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事在人為,夢想與行動必須走到一起去。很多人認為文學藝術,人文環(huán)境一直在大城市,以一線為中心,有時候其實也未必。戛納,是個小鎮(zhèn),卻能把電影節(jié)辦得名滿全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們無足輕重,有時科普,有時公益,更多的時候我們漠視了那些她人的友好和助力,我們匆匆忙忙,有時無畏地犧牲自己的時間,當下對于人文的迷失,人們更急著趕路,為一己私利,搞文評、弄職稱、互相競爭,勾心斗角,無心執(zhí)行醫(yī)生的職業(yè)靈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患者想的是:“我把隱私告訴你、痛苦交給你、生命交給你、身體展示給你、如果你不看病,就看我的口袋、看我的醫(yī)保賬戶余額,當然是恨死你?!?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醫(yī)患高度緊張關系不能只依賴于制度的完善,而是從患者的利益出發(fā),為他們解決問題。我知道現(xiàn)在很多醫(yī)生開自費的藥,提高客單價,無論公私都成了被唾罵的對象,這是大部份醫(yī)生被詬病的地方,不是人文寫的多好,而是行為舉止的特征,收入院查房都很少,沒溝通,沒改善,花花花,就是一張接著一張的大大小小的檢查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們可以從方方面面去學習,從不同的行業(yè),崗位去學習好的一面,做好自己就足以,我們沒有辦法去同流合污就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盡量給患者以方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不管如何博弈,總要責任擔當,拋出職業(yè)外,所有人都是普通人,都是會被醫(yī)患的,人吃五谷雜糧不可能不生病,還有一些生活習慣,遺傳基因,我們不可能守著醫(yī)院的資源一輩子。有一天,我們退休了,到那時再去患者的角度,去考慮就醫(yī)已經為時已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疆界如何打開,還是要交付給勇于責任擔當者,不破不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