的新古典主義立面,但沒有鐘樓。</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曾是市政廳</p> <p class="ql-block">  拉博卡(La Boca)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最具特色的街區(qū)之一,以色彩斑斕的波紋鐵屋、濃厚的探戈文化和博卡青年隊(Boca Juniors)足球俱樂部聞名。</p> <p class="ql-block">  19世紀(jì)歐洲移民特別是很多意大利移民來這里定居,這些一貧如洗的人用報廢船舶的金屬板和一些廢角料蓋了房子,然后涂滿明黃、靛藍(lán)、玫紅等高飽和色彩,形成標(biāo)志性的"卡米尼托街"(Caminito)露天藝術(shù)走廊,許多藝術(shù)家在這兒展示、出售他們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這里也是探戈舞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街頭經(jīng)常有民間藝人進(jìn)行探戈表演,彌漫著濃厚的藝術(shù)氛圍。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觀賞。</p> <p class="ql-block">  吸引游客跳探戈賺錢的阿根廷女郎</p> <p class="ql-block">  我們漫步在博卡區(qū)明艷張揚的街道上,兩側(cè)建筑披著飽和度極高的純色外衣,高高低低地排列著,整個街區(qū)仿佛是打翻了調(diào)色盤般絢爛奪目。</p> <p class="ql-block">  破損的墻角被人巧妙利用,幾串香腸排骨掛在那里,成了招攬生意的別樣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  坐落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雅典人書店(El Ateneo)以藏書12萬冊被譽為"全球第二大書店",更榮膺《國家地理》雜志"全球最美書店"稱號,是文學(xué)愛好者的朝圣之地,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慕名而來,每年接待顧客數(shù)量超過100萬人次。</p> <p class="ql-block">  書店占地2千多平方米,其前身是一座建于1919年的劇院。2000年,劇院被改造成一家書店,但完全保留了劇院原來的結(jié)構(gòu),新古典主義的設(shè)計和裝潢風(fēng)格豪華典雅,希臘式柱子、精美浮雕、歐式吊燈,穹頂巨幅壁畫由意大利畫家薩納雷諾·奧蘭迪Nazareno Orlandi繪制,氣勢恢宏,充滿歷史感。</p> <p class="ql-block">  劇院舞臺被改造成一家咖啡屋,讀者可邊品嘗阿根廷甜品和咖啡邊享受閱讀。</p> <p class="ql-block">  地下室售賣兒童書籍、音樂光盤和書籍。</p> <p class="ql-block">  年輕時特別喜歡逛書店買書,今天來到世界第二大的書店,即便看不懂,也可以翻翻書、聞聞書香過過癮。</p> <p class="ql-block">  在許多國家,實體書店日漸稀少,而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書店卻與牛排店、冰淇淋店、比薩店一樣隨處可見。從巷弄里堆滿舊書的二手書屋,到陳列著多語種新書的現(xiàn)代書城,這座城市洋溢著對紙質(zhì)書籍的深厚敬意。</p> <p class="ql-block">  根據(jù)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府官方網(wǎng)站數(shù)據(jù),該市共有467家書店,其中有許多二手書店,以每十萬居民擁有25家書店位居世界第一,被譽為“世界書店之都”。我們住的酒店旁就有好幾家二手書店。</p> <p class="ql-block">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 Café Tortoni 開業(yè)于 1858年, 是阿根廷最著名、最具歷史感的咖啡館之一,不僅僅是咖啡館,更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文化的象征。這里曾經(jīng)是很多作家、畫家、音樂家聚集的地方,據(jù)說愛因斯坦也來過。至今仍然吸引無數(shù)游客和當(dāng)?shù)厝巳ジ惺苣欠N舊時光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  時光流轉(zhuǎn)百余年,Café Tortoni 依舊散發(fā)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見證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風(fēng)云變幻。</p>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牛排是全世界公認(rèn)的頂級美味。因為阿根廷有大片天然牧場,牛吃的是天然牧草,肉質(zhì)特別鮮嫩多汁。有人說,到了阿根廷,不吃牛排,等于沒來過!</p> <p class="ql-block">  來到阿根廷,看場探戈表演也是少不了的。