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3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色季拉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色季拉山埡口海拔4728米,是觀賞南迦巴峰的絕佳位置之一,南迦巴瓦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在每年4月到10月雨季期間,很難一睹真容,人們常用“十人九不見”來形容南迦巴瓦,因此她也被稱為“羞女峰” 觀賞南迦巴瓦峰最佳時節(jié)是每年的10月底到來年的3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18國道:駛向詩與遠方</b></p><p class="ql-block"><b>有人說,真正的詩和遠方,就在318國道的路上。踏上這條傳奇之路,風在耳畔低吟,似在訴說未知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一路前行,無垠的草原如綠毯般綿延,潔白的羊群似云朵飄落其上。遠處,雪山在日光下閃耀,圣潔而莊嚴。那些高聳的埡口,是挑戰(zhàn),更是自我超越的見證。每轉(zhuǎn)過一道彎,都是全新的景致,每一次邂逅,都是心靈的碰撞。在318國道,車輪滾滾,駛向的不僅是遠方,更是內(nèi)心深處對自由、對美好的無盡向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日照金山:南迦巴瓦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2025年4月13日10時50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西藏邦杰塘服務(wù)區(q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林芝市 工布江達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吉日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吉日寺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巴宜區(qū)林芝鎮(zhèn)卡斯木村,是一座苯教寺院。吉日寺的始建年代已經(jīng)無從考證。第一任住持是益西當嘎·阿旺群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雅尼濕地:(4月14日)</b></p><p class="ql-block"><b>雅尼濕地公園位于林芝縣駐地普攏的東南方,雅魯藏布江北側(cè)的工數(shù)地區(qū)。橫跨林芝、米林兩縣,總面積為8738公頃。兩江匯流處的風景是只有大自然的巧手才可以造就的奇觀。尼洋河的優(yōu)雅涓流,被奔騰的雅魯藏布江一并帶入印度洋,分界線清晰可見。雅江的水黃濁、尼洋的水青綠;雅江的水洶涌、尼洋的水平靜。相互映襯下,兩江像一男一女,在大自然中暢快的舞蹈。藏族人崇拜大自然,他們祖祖輩輩用神話故事、美妙歌舞膜拜大山、贊美江河。無論是誰到了這里,都不得不為這一江一河的寧靜所折服。</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動圖</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習主席說: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動圖</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大炮的射程之內(nèi)便是真理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5年4月14日11時</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翻過最前方的小山:麥克馬洪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62年擊敗了印度,為何沒奪回9萬多平方公里的藏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歷史清單(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luò))</span></p><p class="ql-block"><b>1960年以后,蘇聯(lián)要求中國償還所有欠款,并且撤走了所有支援中國的專家,自此中蘇關(guān)系一落千丈,再也沒法回到過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緊接著到了1962年,印度宣布拋棄“中印友好”的旗幟,尼赫魯下令越過麥克馬洪線,進軍藏區(qū),繼而爆發(fā)了一場中印邊境沖突。尼赫魯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主要是因為當時不僅美國站在他們這邊,就連蘇聯(lián)也開始倒向他們,支持印度對付中國,這是印度上下都沒想到的。有美蘇兩大霸主撐腰,印度想在藏南搞點事情,似乎太容易了。</b></p><p class="ql-block"><b>他們甚至揣測,我們不敢反擊,到時候他們可以一直進軍打入藏區(qū)腹地。要真這樣,那后果不敢設(shè)想。所以說,和他們打一仗,是勢在必行的事情。</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動圖</span></p> <p class="ql-block"><b>1962年9月下旬,印度出動2萬多大軍兵分兩路進軍藏區(qū),10月下旬我軍開始反擊,到了11月底,戰(zhàn)爭結(jié)束。我軍大敗印軍,滅了對方8千多人,俘虜了3千多人,攪和了若干武器裝備,取得了絕對性的優(yōu)勢。在戰(zhàn)爭取得絕對優(yōu)勢的情況下,我方忽然宣布全線停火并且后撤到戰(zhàn)前實控線以北20公里處,以示停戰(zhàn)決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久后我方又將俘虜和繳獲來的武器裝備,都歸還給了印度。