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月的天氣變幻莫測,昨日晴空萬里,今日卻陰雨綿綿。清晨的公交車廂里,人們安靜地坐著,一位十一二歲的男孩接起了電話手表。電話那頭,是母親焦急的聲音:“下雨了,你帶傘了嗎?”男孩低聲回答:“沒帶,早上出門時還沒下雨呢?!蹦赣H的聲音依舊響亮,責備中帶著擔憂:“你怎么不帶傘?這天氣怎么沒注意呢?”男孩安慰道:“沒事,雨不大?!比欢?,母親的擔憂并未停止,電話那頭的埋怨聲還在繼續(xù)。</p><p class="ql-block"> 電話掛斷后,車廂恢復了平靜。我回頭望去,男孩坐在靠窗的位置,安靜地注視著窗外,仿佛在思索著什么。他看起來像個五年級的學生,乖巧而懂事。</p><p class="ql-block"> 不久,電話再次響起,母親的聲音依舊急切:“雨這么大,你不帶傘怎么辦?爸爸也沒空給你送傘?!蹦泻⒁琅f輕聲回應:“沒事的?!比欢?,母親的責備并未停歇:“你都這么大了,怎么還不知道帶傘?每天都在想些什么?”男孩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匆匆掛斷了電話。</p><p class="ql-block"> 車輛逐漸接近學校站,男孩看了看手表,背起書包準備下車。下車時,他與一位奶奶交談,奶奶遞給他一把小傘,男孩擺擺手,似乎在說:“不用,我跑過去就行?!避嚌u漸遠去,我無法得知男孩最終是如何到校的,但我想,這樣的經(jīng)歷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成長?;蛟S,跑幾步路或淋點雨,能讓他更深刻地體會到生活的細節(jié),相信下一次他會有更好的應對方式。</p><p class="ql-block"> 我猜測,那位母親或許還會打來電話,詢問:“到學校了嗎?淋濕了嗎?”這樣的關心雖溫暖,卻也顯得有些多余。孩子需要的不僅是關懷,更是成長的空間。我們應該學會放手,允許孩子在錯誤中摸索前行,這是他們成長的重要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