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熱血燃賽場 拼搏鑄榮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宜川縣發(fā)改科技黨委男籃賽場速寫 </span></p><p class="ql-block"> 文|圖|薛仁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愛籃球,打籃球,讓發(fā)改人的青春和夢想在賽場上飛揚!</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賽前:春日的熱力蓄積</span></p><p class="ql-block"> 四月的宜川,桃紅柳綠,牡丹吐艷,田野里蘋果花綻放、梨花盛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4月20日18時30分,縣體育場卻熱浪翻涌。隨著主裁判手中的籃球拋起,2025年“信合杯”男子職工籃球聯(lián)誼賽,發(fā)改科技與政府黨委代表隊的對決被引燃。</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較量——對手中雙外援如“雙塔”坐鎮(zhèn),而發(fā)改科技的隊員全是從系統(tǒng)內(nèi)各單位臨時抽調(diào)的“草根精兵”。但他們眼神如炬、信心滿滿,發(fā)揚“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誓要在賽場上拼出屬于宜川發(fā)改人的精氣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鏖戰(zhàn):攻防間的青春交響</span></p><p class="ql-block"> 首發(fā)——1號馬飛、5號李小軍、6號楊鵬、7號張江江、10號馬賢書一登場,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發(fā)起進攻。<span style="font-size:18px;">7號張江江</span>突破對方防線,急停跳投命中首球;<span style="font-size:18px;">6號楊鵬</span>在拼搶時多次倒地,卻總能躍起補防。首節(jié)比分18:32,次節(jié)35:56,盡管對手優(yōu)勢明顯,外援沖擊力強勁,發(fā)改科技隊員們卻越戰(zhàn)越勇:10號馬賢書,在籃下爭搶著位置,每次卡位都伴隨著肌肉碰撞的悶響;5號李小軍,搶斷、分球,組織快攻突出,用扎實的腳步為隊友多次創(chuàng)造得分機會,汗水順著臉頰滴落,在球衣上暈開鹽花。第三節(jié)末,1號馬飛在三分線外突然變向,抬手就是一記弧線優(yōu)美的遠投,籃球空心入網(wǎng)...... 末節(jié)決戰(zhàn),比分差距雖然逐漸拉大,但場上的強度不減。離終場30秒,比分62:90,發(fā)改科技隊發(fā)起最后一次進攻,6號楊鵬運球突破,面對三人包夾將球分給底線的7號張江江,后者果斷出手——球在籃筐上旋轉兩周后彈出,而早已耗盡體力的5號李小軍仍奮不顧身撲向籃板,摔倒時膝蓋與地板摩擦出刺耳的聲響。終場哨響,盡管比分定格在失利,但全場觀眾的掌聲經(jīng)久不息——他們拼到了最后一秒,用每一次倒地、每一聲吶喊,將“不放棄、不氣餒、不言敗”的精神氣概刻進了賽場的每一寸地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淬煉:逆風中的團隊覺醒</span></p><p class="ql-block"> 這支由12名隊員組成的球隊,自4月17日開賽以來:首戰(zhàn)對陣縣委黨委隊,憑借團隊協(xié)作以51:44旗開得勝;次戰(zhàn)面對公安黨委隊,以69:53再下一城,讓對手見識到“發(fā)改速度”;第三場與工業(yè)園區(qū)隊鏖戰(zhàn)至69:82惜敗,讓觀眾記住了他們永不低頭的韌勁。四戰(zhàn)兩勝、兩負的背后,是隊員們起早貪黑和周末周日集訓的堅守——馬振鋒教練研究對手,調(diào)兵遣將,排兵布陣,兩“軍”交戰(zhàn),做到知己知彼;電力局的李小軍、張博、張凡凡多次穿著工作服趕來訓練,汗?jié)竦暮蟊秤≈皣译娋W(wǎng)”的logo,卻在球場上化身為最堅韌的“鋼鐵防線”。場邊的領隊王劍書記,看著隊員們互相捶肩打氣,眼中泛起微光。這支隊伍沒有專業(yè)訓練,沒有招募外援,沒有身高優(yōu)勢,卻有擰成一股繩的狠勁:每次賽前,后勤組提前到場準備毛巾、礦泉水,宣傳組用鏡頭記錄下每一個拼搏瞬間,替補隊員即使未上場,也始終站在邊線為隊友吶喊鼓勁。</p><p class="ql-block"> 在此次籃球聯(lián)誼賽中,喻龍局長高度重視,從籌備到開賽全程給予全方位支持,傾注深切關懷。賽后,11號隊員郭興感慨:“愛單位、愛事業(yè),是發(fā)改人刻進骨子里的信仰與擔當。” 12號楊騏碩目光堅定:“我們在球場上揮汗如雨,不僅是為自己而戰(zhàn),更是為所有在崗位上默默耕耘的發(fā)改同仁而戰(zhàn)!就像面對工作難題時永不言棄,賽場上的我們同樣拼盡全力,誓為集體榮耀沖鋒到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終章:熱血澆灌的希望之花</span></p><p class="ql-block"> 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淡淡苦澀才是今天滋味。想想明天又是日曬風吹,再苦再累無懼無畏。</p><p class="ql-block"> 當夕陽的余暉透過籃板的玻璃時,灑在隊員們汗?jié)竦那蛞律?,那些印在背后的名稱,此刻都化作了同一個符號——“發(fā)改”。他們或許不是賽場上的常勝將軍,但每一次奔跑、每一次傳球、每一次跌倒后爬起、每一次投籃都在書寫屬于自己的榮光。正如記分牌會褪色、比分會被遺忘,但賽場上的熱血與拼搏,終將成為發(fā)改好男兒共同的勛章,也讓所有人看到:在宜川這片土地上,總有一群人,無論是馳騁在賽場上,還是在高質(zhì)量發(fā)展項目上,都在用行動詮釋著“全力以赴,篤行不怠”的偉大意義。</p><p class="ql-block"> 在我心里,這一晚的縣體育場,記錄的不是勝負,而是一群心懷熱愛的人,用汗水與斗志譜寫出的青春贊歌。當他們披著暮色離開賽場時,背影里帶著坦然與堅定——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拼過、愛過、奮斗過,便是發(fā)改人永不褪色的榮光。</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0日 子時</p> <p class="ql-block"> 薛仁禮,筆名凌波。中共黨員,研究生文化。2005年9月6日,在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實踐活動中,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賀國強的親切接見,其工作被充分肯定和表揚,并在全國鄉(xiāng)鎮(zhèn)基層黨組織中被推廣、學習和借鑒。延安市社會科學界專家。陜西省作協(xié)作家;陜西省教育廳“百姓學習之星”;中國新文學學會鄉(xiāng)土詩人分會會員;延安市攝協(xié)攝影家;中國攝影網(wǎng)記者、攝影師,論壇注冊會員。著有《筑夢》《那些事兒》《寫滿宜川愛》《情滿自然資源》《筑夢經(jīng)發(fā)人》《歲月記憶》《宜川習俗》《宜川縣地名志》《政治理論學習與研究》等9部書作。撰寫、編纂200萬字的書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