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4日,武當山玉虛宮百歲坤道李誠玉羽化。2003年12月28日,《丹江口日報》頭版刊載了一萬多字的介紹李誠玉的文章——“修道百年逸事多”,但該報錯誤地將作者署名為L某某。同年12月30日,《丹江口日報》寫出書面證明,確認“修道百年逸事多”一文作者為楊立剛。2015年,《道教之音》網(wǎng)刊發(fā)了署名楊立剛的文章“修道百年逸事多”?!兜そ谌請蟆泛汀兜澜讨簟肪W(wǎng)站發(fā)表楊立剛的文章“修道百年逸事多”后,許多媒體和個人盜用該文,大肆剽竊轉(zhuǎn)發(fā),實屬侵權(quán)行為。下面根據(jù)最近查閱到的歷史資料,對李誠玉的修道情況作以較為全面地介紹。 2003年12月30日《丹江口日報》給楊立剛的證明 一、勸夫另娶為出家<br><br>在世界文化遺產(chǎn)、道教圣地武當山出過兩個118歲的道士,一個是唐末宋初時期的乾道陳摶(字希夷);另一個是2003年2月去世的坤道李誠玉。陳摶以不愿為官,執(zhí)意修身養(yǎng)性,精通堪輿命相之術(shù),最終悟得“五龍睡法”而聞名。“三言二拍”之《喻世名言》第14卷“陳希夷四辭朝命”,說的就是他的故事。李誠玉 則以出家態(tài)度堅決,百年修得養(yǎng)身之道,一生積德行善,勸化眾人而著稱。這里記述的是李誠玉修道百年,鮮為人知的逸事。<br><br>李誠玉,女,湖北省鄖陽人,生于清光緒十年(公元1885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七日,屬雞。關(guān)于李誠玉的年齡,我必須先做點說明:我并不知道她確切的出生年份。這里說她是118歲,主要是因為她死后,媒體在報道中多說她118歲。我人云亦云罷了。但,對李誠玉的年齡,我做過些調(diào)查,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她的年齡僅見諸文字的就有不下十種版本,群眾口傳的說法更多,且有越說越大的趨勢,我曾聽她本人親口說是一百三十多歲。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我認為并不在李誠玉,而在民間部分有獵奇心理的人士。他們在與李誠玉的交往中,把無數(shù)頂“壽星”的帽子戴給她,誘導、慫恿甚至“逼”她把年齡往大說。以致她后來呈“騎虎難下”之勢。李誠玉本人也曾無奈地說“說那么大年齡干什么?老而無用?!?lt;br><br>同時,我又不贊成李誠玉不到一百歲的說法。以我家世代與李誠玉的交往,我應該有點發(fā)言權(quán)。我的曾外公叫王大章,是世代居住在均州城光彩巷里的一個菜農(nóng)。李誠玉到均州武當山出家后,到他家化過緣。我外婆叫王朝華,生于1905年,因為她在解放前和解放后一直都是城鎮(zhèn)居民,所以戶口上登記的年齡非常準確。她還未出嫁時就常聽李誠玉講經(jīng)傳道,后又與李誠玉在均州南關(guān)和武當山玉虛宮相鄰而居三十多年,與她關(guān)系很好。我母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到位于玉虛宮的國營老營蜂園廠工作,同李誠玉為鄰近半個世紀。我六十年代出生在蜂園廠,可以說是在李誠玉的眼皮底下長大的。對她這個人,我更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李誠玉的年齡跨越了我家五代人是個不爭的事實。我外婆年輕時曾和李誠玉拜過干姐妹,李誠玉年長為姐。還有一個證據(jù)是:武當山特區(qū)福利院收養(yǎng)著一個叫唐學英的老太太,今年(2003年)99歲。解放前,其丈夫擁有著均縣數(shù)一數(shù)二的船隊。解放后,他們成為供銷社的職工,其年齡記載應該也是非常準確的。她也自云:我的年齡比李當家的要小幾歲。<br><br>關(guān)于李誠玉的年齡最早最權(quán)威的記載,來源1982年湖北省均縣統(tǒng)戰(zhàn)部。這一年中國尚未實行居民身份證制度,武當山道教協(xié)會也尚未成立。為落實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中央和地方統(tǒng)戰(zhàn)部門對宗教人員進行了一次全面的統(tǒng)計。1982年12月23日,湖北省均縣統(tǒng)戰(zhàn)部統(tǒng)計上報了“宗教職業(yè)者困難補助對象登記表”。