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幸參與容芮全息品讀心靈讀書會(huì),與眾人一同品讀劉亮程老師的《一個(gè)人的村莊》。在向群老師的引導(dǎo)下,我們各自朗讀其中片段,并分享各自的感悟。這部巨著若無集體共讀的力量,我或許難以獨(dú)自開啟,深入體會(huì)文字背后的深意與細(xì)膩情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書中,作者目睹一只螞蟻搬運(yùn)遠(yuǎn)超自身重量的龐然大物艱難前行時(shí),內(nèi)心萌生援助之意。作為人類,我們輕而易舉便可完成從遠(yuǎn)方搬運(yùn)食物回洞穴之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作者并未選擇直接給予幫助,而是安排另一只螞蟻出現(xiàn)。這只螞蟻卻未上前相助,反而朝相反方向離去。作者以為是它未收到“邀請(qǐng)”或不知使命所在,再次將它置于近前,與目標(biāo)螞蟻近在咫尺。然而,它們接下來的行為令人驚訝,它們竟打了起來,若借助顯微鏡,可見它們肢體糾纏,最終不歡而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書中還提及滾糞蛋的螞蟻,或許它們并無將糞蛋滾回洞穴之意,只是借此鍛煉臂力,或單純樂在其中,毫無目的。我們看到蠶蛹破繭的痛苦過程,總想伸手相助,卻不知沒有這一過程,我們的幫助反而斷送了它的生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常常自以為是,認(rèn)為某些事情理所當(dāng)然,以為他人需要幫助,以為我們的幫助一定有效。殊不知,這其中包含許多盲目自信與狂妄自大。或許,我們的想法并非全然正確,只有在詢問他人意見后,才能真正驗(yàn)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于愛,我們總想為孩子規(guī)避風(fēng)險(xiǎn),卻不知他們的經(jīng)歷同樣重要。一杯水很燙,我們告訴孩子不要碰,以免燙傷。若引領(lǐng)孩子輕輕觸碰,讓他親身體驗(yàn),從而得出水燙的結(jié)論,遠(yuǎn)比單純告知有效。否則,好奇心驅(qū)使下,孩子終究還是會(huì)去碰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讓生活多一些交流溝通,少一些自以為是與狂妄自大,我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彼此,共同成長(zhǎ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