</p> <p class="ql-block">  探戈起源于19世紀(jì)末的阿根廷和烏拉圭交界地區(qū),主要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和蒙得維的亞的貧民區(qū)興起。這種舞蹈融合了西班牙、非洲、意大利和本地移民的文化元素,最早由碼頭工人、勞工和貧民在酒館和舞廳中跳起。</p> <p class="ql-block">  最初,探戈因其熱情奔放、肢體接觸親密,被上流社會視為低俗舞蹈。然而,20世紀(jì)初,它逐漸傳播至歐洲,特別是在巴黎大受歡迎,隨后風(fēng)靡全球,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舞蹈之一。如今,探戈已成為阿根廷文化的重要象征,并在2009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橫跨阿根廷與巴西邊境的伊瓜蘇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堪稱“南美第一奇觀”。這組由275股大小瀑布和急流組成的瀑布群綿延2.7公里,寬度遠(yuǎn)超尼亞加拉瀑布,平均落差60米,最高處達(dá)82米。如今,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其中最攝人心魄的當(dāng)屬“魔鬼喉嚨”(Garganta del Diablo),也是伊瓜蘇瀑布的標(biāo)志性景觀。瀑布呈半圓形,寬約150米,落差82米。湍急的水流猶如千萬匹脫韁野馬從懸崖奔騰而下,激起巨大的水霧,遠(yuǎn)遠(yuǎn)可見。瀑布的轟鳴聲震徹山谷,仿佛大地在咆哮,讓人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力量?!澳Ч砗韲怠辈粌H是伊瓜蘇瀑布的精華,更是一場震撼視覺、聽覺與感官的極致體驗!</p> <p class="ql-block">  在伊瓜蘇瀑布最刺激的體驗,莫過于乘坐橡皮艇來一場酣暢淋漓的"瀑布淋浴"。我們從巴西國家公園碼頭出發(fā),套上醒目的橙色救生衣,隨著馬達(dá)轟鳴,橡皮艇逆流而上。穿越郁郁蔥蔥的熱帶雨林后,瀑布的轟鳴聲漸漸清晰。</p> <p class="ql-block">  只見眼前豁然開朗——數(shù)條銀練般的瀑布從百米懸崖飛瀉而下,隨后,船長猛然加速,橡皮艇猛地向瀑布沖去。剎那間,億萬升冰涼的瀑布水迎頭傾瀉而下,雨衣完全形同虛設(shè)。全身瞬間濕透,耳邊只剩下震耳欲聾的水聲和同伴們的尖叫聲。橡皮艇在瀑布下反復(fù)穿梭,每一次沖鋒都引發(fā)新一輪的驚叫與大笑。我死死護(hù)住手機(jī),睜不開眼,卻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最狂野的"淋浴"方式。這絕對是我經(jīng)歷過最瘋狂、最難忘的自然體驗!是一場徹底的瘋狂洗禮——真正的“瀑布淋浴”!</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站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里約熱內(nèi)盧。巴西曾是葡萄牙殖民地,1808年拿破侖入侵葡萄牙,葡萄牙王室被迫逃往巴西,并在里約熱內(nèi)盧成立臨時首都,是唯一一個歐洲國家在歐洲以外地區(qū)設(shè)立首都的城市,1821年遷回里斯本。1822年巴西獨立后里約成為巴西首都,1960年首都搬入巴西利亞。</p> <p class="ql-block">  里約熱內(nèi)盧,簡稱里約,以其迷人的海灘、熱情的桑巴、世界著名的狂歡節(jié)和壯麗的自然景觀聞名,被譽為“上帝之城”。 </p> <p class="ql-block">  來里約,怎能不去看那座神奇的基督像。我們乘坐了近20分鐘的紅色小火車,蜿蜒穿過國家公園的森林,沿著陡峭山坡緩緩而上,前往科爾科瓦多山頂,一路綠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巍然矗立在科爾科瓦多山頂?shù)幕较衤涑捎?931年,高達(dá)38米,重1145噸,幾乎從城市的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它。2007年,這尊“救世主”被列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它張開寬達(dá)28米的雙臂,仿佛在深情擁抱整座城市。它以溫柔而威嚴(yán)的姿態(tài)俯瞰著整座里約城。作為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標(biāo),它不僅象征著和平與寬容,也見證著里約的熱情與活力,吸引無數(shù)游客前來仰望與膜拜。</p> <p class="ql-block">  站在科爾科瓦多山頂可以拍到整個里約的壯麗景色,還可以拍到對面的糖面包山。遺憾的是,我們登頂時大霧彌漫,拍了個寂寞。</p> <p class="ql-block">  登上里約熱內(nèi)盧的面包山,就像穿越在山海之間。我們搭乘全景玻璃纜車,隨著高度攀升,整座海灣漸漸在腳下舒展,甜面包山與基督像隔空相望。當(dāng)纜車抵達(dá)396米高的頂峰,迎面而來的是360度的視覺盛宴:深藍(lán)的大西洋、翠綠的熱帶雨林交相輝映,里約城就像鑲嵌在這幅上帝的畫卷中間,美得像明信片一樣。</p> <p class="ql-block">  甜面包山高394米,登上山頂可將里約全景盡收眼底。印第安人管它叫(Paund Acuqua),原意為高大挺拔的獨立山峰,其發(fā)音近似葡萄牙文中的糖面包(pao de acucar),再加上山的外形又使葡萄牙人想起老家用來把糖制成圓錐形方糖一種土制模具,所以就叫它糖面包山?!