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全國各地的主題公園五花八門,在云南騰沖,我看到了一座特別的!它叫“騰沖—璦琿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主題公園”。據(jù)說,在黑龍江省黑河市(原名:璦琿市)也有同樣的一座公園。</p> <p class="ql-block">公園里最特別的莫過于一座雙面墻,南墻上是璦琿—騰沖線,該線從黑龍江省黑河市向西南延伸至云南省騰沖市,大致呈45度斜線。北墻上是數(shù)條或交集或分散的粗線。這些線條<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1935年由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span>是中國地理學中一條重要的人口密度分界線。</p> <p class="ql-block">璦琿—騰沖線作為中國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線,串聯(lián)起了南北差異的文化脈絡。這條線將中國劃分為東南部和西北部兩大區(qū)域。這條線不僅是中國地理的“密碼”,也是理解國家發(fā)展不平衡的關鍵視角。</p> <p class="ql-block">這條斜線劃分出中國人口的分布差異:</p><p class="ql-block"> - **東南側(cè)**(占國土面積約43%):集中了全國約94%的人口,經(jīng)濟發(fā)達、氣候濕潤、地勢平坦。 </p><p class="ql-block"> - **西北側(cè)**(占國土面積約57%):僅居住約6%的人口,地廣人稀,以高原、荒漠為主,氣候干旱寒冷。</p> <p class="ql-block">這條斜線劃分出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地區(qū)差異:</p><p class="ql-block"> - 該線兩側(cè)的城鎮(zhèn)化、基礎設施、資源分布差異顯著,至今仍影響國家區(qū)域發(fā)展規(guī)劃(如“西部大開發(fā)”)。 </p><p class="ql-block"> - 2014年后,中國政府提出“新型城鎮(zhèn)化”戰(zhàn)略,試圖通過政策調(diào)整緩解東西部不平衡。</p> <p class="ql-block">這條斜線劃分出中國自然地理的分界:</p><p class="ql-block"> - 東南部為季風區(qū)(適宜農(nóng)耕),西北部為干旱/高寒區(qū)(以牧業(yè)為主)。 </p><p class="ql-block"> - 地形上跨越東北平原、黃土高原、橫斷山脈等,反映中國地勢階梯變化。</p> <p class="ql-block"> 這條神秘的斜線似乎是一條鴻溝,仿佛冥冥中注定了什么。這條斜線讓我想起類似于“二八定律”等那些客觀而有規(guī)律的總結(jié)。人定勝天應該不絕對!</p><p class="ql-block">我走在用城市名串連起的南、北兩條線上,念著一個又一個的城市名,對時空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云南騰沖作為邊境重鎮(zhèn),數(shù)百年來一直是商旅集散地,明清時期設有“騰越廳”管理邊貿(mào)。 </p> <p class="ql-block">我們用腳丈量著玉璧古道,春風拂面,春雨淅瀝。無聲勝有聲,遙想當年車馬喧囂、官差來往的場景,不由得讓人??穿越時空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玉璧古道是茶馬古道,是絲綢之路,是生命之道!世事滄桑、物是人非,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遠去的馬蹄聲聲雖猶在耳,但歷史已經(jīng)翻開了全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秘境騰沖,騰沖秘境!你究竟深藏著多少古老而又新鮮的秘密,讓我如此地眷戀;你像一部天書,讀你千遍也不厭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