其中,對李誠玉的登記內(nèi)容如下:<br><br><font color="#167efb">姓名:李成(誠)玉;性別:女;年齡:80;教別:道教;人口:1;現(xiàn)在住址:老營宮(玉虛宮);固定收入情況:民政,15(元),文化,5(元),共計,20(元);困難情況:體弱久病,生活貴,春節(jié)照顧;需補助金額:50(元);備考:外欠債40(元)。</font> 1982年12月23日均縣統(tǒng)戰(zhàn)部的登記表 此登記表不僅證明了李誠玉等宗教人士,在經(jīng)歷了一段特殊時期后的居住、生活、身體和經(jīng)濟收入情況,而且也清楚地記載李誠玉在1982年是80歲,到2003年李誠玉羽化時,其年齡為101歲。<br><br>其實,作為一個苦心修練、道尊德貴的出家人,李誠玉根本不在乎年齡的大小。她曾多次說:道士不說年齡;和尚不講姓名。在我們出家人眼里,人是與天地共長久的,活一歲與活一百歲是一回事。只要你修身養(yǎng)性做好事,你的靈魂就會長存不滅。認識她的人幾乎都認為,她就是一個一輩子修身養(yǎng)性做好事的人。<br><br>李誠玉的父親名叫李亦啟,是湖北省鄖陽府十字街上的一個小商戶。母親姓袁,是鄖縣大堰鄉(xiāng)人。李誠玉的父親去世較早。父母先后為她生育了一兄二弟,哥哥和大弟都在鄖縣成家立業(yè)。只有小弟在民國初年為逃避“抓壯丁”帶著母親來到竹山縣居住。母親李袁氏一直活到1954年才去世,享年89歲。<br><br>父親在她三歲時,把她送到鄉(xiāng)下給人家當童養(yǎng)媳。婆家為人厚道,對她還算不錯。丈夫比她大兩歲,可謂兩小無猜。11歲那年的秋天,一股土匪來到當?shù)?,擾得鄉(xiāng)民四處“跑反”。一天,李誠玉在“跑反”中與家人失散。她一個人躲在荒郊野外的草叢中,擔驚受怕了兩天一夜,精神極度緊張。事后,她父親怕她在鄉(xiāng)下有什么閃失,便將她接回到城里。 2003年12月28日《丹江口日報》刊登的文章 因為她已是有婆家的人,不便在娘家久住,于是她就進了福堂。所謂的福堂,就是一個地方慈善組織。無依無靠、生活困難的人可以臨時住在里面,但要做堂主分配的活兒。李誠玉在里面學習用土法織布。17歲時,她和丈夫正式結(jié)婚?;楹蟛痪盟昧税A病。在久治不愈的情況下,李誠玉到武當山求神“護佑”,被武當山全真派第23代高道張宗慎道長治好。紅墻碧瓦的道教宮觀,晨鼓暮鐘的道士生活令她神往。為報答張道長的再生之恩,她決定勸夫另娶,自己孤身到武當山出家。<br><br>李誠玉勸夫另娶為出家的“壯舉”,既使在今天看來也是另類的匪夷所思的行為。更何況當時中國社會尚處在十分封閉的時期,人們的封建意思非常濃厚,幾乎沒有人能理解她的這種行為。所以,當她的決定剛說出口,便遭到了丈夫、娘家、婆家和社會輿論的一致反對。媽媽吵婆婆勸親朋好友多方開導,都不能打動她的心。她知道要想去出家,丈夫是關(guān)鍵。于是,她一方面反復給丈夫做工作;另一方面親自出面為丈夫挑選對象。丈夫見她如此這般,知道她去意已決,也就只好同意由她去了。<br><br>但,出家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當李誠玉來到武當山要求出家時,并沒有人愿意收留她。這是因為:一是道觀有自己接納道徒的規(guī)矩;二是李誠玉自身的原因。在她自身的原因中:1、她本是有婆家的人,丈夫尚在,不可能出家;2、她長得體態(tài)豐滿、皮膚白皙、面容姣好,不象守得住清規(guī)戒律之人;3、道觀怕她婆家找來要人,到時不好交代。李誠玉見道觀不肯收留,便決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說服他們。她白天為道觀挑水洗衣掃地做飯學讀經(jīng)文,晚上則棲身在道觀內(nèi)的屋檐下……<br><br>時間一長,眾道友們都覺得她是真心學道,便紛紛向道長建議收留她。張宗慎道長也有心留下她。但,一來因為她長得較胖,怕她身懷有孕玷污道觀;二來也為考驗她的誠心,張道長決定對她舉行“抱柱”儀式。李誠玉在父母殿的大木柱上抱了一天兩夜后,終于過了這入教的最后一關(guān)。師傅根據(jù)武當全真派“……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的派譜,為其取名叫李誠玉。 李誠玉打坐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