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 <p class="ql-block"> 我這個人,工作期間喜歡靜 喜歡在安靜的環(huán)境里思考問題;步入花甲之年后,又多了個愛好,喜歡在安靜的條件下回憶過往,品味人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似乎這個愛好更加突顯了。</p><p class="ql-block"> 每當我看到,身邊的一些人和事,就會觸景生情浮想聯(lián)翩,有時還會在腦海中“再現(xiàn)”當年的情景;甚至情到深處時,還會不由自主的笑出聲了。有幾次,孩子們覺得莫名其妙,家人勸他們不要打擾我,說我可能又搭乘時空列車回到了幸福的童年。</p> 孫女發(fā)現(xiàn)的小秘密 <p class="ql-block"> 那年秋天,二十多公里外的親家公身體不好,我和家人開車去看望他。剛剛寒暄了幾句,砰砰的敲門聲,夾雜著奶聲奶氣的喊叫聲,就響起來了?!盃敔旈_門 快開門”,原來是女兒一家到了。小外孫女,嘻嘻哈哈的在幾個房間跑來跑去,頓時讓這個家里充滿了歡天喜地氣氛?!班健健币魂囮囂厥獾穆曇?,斷斷續(xù)續(xù)的在客廳里響起了起來。</p><p class="ql-block"> 只見,小外孫女先是一愣,隨后把食指豎在嘴唇上看著每個人,示意大家靜下來。剛才熱鬧的喧嘩聲消失了,平靜之中的“嘟嘟”聲,顯得更加清晰 更加響亮……大家注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集中小外孫女的身上……有的人開始捂住嘴了,那是怕笑出聲來。此時的她,用眼睛和耳朵搜索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此時的她,就像小貓發(fā)現(xiàn)了獵物一樣,屏住了呼吸、伸長了脖子、壓低了身子、踮著腳尖 ,輕輕的向“嘟嘟”聲挪動著步子。</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環(huán)境一下子靜了下來,那小東西覺得安全了,便叫得時間越來越長,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聲音也越叫越響亮了……小外孫女順著叫聲,躡手躡腳的來到爺爺面前,她懷疑是爺爺吹的口哨,可又覺得不是;她努力的辨別著,最后將目光聚焦在爺爺身上,并一躍撲向爺爺?shù)膽牙?,大聲的喊著“抓住嘍 抓住嘍……在全家的笑聲中,親家公從懷里掏出了一個,非常精致雕刻著花紋的小竹罐,告訴他的孫女,聲音是從這里傳出的,是一個叫“蛐蛐兒”的昆蟲發(fā)出的叫聲。小外孫女接過小罐,好奇的瞇起眼睛,通過一個個小孔,仔細觀察著那狹小空間里的小動物。</p><p class="ql-block"> 在蛐蛐的叫聲中,親家公繪聲繪色的講述著許多有關(guān)蛐蛐的趣事,講得小外孫女瞪大了眼睛,吵著鬧著非要一睹蛐蛐的尊榮。打開蓋子,讓蛐蛐跳出來給小外孫女看看?那還了得,要是小東西逃得無影無蹤可怎么辦,這可是親家公的摯愛珍寶呀!還是女兒反應(yīng)快 辦法多,只見她抱過女兒說“乖乖女,咱們現(xiàn)在跟爸爸一起去捉蛐蛐,看看咱們的蛐蛐會不會比爺爺?shù)母蓯?叫得更響亮!”女兒這一招可真靈,小外孫女急切的歡蹦亂跳的,拽著女兒女婿的手出門去捉蛐蛐了,親家公如卸重負的趕緊把蛐蛐罐藏了起來。</p> 有個蟲子叫蛐蛐 <p class="ql-block"> 記憶中,五十年代中期出生的北京小孩兒,他們的游戲是不斷升級的。一年級還在延續(xù)幼兒園的“丟手帕 老鷹捉小雞”,二年級是“滾鐵環(huán) 拍三角”,三年級是“跳皮筋兒 丟沙包”。</p><p class="ql-block"> 到了四年級上學(xué)期,“斗蛐蛐”進入了一些小男孩兒的視野,拿著罐子 瓶子 紙筒,找自己的同學(xué)“斗蛐蛐”,成了他們樂此不疲愛好。贏者歡天喜地,敗者垂頭喪氣;更有甚者,將自己斗敗的蛐蛐狠狠的摔在地上,可憐的蛐蛐“粉身碎骨”,悲慘的“駕鶴西去”。其實,人們只知道斗蛐蛐,拿它取樂,卻不認知它究竟是何物,讓我們走進知識的海洋,去了解和認識一下蛐蛐。</p><p class="ql-block"> 蛐蛐,屬于蟋蟀科(學(xué)名:Gryllidae)是昆蟲綱直翅目下的一科,截止2024年12月,根據(jù)《全球生物物種名錄(COL)》所示,該科共有252屬2020種105亞種;中國共有13屬37種。</p><p class="ql-block"> 蟋蟀多為中小型昆蟲,少數(shù)種類較大,顏色從黃褐到黑褐不等,頭圓胸寬,觸角細長,具咀嚼式口器。