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直接把尼赫魯給打懵了,他得到這個消息后,久久沒說一句話,開口的第一句就是:師爺,你給翻譯翻譯,他們這是要干什么?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大獲全勝的情況下,還主動撤出戰(zhàn)場,沒有收復(fù)藏南呢?其實情況遠比我們想象中復(fù)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最美的風景在路上,最好的心情在風景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海拔7782米的日照金山:南迦巴瓦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上圖來自網(wǎng)絡(lu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地形復(fù)雜,后勤補給跟不上藏南地區(qū)</b></p><p class="ql-block"><b>雖然水草茂盛,環(huán)境宜人,但咱們的士兵,要想從藏區(qū)進入這里,需要翻山越嶺。士兵們咬咬牙還能扛得住,可后勤補給卻很難跟得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因為當年那里甚至連一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所有后勤都需要靠驢馬甚至是人來扛,這代價就太大了。</b></p><p class="ql-block"><b>尤其是大雪封山以后,靠人力扛物資進入藏南地區(qū),那基本不可能實現(xiàn)。就算辦成了這件事,那代價也是巨大的。即便是付出巨大的代價,扛住了印軍的多次進攻,成功守住了藏南。那咱們也得派遣一支大軍長期駐守在這里。這么一來,整個大西南的財政收入,或許都得用在這里,實在是劃不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那時候我們還沒有成為基建狂魔,因此想要在當?shù)囟虝r間內(nèi)造一條合格的公路出來,也不現(xiàn)實,因此只好暫時擱置了爭議,主動退出該地,爭取和平談判解決問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二、如果美蘇下場,不好收拾殘局</b></p><p class="ql-block"><b>1947年印巴分治以后,印度擺脫了英國的統(tǒng)治,走上了獨立之路。這個時候老美很快就看中了印度的潛力,畢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擺在那里。為此,老美開始大力支持印度的發(fā)展建設(shè),甚至給了他們不少武器裝備,讓他們在中國背后搞事情。1960年中蘇關(guān)系直線下滑以后,蘇聯(lián)也不好意思直接動手對付咱們,所以也開始重點栽培印度,讓印度在中國背后使絆子,為此也是要錢給錢,要武器給武器,對印度跟對親兒子沒啥區(qū)別。這么一來,美蘇這兩個巨無霸,同時站在了印度這一邊。這對我們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畢竟一旦美蘇同時出手幫印度,那真夠我們喝一壺的了。但是呢,事情還是有轉(zhuǎn)機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點:印軍不堪一擊,美蘇覺得幫了也沒用。</b></p><p class="ql-block"><b>這場戰(zhàn)爭開打以后,印軍一觸即潰,搞得我方都蒙圈了,還以為印軍在前面設(shè)下了什么埋伏。結(jié)果打著打著才發(fā)現(xiàn),他們其實就是比較菜而已,哪懂什么兵法啊。印軍如此不堪一擊,很快就傳遍了全世界。老美臉上有點掛不住啊,畢竟自己花了不少軍費支持了他們這么久,結(jié)果就搞出了這么個玩意兒。蘇聯(lián)的老臉也沒地方擱,畢竟他們名義上和我們還是一個陣營的,結(jié)果卻偷摸地幫助印度,而印度還打輸了,這算哪門子事?兩位大佬對印度極度失望,甚至有了拋棄印度的想法。畢竟美蘇的戰(zhàn)地記者,眼睜睜看著幾百幾千個印度士兵被幾十個中國士兵追著打,震撼力太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二點:讓美蘇沒理由出手</b></p><p class="ql-block"><b>整件事是印度挑釁在先,結(jié)果被我們給打回去了。</b></p><p class="ql-block"><b>他們作為侵略者打不過我們,難道還怪我們嗎?而且我們在獲勝以后,第一時間就撤回去了。撤回去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主動找印度談判,就這么個態(tài)度,請問美蘇,還能找什么理由開戰(zhàn)呢?所以說,主動撤軍,其實也有阻撓美蘇親自插手的意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點:美蘇也沒空搭理這茬</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當時美蘇為了古巴那件事,正在掰手腕,幾乎是要發(fā)動三戰(zhàn)的節(jié)奏了。相比較扶持印度這種芝麻粒大事情,還是古巴這事兒更棘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而我們恰好挑的反擊時間,就是古巴那事兒爆發(fā)的第二天,就問你先輩們選日子有多厲害吧?美蘇不下場,咱們單獨對付一個印度,那還是游刃有余的。當然了,這是一場博弈,一旦美蘇不顧一切下場的話,那可就是一場惡戰(zhàn)了,風險實在是太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中國始終希望能通過談判解決鄰里關(guān)系</b></p><p class="ql-block"><b>武力占據(jù)只是一時的,畢竟強弱總有變化的時候,但是談判解決的領(lǐng)土問題,是輕易不會改變的。