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雪鸮,宛如冬日里的白雪公主,又名白鸮、白貓頭鷹。它頭圓而小巧,面盤并不顯著,眼眶卻格外寬大。耳孔猶如一條巨大的垂直裂縫,直通頭骨兩側(cè),且不對稱分布。尾羽短而圓潤,第四趾能夠靈活地向前后轉(zhuǎn)動,其爪大而彎曲銳利。通體雪白,偶有暗色橫斑點綴;那金黃的虹膜猶如冬日暖陽,嘴峰及跗蹠角黑色。雌性與幼年個體斑點較多,而雄性隨著年齡增長羽毛愈發(fā)潔白。雪鸮棲息于北極凍土帶及北極島等寒冷之地,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東北、河北與新疆。作為冬候鳥,它們偏愛北極凍原、苔原丘陵、海岸以及鄰近荒原與沼澤,冬季則多見于苔原森林、平原、曠野和森林中,尤其是開闊的疏林地帶,甚至可見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針葉林帶。它們獨來獨往,白天活躍,夜晚休憩,以旅鼠和雪兔為食,偶爾捕食其他嚙齒類和鳥類。食物極度匱乏時,它們甚至停止繁殖;而食物充裕時,一年僅繁殖一次。其繁殖期長達(dá)5-8個月,每窩產(chǎn)卵3-11枚。雪鸮是極地著名的獵手,也是世界著名的珍稀玩賞鳥,卻不適合家庭飼養(yǎng)。部分動物園、鳥園有飼養(yǎng)展出。盡管野外種群較大,但因人類活動影響,其數(shù)量逐漸下降,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hù)野生動物,并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