部分種類的大顎發(fā)達,擅長咬斗。</p><p class="ql-block"> 它們的腳有三節(jié),后足尤其發(fā)達。它們,不僅善于跳躍,能夠跳躍很高,而且,能夠連續(xù)跳躍,快速逃離險境。其前足脛節(jié)有聽器,用來接受和辨別聲音。</p><p class="ql-block"> 產(chǎn)卵器外露,形狀像針或矛。雄性和雌性腹部末端各有一對尾毛,雄性腹端還有1對短腹刺。</p><p class="ql-block"> 蟋蟀幾乎分布在地球上所有的地方;生活在所有陸地棲息地,包括樹梢到地下幾米深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蟋蟀是雜食性動物,無法獲得食物時會吃各種有機物。有些蟋蟀是植食性動物,部分種類則捕食無脊椎動物的卵、幼蟲和小昆蟲。</p><p class="ql-block"> 大多數(shù)雄性蟋蟀通過摩擦前翅發(fā)出鳴叫聲,吸引雌性和驅(qū)趕其他雄性。前翅上有發(fā)聲器,通過刮擦鋸齒狀結(jié)構(gòu)發(fā)聲。部分種類有呼喚、求偶、勝利和攻擊性鳴叫。鳴叫頻率因種類和溫度而異。</p><p class="ql-block"> 蟋蟀可入藥,味辛、咸,性溫,有小毒,具有利水消腫的療效。中國、日本和部分歐洲國家將蟋蟀視為寵物和好運象征。</p> 險象環(huán)生的捉蛐蛐 <p class="ql-block"> 四年級的小男孩兒,正是調(diào)皮搗蛋達到登峰造極的年齡段,他們上房偷梨偷棗 下河捉魚捉蝦 ,他們樂此不疲,卻讓大人們心煩意亂心驚肉跳。一天,院兒里一個叫“油條”的發(fā)小,悄悄的告訴我和弟弟說:“現(xiàn)在的蛐蛐市場可火了,除了可以都蛐蛐,還能賣錢。要不,咱們也去抓點蛐蛐,跟周圍的小孩兒斗斗,看看誰厲害。再說,捉到好蛐蛐,弄不好還能賣個大價錢。”弟弟一聽能賣大價錢,樂得蹦起來連聲叫好,我說:“那我們要做好準備,特別是捉蛐蛐的工具和裝蛐蛐的物件。”“油條”說:“聽那幫大人說,古城墻石板下的蛐蛐個最大,河邊草地里的蛐蛐最兇猛,紅薯地和黃豆地的蛐蛐能過冬……”為了能捉到好蛐蛐,我們把作業(yè)本上的紙撕下來做成紙筒,把家里撈餃子的笊籬和種花的小鐵鏟帶上出發(fā)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兇險殘忍的龍虎斗。”那天,我們仨來到一個坍塌的古城墻邊,此處的蛐蛐鳴叫聲此起彼伏,可把我們“樂翻”了。可每次我們翻開石板時,下面的蛐蛐就蹦的蹦 跳的跳四下逃竄空空如也,我們躡手躡腳的翻著翻著,就在有些喪失信心翻開一塊石板的時候,一個場景讓我們驚呆了。我們屏住呼吸的看著,只見,一只大蝎子咬住了一個蛐蛐的后腿,蛐蛐掙扎著根本逃脫不了。就在饑腸轆轆的蝎子,用爪子按住蛐蛐準備美食一頓的時候,旁邊石縫里大搖大擺的跑出來一條大蜈蚣。大概是蜈蚣也嗅到了蛐蛐的美味,想與蝎子分杯羹,快速的爬過來對著蛐蛐就是一口。蝎子看到有“人”來搶食,便用它尾部的毒針朝蜈蚣的身上亂扎,蜈蚣受到攻擊用嘴去咬蝎子奮力反抗,兩“人”抱纏在一起翻滾著 撕咬著,互相注入著毒液,沒一會兒它們便掙扎著 抽搐著一命歸西,再看那只蛐蛐早已無影無蹤了。眼看著,蝎子蜈蚣都不動了,“油條”可樂壞了,只見他撿起蝎子和蜈蚣說:“走,咱們到中藥店賣錢去,一人一根冰棍沒問題?!?lt;/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蛐蛐在前 癩蛤蟆在后?!睕]捉到蛐蛐的我們不甘心,又出發(fā)了。那天我們來到水塘邊,茂密的的草叢里蛐蛐的叫聲特別響亮,我們輕輕的移動腳步,輕輕的撥開枝葉,仔細的搜尋著蛐蛐的痕跡和蹤影。只見一只碩大蛐蛐,正在不停的搖動著須子,劇烈的抖動著翅膀,發(fā)出一陣陣清脆的聲音。我們沒有下手,期待著它能招來更多像它一樣的蛐蛐一網(wǎng)打盡。誰知,這時爬來一只癩蛤蟆,渾身長著疙瘩的它,眼睛像“燈泡”,肚子一鼓一鼓的,讓人看著就惡心。只見它,爬爬停停 爬爬停停 悄無聲息的,一點點向蛐蛐靠近,此時的蛐蛐還在不停的歡唱著,一點都沒有感到危險的降臨……就在我們腦子里畫著一個發(fā)問號,“它來干什么”的時候,只見癩蛤蟆張開嘴,舌頭對著蛐蛐彈射了出去,瞬間就將蛐蛐卷入口中,我們完全驚呆了,張著嘴互相看著……在隨后的一次語文課上,老師讓我們寫《螳螂在前黃雀在后》的讀后感,我寫的是“蛐蛐在前癩蛤蟆在后”,老師看后給了我五分還加了個五角星,并讓我在全班朗讀。結(jié)果,我剛讀標題,就引來全班同學(xué)哄堂大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