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百花寺重建時被改為“百花古寺”,位于增城區(qū)寧西街。前身為蓮花書院,東漢明帝十一年(68)建,當?shù)赜小拔从性龀?,先有白花”傳說。蓮花書院是增城最早的文化教育場所,明神宗萬歷七年(1578),百花書院遭到毀壞,書院始改建為白花寺,屬于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據(jù)記載,古百花寺整座寺廟建筑華麗,構(gòu)造精巧,香火鼎盛,香客不斷。</p><p class="ql-block">由于歷史原因,百花古寺遭到嚴重破壞,寺內(nèi)有價值的文物被搶掠,資料盡失,寺毀僧散,僅存遺跡,無法進行法事活動,但依然每逢重大的佛教節(jié)日,信眾還會自行前來上香參拜。</p> <p class="ql-block">百花古寺前身蓮花書院屢毀屢建、屢圮屢葺,達五百次。</p><p class="ql-block">明嘉靖(1536年),任南京吏部尚書的湛若水(明朝名儒)告假回鄉(xiāng),籌建“蓮洞書院”,并親筆書寫“蓮花座”三字鐫刻于摩崖之上。到了明朝神宗萬歷7年(公元1578年),受“毀天下書院為公廨”影響,百花書院遭毀壞,書院始改建為百花古寺。與該寺相鄰的湛子洞,也是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山門</p> <p class="ql-block">2018年啟動的重建工程將恢復其唐代建筑風格,成為廣州市最大的寺廟,免費向市民開放</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p> <p class="ql-block">藏經(jīng)閣</p> <p class="ql-block">寺院建筑以嶺南風格為主,規(guī)模宏大,主要殿堂包括:</p><p class="ql-block">天王韋馱殿、觀音地藏殿</p><p class="ql-block">文殊普賢殿、藥師彌陀殿</p><p class="ql-block">財神伽藍殿、祖師殿</p><p class="ql-block">高處還設有大型禪堂和念佛堂,兼具修行與弘法功能。</p> <p class="ql-block">藏經(jīng)閣二層還沒有開放,寺院橫縱高低交錯,院亭設計精美,有機會再來。</p>