當然了遇到沙俄那種不講信用的,就沒辦法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沙俄在1689年已經(jīng)和清朝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約定好了以外興安嶺為兩國邊界,結(jié)果到了1858年和1860年,他們撕毀前面的條約,簽訂了《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強行割走了外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將邊境線推進到了黑龍江河。</b></p><p class="ql-block"><b>記住了,就連黑龍江都有一半,是被他們拿走了,他們稱之為阿穆爾河。雙方都處于同一個朝代,他們都能隨便更改條約,開了這個不好的頭,以后麻煩可就多咯。畢竟如果你不按照規(guī)矩來的話,那么寇可往,我亦可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國當然是希望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永久解決中印邊境的問題。這次打服了他們,那么下次呢?下下次呢?只要你不拿下印度,那么這個麻煩就永遠都解決不了。</b></p><p class="ql-block"><b>所以說打服對方后,及時收手,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厲害,雙方再回到談判桌上,一切就能更好地解決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奈何印度不知趣啊</b></p><p class="ql-block"><b>印度從未打算真正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尼赫魯雖然被打懵了,但是印度對藏南的野心,卻從未中斷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他們趁著咱們退回習慣線以內(nèi)的機會,不僅派去了10多萬大軍,而且還陸續(xù)向這里移民了超過100萬印度人。為了制造這里是印度所有的假象,印度甚至將這里開發(fā)成了世界旅游勝地,讓世界各地的人來到這里,對這里形成一種印象:這里原來歸印度管。</b></p><p class="ql-block"><b>給了他們這么大一個面子,可他們卻以怨報德,絲毫沒有睦鄰友好的樣子??磥砀@種鄰居打交道,是不能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那一套了,他們被英國人殖民了近200年不懂這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4、雅魯藏布大峽谷</b></p><p class="ql-block"><b>到世界最大峽谷,觀中國醉美南迦巴瓦峰: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位于西藏林芝市,是世界第一、世界最深、世界最長的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南迦巴瓦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雅魯藏布江起源:</b></p><p class="ql-block"><b>雅魯藏布江的起源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qū),具體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脈北麓的杰瑪央宗冰川。這條河流全長2057公里,流域面積達到24.6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長的高原河流。</b></p> <p class="ql-block">親水臺一段的江水因峽谷驟然變窄'再加上河道巨石布,從而形成亂石灘,以及三個四級兩個三級大灘組成的灘連灘,跌水達三米深。就算世界級的漂流界老手,對此,也不敢輕易下水一搏。各位可以在安全允許'最大限度靠近大峽谷底部的地方,零距離感受激情的雅魯藏布江'奔涌激越'氣勢雄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動圖</span></p> <p class="ql-block"><b>自然,不是可征服的他者,而是生命來處與歸途。以佛法智慧喚醒對自然的敬畏與珍愛。每一念慈悲化作清風明月,滋養(yǎng)娑婆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和諧共生從心開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渡卡</b></p><p class="ql-block"><b>5000萬年前,印度板塊向亞歐板塊發(fā)起俯沖,使兩個大陸劇烈碰撞使青藏高原隆升為世界屋脊。同時形成世界第一大峽谷,大峽谷的實際長度為504.6公里,最深處位于南迦巴瓦峰和里勒峰與雅魯藏布江交會處﹣﹣宗容村,谷深6009米。大峽谷平均深度為2268米,核心地段平均深度為2673米;江面寬度從入口處的660米,逐漸收斂至最窄處的35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魔鬼島--雅魯藏布大峽谷入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魔鬼島,位于雅魯藏布大峽谷入口處(大渡卡遺址)2號觀景平臺左下方,雅魯藏布江流經(jīng)此地,水面漸寬、水勢漸緩,在低洼地帶形成一個瓶狀的湖泊,為魔鬼島,魔鬼島因雅江而成,江湖融于一體,是大峽谷入口處的一大奇觀。</b></p><p class="ql-block"><b>大峽谷的504.6公里,就是從此處開始測量至墨脫縣巴昔卡村,傳說魔鬼島是亞夏那巴領(lǐng)地的標志由兩只獨角水怪看守,一日魔鬼亞夏那巴與鎮(zhèn)守該地的蓮花生大師決戰(zhàn),魔鬼被斬首,心臟被扔在了南岸的情比石堅旁邊,頭被扔在格嘎村對面的山腰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