俣?lt;/p> <p class="ql-block">  從面包山可望到遠(yuǎn)處的科爾科瓦多山(Corcovado-Berg),科爾科瓦多山的形狀好像駝背人隆起的后背,有人稱駝背山,又因山頂有一座兩臂展開、形同十字架的耶穌像,故又名耶穌山。</p> <p class="ql-block">  從面包山上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對面云霧中的基督像</p> <p class="ql-block">  登頂面包山,碧海藍(lán)天,帆船點點如星辰灑落,耶穌像遠(yuǎn)眺守護(hù),城市與海灣交相輝映,風(fēng)光旖旎,美得像一幅畫,令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  瓜納巴拉灣(Guanabara Bay)</p> <p class="ql-block">  耶穌山與面包山遙相呼應(yīng),山海之間相映成趣。照片下載于網(wǎng)上</p> <p class="ql-block">  巴西熱帶雨林中的“巴西紅木”,已被列為瀕危物種。右圖中這棵不起眼的“巴西紅木”已經(jīng)有二十幾年的樹齡了。</p> <p class="ql-block">  里約熱內(nèi)盧圣塞巴斯蒂昂大都會大教堂(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Rio de Janeiro)通常被稱為里約大教堂,始建于1964年,1979年正式落成,是一座極具現(xiàn)代感的教堂建筑。它的設(shè)計靈感源自瑪雅金字塔,整體呈錐形結(jié)構(gòu),<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堂外墻采用裸露混凝土,樸質(zhì)、</span>簡潔而宏偉,高約75米,直徑106米,可容納多達(dá)2萬人。從外部看去,教堂宛如一座直沖云霄的天梯,因此也被稱為“天梯教堂”。</p> <p class="ql-block">  教堂內(nèi)部卻令人驚嘆:穹頂由透明材質(zhì)打造的巨大十字架天窗,陽光透過十字架照射進(jìn)來,使得大廳光線明亮、柔和。四道巨大的彩繪玻璃從穹頂延伸至地面,仿佛是十字架的延續(xù),寓意著上帝的祝福降臨人間。</p> <p class="ql-block">  祭臺上方,懸掛著一尊巨大的木質(zhì)耶穌受難雕像,深刻還原了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情景。整體設(shè)計大膽前衛(wèi),將現(xiàn)代建筑的力量感與宗教場所的莊嚴(yán)神圣完美融合,是里約熱內(nèi)盧不容錯過的地標(biāo)之一。</p> <p class="ql-block">  蒂拉登特宮(Palácio Tiradentes)是一座以民族英雄蒂拉登特為名的大樓,落成于1926年,1926至1960年間是巴西國民議會大樓,1960年巴西利亞成為首都后,這兒成為州立法議會的所在地。門前矗立著民族英雄蒂拉登特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市政廳</p> <p class="ql-block">  這座建成于1909年里約市立歌劇院宛如一顆璀璨的新藝術(shù)明珠 ,設(shè)計師的靈感來自巴黎歌劇院,他將巴黎的宏偉氣派與里約的熱情風(fēng)情巧妙融合,打造出這座金碧輝煌的藝術(shù)殿堂。正面高聳的科林斯柱莊嚴(yán)大氣,金色圓頂、華麗雕飾與對稱布局,盡顯歐洲古典建筑的優(yōu)雅與輝煌。</p> <p class="ql-block">  跳蚤市場</p> <p class="ql-block">  里約街景</p> <p class="ql-block">  這兒也有大排檔</p> <p class="ql-block">  里約風(fēng)情之夜</p> <p class="ql-block">  Lapa dos Mercadores 圣母教堂是座18世紀(jì)由商人兄弟會興建的天主教堂,最初是為供奉拉帕圣母Nossa Senhora da Lapa(圣母瑪利亞的象征之一)而建。19世紀(jì),教堂經(jīng)歷了大規(guī)模的翻修與擴(kuò)建。</p><p class="ql-block"> 僅憑外觀,誰也想不到這是一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  1893年海軍起義期間,戰(zhàn)列艦"Aquidab?"的炮彈擊中教堂塔樓,炮彈奇跡般的未爆炸,塔樓中的圣母雕像從25米的高處墜落后僅斷裂兩根手指。這一事件被當(dāng)時的人們視為圣母顯靈的奇跡。如今,這尊雕像與擊中它的炮彈一同陳列在教堂的圣器收藏室中,供人瞻仰。</p> <p class="ql-block">  斷了兩根手指的圣母像</p> <p class="ql-block">  這次穿越南美的旅程令人難忘。從利馬的海風(fēng)與美食,到馬丘比丘的神秘古跡,再到的的喀喀湖的寧靜與純凈;在拉巴斯感受高原城市的獨特節(jié)奏,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沉醉于探戈與歐洲風(fēng)情,在伊瓜蘇瀑布感受大自然的震撼力量,最后在里約熱內(nèi)盧的基督山上俯瞰全城,為旅程畫下完美句點。每一站都各具魅力,既震撼心靈,也豐富了視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